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李白故里诗歌白皮书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6-8-22 08:39 | 只看该作者

李白故里诗歌白皮书

             引子
  诗歌在江油这块土地上生长,象麦子、花朵、泉水、桂树,象大地、像人口、鸟雀、蛇、兔子一样生长。它需要阳光,水份,合适的气候、土壤。这块土地长出过青莲,这块土地曾是李白故里。这块土地曾留下过李白的脚印。他的声音在世界回响,他的声音穿过历史。那一脉相传的气息流传至今,那些适合诗生长的元素还蕴藏在江油这块土地上。这些元素曾出现在前辈诗人赵敏、郭同旭、袁瑞君的声音中。千年后的今天,这块土地长出了一群新的诗人,他们是蒋雪峰、蒲永见、陈大华、刘强、雷兴双、西娃、蒋晓青、廖淙、蒲红江、萧艾。他们是新时代江油诗歌的杰出代表。这群人中,有的远在北京,有的在成都,但多数还在江油。无论他们身居何方,他们的根在江油。今天,他们构成了以蒋雪峰为核心的诗歌群体。他们的诗歌象江油的水稻一样茁壮生长。他们有的已出版诗集多部,有的已让作品走入《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潮》、《诗歌月刊》、《黄河诗报》等权威诗歌刊物。2005年,江油诗坛三剑客之一的蒋雪峰完成了长篇诗歌《诗歌三国》(与人合著),实力诗人刘强完成了系列诗歌《中国成语诗歌》的写作,萧艾完成了100首作品构成的《大海的低语——诗歌解读〈道德经〉》。旅居北京的女诗人西娃已在著名诗歌网站“诗生活”开辟个人专栏,萧艾已在“中国文学作品网”开辟人个专栏,刘强,陈大华等已让诗歌触网,他们的诗歌借现代媒体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一章 梦、黄金、老虎
               ——诗人  蒋雪峰
  在江油诗歌群体中,蒋雪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诗歌写作。那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他对现实感到压抑,但却苦苦坚守内心的光亮,这光亮就是诗歌,他视诗歌为灵魂的教室。那时,他住在城里,诗歌中却布满了露水、阳光、树叶的意象,他向往自然,他喜这些干净而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诗歌的选择对于他是注定的。诗歌是他的宿命。二十多年以来,他从未放弃过诗歌创作。他自说:“我一直围着诗歌在转”。
蒋雪峰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诗歌虽在技巧上不够圆整,却显示出了诗歌特质和丰富的生命力。这些诗歌收在诗集《琴房》里。
请看《少女与鸦》:

用桃花喂食乌鸦的少女
脸颊的酡红令人担心
揉碎  一瓣一瓣抛洒
悄然无声
时间过得真慢
鸦的身子逐渐沉重
翅膀不能张开
鸦在她膝下过夜
梦见全身雪白的羽毛

我经过这里,已不是三月
少女正用乌鸦吃剩的花瓣
埋葬乌鸦
小小的香丘
她的头上  乌鸦密集
庞若一场大雪

  这首诗描述了一副动人的景象:少女喂鸦,乌鸦是民间认识黑的不祥之物,少女依然喂它,人与鸟相通,人与鸦与诗人相通,这当中有多少动人的东西让我们感念。在末句里,还有大批的鸦等待我们的爱心。
  这首诗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解剖,它揭示了诗人对母亲之爱的渴望。少女是情人与母亲双重身份的象征。乌鸦是诗人的侧影,也可以说是性象征。
  鸦死了,这是本能的释放。暗示诗人自己的愿望达不到,是自我的抑制,也有性压抑的因素。
  第一节诗表达了本我。第二节诗是自我的回归。这是现实对理想的扼杀。
  这首诗是重视“事”的,如蒋雪峰其他诗歌一样,重视“事”不重“理”。唐诗就重“丰声情韵”(钱种书《谈艺录》)。同时,这首诗也有具有唯美主义倾向。
  第二段的诗歌,蒋雪峰集中收录于诗集《那么多黄金,梦和老虎》里。这本诗集里,诗人的叙述自由得多,技巧也更圆熟,他的表达已至臻化镜;自由飞翔。
  请看《那么多黄金,梦和老虎——献给博尔赫斯》:

那么多黄金,梦和老虎
簇拥你  死掉眼睛的大师

从梦中挽救出原始的草兽,玫瑰
你热爱这工作
“我将是一切,或者什么也不是”
夜半的钟声和迷雾里
在阿根廷,一个声音用古老的词诉说着:
爱情,闲散以及死亡

你亲手撕开黑夜,大师
指给我们几百里的尘土和梦
一只白鹿从上面跑过,带着湿气
靠着桃花心木的书桌你倾听
钟摆,左右相反的鸟
怎样掠过镜面
掠过你虚幻胆怯的内心

借助断裂的树枝和闪电
大师  我又瞥见你盲目的脸
什么时候  我才能交还从归隐庄园
跑出,撞进一九九三的这些
老虎,夜莺和十五枚小钱

  雪峰所理解的博氏是一个感性的人。博氏被黄金、梦、老虎包围。博氏挽救出原始的玫瑰。靠在桃花心木桌倾听。诉说爱情闲散、死亡。“我是一切,或者什么也不是”。这就是诗人刻画的博氏。一个居于某种境界的人。
  雪峰弃绝了博氏玄学,深遂的一面。呈现的是一些事象。这些事象是诗歌的本质。正如美国诗人威廉斯所言:要事物不要思想。通过诗人的刻画我们又看见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的博尔赫斯。也许博氏是大海,雪峰的呈现是一滴水,但这滴水却清晰的映出了博氏的面孔。
  第三阶段,是诗人上世纪到本世纪初的创作历程。这期间诗人写作了《关于春天》、《关于爱情》、《我经过的日子把我抹去》、《在江油》、《一头狮子曾在我体内停留》、《一个人——给梵高》等杰出的诗作。
这一批诗作显示,雪峰已找到了自己的言说方式。它们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什么样的力量能把现实改造为草原/万物奔腾 热血呼啸/ 炊烟 青草和灿烂星光⁄都为一个方向倾倒”(《关于爱情》)。
  它们具有生命的悲剧意识:“你的名字已成伤口/在我的遗忘中悲壮的形成”(《关于爱情》)
  第三,与每三代诗歌(或后朦胧诗相比)雪峰的诗歌更具平民化色彩。这是对朦胧诗或后朦胧诗象牙塔式的贵族倾向和极端个人主义式话语的纠正。
  第四、雪峰诗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他在诗中甚至使用了那个现代诗人极力避免的“呵”字:“姑娘!我向你致敬!”(《散步碰见的一位少女》)
  第五、雪峰不露痕迹的把一些技巧化入自己个人化的词语里:《一头狮子曾在我体内停留》,那狮子是个象征;《一个人》中,他蒙太奇手法剪辑出梵高的画像。
          第二章 精灵
           ——诗人蒲永见
  江油诗坛三剑客中另一个是蒲永见。他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攀枝花调入江油的。从此,他成为江油的主力诗人。早在攀枝花时,他就开始了诗歌创作,自办《山谷诗报》。来到江油后,他不辍诗歌创作,他自己说,虽被事务缠身,但却有一种诗歌情节,有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他说,过去他一天写三首诗,现在一年写三首诗。激情冷却,剩下的却是钻石黄金。他的诗歌出现在《人民文学》、《星星》诗刊,《新诗文》、《草地》等刊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与诗歌结合得更紧了。他担任了江油市文联主席,青莲诗社副社长,最近又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
  请读他发在《星星》诗刊的诗作《五月》:

田埂们不甘寂寞
纷纷来到树下
来到树下的一块石头上
吃着面包
谈论丰收的滋味
汗水和金属的火焰
远离他们
麦粒的叹息
渐次进入廉刀的内部
光秃的田野等待翻耕
   《星星》2004年9月

  诗歌将田埂这静态的事物写活了,写得富有动感。诗歌勾画一副乡村景象,事物不是客观的,被加入了诗人的理想,成为意象。这是主体对客体的注入。是诗人自己的创造,他写出诗人眼里独特的田园景观。
  他的诗歌质地是硬朗的。他远离了内在的浪漫主义抒情,逃避自我(叶芝语),用王国维的话说,他的诗已至无我之境。在这里,事物自我呈现——虽然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
诗歌的表达老道、纯熟。平静的呈述中,是钻石刀的锋利。再看《精灵或骨头之歌》:

我歌唱一种精灵
它爬动在我的体内
不断的啃噬我的骨头
这样的破坏
时常使我产生无比的快感
就象大街上
看见蚂蚁们转移巢穴
骨头为我而长
谁为精灵而长呢
我无法回避这种东西
我正视并亲切的对待它
我携它天天从街上走过
   (《人民文学》)2004年1月

  这首诗表现了蒲永见超常的感觉能力,他善于捕捉某种细微的,超验、敏感的东西。
  这首诗的表达于平实中见诡谪。诗篇开宗明义:歌唱精灵。它在我体内破坏使我产生快感,最后用一个比喻将快感形象化。对这种精灵的破坏,诗人正视它,亲切的对待它,“携它天天从街上走过”。在这里,精灵就是某种超常的感觉,诗人形象的称它精灵。
          第三章 岸
                 ——诗人陈大华
  江油诗坛三剑客还有一个是陈大华。据雨田透露的资料,大华与永见均不是江油本土人士。他们的老家,一个在剑阁,一个在射洪。他们为江油诗歌移植来了新的奇异品种:一朵墨菊
陈大华在长城特殊钢公司工作。他父亲是一位医生隐居剑阁,性格刚直,好狩猎。大华从小受其父影响。后来他参加了工作,招工进长钢,与钢铁打交道,唯钟情于诗歌。


水浪挣扎的极线的岸
在流动与静的空白
我成为岸的一部份
起航与抛锚的瞬间
心里就少了点什么
你不得不踱进这空白
填写一种熔解于水的文字
满足于那不可触摸的得到
脚与路合谋背叛身体
帆 依然来去自如

这里已不是码头
岸 并不为码头而存在
你诞生于分离之后
对峙于水的情感
注视视线以外的彼岸
语言成为一种负担
或许在我到来之前
有人刚刚离去
或许在我离去之后
你会马上到来
在流动与静止的空白
我们成为岸的一部份
你的存在
决定我的存在
(《人民文学》2004年1月)

  相对雪峰与永见,大华的诗歌更具后朦胧诗的影子。雪峰与永见有光的通透;大华具九曲回廊的通幽。这首表达岸上 复杂的情感。
  岸上的诗人联想到许多。岸的语义是惯常的。大华写出了新的感受。这首诗的诗眼是末句:你的存在决定我的存在。被存在的痛苦,自由的梦。这让人联想到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存在是荒谬的;存在即烦。我们都站在岸上:“我成为岸的一部份”。
  然后彼岸在“视线之外”。彼岸成为一种象征:它或许是幸福,是传说的天国,是什么,没有言明,更添诗味。
  此岸就是当下,这里。这里,是流动与静止的空白,是心里少了点什么,是不可触摸的得到,是脚与路背叛者——事与愿违。是人来人往。诗人写出了当下的悲凉。存在的被给,我们无法挣脱。一首象征主义的诗作,意味深长。
  再看另一首诗作《日子》:

时间拉长你的身影
像一根绳
打结的那一段
就是日子
日子是条良犬
你无法抛弃它
是因为  你无法
改变自己的气味
直到有一天
它捡走
你皮囊里的
那几根骨头
   (《星星》2004年9月)

  “时间拉长你的身影”,表明日子与生命有关。而绳的比喻,令人想到捆绑,纠缠——生命与时间的纠缠。时间限制了生命。而双重喻体引出的“打结”那段的日子,使人想到日子的悲痛。日子,就是结,情结,就是解不开的疙瘩。
  另一个双重喻体是良犬与气味:你无法抛开日子。正如你无法抛开自己的气味。诗人进一步写出日子——时间对生命的纠缠。
结局:时间带走了生命:它捡走/你皮囊里/那几根骨头。又一个比喻。
  这诗写日子,用了一连串比喻。敞开日子——时间与生命的复杂关系。比喻是奇妙的。在我看来,一个比喻本体带来无穷的意味。博尔赫思有专文论述这个奇妙的词。
  这首诗干净利落,十分明晰。它的核心是比喻:一串意象的罗列表述日子带给人的复杂感受。这首诗具备岸所没有的简洁。

       第四章   隔夜的鸡鸣        
             ——诗人 刘强
  刘强,一个和石元的大山生活在一起的人。那里江油最北的偏远的之地。那里山峦高耸入云,使人类显得渺小。那里的河水清澈透明,没有受到人类恶行的污染,保持着自然的纯洁性。那里的石头洁白、干净、安宁,给刘强源源不断的诗歌灵感。
  因为刘强的生活决定了他的诗是人类与自然的对话。那里山水无边风月无边,使他的诗歌话语纯粹、宁静。同时,他的诗是对自然的解读,保持着大自然的神秘。
  刘强远离权力中心话语,主流话语,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用“虚”和“弱”来对付“世界的强权”
  纵观刘强的诗歌,他的诗是非理性的,是直觉的绽开,他的诗有一团朦胧的柔丽之光。他的诗具有独特韵味,他保持着自然的神秘感。
  请读《眺望》:

树叶该绿就绿了
花儿该开就开了
一个男人活了三十岁
三十岁用什么来看见呢

坐着,走着
石头一样,风一样
醒了,睡了
驳船一样,帆一样
    (《诗刊》2005年8月)

  这首诗首二行写自然:树叶该绿就绿了/花儿该开就开了。朴素直白的话语,免去了修辞的纠缠。后两行写人:一个男人活了三十岁/三十岁用什么来看呢,写一个男人,与前面树与花对照,不是看见什么,而是用什么来看见,意味深长,他留下了什么?在永恒那里就没了什么?三十岁是什么?诗人设了一个问。
  第二节诗是解答:人就是自然的一部份。人就是自然,是自然的无语,是禅。“坐着,走着/石头一样,风一样。人的生是石头,走是风,人与自然合一。没什么分别。这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的诗化表现。这就是禅意:什么是禅?云在青天水地瓶。什么是人生?刘强回答:石头、风;驳船,帆。
  这就是刘强诗的独特之处:与自然保持联系。这首诗简明又神秘,是光明的神秘。它的韵味是大自然给他的。它的韵味来自人与自然的一体性。
  再看另一首诗《独善其身》:

去掉蛛丝和尘埃
把泉水引进枯竭的酒窖
细数飘零的桂花
让雄鸡嘶鸣三声
经过青草,牛羊,酥油灯
翻开蓝蓝的天,脆弱的路
和一直流泪的人
睡在门口的青石台阶上
梦中的闪电划过地图
人生的纸牌在台阶下堆成旧书
蒙受一场亲雪的安祥

  这是一首我个人十分欣赏的作品。用王国维的话说,这是一首十分有“境界”的作品。诗歌的画面十分清晰。意象纯美。它可以说是瓦雷里所说的“纯诗”。
  诗人把蛛丝和尘埃去掉——这是一个隐喻。意指人生的不如意或世间的烦恼。“把泉水引进酒窖”又是一个象征。诗人要酿造新的美酒。他不关心世界,沉迷于风月:细数桂花,听鸡鸣,把流泪的人,脆弱的路经过,经过牛羊,酥油灯。他睡在青石台阶上——也许是醉了——醉于风月,不关心世事——诗如其人呵。他放弃了人生——如纸牌,旧书,堆在一边。他忘记了一切,只一意领受“雪的安祥”。这就是刘强,这是一种有境界的人生。末句使人联想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古代诗句。不知为什么,读到刘强的诗句,我总想到古代的诗句,也许刘强人骨子就是一古代诗人的投胎转世,他在神髓里学到了唐诗的神韵。在江油诗人中,他是一个继承传统的人。在骨子里,而形式却是现代诗。

        第五章 曙光女神
          ——诗人雷兴双
  雷兴双的正式职务是江油市云集乡小学教师。一个偏远的地方。他的居住环境与刘强类似。我没有去过那里,但云集与我老家挨近,我可以想见那里的情形。在那个穷乡僻壤,雷兴双没有放弃诗歌。诗歌是他第二生命,是他的第二世界,是他开僻的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道路。
  我很早就认识雷兴双。他那时的笔名叫兰舟。我们统称他雷皮子。他的诗别具一格,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我曾说,看他的诗如同看MTV,他诗闪现给人的是一幅又一幅动人的画面。他的想象力着实惊人。
  他的诗的质地是硬的,没有浪漫主义的伤感与柔弱。也没有浪漫主义的形式,而是颇具现代色彩。连他的痛苦也是坚硬的。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而又被埋没的诗人。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时他孤独的生活在云集,在一本海子骆一本诗集上,他写下:“这时,我只想到烟草,白酒”。
  雷兴双,一个醉于诗歌的人。
  请读《精神》:

从闪电劈开的旷野
一头公牛在舞蹈  他的力量  他的速度
让我在一座后现代化城市
在电子模拟的人流中怀念死亡

像农业时代最后一位乡村自恋者
漫于气候 种子 阳光 水分与土地
在钢铁的巨大光泽里 我将倾心于梦幻
忧伤的马匹 和带翅膀的文字
从闪电到闪电 是飞翔的血汁
在人类历经的那些卑微事物之上
是光明洞彻了一切隐秘之所
歌特式教堂建筑的尖顶 沙漠上的一页经书
漂泊一 根神秘骨头,从旷野到旷野
一头公牛的疯狂舞蹈
像我们母亲黎明时辰的祈祷 焚烧的火苗
激情 崇高
    (《青年作家》1997年9月)

精神的象征物找到了公牛。它充满力量、激情、狂野。这精神要挣  脱一切的束缚。它要独立,它要超越肉体、物质、世俗。
这精神是接近自然的,农业的,它反对城市;这精神带有宗教性质:“光明洞彻了一切隐秘之所”。这精神“激情、崇高”。在这里,诗人雷兴双无意中雕刻出精神三种属性。它实际上暗示了诗人的三种渴望。渴望自然、宗教、激情和崇高。
  这首诗 是我过所谓MTV式的图画幻境。诗人放纵他丰富的想象力。多种图画喷薄而出。
  这种诗的质地是硬朗的,它有坚实的意象。同时它又拒绝了散文的连续性和重复。它的思维是跳跃的。留空白余地给人想象空间。它想把读者从现实中抽拔出来,带到另一个意      
境——那精神的狂舞。
  雷兴双上世九十年代到城市。在 那 里他工作、生活、成家立业。他给我 说:重要的是生活。看来他要放弃诗歌,我想。不料在2005年10期的新诗文上我又读到了他的诗歌。

《风景》
头在光芒中摇
火把在运行
马匹 驮着梦想
驮着鲜花一样的曙女神
有人在歌唱
他把他的声音
甩在了大地上

  这首诗保持他一贯奇特的想象力。光中的火、火把、驮着梦想马匹,曙光女人,歌唱的人多么美好的境界。这副影象源自诗人内心。是诗人的幻象。
  这种诗与他过去的诗歌相比,少了激情,多了理想。诗歌变短了,变瘦了。我看见一条不同季节中的河流。同时也变白了。干净了。简洁了。
  雷兴双的诗是神奇的,他是诗人不屈创造的结果。

       第六章 阳光含泪
            ——女诗人西娃

  西娃,是李白的故乡人,他也许默默为西娃注入了诗歌的灵气。
  西娃一开始独自一人写诗。她那时的诗歌虽然拘谨、稚,但却发出了自己的气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后来,她认识了诗人萧艾,被萧艾引入神秘主义,这在她今天生活中仍留下痕迹。那一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写出长诗《太阳泪》、《梦中人》等诗作。她的理想人物带上宗教色彩。与爱情纠缠成爱的渴望的倾诉,这模式也延续于她今日的诗中。宗教色彩加强了她诗歌想象力,爱情,使她诗歌具备了情感的浓度,而散文,给她的诗拓展了空间,这就是西娃的诗歌的三元素。例如在收入《  诗选》(黄礼孩编)的《裂缝》中,她幻想自己可能是惠能大师的情人。一个女人眼中的圣人,一个女人对圣人复杂的情感,在西娃诗中,成为爱的对象,这是西娃诗歌独有的气象。世界摇滚巨星麦当娜就认为耶稣是最性感的男人。西娃与她如出一辙。而西娃独具一格的认为:爱情是她修习宗教的法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西娃在外游动,她接触大批全国知名诗人。她的诗风摇身一变,发表于《星星》97年3期上的《幻境》抽去了过去诗歌中的空泛部份,让诗歌回到大地。诗中意象密集结实,硬朗、质感,更具直观性,更象是生活在世间的女子所写。她用一块石头写出了一个博大的空间。
  西娃后转入小说。但她说,她本质上是一名诗人。正如博尔赫斯以小说名,却在内心承让自己是一位诗人一样。
  2005年,我读到她发给我的一系列诗歌《返回之前》、《独自生活》、《外公》、《爱你九天》等。她的诗歌。其中最优秀的是《返回之前》,这首诗是当代中国少有优秀抒情长诗之一。最开始它发表《莽原》1999年3期上,后被《诗选刊》、《诗歌与人》、《诗歌月刊》、《四川文学》转载,被收入2002年《中国诗歌经典》1980年——2000年《中国诗选》。请读《返回之前》。
  诗中写出了对理想中爱情对象的情怀。那爱情是美好的,超世俗的。理想中的爱人具有神性的光辉——令人想到《圣经》中的雅歌:“讲述你的故事,众人的故事黯然失色”,那时代的精英是他的兄弟,是他在人间的化身。最后,诗人在宁静的光辉中找到他——在诗人身边。
  诗歌一开始写对爱情的绝望,但诗人还是坚持期待,坚信他必然到来,他是那么美好,却又是怀遥远。诗人幻想他与自己的生活:就在梦中沉睡,你将我唤醒,吻干自己的泪珠,却不直视自己的眼睛——爱与尊重,诗人希望他生活在我们中间,但他还是消失了。最后,诗人在朝圣的旅程中找到了他。
  全诗以对爱人的追寻为线索,写得毫不空泛,具体可感。既有坚实的结构,宏大的空间,又具细节的优美。诗 闪烁灵性的微粒。
  诗人找到了自己的话语方式——借助散文的翅膀展开言说。
有充满哲理的诗句:“对上帝着迷,是因为上帝永远保持自身的神秘”。
  有美好感性的诗句:“泥土与冰凌的话语,站满阳光,一片片落下,在手上和脸上”。
  我们认为,中国当代有两首优秀抒情长诗,一首是西川的《芳名》,另一首就是《返回之前》。

         第七章 英雄
            ——女诗人蒋晓青
 
  女诗人蒋晓青是江油本土诗人中具有代表性人物。我在一些杂志上读到了她少量的诗歌,这是发表于《人民文学》上的04上的无题——《为一段废弃的铁路》

你厚重的许诺
并不因风的翻涌
而背叛
你能笑看每季落花
可总走不进花的绚烂
面对他们的辉煌
你只能女贞子的洪流里
依偎青山
看它逶迤而向远方

  我读到这首诗的:“女贞子的洪流里”一句,我突然想到中国著名的朦胧诗女诗人舒婷。我发现蒋晓青的叙述与她是多么相似。她的《双桅船》《神女峰》。蒋晓青的诗一样在温 婉  中流动。带女性的柔和气息 。沉静,不急不躁。没有男性对理性的狂热,也没有永见的硬朗。
  这首诗的叙述脉脉流动。一段废弃的铁路进入了诗人跳动的诗思。它守住自己不“背叛”大地,不背叛自己的此时此刻。不背叛这历史的宿命。我们谁又能背叛自己的命运——那神的语言,那永恒梦境
  废铁路笑着看花灿烂,不因他们的辉煌而自卑。但铁路也有它的梦。
  依偎青山/看它逶迤而向远方。走着自己的路,延伸自己怕追求。诗句的表达是自然的在貌似平静的叙述中充满强烈的暗示。
这首诗写得平静而简约。
  废弃的一段铁路投下了蒋晓青自己的影子。诗在写客观事物,实际就是写自己。因为在“我”之外另无一无,叔本华说了一句博尔赫斯认为是真理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这一段铁路,就蒋晓青意志表象。
  在2005年10期的《新诗文》上见读到她的《英雄》:

我不知你的容颜
我很久没凝视你眼
明亮的,勇敢的,深情的
夜夜闪烁在我的灯前
每当月色如霜捣衣声咽

最遥远是八千里外
我曾经制的征衣战袍
你合身吗
冷月挂在楼兰
你能看见我吗
有一颗泪珠穿透沉锈 钺戟  
默站在人的刀前
你的心痛吗
那滴血走过千古
挂在我的窗前
黄沙苍莽入天

就在月光似水的秋夜
你的菊花和刀
悬在我的绣帐边
缠绵  匆匆而不散
我明白你
我思恋你
我听着你的足音
  然传来
看见我为你而笑的脸吗
你执 钺 握戟
你还要战斗多久呢
你的刀影你的菊花
让我的锦帕湿千年

  这首诗让我想到“才女”一词。这首诗我看到了古代四川才女薜涛的影子。最后一句“让我的锦帕泪湿千年,又一次让想一到了舒舒《神女峰》的末句(语言最奇妙的是它联系着实在)
  这首诗表达了并晓青的英雄情结。诗歌气息绵密。一脉生长。在冷月  光中闪动灵动的情思
  诗歌中化用了一些古代的词语,隐约将引入古代一个女人对征战沙场的英雄恋慕。也暗示这是一个古代英雄。这些词是“捣衣声咽”“绣帐”“锦帕”。  化得天衣无缝。我不 由 想到《汉诗》中的万复和宋渠 。他们也用古代的意象。但是被哽咽住了。只有万夏的《农事诗》写得有生命的气息。

         第八章 埙之声
           ——诗人廖淙

  廖淙的诗歌我有幸读到两次。一次是读他的诗集《明明如月》由诗歌报出了。另一次是在《草地》。《草地》有两首诗。一首叫做《埙》:

供养你这里
不许打挠
因为今天,任谁也吹不出你的声音
透过你的眼睛
我看到历史
一片漆黑
你的唇角或许还留着
倾国西子的啮兰香
或是骠骑卫青醉卧沙场的酒酿
或是,一位妃子
用你吹奏长门怨赋,却走了调
妃子老死在长门宫墙
你被遣返江湖却自在流浪
所以
今天,任谁也吹不出你的声音
然而,当见到你
悲哀是错误
欢欣是错误
无动于衷,也是错误

  这是一首颇有意思的诗歌。诗歌描写的对象是埙,一种乐器。这种乐器在今天,“任谁也吹不出你的声音”,把埙推向另一个深层的境界——因为够不到埙的心境。它是生命。它有它的历史。它的心神。
  原因是倾国西子,卫青、妃子吹奏过已。那么多人把心境刻在它身上。它成为他们心的载体。他们的知音。
他们死去。留在历史里,而埙却在江湖,飘泊。有意思的是结局:悲哀是错误欢欣是错误无动于衷也是错误这就是禅。什么才是正确?唯有心灵才能神会。日本禅学大师  言:“禅是大海,是空气。事物或自然之物,这里的埙——它的历史、心灵、无词。唯有心领神会。世间万  归于心。这里的心,就是一种禅心:感时花见泪 ,恨别鸟惊心。埙。它 的响,  无言。它就是它自己。诗人见到活的它。 有生命,有历史 的它 。写下  诗句。
  第一节的追述有古典意味。结尾有禅意。而这诗写的有质感。有硬度。            
  另一首《星空》有浪漫抒情诗的意味。一腔情 绪,  幻想,借助拙朴的词语,流出诗人的心底。以银河为前象。
廖淙是李白故里文学网站站长。人甚年轻。若你假以时日。诗歌必定绽放光彩。

          第八章 菊花
            ——诗人萧艾
  
  萧艾是土生土长的江油人士。他的诗歌创作开始于1982年,在上大学期间,一次写作课上老师叫他写首诗。萧艾回到寝室构思诗作。在诗作的构思过程中,他发现了现实的自我之外的另一个自我。他写出了他生平第一行诗:

头发像黑夜
罩着许多希望的梦

  这首诗受到了老师的好评,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诗歌生涯。1984年萧艾回到李白的故乡江油。 在江油市武都中学教书。他在寂寞中就以诗歌安慰。后来,他认识了王洪云等几个诗歌爱好者,一起办了一份油印刊物《第五代人》,他那时的诗歌摹仿四川诗人廖亦  武,如 《黑夜之子》      。这个刊物办了二期便寿终正寝。在武都中学,萧艾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想象》,这首诗刊登在1987年的某期《青年晚报》上。诗歌显得稚嫩但充满想象。
  同样是在武都中学,他结论诗人蒋雪峰,诗人散文家阿贝尔,在那一时期认识了绵阳的诗人雨田等人。
1  987年,又因自由散漫,不守规矩,被调到小溪坝中学,与此同时结束了他的不幸的爱情。在小溪坝中学,他继续写作。在那里,他写出生平最成功的一首诗叫《写给安娜的绝命书》:

沉默的安娜,我最后的一抹光辉
你一句话就能决定我的生死
这是被光亮袭击的最后话语
安娜
我还能最后 一次哭泣
季节河仍在问水是什么
最后一滴温润的雨水在温暖我
安娜,我的最后一片叶子
你的头发还没扬过河面
我的双手只捧起掌纹
耳朵就要飞走了
安娜 我要在你的岁月上行走
我曾在水边偷看你的镜子
我诗人的面孔在夜晚发亮
每条道路都立起了
我该有哪一种你喜欢的表情
蓝天的鸣响
你的帽子插着哪一只鸟的羽毛
你的嘴开的是哪一种花
炊烟流向天空
我的歌在远处传扬
该在哪一堆玉米杆上晒你的阳光
安娜 周围在远方
他们坚定地走着
打开一扇门又关上
我今天的哭声传得了多远
我看见鱼他们就开始呼喊
在这石头的村落
我在天空落下的地方摸到尸骨
安娜 你发着鱼光的身体站在月亮背后
看我嚼着最后一粒谷子
抚抱沉船的桅杆 安娜
我坐在树下舔产夕阳的回光
在夜的深处看你梳头
你的脚在哪一只船上
你的乳房朝向哪一个方向
我哭着向满腿是泥的女人询问安娜
最后一片红麻已被收割
还有什么甜密的玻璃
我还要从哪一条门分逢伸进双手
垂下的头敲在胸前 发出一声空鸣
火里的烟雾升到了高寒地带
天窗揭穿了五官
我日渐庞大身体失去所有的门
安娜 哪一棵草指向你的庭院
我的睫毛扫过月亮
在每一粒尘埃里寻着你的叹息
我的安娜 这最后的时刻
你的夜行衣仍没脱下
我的安娜
只有我倒地的回声才能惊醒你

  这首诗最先刊登在绵阳诗人黄富敏办的民间诗刊《第三诗界》后被《诗歌报》第二届全国民间诗歌大展选中,刊于显著位置,被雨田在《骚动的巴属现代诗群》中加以评论说他具有俄罗斯的抒情风格。此文先后发表在《作家生活报》后被《一行》诗刊转载后收入《绵阳市建国五十周年文学作品选》这自诗具有奇特想象。是萧艾用非理性写出的诗歌。  冲突了理性禁锢。获 得了超 起现实的存在。
  之后萧艾进入宗教神秘主义。写出了长诗《时之光》、《睡莲》、《花事》、《真火》等。这些诗歌充满了宗教理想,但在艺术不成功。显的空泛。也不够简约。只有《花事》等写自然景物的小诗,继承唐诗 的一脉  气息,显得质朴自然。有些韵味。宗教神秘主义把萧艾送精神病院。科学打败宗教,正如人类的近代文明战胜中世纪的黑暗。萧艾在精神病院里世界观受到改造。虽然他处于病休期,仍坚持写诗。部份作品发表于《诗潮》、《人民文学》、《中西诗歌》。这期间他的诗更具现代诗技巧,更接近人类的生活,不像《时之光》那样进入玄冥之境。
  2005年某日,萧艾决定不再学习谁了。他开始写自己的诗。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写的孬,也应有自己的个性,他写出了《词镜》组诗《图画》组诗及《龙山村》组诗。其中《龙山村》一组发于网站受到高度评价。抚琴居版主麦豆说,《黄昏中阅读》(《龙山村》中的一组)令他想到韩东和海子。请读《黄昏中的阅读》:

黄昏中的阅读
一只棕色的鸡
在屋檐下的小坡上行走觅食
它的头顶上方有黄蝶飞舞
  边林子里传来清脆的声声鸟鸣
青葱的田埂上,水牛
埋头吃草,牛铃叮铛
收割后的稻田露出稻花
立着草束,一片静寂
一个渴望隐居的人坐在田埂上
帮农忙的父母放牧
他在黄昏中读到大自然随意下的诗句

  这首诗描绘乡村风光,描绘大自然风景,诗歌朴实自然,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将景物的美一一道来。  最后画面出一个渴望隐居人。他希望永恒与这片美景在一起
  末句是一个修辞句。一方面说景物是大自然写下的诗。诗人只是抄袭,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诗句其实也是大自然写下的。诗人只是传声筒,记录者。它 让  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想到孟浩然,陶渊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6-8-22 09:04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不懂诗的我读来,这篇文章虽然让我费解,但却能感觉到具体与言之成理。
请段间隔一行!
3#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08:17 | 只看该作者

武斑竹

客气了
4#
发表于 2006-8-24 12:24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8:29 , Processed in 0.04963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