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侃:百无一用VS浅斟低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7 1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大宋说开来-----

  经常有看朋友的文章,说到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以文学服务于政治的偏颇一说,免不得要提起一些瓜葛着的帝王和墨客之间的君臣关系。

  说起个大宋,众所周知,大画家宋徽宗是做错了皇帝的主,然而他的艺术家的目力和注意力却是非常惊人的。鉴于他的心思都花在了丹青花鸟身上,所以,有论史家一定要说,宋徽宗他只留心那些绘画细则,也无怪他不能专心朝政,让小人擅权。但作为艺术家来说,他是发挥了艺术中的物实精神,做到了虚心观察自然,使得花鸟绘画成为世界艺术领域的空前杰创。不知这位人物的存在是中国皇家政坛的耻辱还是世界艺术领域的荣耀。我只知道,他的一些专业艺术“行为”很令世人吃惊。黄庭坚是大家都很熟知的大宋文豪,据说宋徽宗的书法师从于他,而黄的后裔黄景仁有首《七律》中写到:“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里,“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也含蓄着讽刺了中国普通文人的命运,譬如那个写出《过秦论》、《陈政事疏》,在义山诗里竟被汉文帝说成是“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贾谊。但这“百无一用”对徽宗大概是无所要挟的,所以,虽然他帝王生涯不称职但书生行为却是很得意。

  常常有弄错或者模糊的很多史实性的东西,无论是作者还是事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说起大宋,想起作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两年前也曾仔细复习过史上历朝几大家的艺史,对这宋四家也算知些皮毛。最近,有文友跟我说:“大家都知道“苏黄米蔡”中的“蔡”是指蔡襄,其实在当年它指的是蔡京,只因无需再提的原因,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这是我的朦胧之不知。所以,我要对 “只因无需再提的原因”进行再学习。

  说到蔡京,我则想起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跟文友提到的秦桧之大宋文体图画有关。她告诉我们,现在常用的印刷体--仿宋体,其实是秦桧发明的,而因为他的历史骂名世人很少去注意这些罢了。我由此大宋文会图画想到《听琴图》,再由《听琴图》想到宋徽宗赵佶以及他和蔡京的有关《听琴图》上的题跋。我们知道,赵佶他是个地道的书法大家,绘画级别应该是宗师级的,他开创的瘦金体也不应该被我们忽略。人家都说,赵佶的字从薛稷和黄庭坚那儿走进再从褚遂良那儿走出,很多人却是勤奋一辈子也只是进去出不来,由此可见赵佶的确是具备了天生的艺术细胞。这里他跟黄庭坚也瓜葛上了,真是难怪了这帮子朝代不等的骚客文人的文化传承。回到《听琴图》上来。《听琴图》上为什么只有蔡京的字而没有赵佶的呢?我不知也没有确切的线索资料就不敢枉说了。我所想表达的是蔡京以及他被赵佶的无端赏识,加上他的行为被后人说成奸臣,这就跟朋友所说的秦桧一样,但他们其实都是状元之才。做了一番资料了解之后,想说,蔡京的不被我所知的“无需再提的原因”,对我应该不是个缺憾,而是我主观上意愿自己站在文化的角度,不意愿将他的艺术成绩和才华跟政治混为一谈罢了。说到此,有联想到了近代的周氏兄弟,他们其中的一个翻译之大才并以伪国的身份也被后人鄙骂,但是,至少是因为他翻译的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我就对他怀有文化崇拜之情绪。综上,窃以为文化是要跟政治做相应的距离分析,否则,于学术,“百无一用”的书生里不知要毁掉和浪费掉多少“可憎”的“人才”。

  以书画的角度,无论是因蔡京扯出赵佶、还是因赵佶扯出蔡京,这个时候我还是想旁通下“风流倜傥”的宋皇赵佶当俘虏后的那字字血泪的《燕山亭》词: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墓?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写到这里,尚觉块垒未完全吐纳出去。“皇帝文人”如此,那“普通书生”呢?“浅斟低唱”即也在思想里出现了。经常,我们读书阅史,总是喜欢站在传承的善良角度来评判一些政治与现实的矛盾和不公。提起个大宋更是如此。变、变、变!有个叫柳三变的知名人士也同样给我以很深的印象。还记得那位枪杆子第一,要巫峡之水第二,笔杆子第三的王荆公吧,我之前有写过他“辩水赋黄花”的官场行为,诡计多着呢。这老头儿用心计把个饱读诗书的苏东坡忽悠的够戗。我现在一琢磨,苏学士都被糊弄了,柳三变能幸免么?实在说,他也好不到哪去吧?他生年碰上个未成年的赵祯不被拉磨杀驴而后晒才怪。不过,这老兄他虽然失意,可硬是咬牙整出一首《鹤冲天》以泄愤。那词直抒胸臆,酣畅淋漓,好一顿数落日下的世况,极尽名利之讽、傲视公卿之讥为能事。看他活的洒脱,我要客观地说:假使他当下健在,不知有多少“落魄”的文人要拽上他一起猜拳浮一大白去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好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我点醒大家不要郸迷于三变大词家的“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的表象上,也别只是记着人家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可要知道,之后,柳三变也学乖叫上柳七了。虽然这词有些抗上,可这不是骨气么!嘿,我的重点是拿“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做收笔之句,旨在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倡和鼓励当今所有的文人志士,以《百无一用VS浅斟低唱》的杂侃,站稳自己的为文立场,写出你的笔下文章。别让“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的“政治”想法耽搁了文人为文的真正乐趣。

  你明白了吧。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7-12-7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杂侃:百无一用VS浅斟低唱

最初由 一水 发表
  站稳自己的为文立场,写出你的笔下文章。

  文章就是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立场。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21: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跃农的支持。

问候。
4#
发表于 2007-12-7 21:27 | 只看该作者
好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问好:)
5#
发表于 2007-12-8 09:15 | 只看该作者
史料信手拈来,行文毫无滞涩,结尾文势上扬——政治家、文人各安其事,也就行了。
赵佶的字,太瘦了,我还有点不喜欢。呵呵,也许是个人偏好吧。
6#
发表于 2007-12-8 10:03 | 只看该作者
当官的才能与艺术的才能是两回事。所以,政治家、艺术家还是各安其事吧。特别是艺术家别醉心于当官的事了。
7#
发表于 2007-12-8 19:46 | 只看该作者
趣文!
8#
发表于 2007-12-9 10:07 | 只看该作者
文字远离政治,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自由而温馨的空间。一水博学,拜读并学习。
9#
发表于 2007-12-9 11:0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怎么这么巧,这期我俩的文章观点有些相式哈!
学习了老友好文!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0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闲云呵呵 发表
好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问好:)


问好闲云呵呵,谢谢你的阅读。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呵呵,怎么这么巧,这期我俩的文章观点有些相式哈!
学习了老友好文!


呵呵 才看了你的文章。说的是呢。

问好学武。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武俊岭 发表
史料信手拈来,行文毫无滞涩,结尾文势上扬——政治家、文人各安其事,也就行了。
赵佶的字,太瘦了,我还有点不喜欢。呵呵,也许是个人偏好吧。


谢谢武版的阅读和点评。

问候。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四方 发表
趣文!


谢四方朋友的捧场~~:)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杨春山 发表
文字远离政治,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自由而温馨的空间。一水博学,拜读并学习。


问候春山,谢谢你一直以来的鼓励!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21: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当官的才能与艺术的才能是两回事。所以,政治家、艺术家还是各安其事吧。特别是艺术家别醉心于当官的事了。



问候407斑斑。谢谢阅帖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7 09:35 , Processed in 0.05646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