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2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5 2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杜甫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
          杜甫是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创作一直关注国事、民生。后世称他的诗歌为“诗史”。他曾在长安求官辗转十年,周旋在达官显贵之间,终于在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被授河西县尉而不就,继而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不久,即赴奉先县探家,写出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500字》
          此诗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依然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及探家路上、到家后的所见所闻,形象、生动的再现爆发安史之乱前的盛唐社会现状,国家面临危机,即将遭受风雨,势不可挡。
          诗歌开头,作者自比古代辅佐尧舜的两个贤臣:稷与契。但自己现在领受八品小官,不能像鸿鹄展翅翱翔,施展自己远大治国救民的志向,可为生活所迫,他只能屈就,伺机而动。但他不甘平庸的混日子,“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表达自己依然坚持追求理想的信心,像向日葵的头永远冲着太阳,信仰已是本性,深入生命的纹路。在惨淡的现实里,面对机会渺茫的坚持不懈,是多么难得可贵!
         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唐玄宗正沉湎盛世的繁华,已经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诗人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作为主考官的当朝宰相李林甫,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对于朝中百官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者官位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的除去,鹤立鸡群、有出头之日,永远是不可能的事。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害怕朝外的贤士得以接触皇帝的机会,上书揭露他的本来面目,痛陈他的奸恶。所以这个“口有蜜,腹有剑”的宰相便千方百计的阻塞言路。结果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对考试结果,他自己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这是多么的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啊!连尧舜明君都不能如此的明察秋毫吧!对想要规谏皇帝的大臣,他用仪仗队里“立仗马”的生存状态作为比喻。你看“立仗马”整天在队伍里不声不响迈着整齐的步伐,可是却享用着上好的豆子、草料,如果他成天叫唤,不好好走路,这样的“立仗马”就会被清出队伍,失去好的待遇不说,弄不好会去做苦力或者下汤锅。宰相用如此言论惑众,官员们便都乖乖的拿着朝廷优厚的俸禄小心翼翼的保持官位,不敢说话。
         李林甫为相十九年,而接任他的杨国忠,更不是什么好货色,他是杨贵妃的堂兄,原来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之徒,善于“迎合上意”,搜刮民财,充实国库,而得到玄宗的信任,被拜了相。他身兼四十多职,以显示自己能干,广收贿赂,私人有绢三千万匹,相当于全国十六年从“庸(用绢或布来代替徭役)”中所得绢的总和。连他自己都说:“我偶尔碰上机会,谁知道日后会有什么下场,想来我不会有好名声,不如眼前享它个极乐”,执掌政权的大臣如此,大厦将倾,必然要加速祸乱的爆发。
         玄宗宠幸杨贵妃,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淫逸生活。为了满足挥霍的需要,他任用一批聚敛的官吏,户部郎中王珙更是机关算尽的向死人征税,他的生财有道,玄宗却认为能“富国”,而对之加官进爵。民皆怨而无处诉。玄宗被歌舞升平所迷惑,毫不察觉慢慢酝酿的天下危机,他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甫的怀才不遇,求官的曲折就在意料之中,是必然的结果。他在回家途中经过鹂山。见到玄宗、贵妃正在此避寒宴饮,席间有美女伴舞取乐,听着丝竹之乐,把掠夺来的财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赏赐像“立仗马”般沉默的百官,极尽奢华之能事,而广大人民在所谓的开元盛世却挣扎在死亡线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一触即发。
         家中等待诗人的却是另一番惨不忍睹的景象,疲惫的诗人,一路风尘赶到家中,来不及拥有久别重逢的惊喜,却目睹了小儿子饿死的惨状,诗人自责自己枉为人父,没有尽到责任,竟然让孩子饿死,可当年的秋天还是一个丰收年啊!自己的士大夫家庭按照朝廷规定,可以享受免缴租税,免服兵役的特权。我的家尚且如此,可以推想普天下的老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诗歌在此笔锋一转,“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心中的愁情比终南山还高,又像辽阔的大海无际无边。巧妙自然的从个人遭遇升华到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与同情。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首韵律流畅的诗史与之对比毫不逊色,杜甫通过对天宝末年的社会历史面貌作了具体的真实的本质的描绘,揭出人民的苦难及其根源,预见到现实危机的严重性。读后仿佛置身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之下,蚂蚁慌忙寻找躲雨的洞穴,迎面吹来的风都是凉的,暴雨已经在天外倾盆,飘摇之中的大唐江山,不可避免的迎来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补注: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消息还没有传到长安,杜甫此诗写出爆发战乱之前的社会状态,有预见性,写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4-15 2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2 编辑

杜翁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暴发,
只是他还不知道消息而已,
龙女对历史的评点很是到位,
只是要注意排版哟,:)
欢迎常来坐坐。。。。。。

3#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2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2 编辑

感谢斑斑,确实如此!杜甫不知道爆发安史之乱的消息,但是此篇诗歌却写出了山雨与来风满楼的味道了!
偶是学历史的,听见讲杜甫就手痒了!

4#
发表于 2006-4-15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2 编辑

握手,握手,
杜甫的诗是和历史贴合最近的,
读到她们我们也便读到了历史的真实。

5#
 楼主| 发表于 2006-4-18 0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1:42 编辑

感谢凌老师的指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9:33 , Processed in 0.1230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