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81|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映叶乳茄浓黛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3 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映叶乳茄浓黛抹


  
  爱好养花的缘故,逢到闲暇,总爱去花卉市场观赏花卉。前不久去花卉市场,忽然发现了几盆新鲜花果。挺秀的枝条上,疏叶下的果实或者红若樱桃、或者黄若芒果、或者白若仙人果。问师傅是什么花儿?师傅回答说不是花,是蔬菜里的观赏茄。细观花叶,果然是茄子,不过结的果实却与我印象中的茄子大相径庭。宋代诗人张耒,在《秋蔬》中有一句:“藏鞭雏笋纤玉露,映叶乳茄浓黛抹。”若让他来看这色彩多变的微形茄,殊不知他的诗句该如何改?

  茄子在鲁北,种植极为普遍,逢到栽种时候,集市上便有人出售育好的茄秧。庭院菜园里种茄子,屋墙便是自然风障。若田间栽种,则需在北面用高梁秸夹设篱笆,为的是遮挡寒风,以利茄子缓苗发棵。母亲每年在自留地里栽两行茄子,所以家里夏、秋饭桌上茄子总是源源不绝。茄子幼苗是草本,成苗后枝条木质化,呈粗壮的灌木状。茄子根扎的深,绝对耐旱,这也是母亲喜欢栽种它的原因之一吧?

  用茄子做菜,母亲最擅长素炒茄丝。把紫黑色的茄皮削除,先切薄薄的片,后切细细的丝,放锅内与油盐葱丝炒熟,就可供我和弟弟们放学归来狼吞虎咽了。蒸窝头的时候,母亲嫌再炒菜费事,便把茄片蒸在锅内,出锅后做凉拌茄泥,也很可口。秋天霜降时候,茄秧上仍有许多半大茄子,扔了可惜,母亲便命我统摘下来,放锅内蒸熟,在饭桌上用面板挤出水分,放小缸内腌制,村里人都称这方法为腌茄包。早饭、晚饭捞出切碎当咸菜,风味独特。母亲也会做炸茄盒,却很少做。常年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家后想露一手,说要给我们姐弟几个做烧茄子吃。从未吃过烧茄子的我心下狐疑,茄子用火烧难道不糊气?等父亲做时,我自然用心观察,原来是先把茄子切成方块,放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淋油再回锅炒,自然要比母亲的素炒茄丝好吃多了。父亲回单位后我曾央求母亲做,母亲只说嫌费事。长大后才理解,那年月庄户人过穷日子,经不得这般浪费呢。

  读《红楼梦》,记得贾府里做的一道菜叫茄鲞。刘姥姥品尝再品尝,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口感,因此问凤姐儿是什么法子弄的。凤姐儿便笑着告诉刘姥姥:“这也不难,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的感叹:“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一道茄子菜,见证着贫与富差别之大,也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之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茄子为茄科茄属,温带为一年生草木植物,热带为多年生草木植物。最初起源于印度东部,传入中国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述茄子:茄二月下种,出苗可移栽,茄的株有二、三尺高,叶子大小如手掌。从夏到秋,茄开紫花,五瓣相连,黄蕊绿蒂,蒂包其茄,茄瓤内有子,大小如芝麻,茄有青茄、紫茄、白茄。白茄也叫银茄,味道胜过青茄。可见李时珍观察之真切,摹写之详尽。远在《齐民要术》中,就已记载了怎样栽培茄子。宋代的杨万里,在《山村》中云:“风烟绿水青山国,篱落紫茄黄豆家”。如此看来,那时茄子已是山村篱笆院落中的寻常蔬菜了。流传有这样一幅写茄子的对联“炀帝落苏流紫韵,梁武御寺漾茄香。传说隋炀帝非常喜爱紫茄,为之起名落苏。梁武帝造寺,以真姓命名为萧寺。因为是皇帝主持造就,故又称之为御寺。清代诗人朱彝尊,在《临江仙引·咏茄》中有一句“筠蓝满,饷白牛萧寺,赤马吴船”,用词句来尝颂其事。茄子引入中国之后,有伽、落苏、昆仑瓜、酪酥、小菰、紫膨享、草鳖甲之别称,古老的称谓,不知是否有人仍然如此称呼它?

  小时候,常去给茄子培土、除草。发现茄子分枝很有规律,果实自下而上也很有规律,即茄子必定结在分枝处。村里人习惯把首个分枝处结的茄子称门茄,再分枝后称对茄、称四面斗、称八面风、称满天星。单单这些称呼,我看就很有中国文化之韵味呢。茄叶颜色与果实颜色相关。紫茄品种,叶子多为紫色,青茄白茄绿茄,叶片均为绿色。茄花为两性花,大多单生,自花授粉,也可自然杂交,新品种出现便和杂交有关。茄蒂处长有针刺,我摘茄子时,不防备被针扎破过手指,吃过苦头,方知小心提防。茄子形状,分球形卵形和长形,一般是球形最大,卵形次之,长形最小。宋代诗人郑清之,在《咏茄》中这般形容圆茄:“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可见那时一品官员,是着紫服上朝的。茄子自古吃嫩,老了种实充满果实就不好吃了。中国有句古谚叫做“茄子也让三分老,”用来比喻要敬让老年人。莫非,就是从茄子老了便不可食用引申而来么?

  茄子富含营养,自古便受人们喜爱。叶申芗在《踏莎行·茄》中称颂它:“昆味称奇,落苏名俏,五茄久著蔬号。自从题做紫膨享,食单品减知多少。作脯原佳,将糟亦妙,老饕所嗜从吾好。忆并自苋话清操,自惭肉食非同调。”饕餮,传说中的凶恶贪食野兽,古代鼎彝等铜器上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叫做饕餮纹。一句“老饕所嗜从吾好”,泄露了作者对茄子的贪食。散落民间的茄子吃法,可谓五花八门。除了寻常的包茄馅饺子、蒸茄馅包子、蒸茄末肉饼、蒸瓤茄子。可干制的有:辣茄子干、芝麻茄条;可盐渍的有:芥末茄子、速腌茄子、酱茄子、甜酱茄子、腌蒜茄子;可烹炸的有:炸茄盒、脆皮茄卷、玻璃茄子、烹炸茄条,锅塌茄盒;可凉拌的有:凉拌茄子、松仁茄花;可爆炒的有:五色茄丝、鱼香茄花、双柿烧茄子、东坡茄子、一品茄子、菊花茄子、茄子香菇肉末、酱爆茄子、川香茄子、秋梨咕老茄。等等。如果单用茄子来摆一桌酒宴,可以不带重样的呢!

  上小学的时候,冬天课堂上不生火炉,我的手常常皲裂成冻疮。母亲就用茄根,茄杆皮煮水让我洗,那些龇牙咧嘴的口子就消失了。有时候闹痢疾,母亲也用茄根和石榴皮捣碎,用冰糖水喝下,肚子果然就不痛了。我因此知晓,茄棵原本是一味中药。

  喜欢白塑料盆中那棵樱桃般观赏茄,讨价还价后爱不释手的带回家。后来,终于了解到这系列观赏茄品种名为“小丸茄子”。茄子重量均在50克以下,不单有红、黄、白三种颜色,还有黑色、绿色、大红色和紫色。色彩鲜艳,娇小玲珑的茄果,惹人喜爱,真是映叶微茄七彩色呀。看来,张耒的诗句,亦只能如此改了。最后,劝大家照相的时候,别忘了喊一声“茄子”,说不定灿烂的笑容,能够感动整个世界呢!

山东省宁津县工商局  高迎春  邮码:253400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8-3 18:08 | 只看该作者
纵横交贯式的笔触娴熟妥帖,具象描述因为融入了厚实的历史和人文情愫而愈加丰满细腻,从而彰显出了艺术的、学术的、人文的和历史考证的效果,确实好文,精华支持!
3#
发表于 2008-8-3 18:17 | 只看该作者
轻重交揉,无粉饰,自有韵味,支持。
4#
发表于 2008-8-3 18:21 | 只看该作者
茄子,这种最为普通素朴的植物,如今仍然是我们最为常见的蔬菜。也是我们最为喜欢的蔬菜。茄子的做法很多,我就非常喜欢吃烧、或蒸的,不过,不管怎么做都少不了蒜头这个佐料。我们往往越是对一种蔬菜熟悉可就不一定对它充分地了解。所以,每次欣赏高版主的文章,总能领会,领略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质。支持精华!
5#
发表于 2008-8-3 19:01 | 只看该作者
既有茄子的种植,又有茄子的家常与高级吃法,更有有关茄子的精美诗文,真可谓雅俗共赏的好文。问好。
6#
发表于 2008-8-3 19: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这有句俗话说得是,吃菜要吃茄子,找堂客(老婆)要找麻子。意思说得很有了,就是茄子做为蔬菜,是非常有营养价值与美味价值的。非常版主写的这篇文章,很有味道。问好。
7#
发表于 2008-8-3 19:33 | 只看该作者
通过阅读高版对笳子的描述,了解了很多关于笳子的知识。继续欣赏,问好高兄!
8#
发表于 2008-8-3 20:14 | 只看该作者
观赏茄,好新鲜啊!文章旁征博引,有情趣亦有厚度。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08-8-3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纵横交贯式的笔触娴熟妥帖,具象描述因为融入了厚实的历史和人文情愫而愈加丰满细腻,从而彰显出了艺术的、学术的、人文的和历史考证的效果,确实好文,精华支持!



版主一贯的风格,娴熟的文笔,拜读!夏安!
10#
发表于 2008-8-3 22:49 | 只看该作者
我说我这阵怎么这么爱用七个字组成的句子做标题呢,原来是跟高版学的。不过是学了一点皮,高版的是有根有据有来源,我的要么是篡改别人的好句,要么是瞎捏。高版当我是你的学生么。
11#
发表于 2008-8-4 00:49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学习高版系列花事美文,引经据典,淡雅精致,高版的大作总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增长见识。问候!
12#
发表于 2008-8-4 00:51 | 只看该作者
高版的紫茄里,有故事,有亲情,有人文历史,文字中呈现出了一个世界。笔触自然、饱满、情趣浓。欣赏并学习!问候高版,美好常住!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07:4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敬一兵 发表
纵横交贯式的笔触娴熟妥帖,具象描述因为融入了厚实的历史和人文情愫而愈加丰满细腻,从而彰显出了艺术的、学术的、人文的和历史考证的效果,确实好文,精华支持!
谢谢敬版细致点评和鼓励!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07:41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叶桢 发表
轻重交揉,无粉饰,自有韵味,支持。
谢谢光临支持。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07: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杜永生 发表
茄子,这种最为普通素朴的植物,如今仍然是我们最为常见的蔬菜。也是我们最为喜欢的蔬菜。茄子的做法很多,我就非常喜欢吃烧、或蒸的,不过,不管怎么做都少不了蒜头这个佐料。我们往往越是对一种蔬菜熟悉可就不一定...
谢谢永生的理解。握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3 17:41 , Processed in 0.22644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