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1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经营慈善和慈善经营之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5 2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世界上的富人告诉我们,慈善也是可以传染的。

  6月,首富比尔&#8226盖茨决定退出微软管理层,一心投在自己的慈善基金上;世界股神巴菲特宣布捐出自己80%的个人财产——370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世界二富顿时成为世界首善,一时举世哗然;中国股神段永平一掷620,100美元只为与巴菲特共餐,62万美元用于慈善,并且扬言要将慈善做回国内……

  而在国内,比谁掏钱多的排行榜也接连出炉,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英国人胡润和《福布斯》杂志分别抛出了排名不尽相同的“中国内地慈善家排行榜”。而各地慈善盛宴也粉墨登场,“欢乐慈善”的概念一夜成名。中国富豪不再攀比谁的车更高档或者谁的股票更值钱,而是以慈善为荣了。貌似中国已经是个慈善大国了。

  关于慈善的争论也风起云涌,“商人之善”到底有多真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而概括辩论的重点,则是:商人之善是“经营慈善”还是“慈善经营”?对于这些慈善和公益,叫好者认为商人行善有利于社会大众,“行善,论迹不论心”,有人得到了帮助就是好事情,值得支持。鄙夷者则认为“商人之善”不过是借助慈善之名行促销之实,虚假做秀,乃为慈善经营。

  慈善和商业又一次被扒光了衣服置于为大众评头论足的境地。网上一搜,发现一个叫“一分钱”的公益活动很是引人注目,仔细看整个活动,俨然中国慈善,以及国人对慈善态度的一个精致缩影。

  这个活动是农夫山泉举办的,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6月5日的时候,这个企业向宋庆龄基金会捐赠了500万人民币设立了一个基金。

  从绝对金额来说,作为一家在众多外资企业围剿中的民族企业,农夫山泉用于慈善的金额并不巨大,比起慈善榜上有名的企业,甚至有些寒碜。不过这笔不算巨大的金额却比其他慈善活动更加耐人寻味,引起的争议也是最多的——农夫山泉采取了“每卖出一瓶农夫山泉就为水源地的贫困孩子捐出了一分钱”的形式来搞公益,而且大量投放相关广告,把为善的一部分主动权转嫁给了消费者,显得功利而商业。

  支持农夫山泉者的观点很容易理解,一切善行都应该得到支持,只要有人真正得到了帮助,就应该“论迹不论心”,否则“论心无圣人”。

  反对者的观点虽然五花八门,各种攻击都有,但最终还是归结到:农夫山泉如果真要做公益,何必让世人皆知,何必要通过卖水的形式,关起门来默默奉献才是王道。这是典型的挂着慈善的大旗搞经营,伪善的“商人之善”。

  其实,经营慈善和慈善经营的争论彰显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极不成熟和国人慈善观念的相当落后。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将慈善事业定位在人心的善恶取舍上,都以心来衡量外物,颇有些儒家道德的意味,但其实内含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这种思想倘若存在于18世纪某个村落的地主与佃户之间,或者几百年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尚属合理,但存在于力图与世界接轨,又期望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则相当迂腐了。

  国外的慈善精髓并不能为国人所真正领会,国内接二连三的慈善盛宴也难以掩盖中国人对慈善事业的曲解。中国人更像是穿着清朝的大马褂参加一场欧式的鸡尾酒晚宴。

   面对慈善,中国人苛求了人性的无私

  世界上找不到任何大慈善家关起门来偷偷搞慈善的。

  比尔&#8226盖茨夫妇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基金会,今年宣布退出微软专营慈善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广告全世界。还有人曾经计算过盖茨每捐出1美元,他通过微软公司赚取的收益就超过1美元,盖茨通过慈善积累的好名声促进了微软公司产品的销售;巴菲特宣布捐出370亿美元这一消息时召开了盛大隆重的新闻发布会,他也默认外界关于免税的猜测;贝塔斯曼前掌门赖因哈德•摩恩将个人85%的财富(如果他保留这笔财富,世界首富就不是比尔•盖茨了)捐赠给非商业性质的贝塔斯曼基金会,但他在《合作制胜》一书中坦言这首先是为了规避德国遗产法的高税率,其次是为了保证自己家族对企业的领导权,再次才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如果拿我们国人对慈善的标准去衡量上述几位世界顶尖慈善家的话,他们无疑也成了虚伪做秀的人,他们也应该受到批判,应该停止。

  然而他们的善举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国外没有人指责他们“没有关起门来做好事”或者“有目的的做好事。”因为崇尚“个人教育”的发达国家的国民懂得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是难免自私的,甚至连西方的宗教也鼓励人们占有更多的财富之后再去帮助别人。所以他们不会如此无理地指责这些慈善家们怀有一定私心的慈善举动,更不仇富。

  而在中国,人们却希望企业怀着一颗100%赤诚的心去做公益事业,要把个体利益剔出得一干二净。其实这才是真正反人性的,不现实的。

  农夫山泉如果因为一分钱活动而多卖出几瓶水也是合理的,因此获得了赞誉也是应得的。毕竟4年来,农夫山泉在促进销售的同时,也很实在地用一种实名捐助(捐款细分落实到个人,以减少款项流动的不确定因素)的形式把将近2000万捐给了社会。

  中国人错误地将慈善与商业对立了

  外界对农夫山泉一分钱活动的指责无非是觉得这个活动有商业炒作之嫌,背后有商业目的。在国人眼里,慈善就是慈善,应当与商业无关。我们在这里又嗅到几千年封建观念中扭曲了人性的金钱观。

  纵观世界上真正成熟的企业慈善操作,无一不是将慈善和商业捆绑在一起的,世界上甚至有“慈善风险投资”一说。巴菲特将370亿美元捐赠给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就属于这种“慈善风险投资”。这种商业化的慈善理念被英国《独立报》誉为影响21世纪的50个伟大构想之一。

  而比尔•盖茨对基金会工作人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不但要懂得如何寻找帮助对象,也要懂得赚钱。。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认为:慈善活动应该向商业活动学习,只有将“投资”、“风险慈善”、“市场导向”等概念引入慈善,慈善才会变得更为有效。

  只有将慈善事业置身于成熟的商业运作之中,才能创造出真正辉煌的慈善业绩。世界上知名的企业慈善家无一不是商业天才,也无一不是将慈善事业置于商业的框架之中。

  在现代社会,慈善事业如果失去了成功商业的支持,或者慈善事业对企业毫无商业作用可言的话,则慈善活动就难以成气候,始终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目前我国的《慈善法》已经进入了立法程序,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通过法律的形式确保进行慈善活动的企业诸如免税等商业层面上权利。换句话说,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肯定慈善企业的商业利益。

  一个企业也只有在意识到经营慈善能够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才会有动力持续地进行。农夫山泉之所以从众多外资品牌中突围成为饮用水黑马,很大程度就是依赖了其持之以恒的公益所带来的美誉度和关注度。而这种美誉度也反过来坚定了其长久公益的决心。这是一个慈善和商业互动双赢的过程。

  慈善是商业精神的高级形态,是与商业内在统一的

  农夫山泉总裁对企业慈善行为有过一句精辟的论断:任何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以某种形式来回报社会。

  卡内基在《论财富》一书中也说:来自社会的财富势必会再度回到社会。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贝塔斯曼企业最高章程只有四条,其中一条就是企业必须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还有一条是企业必须通过纳税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李春平则说:一个人富有之后还是要回报社会,因为钱太多了也没有用,人死了之后也带不走。

  以上四者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用从社会中聚集的财富来回馈社会,回馈的主要形式自然是慈善行动。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想规避就可以避免的。

  那些试图规避慈善行为,一味赚钱的企业最后往往以失败告终。俄国几个寡头的落马就与他们不思回报社会的商业作风密切相关。你一旦违背了这个潜在的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因此,说到底,商人为善是经济潜规律的驱动,本身就是高级商业精神自发的要求。这样一来,经营慈善和慈善经营的争辩就显得非常无聊了。

  我欣赏农夫山泉在面对种种质疑时说的一句话:农夫山泉只是做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的事情。的确,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公益活动只是一个负责任的,体悟了真正商业精神的企业的应有之举。

  只可惜目前在国内,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企业太少,能理解这一点的民众更是少之又少。尽管今年的慈善此起彼伏,但是中国人均慈善捐款却依然是美国的1/5500.繁荣之下颓败的苍凉!这极不符合中国蓬勃发展的经济,也已经产生了一定恶果——仇富心理的蔓延。

  有人说中国慈善事业的冷清是制度问题。而我则以为,归根结底是一个思想问题。思想观念没有和时代脉搏切合,搞不懂人性、商业和慈善的关系,又如何能有符合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慈善机制?

  所以,能像农夫山泉那样将慈善事业置于商业框架中运作的“做秀”不是应该打击,而是应该对之研究和推广。中国的慈善事业需要这样一种充满商业智慧和理性之光的慈善举动,经济化的世界需要商业化的慈善与之匹配。

  希望下一次有富商或者企业为善的时候,不要再听见“经营慈善”和“慈善经营”的无聊之辩。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5-17 16:49 | 只看该作者
  深刻!
3#
发表于 2010-4-6 08:09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欣赏!
4#
发表于 2010-4-9 07:5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经营慈善和慈善经营的争论彰显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极不成熟和国人慈善观念的相当落后。不管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将慈善事业定位在人心的善恶取舍上,都以心来衡量外物,颇有些儒家道德的意味,但其实内含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小农思想。这种思想倘若存在于18世纪某个村落的地主与佃户之间,或者几百年后的共产主义社会尚属合理,但存在于力图与世界接轨,又期望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现代中国则相当迂腐了。
5#
发表于 2010-6-6 08:03 | 只看该作者
慈善是商业精神的高级形态,是与商业内在统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0:13 , Processed in 0.0517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