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逍遥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7 1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逍遥累

  鱼要想自由自在的游,要靠水,鸟要自由自在的飞,要靠空气。人要走远路,要准备足够干粮。像列子这样的得道之人,来来去去也要靠风。这都是“有待”,是需要条件的。庄子希望达到一种“无待”的境界。他想为所欲为,心想即成。不需要任何的物质条件,那才是真正的逍遥。

  所以,庄子看不上那些让他不逍遥的东西。有王让他去做官、做相他不愿意。他认为那是死老鼠一样,是猫头鹰一样的没出息的鸟们喜欢的东西。他和凤凰一样高贵,非澧泉练实不吃,非梧桐不栖,他有他高贵的理想。

  他讲过许多希奇的故事,写了好多古怪的人物。他觉得自己通了大道,达到了真正的逍遥。他的老婆死了,他不悲伤,还要敲着瓦罐唱歌。最著名的一个故事说他自己在一天夜里,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到了早晨起来,梦醒后又成了庄周。他就说,我不知道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反正他是想变成什么就是什么,什么也可以是他庄周。在他的世界里,所有的高和低,大和小,丑与美,是与非,全部是一样一样的。他的精神世界和整个不可知的宇宙,已经没有分别,这,就是真正的逍遥自在了。

  庄子实现逍遥的办法很简便,就是靠“想”。他一想,什么都有了。但在一般俗人的眼里,他也还是一个一无所是,只不过精神有点问题的“人”而已。所有的庄子的这些高妙的东西,别人根本无法看的到。一直到他死去时,人们也难以看到他能幻化了什么不俗的东西(我还没有看到过相关的记载,再就是自己依常理忖夺。)。他说自己可以化身蝴蝶,在别人眼里,也只是一个不正常的活人,成了一个正常的死人。

  但是,死去的庄子,也终于完全的抛弃了拖累自己不得逍遥的肉体――佛家所谓臭皮囊了,也许真的可以达到他生前所一直理想的那个境界了。可惜的是,我们这些臭皮囊里的苦虫们不得看个明白。而又没有义无反顾而追随的勇气。

  历代便有的是些好自由逍遥的人儿。且看他们又有了哪些发明。

  从不知时候的古代,有人炼外丹,修内丹。想羽化成仙,跳出五界三行。但我们听到的都是传说,不得亲见。也不知道成仙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杳如黄鹤,再不屑与俗人相识,还是这个说法本来就属虚妄。

  魏晋人想出的办法是服药。他们好象也不太相信能成仙,只是吃了“五石散”――大约相当于K粉之类的那些丸散,就能飘飘欲仙一阵子,这时候他们说了一些奇怪的话,写过一些奇妙的诗文,好象真的找到了逍遥的感觉。但也只是一阵子,药劲过后也还是俗人一个。然而,药吃多了,难免会有一些副作用,搞的早衰,以致于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唐朝人想出的办法是喝酒。这个说法未免有些偏颇,喝酒不只始于唐朝,也不止于唐朝。我只是说感觉好象唐朝人吃的酒更多了一些。李白自诩是“谪仙人”,既被贬谪,就凭添了许多的不自由,但“三杯通大道,五斗合自然”,一喝上酒就可以逍遥起来。杜甫一直想“会当凌绝顶”,但总难遂愿,最后“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时候,连喝酒的自由也没有了。其实酒和药一样,都不是可以凭空而来的。还是需要劳驾自己的手足肢体做一些不自由的事体,方能典质一些片刻的逍遥了。就算是他天生仙缘的李白,也要拧了自己的脾胃,写些“常得君王带笑看”的劳什子,要喝酒不得有酒钱,要想赚酒钱,不难保“不得开心颜”,这的确是个问题。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有人寄托来世的逍遥,他们想到的办法是今世的苦修。传说达摩老祖东来的时候,遇大江不能过,就凭脚踏一支芦苇,翩然过江,是何等的潇洒而又逍遥?然而他还是倚仗了一支芦苇!说有的僧人为了修佛要面壁,达摩就曾面壁十年。不知道在这十年间,是哪个给他送的饭菜衣裳?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已经达到了餐风饮露的境界?若真的是那样,他还是要凭借风,凭借露,还有那面石壁。大多佛家弟子是受不得这般苦熬的。酒色财气红尘中诸多好处,让小师父们又怎耐得住鱼罄蒲团?不说别个,但这大小乘除的经义又有几个看得明白――于是他们又发明了成佛的简便方法:不用打坐面壁,不用索求经卷,只求“顿悟”。只是那当头一棒的开窍绝学,又甚是可怖。所有这些,都是想借助一些外界的手段和内心的压抑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摆脱那佛门以外麻烦。一言而蔽之:为了不可知的来世的逍遥,让今生凭添了更多常人的枷锁。

  在这方面,有个相当有趣的特例。据说有个叫做“摩诘”的佛家居士,他就在家修行。家累万金,妻妾成群,锦衣玉食,吃喝玩乐。偏偏他修成了大法。这对于上面说的“苦修”而言,应当是不折不扣的“乐修”了。今生能享乐,来世能成佛?这是多么让人艳羡的真正的逍遥自在?难怪唐代诗佛王维老先生就心向往之,字号(?)摩诘了。只是一般人,或者绝大部分人,只有艳羡的福份。没有那种佛性,佛缘,佛福了。大多数人,要么不得好死,要么不得好活。

  絮叨半天,我只能归结几句:逍遥本身就是个负累!想把无论什么东西拿到手里,加到身上,都要费些心神力气的;那就何不负累着也逍遥?负累着我爱的,还有我不爱的,负却又不感到累,像蜗牛的壳,像龟蟹的甲,像身上衣裳,像膝下的儿女,像堂上的爹娘,像这个遮盖着我的天,又像乘载着我的地,逍遥也许不必去主动的追求?他就在我们身边?像影子?我不想做个自寻烦恼的人,就愿意信奉梁实秋的那几句话

  饥本吃饭倦本眠,

  唯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知,

  欲往身外觅神仙。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0-7 15:46 | 只看该作者
  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逍遥
3#
发表于 2007-10-7 22:47 | 只看该作者
按自己的生活道理生活吧!人生没有个定式。
4#
发表于 2007-10-8 07:5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先贤的超脱有时候很象作秀,比如庄子,老婆死了,如果你超脱你就平静如常啊,唱歌干什么?说明实际上他不平静,好比阮、嵇的放浪形骸是因为太热爱礼教一样。
5#
发表于 2007-10-8 08:30 | 只看该作者
学理清通的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2 09:11 , Processed in 0.13264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