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黎城是神农氏活动的核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19 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得荣 于 2017-2-19 23:48 编辑

       无论是与炎帝有关的庙宇、陵墓也好,还是有关炎帝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也罢,那都是历史遗痕人为之作,作为论据尚显浮浅。在黎城,不但同样有大量的地面遗迹、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更重要的是有足以让人心服口服的“坡塔西周古墓”和“靳家街文化遗址”等落地有声铮铮作响的“铁证”。
  一、从历史遗迹看黎城是否为炎帝获嘉禾之地

  与其它地方一样,黎城地面上也有许多与炎帝有关的遗迹、文物等,如炎帝庙、火神庙、三皇庙、六井古社坛等。还有卜牛、牛居、牛乱(栏)、谷堆坪等因炎帝部落养牛、耕作而产生的地名。黎城还有专门纪念炎帝神农氏的节日。正月二十四是黎城传统的“天仓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玉米面(炎帝发现的叫“黍”的一种粮食)蒸上“仓尖”(形状象粮仓顶尖)的食物来祀奉“天仓爷”(神农氏在黎城被尊称为天仓爷)。黎城北坊村有座“火神庙”,因为炎帝“以火为德,故曰炎帝”,所以黎人建“火神庙”以祭祀。又因炎帝氏族以羊为图腾,所以又称之为“羊神庙”,每逢庙会时,邻近各县乃至河北、河南等地养羊的和养牛的人都要到火神庙烧香叩头,祈求平安,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尤其是保存在县文博馆的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宝泰寺碑》明确记载,黎城乃“炎帝获嘉禾之地”。始祖炎帝姜石年带领部落族人在位于漳水(今浊漳河)北岸的黎城县柏峪村一带发现了“黍”这种谷物,然后在上党及其它地方推广种植。我们虽然不敢说黎城是炎帝唯一的获嘉禾之地,但至少可以说是炎帝最早的获嘉禾之地。

  二、从“塔坡西周古墓”的发掘印证黎城是否为商周古黎国

  多年来,“古黎国”之议纷争不断,“西伯勘黎”两存其说。一些史志如《大清一统志》、《太平寰宇记》、《潞州志》、《后汉志》等史志在有关古黎国的记载上出现相同的谬误,似有相互抄袭之嫌。

  《括地志》曰:“故黎城,黎侯国也,在黎城县东北十八里,《商书》云‘西伯戡黎’是也。”黎城县东北十八里是哪里呢?是位于晋冀两省交界处的东阳关,商周叫“吾尔峪”,现在那里还有一段残存的商代古城墙,有“皇后岭”、“壶口故关”、“黎侯古廓”、“明长城”等历史古迹。《潞史》卷13《禅道纪》云:“黄帝封炎帝之后于潞的古潞子国遗址,位于今百谷山下的潞城与黎城之间。”当时的黎城为潞县地。“潞城与黎城之间”是指漳河流域,主要是黎城县。黄帝为什么要分封炎帝之后于此呢?因为黎城是始祖炎帝姜石年的创始地,第四代炎帝姜黎的封地“黎(耆)国”,是炎帝部落的大本营。黄帝之所以要封“参卢于潞”,目的是要炎帝之后“守其先茔,以奉神农祀。”而且,古黎(耆)国的黎民百姓对炎帝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对炎帝非常敬重和崇拜,容易接纳炎帝的后人,这也是黄帝为什么要封炎帝后人于潞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位于漳河北岸的黎城县柏峪村在唐代之前一直叫“百谷村”,《潞史》所提到的“百谷山”当为柏峪村后的大山。

  黎城这个古老的黎国,由于战争原因,立了又废,废了又立,但不管朝庭如何变更,黎城永远都是古黎国的所在地。

  最后一次是晋荀林父灭潞建黎。《元和郡县志》曰潞州:黎城县,古黎国。《春秋》曰:晋荀林父灭潞,立黎侯还,今县东十八里黎侯城是也。这里的“还”很重要,为什么要说“立黎侯还”呢?因为黎城这个古黎侯国是被赤狄灭掉的,晋荀林父灭潞后重新建立黎国,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对黎城古黎(耆)国的一种肯定,是五千年古黎文化的延续、继承和发扬。重建黎侯国之后,都城仍然设在商周古黎侯国都城旧址“县东十八里黎侯城”---吾尔峪。

  至于黎城是商代以前及商周时期的古黎国,还是春秋时期方才建立的古黎侯国,“塔坡西周古墓”的发掘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答案。

  2006年,省考古专家在黎城县塔坡水库南面发掘出土了一大批西周年间的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对青铜壶和一只青铜鼎,上面分别刻有“黎侯宰赢作玉壶永用”和“黎宰中考父作季始宝鼎其子子孙孙享用”的铭文。这两句铭文分量其大如山,何止是“铁证如山”,简直就是“铜证如山”,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宣告,黎城不但是商代以前及商周时期的古黎侯国,而且还是商周时期黎侯国的国都。

  在黎城西关塔坡水库南面的西周古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件特殊珍贵的文物,那就是显示权贵的“玉石虎符”,也即我们所说的“黎侯虎”。“玉石虎符”是一块刻有虎纹的玉石制品,其用途是调动天子军队,在西周及西周以前,只有能够调动天子军队的最高统帅,才有资格使用虎符。公元前1145年“西伯戡黎”时,周文王先派高手将“殷朝天下兵马大元帅”黎(耆)国靖远侯黎恭的兵符“玉石虎符”盗走,致使黎国无法正常调动其它诸侯国的援军和粮草,也无法和殷王朝取得联系,只好凭本国的十万精壮和周文王的数十万联军对抗,最后全军覆没,黎恭及三个儿子战死。“西伯戡黎”之后,黎城的炎帝后裔不仅仿制“玉石虎符”来祭奠死难的国君和黎国十万壮士,而且黎民百姓把“虎”作为僻邪镇宅之宝以求平安。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扬,最后形成了今天的“黎侯虎”手工艺制品。“黎侯虎”制作精美,虎头虎脑,憨态可掬,活灵活现,虎虎生威。“黎侯虎”之所以能够被国家邮政部评定为1998年生肖邮票图案,不仅仅是它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黎城五千年的古老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其文化内涵相当丰富。

  毫无疑问,黎城不但是商及商代以前之古黎侯国,也是周代古黎侯国的国都,“西伯戡黎”就发生在这里。一些史书上讲的“长治黎岭是商周时期的本黎国,黎城这个黎侯国是春秋以后的事,与‘西伯勘黎’无关”的说法不成立,实属一些史志在记载上的严重谬误。

  当然,笔者也不排斥“西伯”在其它地方“戡黎”的说法,因为在以黎城为中心的5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皆为黎地。黎城虽是黎国的国都,但“西伯戡黎”的目的是要摧毁整个黎国以除劲敌,扫平“灭商兴周”征途上的障碍而直击朝歌。而且,“西伯”周文王时代最先进的作战工具也不过就是战马和木轮战车,不可能突然空降到黎城这个黎国的首脑机关,只能是先从黎国的边境伐起。周文王的根据地在“西歧”(位于陕西宝鸡),他的作战路线也必然是先从黎国的西部边境开始,决不会绕道至东面的河北武安或者河南安阳一带去“戡黎”。所以说,高平、长治、壶关、平顺、潞城等地,都经过了“西伯戡黎”的战火洗劫,作为黎国国都的黎城景况更惨。

  三、“靳家街文化遗址”验证了黎城是炎帝部落最早的活动区域

  如果上述论据还不足以证实黎城是炎帝神农活动的核心地带,是始祖炎帝姜石年的创始地,是第四代炎帝姜黎分封的古黎(耆)国,是商周时期的古黎国国都,是“西伯戡黎”的主要发生地的话,我们还有一个铁证---靳家街文化遗址。

  2000年8月,在修建长邯高速公路时发现了黎城县靳家街文化遗址。这个遗址包括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替代转化史,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据考古专家称,靳家街文化遗址出土有陶瓷、石器等,包括了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内的这一时期的全部文化所在。遗址整个面积约30万平方米,探测面积12000平方米,挖掘面积5000平方米,共出土有陶器、骨器100余件。其中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剑口钵。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罐、甑。夏代的蓝纹罐、鬲(li。古代炊具,样子象鼎,足部中空)、豆等。石器有石铲、石斧、石刀、石凿、石镰。骨器有骨针、骨锥、骨簪等。生活用品有陶纺轮、制陶用的工具陶板等。

  靳家街文化遗址发现了陶窑及大量的陶器、陶片。陶窑呈长方形,根据专家推测,这是古代先民烧制陶器用的陶窑,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制陶水平。从发现的园形窑穴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使用器具贮藏(存)粮食。在房屋周围挖掘的壕沟,可有效防止野兽出没侵害,起到对氏族部落居住地的防护作用。据专家介绍,这条壕沟是一条约5多米宽的护城河式的遗址,实际上也是龙山文化时期一种原始的城防设施。靳家街文化遗址科学地反映了在远古时期,也即距今6800--4700年间,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处于太行山腹地的黎城生产、生活、繁衍。靳家街文化遗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研究黎城乃至整个上党地区新旧石器时代,包括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及夏商周各个时期的古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靳家街文化遗址的发现,把黎城的历史推至6800年以前,这个时期处于母系社会末期和父系社会初始阶段,处于以制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和以城防为代表的龙山文化结合带,而这个时期也正好是炎帝部落的产生和活动时期。

  所以,说黎城是炎帝部落的创始地和活动核心是有根据的,起码从目前来讲无可争辩。况且,据考证,黎城境内尚有许多的古墓有待发掘,黎城到底有多古老,我们仍有很大的研究和探讨空间。


2#
发表于 2017-2-19 10:27 |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了!欢迎得荣友,如果是原创首发,请加版权,也好便于推荐。
3#
发表于 2017-2-19 11: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学历史,涨涨见识,山西的历史悠久绵长。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2:47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2-19 10:27
涨知识了!欢迎得荣友,如果是原创首发,请加版权,也好便于推荐。

谢谢老师,我刚来,还不知道怎么加。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12:4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闪耀生活 发表于 2017-2-19 11:00
欣赏。学学历史,涨涨见识,山西的历史悠久绵长。问好。

谢谢老师关注,谢谢你了!
6#
发表于 2017-2-19 13:13 | 只看该作者
点击文章下方在编辑,进入编辑页面后,有一个“版”的标志,点击进入后按提示填写“版权”二字即可。
7#
发表于 2017-2-19 13:18 | 只看该作者
学历史,长知识啊~~拜读老师佳作,问候!
8#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3:44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7-2-19 13:13
点击文章下方在编辑,进入编辑页面后,有一个“版”的标志,点击进入后按提示填写“版权”二字即可。

好的老师,谢谢提醒。
9#
 楼主| 发表于 2017-2-19 23:44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2-19 13:18
学历史,长知识啊~~拜读老师佳作,问候!

谢老师关注,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1 02:40 , Processed in 0.1804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