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6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寂寞萧红与《呼兰河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0 2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
   
    故居门楼外有一位工作人员检查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并不按《参观须知》进行登记,进到里面,再无其他工作人员。

    简介墙有关于建筑本身的介绍和萧红的介绍:故居建于一九〇八年,占地七千一百二十五平方米,有房屋三十二间,建筑面积八百二十六点七八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东院是萧红家人的住宅,西院出租。萧红诞生于东院的五间正房,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代。故居是中原四合院建筑群落与东北地方传统民宅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反映出旧中国不同阶层的家居品质和地方传统特征,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物价值。

    萧红(张廼莹),一九一一年六月一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出生在呼兰河畔的呼兰城中,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二日病故于日军占领下的香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萧红虽然仅有三十一年的短暂人生,却像一颗耀眼的陨星划破了黑暗的夜空,她饱经人间艰辛,历经人生坎坷,把自己的追求与民众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她出生于封建家庭,却走上了反封建、争独立、求自由的人生之路,将反抗异族侵略、打碎封建桎梏、关注民生疾苦作为自己的写作目标,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出故乡呼兰小城的风土人情与世象百态,在悠远醇厚的乡思中审视历史和人生。

    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虽然只有百万文字留诸后世,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异的女作家。《生死场》被誉为“先声”文学抗日“号角”,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氛围中展现了新的视角,独具匠心。风格别致的《呼兰河传》,体现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现实主义品质,诠释了萧红“作为全人类创作”的理想,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名著。《马伯乐》展示了萧红卓越的幽默和讽刺才华,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无人比肩。《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等散文作品感性而灵动,成为传世之作。萧红还始终关注着女性的悲惨和不幸,成为中国最早的女性主义书写者。萧红逝世后,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备受海内外推崇,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多种文字,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萧红故居是萧红幼年、童年、少年生活、学习的地方,是萧红的思想、品格、精神成长的家园,是故人与故事的物化载体。因此,萧红故居对于萧红及其作品的研究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进门迎面就是坐在大石上,一手拿书,一手托颐遐思的萧红,当然不是真人,而是塑像,萧红雕像用汉白玉为材质,与真人大小相仿,白色衬托出了女性的妩媚和清纯,中国自古就以白为美,《诗经》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都离不开白,在满园花草“黄的黄、败的败”的时候,一院老房子因为没了主人也毫无生气的时候,只有这一尊洁白的塑像最扎眼,携一抹亮色照耀满园。几年前,一份名为“2012中国出美女城市排名前二十名”的排行榜在网上火了,长相指数、打扮指数、韵味指数三大指数平均值排名第一的正是萧红出生的哈尔滨市(呼兰现在是哈尔滨市的一个区),萧红一生被好几位男人追求,其女性魅力自不待言,做哈尔滨女性的形象代言人甚至也可说是当之无愧。

    左为关张了的纪念品商店,也就是东院西厢房,座西朝东,是本世纪初仿制的张家粮仓,抬粱式,硬山、木屋架、青砖瓦土木结构,典型的四合院厢房建筑风格。

    与它相对的东院东厢房也属于仿制的建筑,是《呼兰河传》中的人物有二伯住过的地方,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介于张家的管家与长工之间的身份,“他到房户、地户那里去,人家叫他有二东家。他到北街头的烧锅去,人家叫他有二掌柜的。他到肉铺子去买肉,人家也叫他有二掌柜的。”“后来我家在五间房的旁边,造了三间东厢房。”“这房子一造起来,有二伯就搬回家里来住了。”



2#
发表于 2015-5-11 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跟随作者笔触游历一番,感慨万分,喜欢萧红的文字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08: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跟随作者笔触游历一番,感慨万分,喜欢萧红的文字[/quote]
欢迎赏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5-5-11 0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一路读一路想,萧红那句临终遗言又在耳边响起:半生尽遭冷遇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留下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我将与碧水蓝天永处。”

5#
发表于 2015-5-11 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读了您的文章,对萧红和《呼兰河传》有了新的认识。欣赏佳作,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4: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一路读一路想,萧红那句临终遗言又在耳边响起:半生尽遭冷遇白眼,身先死,不甘不甘,留下半部红楼给别人写 ...[/quote]
庸医杀人,为萧红惋惜。

7#
发表于 2015-5-11 14: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描摹翔实生动,思绪丰沛饱满,丰厚的一篇文字。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读了您的文章,对萧红和《呼兰河传》有了新的认识。欣赏佳作,问好。[/quote]
一起学习,问好。

9#
发表于 2015-5-12 0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文笔细腻生动,叙述厚实质感,欣赏并问好。

10#
发表于 2015-5-12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萧红其实是一个可怜的象征,只不过这个象征充满了桀骜与不肯屈服。她的生前每一步都是苦,亲情、爱情,甚至友情。但这样的苦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她,让人嘘唏的同时示以纪念。

11#
发表于 2015-5-12 1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42 编辑 <br /><br />萧红的性情注定了她人生的道路,也注定了她的寂寞!

12#
发表于 2015-5-12 18:44 | 只看该作者
萧红本身就是一个异类!
她,是那个年代里少有的不甘沉沦、奋而反抗的女性;她的文字,也是那个时代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作品。作者说萧红寂寞,这是真的。她的思想,她的文字,在那样的时代,当然不可能有多少知者和者。
就算是后来,能够欣赏与认同她的,也非多数。
也就是在21世纪初,她的作品,才开始真正为人们所接纳与赞赏!苏教版的教材里,选用了一篇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就是受这股潮流的影响。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04:29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5-5-12 08:15
文笔细腻生动,叙述厚实质感,欣赏并问好。

谢谢老师认真的评语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3 07:35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5-5-12 10:40
萧红其实是一个可怜的象征,只不过这个象征充满了桀骜与不肯屈服。她的生前每一步都是苦,亲情、爱情,甚至 ...

萧红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15#
发表于 2015-5-13 09:51 | 只看该作者
对萧红人生及其作品,进行了翔实的叙述与解读,感受与认识深刻,反映出萧红命运及精神实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4 19:09 , Processed in 0.30053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