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71|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书院,一点到几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7 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院,一点到几点

                一

  细雨,从灰筒瓦房的罅隙中滴落,只一眼,心里就忍不住遐想。再抬头,雨滴已经落了下来,恰巧滴落在鼻子上,清凉。用手拂下,看到几百年前的某个学子如我这般,疾步在雨中踏进讲堂,恭敬地向堂上的夫子敬礼,坐下后,又一次回眸看了一眼被细雨朦胧的书院。

  不远处,山长于雨中拈须站立,脚下是打湿的青石板路。

  那一眼,究竟有什么意义?或许只是一个渴望功名的眼神,抑或是久居学堂的学子对雨中山景的向往,反正,对于几千年来的书院文化来说,那一眼,不会起任何作用,也不会定格于历史的瞬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子,有可能功成名就,也有可能落寞终生。他和几百年后到这儿的我一样,平凡,普通,像躲藏在书院角落里的一粒小石子,甚至,还不如那粒小石子,石子尚可静静地躺在这儿,一边吹拂着千万年的山风,一边独自享受从绿荫缝中透出的阳光。

  书院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是距今三百年前的清代重建的,完全保持了清代的建筑布局,清一色的硬山滚脊灰筒瓦房,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红墙绿瓦,雕梁画栋。只是风雨飘摇,三百年的历史之尘已经覆盖了旧时学子求学集聚时的繁华,院落变得斑驳。后人不忍目睹,又用朱漆描红,让满院又映春色。

  若没有明末那场大火,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的嵩阳寺,由寺庙变身为道教活动场所嵩阳观,再后来又更名为嵩阳书院的这座集禅、道、儒于一体的亭院,一千多年来究竟是以何种真面目,何种构造于世人面前?

  我心中存着疑虑,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四次禁毁书院的事件,并波及其他书院,究竟这场大火是兵戈相见所致,还是朝庭进行思想控制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是听信于先人学究的口传笔记,还是后进贤士的刻意杜撰?看来只有让考古学家们问一下躺在院中的千年石子,让它们开口说话了。

  不过总有一些细微的故事是和山风细雨纠缠在一起的,也有一些学子与夫子与山长不为人知的渊源,只是那些故事,如历史之尘一样随着吹拂的山风离我们愈来愈远,飘到遥远国度中了。所幸还有丝丝神圣的书卷气息,从讲堂门缝里渗透出来,夹杂了月牙门上爬山虎的娑娑声响,猛然倾听,真以为是几百年来学子们朗朗读书声呢。

             二

  既是古朴,书院里少不了两样东西,碑和树。

  碑是赫赫有名的大唐碑,全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高9.米,宽2米,厚1米,重达80多吨,通篇碑文一千多字。我先是脸红,毕竟碑是奸臣李林甫所撰,内容也是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只是若不知道典故,见它竖立于飘着书香的书院门口,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之感。碑身斑驳陆离,有些地方破损,被掘去了很大一块,一问才知是文革时红卫兵干得好事。

  我在少年时候,对于曾经批评过自己的一位老师是深恶痛绝,一直幻想变成一只蚂蚁,爬到他脸上,咬他的胡子,只是我比起敢想敢做又敢为的小红们差远了。小红也是学子,可惜此学子决不是书院内唯唯诺诺的儒家弟子,他们是“金刚”转世,敢于冲破一切古今文明的制约,将自己内心深处的顽劣公布于世,将自己张狂的触角延伸到任何角落。文革时,又深受“唯心主义等于反动保守”之公式的影响,对程朱理学更是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这大唐碑的破损,大概就是 “城门失火,被殃及的一条池鱼”吧。

  树的来头更大了,两棵参天古柏,距今有4500年。传说是西汉元封六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所封的“大将军”和“二将军”,据说还有三将军,个头比前两位将军要高大挺拔得多,可怜只是屈尊为老三,郁郁寡欢,最终比不过大哥、二哥,率先而亡,残枝枯叶也未留下半点,甚至它生长的地方不知所踪,也许是游人脚下踩到的这片地方,也许是后人盖了房屋的那片地方,反正让我心里总有些遗憾。
  
  想想若是树也争强好胜到如此下场,那作人更要收敛一些的好。

  树洞里住着一些蚂蚁,正沿着四千多年的一条路爬进爬出,偶尔因为树干凹凸不平踉跄一下。山风、细雨,人,不会影响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书院里的蚂蚁比山上山下的同类都有学问,毕竟是听惯了夫子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讲学过活的。听得多了,蚂蚁是否也在树洞内讲学授经,是否也取得功名。只是从民国以后,书院清静落寞了许多,那些蚂蚁还一如既往地“之乎者也”呢?

  我应该捉上一只蚂蚁问一下,真的很想知道。只是有些畏惧那棵距今4500年的古柏,总感觉它像一位大智大悟的禅师。可不是吗,连蚂蚁都修成正果了,这一棵在书院内经历了佛、道、儒三教文化熏染的树能不是大师吗?

             三

  来到书院,若不提一下程颢、程颐二兄弟,就对不住北宋时书院盛名。

  回来后,我查找了理学的不少资料,羞愧的是,没有三五十年,对于理学是不会通晓的,短短三五日,连皮毛也知之甚少。

  可是,我又嗅到了什么,孤独,一种孤独,一种心灵上的孤独。

  那时,从京都吹来混杂着严肃政治气息和胭脂水粉的风,在书院门外徘徊,迟迟不能入内。无数竹林名士将一切阻拦于书院之外,寻求一种“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韵致”的生活。

  程氏兄弟呢?他们站于政治舞台上稍作表演,曲终人散,黯然离开,留下了两个孤独的身影。请相信我,孤独在这儿完全是一个褒义词,是强者精神上的超群卓绝,是自我交谈后领悟的深刻。
他们来到书院,书院也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时期,学田上千亩,学子达数百人,藏书二千多册。兄弟二人在此讲学十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循循善诱。闲暇拔弄古琴,或翠山碧水环绕之中围棋对弈。

  这日子看似悠闲,实则不然,他们一样孤独。

  纵有“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相陪,纵有“程门立雪”的优秀学子相伴,可是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超脱世俗名利后的孤独。这种与日俱增的孤独感,让他们在连蟋蟀都不鸣叫的静夜里,将平生所学,满腹经纶用琴音抒发出去,这首理学曲子由弟子继续传唱下去,使之在嵩山地区广泛传播,甚至演变为宋元明时期儒学的主要形态。

  一直对二程意见彼深的远在京都的王安石自然不会想到,不为朝廷重用的二兄弟,本已蛰伏在嵩阳书院这片小天地,竟然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创立新学说。不仅使书院成为了最好的研究学问的场所,更让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都被这种理学说所笼罩。

  既然如此,何必当初,夜静无人之时,王安石会不会气得吐血,谁知道呢。
  
            四

  说到学田,这一点值得称道,土地供养了书院。

  黄澄澄或黑乎乎的土地,啥时候和文化教育挂了钩。一定要回到那时的书院,才会知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书院虽隐于山中,却也完全是一个小集团。

  书院内有山长、堂长、夫子、学长、会长、斋长、讲书、经长、监院、掌祠、掌书以及书办等众职务,此等人们的薪水不是小数目,文化人也要吃喝拉撒吧,那也是费用诸多。再加上学子们来此求学,碰上个品学兼优的,总要给人家发点奖学金、助学金一类的,更有平时杂务修理,缝缝补补也要钱。

  阿弥陀佛,再清高的文人,估计离了钱也是寸步难行。

  他们靠什么维持日常生活呢?

  宋仁宗考虑的比较周到,赐银子吧,毕竟是死钱,花光就没了,不如赐田百亩给书院,维持书院经济。这样,田地可自产自足,还可以租给山下农民种,死钱变活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之。

  康熙十六年(1677年),登封名儒耿介将田产200亩捐给书院,又垦荒130亩作为校产,以其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在他的带动下,省学道吴子云、林晓英等也竞相捐献田地达1570亩。照此下去,书院还是书院吗?不如改名叫“地主院”。还好书院恪守文人之道,既不奢侈浪费,又不欺压百姓。所收费用皆登记入帐,严格管理,用于治学。

  属于书院的土地在整个文化历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们滋养了中国文化,为千秋大业提供后方支助。正因为有土地的滋养,书院越发才子迭出,具说康熙辛卯年,河南省在开封开科选拔举人,按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而嵩阳书院就中了五人。

  在文化历史上,这应该是土地最大的贡献了。


                五


  话说多了,不止别人烦,就连自己也倦了,闭目养神。

  悠悠然回到那时,我在书院的晨风里,突然变成一个梳双髻的书童。寻着夫子和学子们背诵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声音之中,于讲堂外,悄悄地探一次头,再探一次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7-27 12:03 | 只看该作者
融历史现实于一炉,情感丰沛。学习,问好!
3#
发表于 2008-7-27 17:29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文章是需要多日酝酿后才有下笔的从容。在散文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孜孜以求地在“溶古怀事”的天地中跋涉。她的心很细,总是在观察人间常情之不易;她是静观者,体察着世间的冷暖;她又是参与者,事事总把自己摆到邈远的前台去发问和考验。书院,何止是一点到几点,不仅满足于文章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把文学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视同精神参数,与文友共享!好文,精华鼓励!
4#
发表于 2008-7-27 21: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字,问好!
5#
发表于 2008-7-27 21:59 | 只看该作者
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点到即止的文字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意让人心生佩服!
6#
发表于 2008-7-27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写这篇文章是需要多日酝酿后才有下笔的从容。在散文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孜孜以求地在“溶古怀事”的天地中跋涉。她的心很细,总是在观察人间常情之不易;她是静观者,体察着世间的冷暖;她又是参与者,事事总把自己摆...

悠悠然回到那时,我在书院的晨风里,突然变成一个梳双髻的书童。寻着夫子和学子们背诵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声音之中,于讲堂外,悄悄地探一次头,再探一次头。
严重支持杜版的点评。这样的文章我不敢想也写不出。不曾想嘻嘻哈哈的金洲心思却是如此的细腻,刮目相看。认真学习了。抱一个。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22:23 | 只看该作者
看这种体裁,都有些累,呵呵,写起来感觉也不轻松。问好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融历史现实于一炉,情感丰沛。学习,问好!
8#
发表于 2008-7-27 23:1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字,学习!
9#
发表于 2008-7-28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雪后 发表
[QUOTE]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写这篇文章是需要多日酝酿后才有下笔的从容。在散文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孜孜以求地在“溶古怀事”的天地中跋涉。她的心很细,总是在观察人间常情之不易;她是静观者,体察着世?..


最近金洲的文字大有进展。没想到这么快哦。看来这次采访对于你俩都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促进!
10#
发表于 2008-7-28 08:4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东西总有些沉重的感觉  喜欢这样深沉的文字!
11#
发表于 2008-7-28 08:5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表达很有味道,干净利落,好文,支持精华!
12#
发表于 2008-7-28 09:03 | 只看该作者

快乐阳光来了

悠悠然回到那时,我在书院的晨风里,突然变成一个梳双髻的书童。寻着夫子和学子们背诵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声音之中,于讲堂外,悄悄地探一次头,再探一次头。
可爱
13#
发表于 2008-7-28 09:1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写这篇文章是需要多日酝酿后才有下笔的从容。在散文盛行的背景下,作者孜孜以求地在“溶古怀事”的天地中跋涉。她的心很细,总是在观察人间常情之不易;她是静观者,体察着世间的冷暖;她又是参与者,事事总把自己摆...


评读的够细致!学习美文。
14#
发表于 2008-7-28 09:3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学习!!
15#
发表于 2008-7-28 12:01 | 只看该作者
荡漾着墨香的文字,为你喝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8 16:55 , Processed in 0.1513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