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令箭小说《永远的永远的远方》读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6 13:14
标题: 令箭小说《永远的永远的远方》读后感
  令箭《永远的永远的远方》这篇小说,是个没有故事情节或者淡化与模糊了故事情节的把个人情绪作为小说结构的意识流味道的小小说。在这个小说里,令箭秉承了先锋小说作家们一贯的反英雄、反崇高、反神圣的创作理念,采取庸俗化叙述的手法来摹写一个成年男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灵魂出轨,在文字里出现了一些诸如日本性爱女神苍井空与“逼”之类的低俗化人物符号与语言。这种庸俗化的主题表达,与传统小说歌颂真善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教化引导功能的主题表达格格不入,但却更贴近生活与人性的本真,因此,在叙事艺术上也就显得更加真实。就这一点而言,令箭《永远的永远的远方》的风格更接近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朔的痞子文学风格,那就是“我是流氓我怕谁”。
  
  就我个人的理解,这篇小说讲述的是这么一种情绪——因为谈不上故事情节,所以我用了“情绪”这个词——男人因为和老婆在平淡寡味的夫妻生活中产生了阳痿现象,便想做一次肉体与精神上的“远行”。所谓“远”,作者在小说里讲的还是一个哲学概念,并不是真正的物理概念上的距离。世上最悲哀而遥远的距离可能是夫妻同床而异梦(本篇小说里的情形要轻一些)。男人去的“远方”是个象征意义上的远方——能在这个“远方”看得见自己住所楼房的广场。这个广场里,有他与探戈舞老师的一场婚外情,有他要寻找与渴望拥有或占有的另一个或一群“逼”。小说就讲了这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情绪。当然,令箭还是运用了很多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了他的象征与隐喻,比如广场、乌鸦、风筝。广场或者公园,在先锋小说作家们小说里是比较常用到的一个很好的场景,我个人也喜欢用“广场”这种叙事场景。乌鸦,这种灰色的鸟,还有蜈蚣等风筝的名字,都是一种灰暗与阴暗色调的象征物,意在指向男人的灰色心理。这种象征与隐喻,个人认为是短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最能用出意味与韵味的道具。在令箭的小小说里,也是用得最多的。
  
  小说里的这个男人,精神上想逃离妻子去往“永远”的远方,想彻底出轨,通往“逼”的大道。但最后,令箭却安排他回到了现实,在妻子的召唤下,他不得不回到家里去吃老婆精心烹制的“粉蒸肉”。小说中男人的这种心态,正是这个物欲高度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大多数男人的潜意识里,肯定出现,比如对着苍井空老师性感的肉体意淫——这是一个拿不上台面的但又是男人们作为动物原始属性最真实的意念。
  
  当然,令箭这种小说,一定会与这个时代的主流精神相背离,与真善美和高大上水火不容。在小说中,令箭借小说主人翁之口,用“或许有人希望那天上有无数英雄梦在漂移,我却希望能看到漫天牛逼飞天舞”这样的语言,明确传达了“反英雄、反崇高、反神圣”的底层与民间人文情怀,凸显了令箭坚持先锋小说叙事的创作态度。这本来无可厚非。不过事实证明,先锋小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但因为中国社会的政治意识、传统道德与公序力量比之西方社会的过分强大,这种小说逐渐凋零或被剿杀,最后异化成强调立意与主题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模式。应该说,先锋小说在中国并没有死去,它们还在进化与实验之中。令箭想在这方面做出一些继承与探索,并且在网络论坛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是,这种格调的小说,是必定会引起争议与反对甚至反感。因此,令箭有可能会是孤独的和更加孤独的。余华在1990年给一位评论家的回信中说:“试图将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向文学创作实践时,必须记住一条:任何进步的形式都是孤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说写作永远是一种很个体化的行为,有人愿意媚俗地活在主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有人愿意清高地孤傲地活在先锋小说创作的执念里,这两者,我们都应该尊重。而先锋探索者诸如令箭这样的作家,我们除了尊重,还应当响起一些稀稀拉拉的掌声以作鼓励![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6-12-26 13:17
占位待慢品学习,因为非小说文章,恕我慢待。感谢赐稿分享赏析见解于梦游太虚,辛苦!

作者: 戏笑九宫    时间: 2016-12-26 13:23
粗读,解读视角独特,颇具个人见地,不失为一家之言。默默学习、欣赏,不做过多啰嗦,感谢分享!
作者: 天门牧夫    时间: 2016-12-26 14:08
     具有高水准的评论文章。对作品主要内涵以及叙述上的“先锋”和意义上的“先锋”做了深刻而有见地的解读。对令箭先生这些较为晦涩难懂的作品的解析,体现了桑老师非同凡响的文字水平与品论功夫。高赞!问好桑老师!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6 14:12
天门牧夫 发表于 2016-12-26 14:08
具有高水准的评论文章。对作品主要内涵以及叙述上的“先锋”和意义上的“先锋”做了深刻而有见地的解 ...

谢谢牧夫版主鼓励。我捣弄这个,好玩,自嘲地讲,我其实是掂起脚装逼。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6 14:13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6-12-26 13:23
粗读,解读视角独特,颇具个人见地,不失为一家之言。默默学习、欣赏,不做过多啰嗦,感谢分享!

无聊之余,写了些无聊之话,一哂!
作者: 天门牧夫    时间: 2016-12-26 14:19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16-12-26 14:12
谢谢牧夫版主鼓励。我捣弄这个,好玩,自嘲地讲,我其实是掂起脚装逼。

这是硬功夫!没有这个本事,装逼也装不成啊!
令箭先生说过,没有几个人懂他的作品。桑老师的评论表明,太虚是有高手的!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6 17:08
天门牧夫 发表于 2016-12-26 14:19
这是硬功夫!没有这个本事,装逼也装不成啊!
令箭先生说过,没有几个人懂他的作品。桑老师的评论表 ...

那我就顺着牧夫版主的杆子爬,接着忽悠。至于跌下来是什么滋味,就不管他鸟。
作者: 碣石清风    时间: 2016-12-26 18:21
见解独到,评得好。老桑应该专攻评论,写评论的人凤毛麟角,老桑有天赋更有基础,定会脱颖而出。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12-27 07:46

作者: 欧阳梦儿    时间: 2016-12-27 10:26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6-12-27 10:43 编辑

见解独到犀利,剖析深刻概要,如果能在文尾附上原文链接,读者相互对照着阅读,当更有滋味。好久不见,问好老桑。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6-12-27 10:29
读了一遍,持续关注。
作者: 钟羿    时间: 2016-12-27 12:04
本帖最后由 钟羿 于 2016-12-27 20:41 编辑


作者: 令箭    时间: 2016-12-28 07:39
谢谢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8 12:07
钟羿 发表于 2016-12-27 12:04

钟兄,马克吐温孪生兄弟的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8 12:08
红秋叶 发表于 2016-12-27 10:29
读了一遍,持续关注。

好玩。瞎说。多批评!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8 12:10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6-12-27 10:26
见解独到犀利,剖析深刻概要,如果能在文尾附上原文链接,读者相互对照着阅读,当更有滋味。好久不见,问好 ...

梦儿姐姐,这好几个月,你都跑哪去了,我好想好想你呀,盼得望眼欲穿啊……还是你的评论厉害,快来玩吧。
回来就好。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6-12-28 12:12
碣石清风 发表于 2016-12-26 18:21
见解独到,评得好。老桑应该专攻评论,写评论的人凤毛麟角,老桑有天赋更有基础,定会脱颖而出。

谢谢风版抬爱。我是好玩。偶有闲工夫,来这里说两句,参与热闹一下。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1-4 18:29
高水准的评论文章。对作品主要内涵以及叙述上的“先锋”和意义上的“先锋”做了深刻而有见地的解读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1-4 18:29
提读,欣赏!
作者: fonyuan    时间: 2017-1-4 18:55
嗯,又学会一招。
小说好,评论更好。
作者: 草舍煮字    时间: 2017-1-4 20:30
令箭的远方细读起来也不是不能懂,只是不想懂,也就没细读。与格调无关,而是考虑细读后我能收获什么。
作者: 童心是    时间: 2017-1-5 18:10
再赏
作者: 红秋叶    时间: 2017-1-9 22:26
      ”小说写作永远是一种很个体化的行为,有人愿意媚俗地活在主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有人愿意清高地孤傲地活在先锋小说创作的执念里,这两者,我们都应该尊重。”

再次来学习,问好。
作者: 柯英    时间: 2017-1-9 22:44
欣赏老桑的评论,写得很认真!
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哪一条路最适合自己,走多了才会明白,我们始终在路上。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7-1-10 09:57
柯英 发表于 2017-1-9 22:44
欣赏老桑的评论,写得很认真!
小说的探索永无止境,哪一条路最适合自己,走多了才会明白,我们始终在路上 ...

  任何一个伟大的小说家,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小说风格,他们坚持并一以贯之,书法家亦如此。这是他们青史留名的重要辨识。
  没有哪个小说家写作之初甚至终生写作中没有模仿别人的。但是,保持距离,如何超越,这是一个大的命题。我们的小说作者,有太多的亦步亦趋或跟风,有太多的旧瓶装新酒,这不能说是悲哀,但却一定是一个警惕。我们始终在路上,说得好。
  在路上,我们是邯郸学步,还是东施效颦?跛足而不迷路者,却能赶上虽健步如飞却误入岐路的人!坚持自己的小说创作之路,找到一条切合自己的阳关大道或通幽小径,事关功倍地抵达小说的圣殿,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上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7-1-10 09:59
红秋叶 发表于 2017-1-9 22:26
”小说写作永远是一种很个体化的行为,有人愿意媚俗地活在主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有人愿 ...

向秋叶老师学习,亲切问好。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7-1-10 10:00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1-4 20:30
令箭的远方细读起来也不是不能懂,只是不想懂,也就没细读。与格调无关,而是考虑细读后我能收获什么。

重点不要放在论坛小说上,要放在小说经典上。那才是在与高手高人在对话。
作者: 潭边老桑    时间: 2017-1-10 10:01
fonyuan 发表于 2017-1-4 18:55
嗯,又学会一招。
小说好,评论更好。

还是fonyuan老师牛!看到这个西部牛仔像,真是酷必鸟!牛!
作者: 西湖哥    时间: 2017-11-29 17:35
进来学习老桑的评论,呵呵。
作者: 西湖哥    时间: 2017-12-1 08:48
看见你就想吐,真的。呵呵。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