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非首发] 家乡的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1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澧水寒儒 于 2016-10-1 20:48 编辑

       家乡地处苏北大平原的南部,南临长江,东濒黄海,那里河网密布,人称水乡。
过去,散落在田野里的村庄大都被大大小小的河流分隔成一座座孤岛,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几乎家家都有一条木船。这里的孩子们七八岁就能很轻松地游过一条大河,十多岁就学会了撑船。

      宽度达到四五十米的大河多呈东西走向,听老一辈人说,那些河都是被洪水反复冲刷而成的自然河。我们庄子北边就有一条叫“车路河”的大河,据说很早以前曾是一条大路。那时黄海边上遍布着用海水煮盐的“场”、“灶”,煮出来的盐大都用人力小车向内地运送。后来漫天遍野的洪水由西向东奔向大海,这片数百平方公里的湿地上又长满了芦苇,那条大路就成了便捷的行洪通道,久而久之,就被冲刷成一条大河。南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叫“蚌蜒河”的大河,那条河弯弯曲曲的,就像是河蚌在湿地上蜿蜒爬行的轨迹,据说也是古代洪水留下的“杰作”。

       与大河相连的那些密如蛛网般的小河,还有庄子周边的那些沟沟汊汊大都是我们的祖先用人工开挖出来的,当初,他们为了在这片低洼的湿地上垒起一块能搭建房舍的高地,只能就近挖河取土。还有,种植庄稼的土地也要尽可能地垫得高一些,才能避免被频繁的洪水淹没,他们唯一能采用的办法就是将周边洼地开挖成一条条小河。年代久了,耕地越来越高,小河也越来越宽越深,内下河地区的独特的地貌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形成了。
家乡美,美就美在家乡水,依稀记得小时候,大河上白帆点点,小河边杨柳依依。每至傍晚,夕阳染红了西天,河面上波光粼粼,树木葱笼的村庄上空飘着袅袅炊烟。那时还不曾农业合作化,下田干农活的人们都撑着自家的小船收工了,男人将船撑到自家门前,坐在船头上的女人拿起桩绳轻快地跳上岸,将桩绳系到河边的树干上,此时他们的几个孩子总会在河边雀跃着迎接他们归来。

      那时,家乡的河清澈见底,站在河岸上,能看到鱼儿在水草丛中悠闲地嬉戏。河里的水,可称得上是真正的原生态,生活在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将河水当着一个天然的大水缸,在田里干活时口渴了,到河边上捧一捧河水,那种甜滋滋的清凉立即沁入脾胃,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到了夏天,庄子周边的河就成了天然大浴场,孩子们成天乐此不疲地在河里疯玩。每至傍晚,大人们也会聚集到那里去洗去一身疲惫。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田野里的那种野趣,那时离庄子较远的地方大都还有些成片的尚未开发利用的处女地,那里的陆地上长着茂密的芦苇,河面上不时会冒出一群野鸭子,有时它们还会扑楞着翅膀飞上蓝天。运气好的时候,钻行在芦苇丛中还能在不经意间踩到一只大甲鱼。

       还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摆脱饥饿和贫困,不知道从那儿引进过来一批叫“三水”的水生植物,从此,家乡的河道里便一天天地变得面目全非了。“三水”就是水葫莲、水花生和绿萍。其中水葫莲和绿萍原本是想利用其作农田的肥料,水花生是用来作养猪的青饲料,不曾想到后来事与愿违,千方百计地繁殖起来的肥料并没能增产多少粮食,因为那种水生植物根本就不肥,水花生倒是在那时的集体猪场里喂过好几年猪,后来发现用其作青饲料喂猪,只能保命,既不增重更不增膘,喂的那些“长寿猪”个个瘦骨嶙峋的,白白地浪费了精料和人工,没一点经济效益。不过,那时繁育“三水”、发展生猪养殖可是一项政治任务,虽然集体猪场年年亏本,但还是一直坚持到人民公社解体。

       俗话说:请神容易退神难。分田到户后,没人再去刻意繁殖的那些外来物种却恣意地在河道中自行漫延开来。其中繁殖特别快的是水花生,它不但能在小河里长得密密匝匝,在陆地上也能长得很茂盛,每至秋天,小河里连船都撑不进,不得不花许多人工去清理河道。听说,水花生是从日本引进的,想到当年那么多凶残的鬼子兵都被我们打跑了,现在却对这种祸害水体的物种束手无策。

      后来改革开放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种污染源让家乡的河更加不堪重负。几十年来,它接纳了形形色色的工业废水和大量化肥农药的残留,还有随便倾倒的生活垃圾。现在看来,污染河水的主要因素还不光是工业废水,更严重的是由于现代农业滥用了大量化肥、农药。据说中国化肥、农药产量早就超过了美国,中国人用掉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化肥、农药!是世界单位面积平均用量的2.5—5倍!结果是不但污染了土地和河流,而且造成了食品安全的隐患,影响了国人的健康。

        还有,现在农村中的生活垃圾好像也与时俱进今非昔比了。过去,农村里没有多少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废弃物,就是有点儿烂菜叶、碎草屑之类的东西,他们都会倒在自家的灰堆塘里留着作肥料,那时候,粮食不够吃,家家还都养着一头猪,,厨房里的泔水都是喂猪的好饲料,更谈不上有剩饭剩菜随处乱倒,就连馊得起了泡沫的粥也要加点碱热了再喝掉。现在情况不同了,物质丰富了,他们都有吃不完的粮食,每天都会有一些厨房垃圾要往河里倒。过去他们上街买菜都要挎上一个竹篮子,现在都用方便袋,于是,弄得河面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洋垃圾。还有,以前的农村人都用谷草作为燃料,现在再也没人烧那种烟熏火燎的土灶了,大量的作物秸杆不是就地焚烧污染空气,就是推至河里烂掉污染水源。现在,河里的水早就不能饮用了,庄户人家都吃上了自来水。这项改革,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进步,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用如今的河水净化成的自来水怎么能比得上当年的原生态?
但愿我们的国家,到了经济上圆了“中国梦”的那一天,不要毁掉赖以生存的环境。

      救救家乡的河。



2#
发表于 2016-10-1 20:56 | 只看该作者
对环境的忧虑,在文字之间得以展示,也反映了社会发展中的症结。不过,这正也是哲学中所说事物前进的曲折性。拜读,问好!
3#
发表于 2016-10-2 06:53 | 只看该作者
字里行间都凝聚着对家乡的河水的忧思,对绿色发展的渴求
4#
发表于 2016-10-4 20:53 | 只看该作者
环境保护的确迫在眉睫。文章以具体的事例对河流污染前后的状况进行了生动的对比,不错的文章。欣赏并问好!
5#
发表于 2016-11-13 20:39 | 只看该作者
对河道的变迁记述得非常细腻逼真,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一番水乡独特的民俗生活画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15:19 , Processed in 0.0483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