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母亲的房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28 0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是星星 于 2017-6-28 19:00 编辑

    母亲老了,一个人坚守着那个院落,漫漫的长夜里,母亲就是靠着那些无法忘却的回忆勉强支撑着。我理解母亲,尽管孤独,那些美好的回忆足可以抵消母亲孤独的心境。
  
  每次回到乡下,看着母亲孤独的身影,总是要劝上几句,让她和我们回城享几年清福,直到今年,母亲才算想开。母亲就出生在这座小城,母亲也算是回娘家吧。
  
  我现在居住在小城,小城留给我太多的童年的记忆,那里是外婆家。外婆家居住的是连脊的公房,红墙灰瓦,有一个小小的院落,门前就是狭长的街道。
  
  母亲是外婆的第二个孩子,在这座小小的院落里生活了十七年。母亲说起这所房子,总免不了唏嘘感叹。
  
  依稀记得,外婆家的院落铺的是青砖,整洁,还有一种古朴的感觉。全家八口人生活在一起,孩子们时吵时闹,院子里总是热闹连天。母亲说起小时候的事,总是和外公联系在一起。母亲和大姨吵架,外公就罚两个人赤脚站在院子里,不许吃饭,不许睡觉,直到两个人认错,并且保证下次不再犯。母亲倔强,只能多站一会儿。
  
  小舅舅比我大十二岁,骨子里就瞧不起我们乡下人,我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哭起来,小舅舅就在一旁说,哭吧,乡巴佬小丫头。外婆就拿着笤帚满院子追打小舅舅,外婆并不是真打,只做做样子。
  
  外公喜欢杯中之物,家里孩子又多,日子很艰难。外公除了上班,下班回来还去城外的河边抓蟾蜍,蟾蜍可以换钱贴补家用,也换点酒钱。大姨体弱,几个舅舅年纪又小,母亲十几岁就和外公一起出去抓蟾蜍。吃过晚饭,背上带盖子的木桶,拿上一个手电筒,沿着狭长的街道,走向城外蛙声阵阵的河塘。
  
  那个年代,家家的粮食都不够吃,常常会饿肚子,饿得实在难受,就在家里寻找能吃的东西果腹。外婆是不会留下任何粮食在外面,也不可能有干粮之类的东西。正好外婆买回一捆大葱有匆匆出去了,母亲招手叫过大舅,两人一商量,就把大葱抱进屋,在火上烤一下,大葱才不会太辛辣,吃到肚子里不会太难受。大舅与母亲的感情最好,母亲在村里盖第一座房子大舅出力最多。
  
  一九六五年,十七岁的母亲作为知青来到父亲生活的村庄。家里有下乡知青,小城可以给母亲的兄弟姐妹安排一个工作,体弱多病的大姨受了母亲的恩惠,有了一个稳定的工作。二十岁,母亲嫁给了父亲,没有房子,只好借住在安排知青的房子里。那是临街的一栋房子,出门就是村里的主街道,没有院落也没有围墙。村边的一条小河雨季里经常泛滥,河水漫过街道,漫过门槛,流进屋子里,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母亲弯腰弓背向外掏水。我和两个妹妹都出生在这栋房子里,印象相当深刻。
  
  这栋房子是村里的共有财产,村里多次催促搬家。父亲兄弟四个,家里穷,父亲结婚时也没有房子,只好自己盖。国家有一个扶助政策,没有返城的知青可以拨给三百元建房款,区区三百元只是杯水车薪,其余的只能在村里借贷,好在父亲是土生土长的庄稼汉,在村里有信誉。垫房宅的黄土从村外拉回来,石料从几十里外的山上选。半个多月,父亲和大舅风餐露宿,泪水和着汗水。
  
  乡下民风淳朴,尤其是盖房子这等大事,前来帮忙的人很多,在乡下,这种行为叫帮工,是义务劳动,东家管饭就可以。帮工的有男有女,男的建房子,女人帮厨,母亲里外忙活,还得照顾我们三姐妹,付出的辛苦就可想而知了。
  
  房子终于盖起来了,三间大瓦房,宽敞明亮,只是院墙矮一些,院门是用槐树条子编织的,我们称它排子,而不叫院门。院子的东西两侧是高粱秸扎起的篱笆,篱笆围成一个小院落,还有一个小菜园,时令蔬菜供全家人享用。靠近西侧篱笆墙还有一个猪圈,两头肥猪是母亲的小银行,自然也少不了鸡屁股银行了。
  
  新盖的房子与邻居一般无二,母亲也同村里其他女人一样守着房子,守着一屋子烟火,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养儿育女。母亲曾说她会在这所房子里直到老去,二十几年后,母亲不得不搬离这所房子。
  
  村庄临近一家煤矿,地下开采严重,村庄成了塌陷区,必须整个村庄拆迁。国家发放了补偿款,建房的资金不必发愁,土木工程不可轻动啊!建房是大事,劳心费力的,父母年纪又大了,我们姐妹又在城里上班,能帮助父母的实在少得可怜。
  
  父母又一次为建房奔波劳累。关于建筑格局,父亲征求我们的意见。村里许多人家盖起水泥浇筑的房子,墙面镶满瓷砖,看上去坚固美观,却少了木梁泥瓦的朴实与暖意。父亲说道:哪个女儿想回来,他盖最气派的房子给她,母亲确是坚决反对。母亲说:她是回不去了,让她的几个女儿都留在城里。我知道,小城是母亲的一个梦。父亲拗不过母亲,简单盖了五间瓦房,在村子里,这所房子显得土气与另类。父亲一直纠结自己没有儿子,不然也盖和邻居一样气派的房子。我心里虽然有些郁闷,也能理解父亲。
  
  新房子新院落父母依旧会种上些时令蔬菜,只养了一条狗。家里的日子好过了,吃的用的不用愁,附近的集市都可以买到。我们只希望辛苦一辈子的父母在自己宅院里过一段清闲的日子,我们在外奔波,想起家里的宅院,想起宅院里的父母,漂泊的心就有了依靠。
  
  几年前父亲丢下母亲走了,诺大一个宅院只剩下母亲一个人。院子里依然种植各种蔬菜,我知道那是种给我们吃的,在蔬菜最鲜嫩的季节,我们未必有时间回到母亲身边,想起这些,心里充满愧疚。母亲明显老了,丢三落四,却常常和我们叨念记忆的点滴,那是母亲无法割舍骨肉情怀。母亲的娘家人只剩下和母亲感情最好的大舅,两人住的远,彼此思念,却不能常常见面。
  
  在小城,我们为她选了一处住宅,让母亲落叶归根。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6-28 08:3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星星
3#
发表于 2017-6-28 08:32 | 只看该作者
天涯何处不相逢,又在这里见到你了,呵呵
4#
发表于 2017-6-28 08:51 | 只看该作者
加版权
5#
发表于 2017-6-28 09:2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人。 母亲的房子,一篇亲情,几多惆怅,都是生活赋予人生的。
6#
发表于 2017-6-28 10:14 | 只看该作者
深情款款,令人动容
7#
发表于 2017-6-28 11:17 | 只看该作者
排版规矩很懂嘛
8#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1:25 | 只看该作者
版权加了,排版一会摸索
9#
发表于 2017-6-28 11:34 | 只看该作者

版权如何加我也不懂,笨笨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2: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老师关注与帮助,给老师们敬茶。祝夏安。
11#
发表于 2017-6-28 15:4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光临散文版!
写母亲的房子,其实也是写母亲这一路走来的坎坷。文章平实自然深情。欣赏!问好!
“只只做做样子”,多了个“只”字。
12#
发表于 2017-6-28 16:54 | 只看该作者
    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很不错的文字,结尾体现出有孝心……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18:5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们的点评,新人报道,望得老师们的帮助。虚心学习,感恩老师们的帮助。
14#
发表于 2017-6-29 11:35 | 只看该作者
我想,母亲的内心是孤独的,却又是平静的,这种历经苍桑的沉重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共性!
从外婆家的院落开始吧,既然选择了房子作为载体,就从这里开始,把想说的好好说,与此无关的少说,通过房子这一载体来刻画母亲的倔强,隐忍以及血脉之间的情深!
问候:)
15#
发表于 2017-6-29 11:52 | 只看该作者
湘江往北 发表于 2017-6-29 11:35
我想,母亲的内心是孤独的,却又是平静的,这种历经苍桑的沉重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共性!
从外婆家的院落 ...

赞同这个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 18:36 , Processed in 0.12592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