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1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闲论“天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1 1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如空 于 2016-7-2 16:54 编辑

  闲论“天下”

  这个题目有点儿大,所以先换个角度说起。

  《千字文》有句:吊民伐罪,周发商汤。“周发”说的即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武王姬发,而“吊民伐罪”讲的便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当然,这故事之所以有名,除去其为改朝换代的节点,故为读史者所重视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得归功于《封神演义》。至于纣王本人是否真的如小说(或历史)记载的那么不堪,武王伐纣又有多少正义性,则不在一般人所关心的范围之内了。

  而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故事,则更不为一般民众人所知,尽管这故事在古籍中被炒得热度极高,并成为高尚道德的典型案例(若在当代,评个“道德模范”或“感动中国”人物是毫无问题的……)这便是著名的“不食周粟”。

  故事的主人公伯夷、叔齐是商末一个小国孤竹君的儿子。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要让位给大哥伯夷,伯夷以父命为理由坚决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他们听说“西伯(姬)昌善养老人”,于是先后都跑到西岐去颐养天年。这便是他们被选为“道德模范”的第一个典型事迹——“夷齐让贤”。

  与伯夷、叔齐二人宁愿放弃王位归隐民间的行为相比,那位商朝的君主纣王无疑就有点儿太那个了。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搞双重标准,比如周文王姬昌的老爸季历,就是因为他的两个哥哥“二如荆蛮,文身断发”,以此把王位相让,所以才有了后来继位的文王和武王,但却从来没有人说季历有什么不好,更没有人说文王和武王的不是。所以,若以贪恋王位为由来批评纣王似乎有些不大公平。况且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上古的许由巢父归隐可以叫做不慕名利,可以说是道德高尚;可是如尧舜身居王位那叫以天下为己任,那叫鞠躬尽瘁,那叫不辞辛劳为人民服务——所以舆论这东西其实是很靠不住的,只要认定你好,就怎么都好;反过来也一样,只好认定你不好,就怎么都不好。这种事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便如纣王,纣王即位之初,也还是个比较英明的君主,他重视农桑,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好发展;同时,又四方征战,兴开疆拓土之事,使商朝疆域得到极大扩展——能做到这两点的,古来君王也没有几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称纣王为一代明君也不过份。在这个问题上,即使不看史书,只依《封神演义》里的描述的蛛丝马迹,也可略窥端倪。如果这位纣王真的那么不堪,也不用女娲娘娘找什么轩辕三妖帮忙,他自己胡乱折腾个三年五载就会弄得家破人亡了。

  至于后来他究竟为什么亡国,真正的原因也很难说得清楚,但大抵认为是因为他从明君变成了暴君的缘故。不过他究竟坏到什么程度,古来的记载还是很可疑的。孔子弟子子贡的一段话说得颇有道理:“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既然把人家消灭了,总免不了要说说他的坏话,要不怎么叫“吊民伐罪”呢?要不怎么能表示自己的正义性呢?而后人们也总是很容易相信这样的历史记载:你看,他都亡国破家了,还能做出什么好事来吗?历史上,不只纣王的命运如此,大多数亡国之君的命运都是一样,比如隋朝那个亡国之君炀帝杨广,就是如此。他的文治武功人所共见,可是偏偏就亡了国,除了道德败坏还有什么原因呢?总不能说唐高祖李渊诡计多端吧?所以就总要给他安个罪名,于是什么“杀兄弑父,欺母戏妹”之类的屎盆子就全都安在他头上了。

  回过头来再说伯夷叔齐,他们放着现成的国君不当,非要去做什么隐士,此举未必就比纣王高尚多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放弃君位的同时,也意味着同时放弃了对家国的责任和义务,若以儒家“修齐治平”的观点来看,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如果一个人真的道德高尚,并且认为自己会做得很好,就算当了这个国君又有何不可?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又何况是兄弟?就如唐太宗李世民,尽管杀了亲兄弟,又把老爹逼得自动退位,但因其把国家治理得好,同样不失为被历代传诵一代明君。在这个问题上,哪头大哪头小一定要分得清。

  不过伯夷叔齐的弃君位而归隐,毕竟是个人行为。个人有个人的选择,个人有个人的追求,谁都无权干涉,也不宜站在个人的角度去评判他人的是非曲直。自己真心想做个闲云野鹤,如上古的巢父、许由,仍可以“天不拘兮地不羁”,做个无拘无束的世外高人。可悲的是,他们终究放不下家国之念,在武王伐纣的途中,二人毅然出山去劝阻武王,甚至直接抓着马缰绳向武王提出质问:“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以“仁孝”这种大道理做武器攻击武王,很难想像会出自真心归隐者之口。而这就是他们被选为“道德模范”的第二个典型事迹——“扣马而谏”。当然,那位野心勃勃或者说有着雄心壮志的武王姬发自然不会听他们的,虽然没有一怒之下要了他们的脑袋,却叫他们哪儿凉快上哪儿呆着去。他们无奈,只好再次隐入山中。

  当然,如果就此归隐也没有什么,他们的出山劝阻,只可以看作隐居期间的一场噩梦。事实上,既然他们已经抛弃了家国,成了普普通通的百姓,国家兴亡又与他们有什么相干?可见,他们的隐居并不彻底,即使“身在江湖之远”,却仍然“心忧其君”。如此心态,也就注定了他们做不成自由自在的闲云野鹤,做不了不问世事的世外高人,做不了令人羡慕的自在神仙。

  后来的故事更证明了这一点。当殷商灭亡后,他二人逃进首阳山,发愤从此再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只去山中采薇为食,这就是他们被选为“道德模范”的第三个典型事迹——“不食周粟”。此举,则更不像真正的归隐者所为了。而他们最倒霉还是后来的下场:就在他们采薇充饥的日子里,突然遇到不知哪个嘴欠的说了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如今连天下都是周朝的了,你们采的薇自然也是周朝的。他二人一听,彻底傻眼了:之前把话说得太过了,一点儿没留下回族的余地,本以为“不食周粟”还有野菜野味之类的东西可以糊口,可是现在看来,连野菜也吃不得了,最后只好活活饿死。这便是为后世道学家们大为称道的“首阳饿死”。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伯夷叔齐虽然身体入山隐居了,心却始终留在庙堂之上,否则不可能出山谏阻武王,更不可能不食周粟而死。因为原因很简单,不要说作为一名隐士,即使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什么“国家兴亡”与他也没有多大关系。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怎样的朝代更替,倒霉的总是老百姓。便如中国古代所谓的“治世”,老百姓们也大抵只能保住一条小命,大抵只能吃上一口饱饭,也即鲁迅所说的“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一旦赶上乱世,动辄就会“赤地千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老百姓连吃饭保命都成问题,甚至死后都没人收葬。可悲的是,中华历史五千年,“治世”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是乱世,所以史籍记载动辄“人相食”,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对于灾难频仍的老百姓们来说,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纯粹都是骗人的鬼话。因为天下永远都是那个天下,怎么可能有兴有亡?兴亡的只是不同的政权而已。而一个政权的兴亡是统治者的事,与隐士无关,更与百姓无关。

  比如被周武王推翻的纣王那个殷商政权,连孟子都说伐纣只是“诛一独夫”而已,武王灭的既不是家国,更不可能是天下。那么伯夷叔齐为一“独夫”去劝阻义军,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为的似乎只是他们扭曲的人生观、世界观,或者干脆说,为的只是显示他们自以为“高尚”的德行罢了。

  至于二人最后的“首阳饿死”,则显然愚蠢之至。因为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如果不是为了补充维生素,或是想顺便换换口味,连野菜什么的都不用去采,直接吃粮食也就是了。而且无论这粮食是“周粟”还是“商粟”都没有关系,因为但凡粮食,都是大自然的赐予,都是农夫的辛劳所得,都是“天下”之粟。天下人食天下粟,有什么问题吗?

  

2#
发表于 2016-7-1 16:27 | 只看该作者
如空论天下,我该想想接下来要论什么。
3#
发表于 2016-7-1 17:26 | 只看该作者
以今天的标准看历史,恐怕没有什么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我们只能看到记录的历史,永远看不到历史的背后。今天的现实的背后,也许也是历史的背后。历史是现实的镜子,那么,现实的背后,也可以成为历史的镜子,我们可以去想象。有时候,想象比记录的历史更重要。
4#
发表于 2016-7-1 17:4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必须大赞几个:victory:
5#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0:3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7-1 16:27
如空论天下,我该想想接下来要论什么。

很容易想到啊,论天下当然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因为我还很年轻嘛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0:37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7-1 17:26
以今天的标准看历史,恐怕没有什么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我们只能看到记录的历史,永远看不到历史的背后。今 ...

说“以今天的标准看历史,恐怕没有什么是正确的”绝对了啊,比如说,废除殉葬就是正确的,比如虚心纳谏就是正确的,比如给平民子弟入仕的机会就是正确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0:3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支持!一看你就是一只超聪明的小鸟
8#
发表于 2016-7-1 20:39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7-1 20:37
说“以今天的标准看历史,恐怕没有什么是正确的”绝对了啊,比如说,废除殉葬就是正确的,比如虚心纳谏就 ...

那是今天的“正确”。
9#
 楼主| 发表于 2016-7-1 20:42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7-1 20:39
那是今天的“正确”。

没错。比如近亲结婚,表哥娶表妹,过去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今天就认为是错的了。今天认为吃虎、象等肉是错的,也许将来就认为是对的了。
10#
发表于 2016-7-2 07:36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7-1 20:38
多谢支持!一看你就是一只超聪明的小鸟

作为论坛里顶尖的那几支笔,您的大作确实值得认真品读反复回味
11#
发表于 2016-7-2 08:5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往往沉寂于说道中,妄想里。真实情形,一般人不会在意。
你总能别出心裁,言人所不言。
12#
发表于 2016-7-2 10:21 | 只看该作者
胜者将败者贼,历史不都是这样嘛!但是,只要做过大好事的人,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13#
发表于 2016-7-2 14:3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永远有新的观点去评论,权利武力暴力,改朝换代。只有千古留名的好人让人难忘。
14#
发表于 2016-7-2 20:5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6-7-1 17:26
以今天的标准看历史,恐怕没有什么是正确的。遗憾的是,我们只能看到记录的历史,永远看不到历史的背后。今 ...

力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1:29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7-2 08:58
历史往往沉寂于说道中,妄想里。真实情形,一般人不会在意。
你总能别出心裁,言人所不言。

历史就是让人评说的,而评说历史如果对现实没有意义,那么历史本身就没有意义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4 14:46 , Processed in 0.05141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