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6-5-24 23:32 编辑
唢呐名曲曲名的电影,还是吴天明导演执导,闻听消息之下,好奇和期待是自然的,拍摄过《老井》、《人生》响当当的第五代导演,虽然久无动静,算作遗作的作品,感觉更有一份凝重的气息在观赏前弥漫,平添一份对于作品的想象和向往。怀着要看出一番感动和振奋的心情而去,却抱着一番失落而归,实在是令感觉遭遇了意外,随着影片的进行和结束,体验到了作品的平淡无奇,平淡如水,心里还老在提醒着自己,导演怎么会是著名的吴导呢?
唢呐在民间,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常见的民间乐器,或曰响器。民族音乐里,做为人们熟悉的吹奏乐器,唢呐还常常担当独奏的角色,声音宏亮到刺耳的地步。经常在地方台的电视上,看到演奏唢呐者,或男或女,或老或少,都能把唢呐吹奏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有的吹奏,还可以一嘴吹两支,还可以使用鼻孔吹,五花八门,底气十足。而在一些丧事上,唢呐也和笙,鼓,锣一起,担当着响器的重任。平静的住宅区或者街道深处,唢呐的声音,表示着有人故去的消息和气氛。这个和电影中,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
学唢呐可以是爱好,也可以算是一门手艺,现在的孩子升学就业的压力空前亚历山大,所以也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二胡,笛子等旁门左路,为孩子打开一条生存之路。虽然不如西洋乐器红火,也算是一条物美价廉的选择。二胡考到十二级,估计费用也不会到学钢琴提琴的成本的一半。学唢呐可以说,可能费用更低。山村的孩子家长,为孩子找到了唢呐吹奏很有名气的焦三爷,却不是为了孩子找个出路,而是想圆自己以前没有实现的吹唢呐的梦想。
电影就是讲述的这种给孩子找个唢呐老师的故事。游天鸣成为焦三爷的徒弟,但是又不是正儿八经地学与教,关系也不冷不淡,电影居然就这样展开的故事,没有波折和波澜,一直到电影结束。一个乡村孩子,和一个乡村的吹奏匠,也没有多少亲近,没有内心的细微表达,到了后来,就是天鸣守着焦三爷的嘱咐,不能丢弃对于唢呐敬重和推行。而又在充满失败和破败的心绪和气氛中完成故事的讲述。
电影《百鸟朝凤》,导演使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正常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个性,困境个命运。却不能讲述出来一个动人的故事。其实故事可以讲述的简单,气氛和过程可以使足了力气去努力。电影中人物内心简单,故事的展现也乏善可陈。做为故事题目的百鸟朝凤,在电影中的作用,是焦三爷依据的对于逝者的吹奏规格的界定:“道德平庸者只能是两台唢呐,中间是四台,比较有资格的人就是八台,德高望重者才配享用《百鸟朝凤》”,这种规定可能只是焦三爷自己的规定。听惯了吹奏的唢呐的曲子,都是响器师傅的看碟下菜,依据丧事的规格和要求而定,赋予一只曲子的吹奏条件,尽管用意很好,感觉就是一种主观任性。
《百鸟朝凤》应该属于音乐和乐器相关的电影,实在可以借此创作对唢呐进行一番精彩的表现。《海上钢琴师》一片,对于钢琴师的演奏和演奏的作品的展现,都是影片中的高潮和华彩部分。精彩绝伦的演奏,脍炙人口的作品,包快即兴的演奏,给人们提供了眼花缭乱的手法展示,视听的盛宴和心灵的愉悦,作品片段相对完整,都可以单独选出来欣赏和收听。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和享受。而《百鸟朝凤》居然没有一段完整的表现,哪怕是几段相对完整的演奏,即使人们在一些受众很有限的地方电视节目里,都可以看到一些文艺团体或者艺人的唢呐吹奏的热闹,为什么不能利用电影这个利器,着重表现一下唢呐的独到和不凡之处,空留下零散和没有多少印象的片段,来消磨掉应有的精湛情节。
即使不和大片去比较,也可以和一些音乐电影去衡量,没有讲出和表现出唢呐的精气神,没有充分展现唢呐该有的风采,让人们看过以后,对于唢呐的理解和体验,没有能冲破既往的印象,所以只能停留在空泛和虚空之中。不满足之间,脑海里掠过好多音乐片的不俗和强力表现的场景,为什么不去浓笔重彩一番,集中精力表现一下唢呐的霸道,逍遥和无比张扬。演员的小打小闹,是表现导演的身体不舒服吗?
电影表现时代的草率和单薄,也是影片存在的不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消费,精神面貌都有着明显地变化和改观,就是农村也不例外。但是电影中,人们和场景都仿佛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场景,包快居住环境,穿着打扮,家里摆设都是老样子的,只是孩子变成了大人。演员以及群众演员的表演,只能是流于表面和应付差事,不能更好地挖掘和深入到人物内心,更谈不上深化主题。而反过来推测,如果能稍加用心,去表现时代的推进,对于电影故事的建构,只能是有益无害。
对于唢呐的关注和表现,是编导对于民族乐器的存留兴亡的思考所在。即使京剧,号称国粹,也存在着生存和消亡的问题。做为一种乐器,人们似乎没有必要去担忧它的兴盛和衰落。有需要就会有市场,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命运。《百鸟朝凤》只有一番好的心愿或者情怀,却没有足够好的细节和情节支持,在市场上面临的尴尬也属于正常现象。靠着制作人的一跪,换来票房的转机,也让小成本的制作收回了本金且略有小赚,也算是对于导演的安慰。吴导的绝笔之作,虽然没有带来观赏的惊喜,却也可以让人们缅怀曾经的精彩作品,期待后继者们新的相关的影片继往开来,为国产影片,带来新的期待和力作。
2016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