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8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孟子》,谈养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0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孟子》,谈养性
                文/刘敬胜
  孔老夫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儒家学院派引以为经典,而且从古到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看来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问题是养身,可是身究竟该如何养呢?恐怕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养性。孟子自己说自己是师承孔子,当然对这个修身养性的问题不能不加以研究。

  要想谈论“养性”,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性”。“性”就是“人性”,“心性”。人性和心性有善也有恶,所以人性善和人性恶就成了古代各学派之间争论的中心和焦点,直到现在,仍被许多人争论着。儒家认为的“性”到底是什么呢?告子说:食色,性也。把饮食和男女概括为“性”,毕竟太宏观,太笼统,有些模糊,甚至有些大而化之的嫌疑。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把“性”的观点进一步具体化和直观化。

  孟子主张人性善。《孟子·告子章句上》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水诚然没有东流和西流的方向,难道还没有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吗?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性的向下流。水没有不善良的,就好像人没有不下流的。就看这一句,孟子的人性善的观点就很清晰和明朗。把人性的善良比作水向下的趋势真是恰如其分。孟子又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意思是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他善良,那就是善良了。孟子还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意思是说:仁义礼智是本身固有的东西,而不是从外面得来的。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呢,是因为他不思考而已。孟子的人性善说,不是从他本身所固有的善,而是用一种发展的观点,发掘心中的善,用向善的方向发展来说明人性本善的观点,相对于告子笼统和固定的人性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外物影响的。孟子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说,拍水可过额头,激水可使倒流,引向高山。这不是水的本性,而是外力使其如此的。所以说,人的做坏事,本性的改变是由于外力的作用使其这样的。孟子没有说,从做坏事,然后到本性做好事能否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猜到孟子的意思,也应该是可以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前进。好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坏也可以向好的地方发展。所以说,不能拿一个固定的眼光去看待问题。不能说做了一件好事的好官,就是永远的好官,一个做过一件坏事的罪犯,永远是一个罪犯。可见,一个不断变化的思想和眼光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孟子还举了许多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又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以最后孟子只好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意思是说,虽然善是人的本性,但是你不寻求,还是得不到。虽然孟子谈的是性,却也道出了人生中一个很普遍的道理: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你没有更高的追求,不努力工作,不勤奋学习,也就是不求,又怎么会成功呢。

  知道了“性”,也知道了“性”需寻找,需养,我们应该怎么养呢?孟子给我们说了方法,那就是“思之”。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意思是说:耳朵和眼睛这些器官不会思考,会被外物蒙蔽,心这个器官在思考,只要思考,人的善性,便会得到,不思考就得不到。因此,心是重要的器官,先要树立起来,那么,次要的器官便不能进去了。这样便拥有了善性,成了君子。孟子的这段话说出了人的本性该如何确立,只有把善心直根于心灵的深处,才能不会被外界的环境改变和动摇。如果你的眼目被外界的环境遮蔽,最先改变,“以小害大”“以贱害贵”,那也将会“养小以失大”了。孟子还说性需“苟其养也”,像孔子一样“一日三省吾身”,需专心至致,持之以恒,而不能“一日曝,十日寒”。

  寻找到了“性”,可是如何保持我们善良的心性呢?还是只有一个方法:清心和寡欲。《孟子·尽心章句上》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意思是说:探求,便会得到了,放弃便会失掉,这是有益于收获的探求。因为所探求的对象在我本身之内。探求有一定的方式,得到与否却听从于命运的安排,这是无益的收获,因为探求的对象是存在于人身体之外。什么东西是外在的呢?权和利等等一些身外之物。什么东西又是内在的呢?无非是仁义礼智,概括起来就人性的本善。孟子还给修身养性提出了一个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孟子·尽心章句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 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说: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的欲望。欲望少,那养的性就算有点丧失,也不会多,欲望多,善性就是有保留,那也是很少了。减少对物质的欲望,就能保留更多的“性”。如今的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少了点对物欲的执着,多了点对善性的挖掘,是不是更有意义呢!

  孟子另外还提出养性要顺其自然,而不是刻意强求。《孟子·告子章句上》的开篇有告子和孟子的一段对话。告子问: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桊。孟子问: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性要顺从自然,也就是顺从孟子所说的善和仁义。如果不顺从自然,而违背自然,那将损害了心中的善。

  得到了“性”,也保持了“性”,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说:孟子的观点应该很明确,只有存其心,才能养其性。这段话的意思是:充分扩张了善良的本心,这就懂得了人的本性。懂得了人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短命也好,长寿也好,都不三心二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孟子的意思很明显,只要顺其自然,修身养性,仁义充欲胸,然后推己及人,就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连死亡都可以平静地对待。
  
  当然,孟子的“养性”说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唯心的,可是,他用辨证的方法提出的清心寡欲的“养性”观点和用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观点,在那个利欲熏心的时代还是起着重要的思想净化作用,甚至到了今天,还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第一次读这种国学的文字,理解肯定有很多偏差。所以贴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4-10 20: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支持孟子版。
介绍的清楚,明白。龙女欣赏并体会。
不过,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说的,是告子说的。细读孟子就看见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0: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龙女老师的指点和建议   !又仔细读了一遍 !确实是告子说的!修改过来了.!问好!
4#
发表于 2008-4-14 17:15 | 只看该作者
理解的较为深刻,欣赏你对国学的研究精深!握手,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5:1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WLAG2006 发表
理解的较为深刻,欣赏你对国学的研究精深!握手,问好!

客气了  我也是最近才喜欢上看这些国学的书籍,以后一起探讨!问好!
6#
发表于 2008-4-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对孟子的人性论把握准确
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6: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跃农兄的阅读和点评!问好!
8#
发表于 2010-4-16 08:30 | 只看该作者
对孟子“性善论”的阐释比较全面,疏理了一个清晰的轮廓,深入思考了不少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5 18:50 , Processed in 0.0487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