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渭水河 于 2016-3-22 12:31 编辑
邓小平终身读书的力量
作者:白峰
大家都知道,伟人酷爱读书,毛泽东一生更是书不离手,就在他离世前的几秒钟,他依然在卧榻里读书。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更是离不开书,其也是终身读书。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战略家,酷爱学习,喜欢读书。可以说,他的一生是在实践中读书和在读书中实践的一生。据张闻天的夫人刘英曾回忆,长征途中,邓小平从中央秘书长调任红一军团宣传部长,她曾整理邓小平留下的一个铁皮箱子,里边都是一些书籍和文件。
而邓小平同志读书远不止这些,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蒙难谪居的日子里,他都终身读书,他读的书有马列的书,也有一些所谓的闲书小说,诸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还时常读《史记》。就在他退休后,他不仅天天读报,而且读一些武侠小说。
那么邓小平同志终身读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从他上能看到什么力量?
读书是一种品德。品德,谓品质道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读书能让人获得知识,这一点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不怀疑,这就是品德。但是如今的社会充满了浮躁,多了些炫耀,而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却很少,要不就是把时间用在牌场上,要不就是把时间用在应酬和喝酒品茶上,或者说是出入“私人会所”,结果让他误入歧途,迷失了方面。如果一个有品德的人,或者说品德高尚的人,他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读书上,通过读书与世人交流,也与世界交流,更与社会交流。一个有品德的人,他一生不能忘记的就是读书,手里离不开的就是读书,通过读书提升自己,丰富自己,也让品德走的更远。从邓小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读书的品德,还有品德的力量。
读书更是一种毅力。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可不可忍受挫折的结晶。读书如果没有毅力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用时读不用时不读,结果“书到用时方恨少”。可邓小平同志却是终身读书,邓小平退休后读书读报的情况等都说明了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
读书也是一种力量。读书给人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就在我国的传统里,大家都非常尊重文字和爱好阅读,从而从中也获得了力量,诸如“凿壁偷光”、“囊萤夜读”、“悬梁刺股”,这些耳熟能详的阅读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读书识字,获取无穷智慧,最终以“四大发明”贡献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今,人们对于阅读的兴趣慢慢在下降,这是对另一种力量的削弱,也是对知识的力量的减少,读书就是为自己获得力量而读书,这种力量是一种综合力,既有帮助力,也有推动力,更给力,在你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读书的力量,让你获得的是另一种生活的乐趣,读书的乐趣,更是幸福的生活,些阅读给邓小平力量,才让他在战争中创新工作,指挥作战,得心应手,邓小平的读书就给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