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17、【同题写作】秋日重游千佛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3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9-28 22:19 编辑

秋日重游千佛山


千岭万峰神州行
佛祖领诵一心经
山势灵秀济水名
乃圣乃贤有仙翁
历下古来纯朴风
下临泉池无穷中
至爱好友聚泉城
高举酒杯呼唤情

笔者用一首七言藏头诗开头:“千佛山乃历下至高”,作为本篇文章之开头。
一个秋高气爽下午,我和两位好友来到千佛山下,我们约定,一起重游千佛山.
进入千佛山大门,只见秋风送爽,满园青绿,千佛山耸立在我们的面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千佛山虽然不高,但是,因为有大佛,所以,千佛山很有一点空灵之气象.
我们沿着登山台阶往上走,看到台阶两旁摆放着一个又一个的石雕佛像。这些佛像千姿百态,形神各异:有的石佛盘着双腿,正在石佛念经;有的石佛在用手抠耳朵;还有石佛看着地面,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一位朋友介绍说,这是一百零八罗汉,每一个罗汉都有自己的专有名讳。据朋友介绍,一百零八罗汉的名录,记录在一部佛家经典,只有那些佛学专家,才能通晓罗汉们的的法名及事迹。真乃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我们向上走了一会儿,看见了一尊巨大的卧佛石像。大卧佛像,长约十几米,大约几十吨重。卧佛石像前面摆香案,供游客们烧香。善男信女们纷纷烧香叩头,他们对于佛祖的虔诚之心堪称登峰造极。这里香烟弥漫,人气十足。现在的一个大趋势,笃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不知是喜是忧矣。
越往上爬登,台阶越来越陡,越来越不好行走。后来,几乎看不到路,我们只好探路而行。我们累得气喘吁吁,衣服被汗水湿透,但是,我们继续向上登攀。快到山顶的时候,到处都是大石头。每爬一个大石头,就要找一个东西抓住,否则你就上不去。几经周折,我们终于登上了千佛山的山顶。
我们站在山顶,远看黄河蜿蜒东去、近观明湖波平如镜,尽览泉城全景。据朋友介绍,此处乃济南三十二景之一:佛山秋眺。于是,笔者立即现场念出一首七言藏头诗:佛山秋眺:
“佛祖智慧法无边
山左山右聚神仙
秋色秀美林染红
眺望玉带一片天
我们站在千佛山的巅峰,举目四望。我们看到在北方:大明湖如同镜面,黄河好像一条玉带,蜿蜒走向远方。华山鹊山等九座孤立的山头,平地突起,这就是济南著名景点“齐烟九点”。此时,人们就会联想到一幅描写济南秋天的名画,这就是赵孟頫写的“鹊华秋色图”。千佛山北麓的兴国禅寺笼罩于香烟缭绕之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佛的味道。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造像六十余尊,灵动而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兴国禅寺南门的楹联石刻写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这一楹联,对仗工整,书法精致,简略地道出了佛学之精髓,素来为文人学士所称道。千佛山是济南的制高点,千佛山也是济南的灵魂。上古时代,大舜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而得名舜耕山,亦称历山。笔者认为,千佛山的特点是一个“佛”字。南北朝及隋朝,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们,摩崖刻经并镌刻石佛,以传播佛法。当时,佛教徒在此建千佛寺,因此而得名千佛山。


我们站在千佛山的巅峰,向南望看到:千佛山东南的佛慧山之半山腰,有一尊佛首造像,被人们称之为“大佛头”。 “大佛头”高7米,宽4米多,该佛首造像堪称:“大而美”。 我们站在千佛山的巅峰向正南望,可以看到黄石崖。黄石崖是一处佛教摩崖石窟造像。其位置在千佛山南面,黄石崖与千佛山主景区之间,隔着一条旅游路。我们从千佛山之巅遥遥望去,看见南面有一块黄色的崖面,因此名曰黄石崖。现在,千佛山景区的范围,包括千佛山慧佛山和黄石崖等十几座山头。千佛山和黄石崖都有佛教的摩崖造像,但黄石崖的修建比千佛山的修建更早。黄石崖乃是南北朝之时北魏至东魏的佛教造像。千佛山则是隋代的佛教造像。黄石崖的佛教造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黄石崖的佛教造像之中,有北魏正光四年的造像记,孝昌二年的题记和建义元年题记等等。这些文字题记,都是我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料。黄石崖造像有一个天然大窟,还有二十八个小型人工佛龛。1996年初的一个夜晚,黄石崖由于摩崖崩坍,一部分造像和题记遭到毁坏。这件事情,确实令人为之唏嘘不已。黄石崖的崖面高处原来有不少的裂缝。长年的大自然的风化,加剧了岩石的断裂。这些都为为黄石崖石窟的崩坍留下极大隐患。

    众所周知,千佛,指三世十方诸佛群像。大乘佛教有三世三千佛之说,简称千佛。我们行走在千佛山登山的主道上,看到在千佛石像旁边,都写有每尊佛的佛名及其简介。听同行的朋友说,这些佛名应当出自于“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等佛教经典。听同行的一位朋友说道,济南人十分重视新春的第一炷香。每年除夕,千佛山兴国禅寺里面祈福的人很多,堪称人山人海。 每年除夕,都有一万多人,攀上千佛山为家人祈福烧香。这些人之中,有济南本地人,也有来自济南周边城乡的人。另外,志愿者们放弃与家人的除夕团聚的机会,志愿者们陪同孤寡老人来到千佛山兴国禅寺里面,烧香祈福,期盼美好的明天。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每个除夕夜祈福的人。除夕夜的千佛山的山下,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山路上,全是去兴国禅寺烧香祈福的人流,他们手持高香,鱼贯而入。兴国禅寺里寺内,南崖的千佛崖,门前香烟缭绕。大雄宝殿灯火通明,佛祖金身显得更加金碧辉煌,烧香祈福的人,一个挨着一个。人们面对着神圣的佛祖,纷纷双膝跪倒,三叩首。天王殿和其他大殿前面的巨大香炉,插满燃烧的高香,空气之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济南味道。这味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极其神秘。
笔者写出一首七言藏头诗:“历下倾城”,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历山佛祖法无穷
下临泉池涌动中
倾城铭记女名人
城中清照飘逸风
【全文完】
黄盟原创首发。2016-09-23
2#
发表于 2016-9-23 09:24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介绍翔实,让读者对千佛山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从散文写作角度讲,剪裁欠精当。点缀的几首藏头诗虽则有些味道,但格律不合,遗憾。
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4:52 | 只看该作者
笔者说明:我的诗,并不会按照【格律通则】写作。我的藏头诗,是我的一种诗词创新。请朋友们不要用旧的诗词平仄框框束缚我的诗歌创作。我写的各种藏头诗,以表现思想内容为主,不会按照【格律通则】的。请朋友们注意这一点:我写的藏头诗并非是严格意义的古体诗,所以【对号入座】就完全没有必要也。此之谓也。欢迎朋友们对此话题,展开讨论。
【全文完】
黄盟.2016-09-23
4#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本文介绍翔实,让读者对千佛山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从散文写作角度讲,剪裁欠精当。点缀的几首藏头诗虽则有些味道,但格律不合,遗憾。
--------------------------------------------------------
笔者说明:感谢阅读及评语。可谓:见仁见智。我认为:这是你的一家之言。仅此而已。你得有一些看法,我是不认同的。比如:用格律说事。我不是在写格律诗。也不要用所谓的格律衡量我的几首藏头诗。这是我的一种创新。【全文完】黄盟.2016-09-23
5#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5:0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展开讨论
2016-09-23
:(:)
6#
发表于 2016-9-23 19:29 | 只看该作者
按照登山的顺序,书写了千佛山的美丽。
对词韵律不太懂
7#
发表于 2016-9-23 20:1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光临散文版并支持同题写作活动!
因中财论坛发文有一些规定,请看看论坛公告区版块里的新人报到栏目里的文友新手教程 ,如:段首空两格,段间空一行,文尾加版权(帖图)等等。谢谢!
文章写了作者游千佛山的所见所感,并介绍了千佛山,便读者对千佛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欣赏并问好!
8#
发表于 2016-9-23 20:32 | 只看该作者
游记也得有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这点确实欠缺。

点评

见仁见智  发表于 2016-9-24 07:29
9#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07:30 | 只看该作者
北方寒流
邂逅南方暖流
思悠悠
恨幽幽
:):(
10#
发表于 2016-9-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若是原创首发,请尽快加版权。并按要求排版。谢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0:57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6-9-29 09:53
若是原创首发,请尽快加版权。并按要求排版。谢谢!

谢谢
12#
发表于 2016-9-29 11:10 | 只看该作者
移步移景,且走且悟,感悟千佛山种种佛意。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9 14:59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16-9-29 11:10
移步移景,且走且悟,感悟千佛山种种佛意。问好!

谢谢朋友鼓励。
2016-09-29
14#
发表于 2016-10-8 16:53 |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我去过千佛山,感觉千佛山的意境还是很不错的,从您的文章里也能读出来。
问候先生,问候老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8 20:02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6-10-8 16:53
前些日子我去过千佛山,感觉千佛山的意境还是很不错的,从您的文章里也能读出来。
问候先生,问候老乡!

向老乡致敬:祝福你。
2016-10-0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4 23:23 , Processed in 0.0637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