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一个人大代表的荒唐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9 1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市朝阳区区人大代表耿素玲近日向北京市人代会建议,对在京居住两年以下的外地人员征收商品房税(新京报2006年01月19日)。

  这位人大代表的建议是一个糊涂建议。

  首先,这是一个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缺乏依据的建议。调查研究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工作方法,是依法行使决定权的基础和前提。人大代表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才能提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议案、意见和建议。耿素玲口口声声要为北京人讨一个公平,但北京当地人员在买房时,本身就比外地来京人员享有更多的优先和照顾等。耿素玲指称外地来京人员炒房,但据北京市建委房屋交易处工作人员介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外地来京人员有炒房行为。耿素玲不做作任何调查,就提所谓“理念上”的建议,并要政府去做调查工作。这表明她根本不了解一个人大代表的责任,无法行使一个人大代表的权力。

  其次,这是一个缺乏起码常识的建议。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立法机构,耿素玲作为一个人大代表却缺乏起码的法律常识,不知道北京市政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根本无权开征新税种,国家也不可能针对某一特定社会现象来设置税种。耿素玲称北京的公共设施是由北京纳税人的钱建设的,这个说法更是荒唐。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北京都不只是由北京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北京是全中国人民的首都,全国人民直接支援了北京的建设。远的不说,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配套项目的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国家就投资260亿元。而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大剧院,国家投资也高达26.88亿元。不仅如此,北京还是一个千年古都,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血汗。北京作为历史名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从经济角度看,外地人员对北京经济的贡献也同样不容忽视。耿素玲称“来北京,当然得有个素质要求”,但她自己却没有一点起码的法律和历史常识,认识如此狭隘浅薄,很让人吃惊。笔者相信,她这个“代表”代表不了朝阳区居民。

  耿素玲的建议对北京而言百害而无一益。耿素玲称不是谁想来北京就来的,这反应了她的排外心理。而如果排外情绪泛滥,对北京的发展将是一场灾难。此外,历史形成的城乡差别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步的一个因素,一些地方也正在探索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耿素玲提出对非北京人征收商品房税,无非是为了维持甚至固化自己作为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是逆历史潮流的错误举动。

  诚然,北京对人口的承受能力不是无限的,从爱护我们的首都出发,确实不能让北京过于负重。适当调整北京定位,分离部分功能,为北京松绑;本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以资源配置为手段,加快北京卫星城市的发展,改善其它城市的居住条件合生产环境,才是治本之策。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1-19 16: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长时间没来中财了吧,连排版都不会了,呵呵!

这次代为排版,下次可得自己排了哦~~
3#
发表于 2006-1-19 21:4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欢迎。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08:2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冷斑竹好,确实好久没来了,喜见中财如故。善哉。

谢谢许也网友,以后还请多多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9 04:53 , Processed in 0.06059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