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8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荷叶水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2 1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荷叶水饺

                    若荷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滑过一曲悦耳的琴声。在这样的夜晚,打开电脑听着音乐,顺便阅读朋友的文章。一位网友关心地问我,你吃过饭了吗?我说吃了,他问是饺子吗?你们山东人最喜欢吃的是饺子啊!我报之微笑。我说不喜欢吃饺子,从小就不喜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小,凡是带馅的面食都调不起我的胃口。就说吃水饺吧,也只喜欢吃带花边的饺子,如果不是花边饺子,就得把那些饺子剖开肚,取出里面的馅才能吃得好。母亲曾经说我这是一个坏习惯,如果是在饭桌上,当着客人的面,就是对客人的不礼貌。
   
  母亲喜欢吃水饺,她说只要是包了馅的东西,就喜欢吃它。因为母亲喜欢吃水饺,所以包水饺成了母亲的爱好。当年我们住在乡下,母亲也还很年轻,包起水饺来又快又利索。如果家里猪肉备的足,那她必会将它们剁成精细的肉馅,用酱油美美地养起来,等到周末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从从容容地包一顿水饺。母亲包水饺,首先是和一大块的面,也不管饺馅是不是足够用。有时候我提醒她,母亲就说,你别管,我有办法。记得那时的母亲包水饺,都是先包一些不带花边的水饺,再包一些带花边的水饺。这些水饺虽然模样不尽相同,但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很漂亮。
   
  母亲包的带花边的饺子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小白鸽,有的边缘轻轻地卷起,花边匀称有序,像极了河塘里撑在水面上的浅浅的荷叶。在所有的水饺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这样的荷叶水饺了。荷叶水饺的包法是,要精致并且同样大小的饺子皮两个,里面放少许的肉或菜馅,必要时只擦一下筷子就够了,只要有一点酱油色。然后两个皮子扣在一起,用手沿饺子皮的边缘捏紧一圈,再把捏紧的皮折成波浪式的花边,一只漂亮的荷叶饺子就出来了。荷叶饺子用馅少不占馅,尽管馅很少也能包一大案板。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的办法就是包荷叶水饺啊。我记得母亲一边包水饺,一边喃喃低语哼唱一些歌谣,我记住的有:“烧开锅,煮水饺,煮了一锅小元宝。小元宝,胖乎乎,个个都像小肥猪。小肥猪,蘸蒜醋,蘸酱油,吃得肚子圆悠悠。”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有时回家,母亲还是习惯了以水饺迎候女儿的到来,但是她老人家手下的荷叶水饺却是越来越少。有几次我提醒母亲,我说妈你怎么不再包荷叶水饺了?听完我的话,母亲竟然愣了一下,回忆似地说,什么荷叶水饺啊?我提示她老人家,就是那种两个面皮摞在一起捏成圆圆花边的那样的水饺啊!母亲听我这样一说,这才就像恍然明白了我的话,温柔地一笑。她说,那是为了省肉馅儿才包的荷叶水饺呀,都是老皇历了,如果当年每个水饺都包得个肚儿圆,哪里有那么多的饺子馅啊。现在想用多少馅就用多少馅,想放什么菜就放什么菜,各种调料齐备有余,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包那种荷叶水饺了。
   
  母亲的一席话让我心冷了半截,看来我的荷叶饺是吃不成了。有一年年三十的晚上,我和母亲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水饺。刚好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上场,她表演的是一个专门辨论过年时吃水饺还是吃窝窝头的场面,作者的用意很是深远,然而我看后的感觉却特别不是滋味。
   
  正在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心不在焉,以至于几次都忘记替母亲擀饺子皮的时候,母亲的“一声水饺包完了”把我的兴头打断,回头看案板上的饺子皮已经让母亲包成水饺,并且雁阵一般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案板上了。望着那些经了母亲的手包出的好看的水饺,突然感觉有一些异样,仔细看,不由我的眼睛亮了,在一只小小的竹箅上,摆放着一圈十多个的荷叶水饺。母亲看我一脸的喜悦,嘱咐说,老百姓吃水饺是吃个实惠,吃个团圆,而荷叶水饺呢其实是几乎没有馅的,这种水饺在团圆节或者来客人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包啊。
   
  当我终于明白母亲为什么不再包荷叶水饺的时候,我已嫁为人妇,包水饺已经成了烹调之需,鉴于此,尽管我的厨艺不精,却也调得一手好馅,包得一手漂亮样法的水饺。包荷叶水饺更是手法上乘。我一直以为,花边饺子是母亲的发明创造,出乎意外的是,婆婆说她也非常会包荷叶水饺,当年包荷叶水饺是拿手一绝。但如果谁要求再包一次荷叶水饺,我想婆婆不会答应这个要求的,因为许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吃到过婆婆包的荷叶水饺。她宁愿给我剖馅吃皮,也不会专门包一次荷叶水饺展示手艺。是饭桌上的礼节,抑或是家里人都不太喜欢?不得而知,他们不知道,没有馅的水饺,却是我的最爱呢。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3-22 19:39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散文犹如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你对文字的把握已炉火纯青,向你学习并祝贺。
3#
发表于 2008-3-22 20:23 | 只看该作者
信手拈来,别有意味。学习了,问好!
4#
发表于 2008-3-22 20:4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那些没有馅的荷叶水饺,是母亲面对生活的美丽而温暖的坚持啊!
5#
发表于 2008-3-22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信手拈来,别有意味。学习了,问好!


确实如此,问好了。
6#
发表于 2008-3-22 21:12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母亲一边包水饺,一边喃喃低语哼唱一些歌谣,我记住的有:“烧开锅,煮水饺,煮了一锅小元宝。小元宝,胖乎乎,个个都像小肥猪。小肥猪,蘸蒜醋,蘸酱油,吃得肚子圆悠悠。”
    好亲切的童谣!亲情浓郁的文字!学习,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08-3-22 22:05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喜欢吃面食,水饺除外.呵呵.,通过母亲包的荷叶水饺,折射出了生活的变化,有以小见大的特点,欣赏并问好若荷!
8#
发表于 2008-3-22 22: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茌山石 发表
你的散文犹如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你对文字的把握已炉火纯青,向你学习并祝贺。


羡慕,学习,问好!
9#
发表于 2008-3-22 22:5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茌山石 发表
你的散文犹如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你对文字的把握已炉火纯青,向你学习并祝贺。



欣赏,问好!
10#
发表于 2008-3-23 01:20 | 只看该作者
很生活化的文字,内力却蕴涵着对往昔的忆念。是啊,过去包的荷叶水饺虽然没有多少馅,可是对于你却非常满足,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还在忆念这样的水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的浓郁的怀旧情愫。我们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了一般女性的细腻情感,她往往将笔触停留在现实生活中,灵活驾驭语言,于妙趣横生中洞见生活真谛。好文,精华支持!
11#
发表于 2008-3-23 08:56 | 只看该作者
看似信手拈来,却组织颇巧,文笔干净,毫无铺陈藻饰琐曲粘滞之显!支持精华!
12#
发表于 2008-3-23 08:57 | 只看该作者
荷叶水饺,谁说是空馅的呢,我分明通过这篇文章看见,它里面包满了一片浓郁的情愫,包满了生活的真实况味,包满了人性的所有质朴元素。在浓郁的阴柔之美的浸润下,娴熟的白描手法,让意境焕发出了灿烂的光辉,我十分欣赏这类应用质朴的文笔勾勒出绚丽情感的反差式写法,看来,同样是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只要是完全融入了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就可以彻底避开空洞乏味的口语化弊端。好文支持精华!
13#
发表于 2008-3-23 09:05 | 只看该作者
随意自然的文字,可以看出若荷细腻敏锐的心,看得我都想吃水饺了!问好!
14#
发表于 2008-3-23 11:3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这么有阅读性的文章。不沉重,但是很有意味。这叫有意味的形式吧?
15#
发表于 2008-3-23 11:45 | 只看该作者
读了这个贴子,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叫若荷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 11:03 , Processed in 0.17132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