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3|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幸福琐话(二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3 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说吧,记忆
  
  我看见一个男孩站在书摊旁,
  眼含渴望,打开一本书在看,
  他读着、读着,想要把书一口吞下,
  这情景却被书摊的老板瞧见——
  他立刻向那男孩喝道:
  “先生,你从来没有买过一本书,
  那么你一本书也不要想看!”
  那孩子慢吞吞的走开,发出长叹:
  他真后悔不如从来不会念书,
  那么,那个老混蛋的书也就跟自己毫不相干。
  …………

  这是一首很俏皮的英国诗,它说出了书摊老板的断然拒绝与男孩无书可读的无奈,而且表现得合情合理,两方面都令人同情。

  我不曾遇到过这样的事。小时候只能是路过或者观望一下书店。大学时只要包里有钱,从书店回来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归。儿子从小在城市里生活,我常陪他去书店,选购我认为有价值的书给他,所以他站在书架边、站在书摊前的样子就总在我眼里。

  口袋里有钱的时候,我总难以克制买新书的欲望。这近于我在服装店的感觉。区别只在于选购图书比较冷静,没有服务员会以她的意志来影响你。

  当然更多的时候,口袋里有钱我也不会去书店,我出门漫无目的地走,只是为了散散心。视野里满是商店里各色旗帜似的服装,如果忽略掉购买力不足的惆怅,汽车尾气的不爽之感,走入城市的灯红酒绿之阵倒有一番悦目的享受。然而,任何时候心灵最大的享受还是回味那些久远的童真的快乐,宁静而简朴的乡村物事一一涌现——独自在放学路上跳跃着拍打着的树叶,饭熟之前从竹林里背回的带芒的笋壳,都仿佛历久弥新。

  今年春节回家探望父母,我又看到老屋后山坡上那些苍翠或者枯黄的树,路边齐人腰深的野草,田野里的阳光与风……记忆像一个永不风化的古堡,深藏的东西依然如故,而且鲜亮如初,甚至于一块岩石的形状和位置在我有生之年都没有变化过。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送父亲的草花。父亲生日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从路边的黄荆丛掐一把淡白淡紫的花枝交给父亲。我不会忘记看着父亲的微笑时自己内心的坦然与快乐。

  儿子有钱了,每一次上书店都要买一本皮皮鲁回来,我想他一定感觉到了与我的童年不一样的幸福,可是也许我比他更幸福,因为他采购不到阳光和野草。他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宁静的乡村生活过的妈妈心中的柔软与哀伤。不知道更好。去年入冬以来,我想到他每天天不亮就背着沉重的书包,独自走上去学校的路,心里就会不安。我希望他遵守交通规则,希望他一路有伴。他是比较能够自治的孩子,从不需要我提示上学时间。他的独立性巩固了我的幸福感。

  三月暖阳洒在跳动不已的江面上,也慷慨地洒在我们淡定安宁的脸上。我的心被女友的絮语融成青烟,缠绕在这柳林河坝仅存的一棵柳树的枝柯上。更多时候,我安静地俯视大地沉思默想,就像太阳从高处落下来,落在鸟儿的身上,它们又欣喜又温暖,于是开口唱春天的歌。此刻我在新鲜的回忆中听到了太阳下宏阔的音乐:在千山的寂寞中,在江流的涟漪里,人声消融于自然,如同风声消融于旷野——灵魂的礼赞于是开始。

       二、说吧,眼睛


  幸福肯定首先来自于眼睛,眼睛是给人最多享受的感官,这一点你只要看看盲人的生活就会明白。

  按理说同情心是人类最高贵的天性,然而同情心首先是施予自己的,我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就像我们不可能去嫉妒一个伟人一样,对于盲人我是丝毫不吝啬自己的同情。他们可能有非常漂亮的眼睛,却没有哪怕是一点点可怜的视力。在一个盲人按摩所,我请按摩师帮忙贴药膏,掉到地上的一张她视而不见。我看着她那双不停地闪动却没有一点灵光的眼睛,立即明白了眼睛的娇贵,自己俯下身不声不响地拾了起来。

  我对于盲人的深切同情不是因为我天性高贵或者我的同情心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事实上,我是因为自己的眼睛虽然近视却还算正常的情形抱着一种侥幸和宽心,所以同情全在更弱者那里。

  另外的时候就不同了,面对戴眼镜的朋友,我便惶恐,他们加重了我害怕近视的顾虑,我不喜欢戴眼镜。但我知道我的眼睛的命运,只能是不断走向更近视。有人写完一部长篇,便连桌上的菜肴也看不清,要人搀扶行路才免颠踣。今天一位同年的深度近视的女子为我添饮料时打湿了自己的衣服而不觉,我便立即惶惑起来,恐惧与同情一时纠缠不清。

  有人批评中国的富人没有同情心,钱钟书甚至打了个尖锐的比方: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其实有一句俗话可以解释这种现象,那就是同病者才相怜。强者不能体察弱者的哀矜,智者不能领会愚人的快乐。对于没有同情心的人,我想无须苛责或者怒目而视,要低头省视自己的内心才好。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3 22:12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丫头高中三年,给她订了好几本和高考有关的杂志,她只看她自己在书摊上买的《新蕾》。
3#
发表于 2008-3-3 22:40 | 只看该作者
感悟深刻,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08-3-3 22:4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学习。
5#
发表于 2008-3-3 23:13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多了平和与性情,有着杂文的格调。
6#
发表于 2008-3-4 09:10 | 只看该作者
记忆:他的独立性巩固了我的幸福感。文章叙述平静,可平静中依然不失潋滟。你的过往生活环境与孩子现在的生活环境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能说因为孩子生活在城市里就“采购不到阳光和野草”也不能认为“他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宁静的乡村生活过的妈妈心中的柔软与哀伤。”毕竟现在还是个孩子的思想。而一旦懂生活之事知生活之情,那么,他对于你过去的生活经历定是出于理解和敬重的心情。眼睛:剀剀中理,颇具杂文意味。问好!
7#
发表于 2008-3-4 09:1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川媚的文字更质感了,欣赏!
8#
发表于 2008-3-4 10:1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有感有悟的文章,折射出了作者理性的光芒,也折射出了作者柔和平淡的痕迹,我因为与作者有过面晤,了解这一点,所以我才认为,这篇文章,看似平淡,实则人性的内涵非常丰满,应该被视作是作者写作意识上的精彩一瞬。我说精彩,是与作者的个性相关的,常言道,文如其人——本文与作者前面的一些文章比较,有很大的区别,无论锋芒,无论力度,等等,都有较大的变化,这也应证了我对作者的观感——性格多变。然而,多变的性格中,我更喜欢本文透露出来的个性味道。好文章,精华支持!
9#
发表于 2008-3-4 11:05 | 只看该作者
铺采擒文,体物写志都是潇洒自然,却又匠心独运.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8-3-4 11:44 | 只看该作者
很别致的文字,通过两段不同的视角和侧面来展示非凡的感悟,棒,爽,好!学习!
11#
发表于 2008-3-4 11:50 | 只看该作者
幽雅、别致、富有人生的思想。学习、欣赏!
12#
发表于 2008-3-4 12:46 | 只看该作者
对幸福的感悟反映出作者恬淡的心情和独特的个性,欣赏川媚好文字!
13#
发表于 2008-3-4 12:53 | 只看该作者
三月暖阳洒在跳动不已的江面上,也慷慨地洒在我们淡定安宁的脸上。我的心被女友的絮语融成青烟,缠绕在这柳林河坝仅存的一棵柳树的枝柯上。更多时候,我安静地俯视大地沉思默想,就像太阳从高处落下来,落在鸟儿的身上,它们又欣喜又温暖,于是开口唱春天的歌。此刻我在新鲜的回忆中听到了太阳下宏阔的音乐:在千山的寂寞中,在江流的涟漪里,人声消融于自然,如同风声消融于旷野——灵魂的礼赞于是开始。

欣赏,力透纸背,有思想!
14#
发表于 2008-3-4 13:5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这样有质感的文字!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4 23: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敬版的激赏之评,慷慨之赠。今天到子夜才得暇上得网来,不能一一给各位关心川媚的朋友回话,请见谅。等忙过了这一阵,川媚一定好好地和大家交流,向大家讨教。目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每天坚持上来默默欣赏一番,暗自为大家鼓劲。谢谢诸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 01:05 , Processed in 0.13593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