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学校该怎样教书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0 0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校该怎样教书育人?
     ——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有感
                        杨世明

  前不久,我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观看完了二十三集历史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该剧讲的是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湖南省国立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故事。它属“学校教育”剧,很适合从事教育教学二十多年的我的文化口味,于是每晚一集不落地坚持看完而深受感动和启发——学校该怎样教书育人?

  一、学校要有爱科学讲民主有正义的校领导。毛泽东就读的长沙一师在招生时由本省国学权威袁吉六拟定作文考题,但拟出的作文考题非常“古董”让一般人难以理解其意,老师们对此就提出异议,孔昭绶校长就此召集全校教师,征求大家的意见,共同拟定出较为“现代”的考题——《论小学教育》。袁世凯的心腹汤芗铭大帅要让长沙一师组织有关“亲日”征文的非正义活动而受到孔昭绶校长的坚决抵制,孔校长受到全校师生的拥护和爱戴。而后来的新校长张干一心唯上“抓教学”,校务不公开,即时遇到困难也独自去解决,但因缺乏民主而被全校师生误解而引起校内意见纷起,最终被免职。

  二、学校对学生除了基础学科的教育外,还要注重特长的培养。在校的毛泽东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于读书看报,还特别地爱上了哲学等社会科学,偏向文科,数学等理科勉强及格。但校长和老师们努力纠正他偏科的同时,也对他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支持和引导。孔昭绶校长知道毛泽东爱看书,就把校图书室的钥匙专门“奖”给他一把,杨昌济老师又主动借给他刚翻译过来的伦理学等书籍。毛泽东等同学在校自发创办“交友读书会”,组织学生军训等活动都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并让爱读书,“关心天下事”而勤于思考,又当过兵习过武的毛泽东担任读书会的负责人和学生军的教官。这些才学、胆识等特长的培养,与后来毛泽东的“用知识武装头脑”和“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不无关系。

  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要理解和宽容学生的过错。长沙一师本科八班的毛泽东在作文课上,不按要求去写作而受到袁吉六老师的批评,但他认为自己没错而去顶撞老师,并跑出教室罢课。然而对这种“有辱师尊”的事,校领导要让毛泽东向袁老师赔礼道歉,但总是认为自己没错的毛泽东不肯去认错,这种怪学生让他们束手无策。最后让杨昌济老师去和风细雨地开导他,让他终于明白自己的过错而主动连夜跑到袁老师的家赔礼认错。最后袁老接受了毛泽东的真诚道歉,还把珍藏多年的“唐宋八大家”的全书借给他,让他认真去研读,学习技法,还针对他书写潦草,让他每天写三篇大楷,来提高他的写作水平和书写能力。到了张干来当校长时,只让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制定出许多“不准”的校纪校规。毛泽东对此不满而屡屡犯错,到了要被张干校长开除的地步,但袁吉六、杨昌济等老师都出面阻止,不同意开除有胆有识的毛泽东。如果当时袁吉六老师不宽容屡屡犯错的毛泽东同学,在学习上任其发展,甚至到张校长要开除他时,再踏上一只脚,借机把这“顽劣”的学生赶出校门,那么后来“溃军”要洗劫长沙城的灾难可能就无法避免。再后来,世界上可能少了一个文韬武略的伟人,少了一个改造中国的领袖。

  四、学校的每一个教育者要爱生如子。来自贫苦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在长沙一师求学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常穿补丁加补丁的粗布衣服,脚蹬补了又补的破布鞋,于是杨昌济老师给他钱去买一双新鞋,但他用所给的钱买成一本课外书,在校园里他仍然穿着那双破布鞋。杨昌济老师又只得直接去买来新鞋救助他,让贫困的毛泽东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使桀骜不驯的毛泽东更加勤奋学习,时时为学校出力争光。三十年后,毛泽东不辜负杨昌济老师的热切期望,实现了他的远大志向。在袁世凯复辟期间,新任的张干校长时时担心对时政不满的学生因一时的冲动而成了“炮灰”。为了爱护学生,他宁愿忍辱负重,让人误解,也不愿公开学校“乱收费”、“伙食差”的原因。

  五、学校教育教学中要适时渗透感恩教育。在长沙一师求学过的毛泽东不论在何时何地,从来没有忘记曾经关心过,爱护过他的师长们。得知支持并供养他的母亲在乡下患重病时,正在读书而身单力薄的毛泽东亲自回家用独轮车把母亲接到省城长沙治疗。他的恩师杨昌济在北大病逝前,毛泽东一直陪护着他走完最后的人生旅程。新中国成立后,已成了国家主席的毛泽东,虽隔了三十多年,但从没有忘记被他误解而被他“驱逐”出长沙一师的张干校长,把晚年贫病交加的他接到北京,并长期供给他生活费和医疗费。曾经对他严而又爱的国文老师袁吉六的遗孀(师母)长期受到毛泽东的精心照顾,直至逝世。这些都离不开当时的长沙一师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感恩)教育。

  总而言之,现在如果学校要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甚至是一代代名人或伟人,那就要借鉴近百年前的长沙一师的教育理念,即学校要配备爱科学讲民主有正义的校领导,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培养,要理解和宽容犯错的学生,要关爱每一个贫困学生,要给学生渗透感恩教育。

  这样,才能为营造永久性的民主文明富裕和谐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4-21 19:12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是。现在的教育和在思想方面的开放程度在有些方面还不如上世纪初期。其实,究其原因,还是社会的原因,政府的原因。如果需要“只读圣贤书”的人,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就会大力培养这样的人。
  欢迎新朋友常来江天贴稿。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3: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的评阅!
4#
发表于 2007-4-24 16:2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学习!
5#
发表于 2007-4-24 17:2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言之有物.
6#
发表于 2007-4-30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有感而发,但是现在的学校做不到这一点,老师做不到这一点,家长做不到这一点,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没有环境,当然更主要的是没有勇气.《恰》剧只能是一种理想。
7#
发表于 2007-5-5 16:13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慨然,感动
8#
发表于 2007-5-5 16:1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教育家办学,只有官员办学,没有企业家办大企业,红顶商人办企业,教育部的司局长和国资委的高干摇身一变就成了名校的校长和国企领导,搞得高校污七八糟,企业积重难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5 01:08 , Processed in 0.15291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