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1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佛学者和佛教徒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8 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是一个宗教信仰者,但对于各种宗教却有着浓厚的兴趣。宗教是一个涵盖很广的问题,有文化、地域风情、政治和历史等,这是我兴趣的根源。

  新浪博客里经常看到一些佛教徒的文章,很多人看似对佛很虔诚,但却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他们更象是一个佛学知识很广博的佛学者,今天随便谈谈佛学理论者和佛教徒的区别。

  几种佛学理论者:

  第一种:虚浮。

  有一位著名高僧,在新浪里开博传道,他对佛教经典研读很深,但是我个人认为此人更象一个佛学者,并不象一个真正的佛信徒。我看过他的博客,在汶川地震期间,连篇累牍的发表赈灾的博文,内容大致都是捐赠善款的数字,有一篇博文是驳斥那些批评佛教界捐赠少的文章的。

  我个人认为此位高僧犯了佛家之大忌,佛门信徒讲究心境平和,看淡一切争执和名利场,做好事、做善事不为声名,也不应追求别人理解。即便是凡人百姓如雷锋,也能够做到做好事不留名,何况一得道高僧呢?耿耿于怀于别人误解自己的善举,这偏离了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方向。你做了善事,捐赠了善款,不在于众生是否知道是你的捐助,而是他们因为你而脱离了苦海,这才是真正的善果。再说,即便众生误解,但冥冥中佛祖自然会了然一切,何必为此耿耿于怀呢?

  第二种:宽容、平和是佛教徒的基本。

  见到不少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的文章写得很有力度,对一些对佛学理解有“歧义”的人给以无情的抨击。

  我个人认为即便是佛学,也必须遵循百花齐放的方针,佛教徒更应该心平气和的看待对佛理解有异议者。鲁迅式样的投枪匕首式文字是最有力量的思想家文字,但是我们不得不说,鲁迅不适合做佛教徒,他是文字战士。然而佛教徒不同,佛教徒是不杀生的,即便用文字做武器战斗也不可以。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具备宽容、平和的看待各种不同意见的虚怀若谷的境界,即便是佛祖重生,他会用智慧和慈悲来度化异教徒,但是不会用鲁迅式投枪文字让异教徒胆寒。

  第三种:欺瞒。

  见到一个自称自己为最虔诚的佛教徒者,他写过很多高深的对佛学理解的理论文章。但是有一次,我惊讶的发现,此人是一个有水平的佛学家,而他不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因为我看到他经常耿耿于怀有些博客圈子的管理员加精方式随意,一次他故意写了一篇没有文章内容只有题目的博文,来考验一下有没有管理员只看题目就加精。我看了这样的考验,感到又好气又好笑。亏他写了那么多高深的佛理文章,这欺瞒可是佛家之大忌。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应该心诚,诚心诚意待人,要相信人间有真诚,对不和谐的极少数更应该宽容,更不应该用这样的欺瞒来考验别人。

  第四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佛理论者。

  见过不少虔诚的佛教徒,他们经常写一些对修行感悟的高深佛理文章,但是,他们的实践往往和理论脱节,整天闭门写文章,离群索居,闭关修行,对博友的拜访和管理员的加精推荐不理不睬。

  有一次我在一个佛教徒的博文后开了一个玩笑,我说,与其你整天在研究如何修行,还不如来支持我一下。我最近在参加博客比赛,正好需要您的点评积分。你不如少写一些修行理论,少少花几分钟来帮帮我,这样你也就做了善事,我会向佛祖祷告,表扬你的善举的。

  其实,佛教徒的修行并不是独自冥想,而是在红尘中的一举一动。佛教徒的修行不是在深山老林中离群索居,而是做一个红尘中助人为乐的人。如果将雷锋的一句名言篡改一下,那么就是:将有限的烧香念佛的时间,花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最大的修行,也是最大的超度别人。乐于助人的快乐才是真正的最伟大的佛的喜乐,最终超度了别人,也就是解脱了自己。


  第五种:迷恋。

  看过一个女佛教徒的博客,她的博客文章里有好多照片,照片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和尚,这个和尚头上有着戒疤。她的文章中对这个英俊的和尚推崇备至,说他是度她灵魂的上师。

  我个人觉得与其她信仰佛祖,莫不如是迷恋这个美男和尚,这其实和刘德华、梁朝伟的那些影迷粉丝差不多。而且这位和尚显然是一个假和尚,在我们国家,从1983年开始,佛教界已经废除了在出家人头上烙戒疤的仪式,肉体的伤害和修行无关。迷恋是一种盲目的偶像崇拜,迷恋令智慧闭塞,而信仰是开启慧根的,迷恋不是信仰。

  真正的佛教徒二姑。

  我的二姑信佛,但是她大字不识,更不懂什么高深的佛学理论。她为人平和、善良,二姑父家有祖传的长寿基因,一家人妻贤子孝,其乐融融。我很喜欢二姑家的气氛,小时候常常喜欢去二姑家走亲戚。我觉得,二姑这样的人,她对佛学、佛理基本是一窍不通,但是她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佛教徒。

  佛教徒和佛学理论者是有所区别的。只有理论者,可以用教义传道。没有理论但有实践者用行动传道。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者,这些人才是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一个修行轮回。而我的二姑这样的人,我觉得她顿悟不顿悟都无关紧要,二姑这样的人是天生心中有佛的。我喜爱接近二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信仰。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7-18 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佛学者和佛教徒的区别

拜读!
佛教也好,其他宗教也好。是出世的,但终究都离不了日常生活。
佛学家和佛教徒是不同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有人说,二者的区别根本在于是否相信因果轮回。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轮回,无论有怎样深的学识,都只能说是研究者。
其实,许多出家人也是不能真正做到戒律的,所以他们就一定不能有什么成就。
真正的佛教徒是没有分别、妄想、执着的。如果有了其中一点,那他就不是纯粹的佛弟子,修行也不会有成就。
有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信然!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3#
发表于 2008-7-18 20:3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心中有佛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原创] 佛学者和佛教徒的区别

最初由 水如空 发表
拜读!
佛教也好,其他宗教也好。是出世的,但终究都离不了日常生活。
佛学家和佛教徒是不同的,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有人说,二者的区别根本在于是否相信因果轮回。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轮回,无论有怎样深的学识,都只...


有道理,芸芸众生相,因为迷茫来寻求信仰吧!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21: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快乐阳光来了

最初由 快乐阳光 发表
心中有佛


你就是有佛性的人啊,呵呵!
6#
发表于 2008-7-24 09:27 | 只看该作者
佛学功底深厚,使我不敢妄言……
只觉得文章写得好。
7#
发表于 2008-7-24 17:59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捍卫别人信仰宗教的权利。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lqm407 发表
佛学功底深厚,使我不敢妄言……
只觉得文章写得好。


呵呵,写了玩玩!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0:4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任影子 发表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捍卫别人信仰宗教的权利。


很对,宗教信仰自由,但可以交流。
10#
发表于 2008-7-25 10:57 | 只看该作者
微风对佛教很有研究啊!
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1: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程学武 发表
微风对佛教很有研究啊!
问好!


乱写写。呵呵。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1:16 | 只看该作者
可能,一些佛教徒看了本文很生气,其实,本文本着探讨交流的目的的。

因为我看到不少佛教徒的不少博文,他们写了不少应该怎样修行的文章,这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于佛教修行的看法。

本文倒不是对佛教徒的吹毛求疵,我觉得如果我的这种交流能促使佛门信仰者的修行和理论更能相结合,修行更进一筹,早日成佛,这也是我的一种善缘、善果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13#
发表于 2008-7-25 11:34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事情一旦浮于表面留于形式,就已经偏离了宗旨。

  宗教的博大精深和教义是其流传和发扬光大几千年的根本所在。但有几人是真正领略了它的真正内涵了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李叔同说佛》,丰子恺的插图,星云法师全书做的点评。读后感慨良多,与微风轻拂同感的是的确很难分辨这些佛教泰斗是学者呢还是教徒。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7-25 11:4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深院梧桐 发表
  
  有些事情一旦浮于表面留于形式,就已经偏离了宗旨。

  宗教的博大精深和教义是其流传和发扬光大几千年的根本所在。但有几人是真正领略了它的真正内涵了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李叔同说佛》,丰...



呵呵,佛学高深博大,值得探讨!
15#
发表于 2008-7-25 11:56 | 只看该作者
佛学应做到心中有佛,其实什么学都应该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8 15:23 , Processed in 0.0548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