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9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原创] 家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0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家祭
    那年的冬天,二十四岁的凤姑娘嫁给了邻村老安家的二小子。起初他们生活的非常不错,小两口勤劳致富、勤俭持家,一家人倒也能和睦相处。错就错在三年后安老汉失去了劳动能力。

    安老汉年轻时可以说是经过风雨闯过江湖,很见过世面的人物,同时也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无论什么农活都能拾得起放得下。可如今岁数大了干点活就上喘,再种地已明显不可能。考虑再三,安老汉找来内弟让他跟两个儿子说说,把自己的责任田让给两个儿子去种,每年能给老两口几百斤粮食,够吃的也就足矣了。
    但这事一说开,老二媳妇凤姑娘首先表示反对,她主张把两个老人分着养,一家养一个,自己养婆婆。因为她有一个两岁半娃娃需要人照看,要是婆婆跟了自己,不光孩子有了着落还省了雇保姆的钱。
    凤姑娘的如意算盘可谓打的妙,但是她没想到,大嫂子也拒绝养爹。因为公爹这几年腿脚已明显不灵活了,而且还常年抱着药罐子,如果养婆婆,老太太不仅身体好,还可以烧火做饭、喂鸡喂猪,就是地里的农活也可以打打下手…… 养婆婆简直太合算了,老大媳妇也当仁不让。
  两个媳妇似乎是商量好了,她们异口同声一致要求“养婆婆”。见此景况,老舅一时也没了主意儿,最后通过大家的举手表决一致认为“抓阄”这个法子还是比较公平的。而两个儿子见此局面也不好意思出面表示什么,干脆该干么还是干么去:下地干活。
家里抓阄,一向怕老婆出名的老二在地里呆不住了,他估摸着家里的“节目”表演差不多该结束时,就急急忙忙往家里奔。
  一进街门,老二就迫不及待地大声问:“抓着哪个了”?正在生闷气儿的凤姑娘头也不抬,硬梆梆、恶狠狠、一字一顿地说:“咱又多了个‘儿’”。
  你说怎么那么巧,正好有事要跟老二两口子商量的安老汉,看着二儿子收工回来了,就不声不响地跟在后边,没成想小两口的对话他是听了个满耳。操劳了一辈子的安老汉如遭重击,身子晃了两晃,一屁股坐到地上,两行辛酸的老泪顺着刻满沧桑的皱纹扑簌簌洒落下来。
  尽管年岁大了,可安老汉年轻时毕竟是走过南闯过北,上过码头进过卫。他咬了咬牙站起来,只见他甩开并没有多少力量的老腿,大踏步推开老二家的门,走到二儿媳妇面前,面带笑容地说:“娘,你好啊,以后俺可就给你添麻烦了。”
  从此后,每天一大早,安老汉见到凤姑娘的第一句话就是“娘,你起来了。”每次到了饭时儿,安老汉总是恭敬的说“娘,你吃饭吧。”这么说吧,安老汉只要见到凤姑娘就一口一个娘地叫。平时只要吃饱饭没事做,安老汉就站在门口和几个老头聊天,只要见到凤姑娘出来就问“娘,你干吗去?” 起先,老头们莫名其妙,可是听完老安头的叙述,无不哈哈大笑。而二媳妇凤却每次都窘的满脸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很快二媳妇凤成了过街老鼠,无论她走到哪里,身后总是一片讥笑声。
  凤姑娘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人,她为自己的一念之差感到悔恨不已,她每天都生活在极度痛苦中,心灵无时无刻都在被一种叫做内疚和耻辱的东西所左右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自己呢?唉,这是做的什么事哟,自己过的这叫啥日子?以后还有何脸面去见自己的父母?越思越想越不对劲,为了摆脱这无休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凤姑娘趁着家里没人,一根麻绳将自己送到了无与伦比的“极乐世界”。
    一般情况村子里死了女人,头一件事就是派人到其娘家去送个信儿,也叫“报丧“。但这次叫谁去谁也不敢去。为啥?因为凤这算是属于“自杀”,是属于非正常死亡,娘家会使报丧人难堪,甚至还会到婆家去闹个地覆天翻。
  这时,安老汉走过来说还是我去吧,说完戴上孝帽穿上孝衣,直奔亲家的庄上而去。一进亲家门安老汉就号啕大哭。亲家公母俩很是纳闷。安老汉边哭边说俺娘死了,亲家更纳闷了。安老汉就把全部经过一五一十地述说一遍。没想到通情达理的亲家毫不怪罪他,死了就死了吧,怨我们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啊!
  虽然给凤姑娘的娘家报了丧,却没有一个人来,为什么?都怕丢人。
  出殡这天,安老汉一身洁白的孝服,戴上高高的孝帽子在人群里很是抢眼,三里五村十里八乡的人们几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稀罕事。一听说老公公给儿媳妇披麻戴孝全觉得格外新鲜,所以出殡那天,村里如同唱大戏,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瞧个热闹。
  要说还是人家安老汉,只见他高举哀杖棍子,倒退着步躬着身子在棺材前引灵,一边走一边哭:我的娘哎……我的娘……一声连一声,一把鼻涕一把泪,磕磕绊绊,摇摇晃晃,凄凄惨惨很是悲伤。当然这哭声里,有老安无限的懊悔,他本想治治二儿媳妇,本想教育教育她,让她给自己认个错这事也就结了,可现在……唉!悔啊!
  其实,安老汉也不全是哭二儿媳妇凤,他又何偿不是在哀叹自己的命运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7-10 1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莫名的悲哀!折射出养老社会保障、尊老敬老、伦理、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精神文明建设诸多方面的问题。谢谢傲霜寒梅的故事!奖励!

3#
发表于 2007-7-10 1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是篇好小说啊,让人感到悲哀,悲哀这个管儿媳叫“娘”的安老汉,没有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吗?活着如此侮辱,逼死了还要披麻戴孝侮辱,就因为一声“儿”吗?可悲啊!揪心的悲哀。

4#
发表于 2007-7-10 17: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不落入俗套的题材,语言干净利落。内涵深刻,好文!

5#
发表于 2007-7-10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欣赏妹妹的精彩美文,给人思索的文章,,

6#
发表于 2007-7-10 1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那声“娘”叫的让人心颤!让人感悟的人,欣赏妹妹的文才!

7#
发表于 2007-7-10 1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真乃忍俊不禁的好故事,寓意深刻精湛,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也是动感十足,欣赏。

8#
发表于 2007-7-10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深刻的讽刺。问好并握手!

9#
发表于 2007-7-11 08: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挂高点,看得方便。

10#
发表于 2007-7-11 1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看后只有一声叹息。姐姐写的故事让人深思。问好!!!

11#
发表于 2007-7-11 17: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2:58 编辑

东方式的黑色幽默!一念之差,竟然付出生命的代价,太过悲惨了些.还好,不孝的儿媳毕竟还是个良心未泯的人,不知人间有多少到死都不曾良心发现的不肖子孙啊!

12#
发表于 2007-7-12 06:34 | 只看该作者
精巧的小小说。构思巧妙,故事曲折。反常的从儿到娘的过程中,世事和人情的沧桑,就都有了。

的确应该挂起来示众。

哈,问好。
13#
发表于 2007-7-12 23:45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深思。
14#
发表于 2007-7-14 18:21 | 只看该作者
报复,也是一种原始的公道。
15#
发表于 2007-7-14 19:0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木莲子 发表
报复,也是一种原始的公道。
然而这种报复也失去中华民族宽厚的美德.做为长者的公公,有权利也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儿孙,适可而止为最好,如此的结果却显出了一个老人内心深处的恶毒.不是有句老话吗:杀人不过头点地,做为长者似乎更应该有生活的经验来处理自己与儿子一家人的关系才对.总之,我觉得,小辈有错难免,抓住小辫子不放的老人造成如此的结局,也是有责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6 11:13 , Processed in 0.0573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