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2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今岁金银花又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24 22: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
今岁金银花又开
图文:阳光静静

    好雨知时节,随风潜入夜。至晨雨停,清新的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香,小院里的金银花泼泼洒洒地开了一墙头。花蕊上、叶子上挂着雨珠,青绿的叶、红绿的梗上,缀满了绿色的、白色的花骨朵儿。藤叶间的枝头上,成双捉对的开出如古时女人头上戴的银钗金钗般的花。每朵花蕊由六条白色细丝组成,每条细丝上顶着针鼻大的淡绿色的花粉,清新恬静,太阳照在上面,招得蜂儿蝶儿满枝头的飞。

    我搬了新房,将从拆迁工地挖来的一株金银花,安置在一个小盆里,无论酷暑严寒都叶绿如春。每年只开一点花应个景。去年松了土施了肥,今年竟绽出了满枝头的花苞,如女子身上佩戴的翡翠挂件,亭亭地立在枝干上,旮旯墙角就有了独特的风景。
  
    父亲退休后,曾在教工宿舍前一块空地上,栽上几根木棍,用工地上废弃的铁蒺藜,倚着斜坡处拉了几米长的篱笆,栽上了金银花、蔷薇,篱笆边上搭上苦瓜架,春天,一场花事将小院闹得春意盎然,邻家孩子跑到门口叫声:爷爷我想摘花!爸爸便在家应着,好,慢慢的啊,小心戳手。女孩便颠颠地跑到花下,牵起衣襟一角,将张开小嘴的花苞摘下,捧回家让妈妈用针线串成项链挂在脖子上;恰巧女生有一幢宿舍就在旁边,花香飘进宿舍里,爱美的女同学闻香过来采些带走,拿个水杯或装药的瓶子,净水养着,装扮自己那一方小小的天地。父亲捧一只紫砂壶,喝着酽酽的茶,坐在小院里含笑看着,摘花的女同学会对父亲说声:谢谢老师,父亲就当成最大的褒奖。时光荏苒,年年岁岁花相似,不知道在天堂的父亲可还能见到金银花。

    金银花有很多别名,分布很广。乡村路边、山崖之上自生自长、庭院园林广为种植的木质藤本常绿的花卉。凌冬不凋,绿意盎然。是医治热毒病的中药材,又可作解暑的茶饮,蜂蜜里也少不了它的成份。与其它花不同的是,它花苞呈绿色,开白花,待变成金黄色时,便如人到中年,盛开芬芳,夕阳无限。藤蔓上花朵银白金黄相间。它没有牡丹的富贵;也没有兰草的高雅;更不如红樱桃绿芭蕉那样抢眼;但它经得起风吹雨打,扛得起酷暑风霜,纤细绵长的藤蔓牵牵连连,一根根的挂下来,如流苏般迎风摇曳。

    春日和煦的暖风下,和一个年轻的朋友在街边漫步,两个女孩赶到我们前面,擦肩而过时刺鼻的香水味使我注意到她们,包上的流苏迎风飘,衣服的下摆上也是须须挂挂的,衣服颜色浅,如同一把挂面在身上前后的甩。我忽然想起,跟她说:今年流行流苏了,有的在身上,或在裤子或鞋子上,最不济的包上挂一点,你年轻,要跟上时尚。她不屑地说:管它怎么流行,才不喜欢呢,我跟不上时尚。其实我也不喜欢,各花入各眼嘛。一个素雅恬静的女子,会让别人看着舒服,我以为这就是有品味的优雅女人。

    其实优雅只是一个词语,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举手投足间、抑或不经意的一个动作,都会让人感觉舒服。当它附着在女性身上,清新自然的妆容,高雅不俗的举止。总能带给人美丽的遐想。那些用一身名牌显示自己的身份,到哪都僵硬地摆着谱的人,并不能用搔首弄姿代表优雅,名贵的服装只是包裹着皮囊。腹无诗书称不上优雅,没有品位谈不上优雅,张扬的人更算不得优雅,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修养层次,人生阅历,很难做到优雅。如同金银花在墙角兀自生长,散发出的淡淡的香味,却让人时时想它念它。   
  
    林徽因就是宛若芝兰的优雅女人。她嫣然巧笑,吐气如兰,眼睛里一泓清泉,骨子里的优雅和风情,由内到外漫溢,这与她自小生长的环境及所受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她如山野的金银花一样,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她的经历是那一代“新青年”的典型,她造就了民国年间的绝代风华,让多少才子为她倾倒。她曾为北京毁坏的古建筑而痛心疾呼,引起国人共鸣;她多才且自立,自重且爱国。林徽因去世时,正是最美的四月,莫逆知己金岳霖亲笔题字作下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字字泣血,恸如哀歌。从她身上可以感悟到:女人才貌是可以双全的,又是优雅的,几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林徽因是女人的楷模。   

    今岁金银花又香。那沿着墙角攀沿的枝丫,不约时光,也不约过往,一花一世界,不负春光不负己,与赏花的我一样,不止是为了拾回散落在童年的快乐,还是为了追寻那个梦中相偎相伴的影子,更是为了那丝丝缕缕的牵挂。植物渐变老去,是为了化作春泥更护花;当我们优雅地老去,给如歌岁月一个靓丽的秀……则是女人一生最高的境界。


2#
发表于 2016-4-24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欣赏,拜读!

3#
发表于 2016-4-24 2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写花,写人,两相对照,相得益彰。文章以流畅、婉丽的笔调把金银花描写得十分细致,又介绍了林徽因的生平,顺水推舟写到女人的优雅,层层递进,十分有味。欣赏并问好!

4#
发表于 2016-4-24 22: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学习了!排版我们还得加强!直说了,别介意!

5#
发表于 2016-4-24 2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一株金银花是对光阴的感念、父亲的缅怀。更重要的是以花喻人,使一株植物有了纵向的延伸。把林徽因比作金银花更是妥切。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6-4-25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文字写得饱满,应景之作,却也能做得层层推进,立意、寓意相得益彰。不错的。

7#
发表于 2016-4-25 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具象写作,感性的笔触和散点透视的格调,栩栩如生地呈现了花的物象轮廓与线条。纵横交贯的勾连,由花过渡到人的转折滑润自然,以花衬人寓人的意味浓郁鲜明。欣赏这篇格调雅致意境敞亮的文章。问好朋友。

8#
发表于 2016-4-25 13: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文笔简约、舒缓、雅致。从花到生活到人物,文笔交融、荡开,描述出人与花,相通的一种美好质地。从中生发的对人生的认知和领悟,给人内心的共鸣。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1 编辑 <br /><br />欣赏,拜读![/quote]
谢谢欧老师来读,阳光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2 编辑 <br /><br />写花,写人,两相对照,相得益彰。文章以流畅、婉丽的笔调把金银花描写得十分细致,又介绍了林徽因的生平, ...[/quote]
谢谢雨版关注并精彩点评,阳光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2 编辑 <br /><br />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学习了!排版我们还得加强!直说了,别介意![/quote]
谢谢江老师认真阅读,我是按写作方式排版的,不知道怎么发出来就不一样了,很是晕。
阳光问候江老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7 | 只看该作者
肖娴 发表于 2016-4-24 23:03
一株金银花是对光阴的感念、父亲的缅怀。更重要的是以花喻人,使一株植物有了纵向的延伸。把林徽因比作金银 ...

肖版的点评提升了作品,特别感谢,阳光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7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4-25 10:02
文字写得饱满,应景之作,却也能做得层层推进,立意、寓意相得益彰。不错的。

木版的点评让人温暖,谢谢。
阳光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49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6-4-25 10:53
具象写作,感性的笔触和散点透视的格调,栩栩如生地呈现了花的物象轮廓与线条。纵横交贯的勾连,由花过渡到 ...

谢谢敬版精彩点评,从您的点评中阳光学习了老师对写作的架构,特别感谢,阳光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25 23:50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4-25 13:12
文笔简约、舒缓、雅致。从花到生活到人物,文笔交融、荡开,描述出人与花,相通的一种美好质地。从中生发的 ...

谢谢房版精雅的点评,学习了。
阳光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18:34 , Processed in 0.17599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