本帖最后由 姬宇 于 2016-2-27 18:50 编辑
写下这个话题,我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心中的块垒,不吐不快。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父亲应该怎样做,才会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父亲,是不是就像他的谐音一样:付清,就必须付清,否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这一系列的问题,最近几天老是困惑着我。身为人父的我,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父亲应该是个美好的词。父亲,是神圣的,他是我们每个人肉体和血缘不可分割的部分。父亲,是一种担当,他有责任和义务养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人成才。父爱如山,他是深沉的。不知从何时将这种父爱变成了一种负担,身为人父,就必须为子女作出奉献,为子女创造幸福。否则,就会招来子女的埋怨。难道,父亲就应该付清吗?这又是哪门子规定!
各位一定疑惑,我发哪门子牢骚呢!其实,这个还应该从一件事说起。将这讨论搁置,先说说那事。
元宵节的前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客人,都是一家子的,父亲和儿子,还有两个孙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然我会好酒好菜招待,况且还是有血缘的亲戚。一上午,我就待在厨房里忙菜,没时间招呼他们。他们也没怪,都是自家人,他们自己招待自己,没见外。这不,吃饭时我好将功补过,多陪这父子俩喝几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来的那个父亲开始话多起来。他向我们讲自己以前的事,自然是一些光辉的往事。说到高兴处,难免会说一些大话。我只是听着,可在一旁的儿子听得有些不入耳了,或许也是酒精的作用,就说起与父亲反对的话。“你就吹大的,到现在搞出些什么。你看人家二来宝(注:二来宝是他的隔壁邻居)给儿子买了几十万的楼房,现在每个月还拿四五千,都没见人家吹。你给我搞了什么,还好意思吹!”儿子话一出口,气得父亲吐沫星子直炸,火不打一处来。于是,那父亲就说出了儿子的许多不是。说他以前闯的祸,还不是父亲给摆平的,花去了四五万。说那时的四五万,应该相当现在的四五十万了。等等,气话是越说越多,父子俩闹得有些僵了。在一旁的我,看势头不对,只得劝阻,让儿子不说话。老父亲借酒劲随他说去吧,说说不就算了,有什么利害呢。没成想,那个儿子说出这么一句:你是父亲,就应该付清,是天经地义的。并且还说自己现在给孩子创造的一些辉煌事,那样子是要和父亲比划。哎,这个儿子还真不是省事的主。你也身为人父了,咋不了解一个父亲的苦衷呢!父亲,就真的要付清吗?其实,父亲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供我们生活学习成家立业,就已经不容易了。他已经付出了许多,他已经尽自己的所能为我们付出了,我们不应该埋怨他付出的多少。如果我们再说他的不是,那会多么伤他的心。难怪老人最后说出一句气话,说自己心灰意冷了,付出有什么用。
我想这种情况,是我们中国式的父子情结。在中国,父亲就应该给子女创造财富,给他们作铺路石。父亲,只能无怨无悔。相反,父亲做的不好就会遭到子女的埋怨。我们来看一下西方,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他们身为父亲,对子女只有养育的责任和义务,子女成年以后,就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财富。父亲有权决定自己的财产让谁继承,子女无权干涉。不像我们中国父辈的财产就必须有子女继承。作为子女,在社会上搞得不咋样,不去找找自己的原因,总是将责任推究到父辈的身上,说自己出身不好,没投到一个富翁之家。投到富翁之家,自己不就是富二代了吧。有时,我真有些想不通。老一辈给我们的优良传统里面,咋来了这么一条。真是丢咱们中国人的脸,中国的一些下一代咋这么不争气呢!明明是自己不努力,没有进取心,还将责任推究的父辈的身上。
曾听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养儿不如我,要钱干什么;养儿胜似我,要钱干什么。”这句话是一个中国父亲道出的心声。财富,对于任何人来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父辈们创造的财富,他们自然是为了子女。作为父亲,都尽可能地为自己的子女创造最大的财富,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过得比自己好,比别人好。他的内心已经作出了最大的牺牲准备,当结果不如子女的意时,遭到子女的非议。你想想,作为一个父亲是不是会心灰意冷。那种感觉应该是拔凉拔凉的。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不应该去非议父亲的能力,我们没有理由去责备父亲。他能给我们多少就是多少,他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最大的恩惠了,我们还有什么权利去责怪他们给予我们的是贫是富呢?况且,贫富本无根,只要我们能在父辈的基础上努力去做,也会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
最后,我只想对天下的子女说一句,多多理解我们的父辈吧!用我们的关爱去感谢他们的付出。这个世上,只有真心的父母,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我们子女无权去质疑和责备,父亲何为?父亲,不是付清!父亲,只是我们来这个世上的引路人;父亲,只是这个世上与我们血脉相连的亲人;父亲,也是这个世上和母亲一样对我们只付出不索取的人。唯有感恩,我们才受得起那份比山高比海深的爱。
莫问父亲何为,父亲始终都在为我们所为!
(2016年2月27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