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152|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诗意清晨的现实表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1 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清晨的现实表达
  
             
           汤如浩


            一
  
           
  清晨,是鸽子,率先打碎乡村的宁静,它们呢喃的早安问候,咕咕哝哝,接连不断,尽是些没有主题的闲话,从这个屋顶飞到那个墙头,它们像一夜难以入眠的人,晃动的翼翅缺乏力度,是晨曲的慢板,在阳光熹微的时候响起。

  麻雀们不甘示弱,在白杨的枝头发表高论,叽叽喳喳的吵声是要压过鸽子吗?树荫是它们的议事厅,吵吵闹闹,似乎在讨论有关今年夏天的粮食问题,它们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的代表,激烈的言辞看得出它们的投入状态,倘若忽然跑来一阵微风骚扰,它们就会戛然而止,是因为机密的原因吗?

  那只杂色的公鸡和留在家中的小羊羔在吵架,肯定与分配不公有关。关于食物问题上,它们各不相让,寸土必争,看来,这也是全球性的共性问题,低等动物也概莫例外。公鸡的声音高昂而富有挑逗性,刻薄,恶意,凶猛,而羊羔坚持不懈,毫不妥协,它的声音是间断间续的,有些虚空和无奈,可能也有些委屈∶它的妈妈被送到很远的荒滩上去了。

  树叶在飒飒,随着风的节律,紧一阵慢一阵,我怀疑它们是在随着DJ舞曲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没有一处放松的地方,肌肉紧张,相互碰撞,各个关节全部活动起来,发出奇异的声响,但最终都不是动物们的对手,在长一声短一声的鸡鸣狗叫的呵斥中,它们的声响渐次疏淡、式微、消失。

  黑毛驴一声石破天惊的叫声,给它们画上了圆满的休止符,清晨在乡村大人们慵懒急躁的叫骂声中,回归了世俗生活的真谛——有些生活的驾驭方向,原本就不是凡俗的人所控制得了的,何况那些平凡的生灵。
             
          二
  

  阳光首先抹红的是杨树梢。

  东方的土丘向阳的地方发黄,顶端发白。土丘上的灌木丛镶上一道红边子,茎秆的中心部位黑灰,露出一些光线的丝缕,像假的一样令人不可思议。屋顶发白,或者发黄,和土丘一样的颜色。麦田深绿,枝叶浅灰,黄色的底叶反而发白,如果不细细端详,绝对看不出它们是一个整体。油菜阔大的叶子纷纷披拂,叶的边缘,留些许明亮的绿意,向纵深发展,逐渐变得深暗,叶脉浅白,划出清晰的纹路。平视,油菜花擎着一盏盏闪闪的小灯笼,延伸到土丘的脚跟,像要点燃什么似的,微风吹过,却不熄灭,划出不规则的图形,又恢复原状,这些星星点点的微黄,使整个大地有了些微的光明和亮色,一直远去,远去。

  天空还有些暗。西天一片迷蒙。小院落的上空,开始有一些黑色的小点,是蚊虫的影子,这些移动的黑色斑点,已经衬托出天空的明亮。白杨树还是一片模糊的剪影,房屋出现疏淡的轮廓。小花园里,向日葵身影高大,体格魁伟,花头黄色微白,叶片黑褐色,掺合着些许白色和绿色混杂不甚分明的颜色,葵花和灯盏花、大丽花相比,不亚于欧洲球员和他们的亚洲同事,前者迫使后者形状模糊,颜色亦模糊不清,只有花池边的黑色陶制大缸,颜色越加分明,仿佛这样的时光专为它而设置。

  一缕缕白色的炊烟腾空而起,整个天空霎时明亮起来,好像谁下了一道命令,把厚重的大门打开了,冲出色彩的精灵,顿时,所有的一切明朗无比。尘世的烟火气息,无限真切。

            
           三
  
  空气中弥漫着炊烟的味道。

  炊烟唤醒乡村的嗅觉记忆。

  炊烟与麦子、豌豆、油菜等有关,它们是亲戚关系。麦秸秆、豆秸秆、油菜秸秆,它们在灶膛欢歌笑语,燃烧、旺盛、熄灭,这个过程,与悲壮、牺牲、奉献一类的语词似乎没有紧密的关联,秸秆的质地易于和火接近,发生密不可分的零距离接触,是它们的一种必然和归宿。

  秸秆与火苗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火焰、灰烬、烟雾,灶膛是它们活动的舞台,温度上升,锅底滚烫,锅内的水发出欢快的啸声。烟雾飘散,在烟囱的孔道里迤逦穿行,从乌黑的出口磅礴而出,饱受束缚的躯体,在幽暗的天空,舒展开了,逐渐扩大为无边无际。

  炊烟淡淡的味道、羊牛马腥膻的味道、乡村堆积如山的各种秸秆逐渐腐朽的味道,青草,豆麦,蔬菜,乡村的所有,散发各自独特的气息,在空气里穿梭、游弋、逡巡,向各方飘散、混合、凝结,不分你我,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境界。

  还有泥土的气息,带着潮润、隐秘、玄奥,是一个隐藏的精灵,悄无声息,沿着泥土的纹路,弥散、游走、漂浮,布满整个空间,又像一个不安分的孩子,片刻不肯安闲,总是不绝如缕地从泥土的缝隙里散溢出来,左右观看,不失时机地拐弯、扭腰、仰头,在每一个角落穿行,多么认真啊,像在找寻遗失的宝藏,唯恐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如果是梳头的篦子,把每一处都梳理过好几遍了。

  还有揉着眼睛懵懵懂懂的孩子、毛茸茸胆怯的红色小鸡雏、黑色的瞪着明亮的大眼睛到处观察的小猪,羞怯的站在栅栏旁四处张望的小羊羔,趴在窗台上眯着眼晒晾着蜷成一团的的小猫,屋檐上悄声悄气说话的小麻雀,都散发出暖融融的世俗味道。

            
           四
  
  山峰连绵无尽,层层叠叠,有着或深或浅的轮廓,是鱼的脊梁,重叠累加,依次排列成长龙的形状,高低起伏,向东南或者西北,漫游,滑翔,腾空,空气是这种大鱼的浩淼海水,河床在远方,面目不清的云朵就是点点的浪花,这种翻飞是静止的,云的志趣只在刻意于浪花的流动造型,像在追求完成一个完美的定格。

  树在远方,与土丘相比为邻,树影婆娑,是邻村疯女人的头发,没有规则地摆布,这可能与风向无关,它们就这么随意惯了,带有了遗传的基因,你看那些矮小的白杨树,不也一样吗?是缩小的杨树的翻版,全部合了伙,遮住了土丘的面目,炫耀自己似的。土丘张皇,偶尔从杨树的缝隙里探出粗粝的外形,又不好意思似的,隐去了。草木稀疏和青丝陨落,毕竟不堪一睹,看来人和山峦土丘是一致的。

  大地平坦如砥,那是油菜花金黄的海。花海起伏,是锦缎不经意间的偶然抖动,每一次没有节律的波浪似的轻颤,都像一声轻微的叹息,与风无关,油菜花的深处,就是大地的心窝,还有,灵魂。付出一地的金黄,关乎泥土、阳光、水分、养料,油菜貌似深沉的造型,其实是一场关于生长和成熟、生命一类命题一次短暂的思考,只不过,没有哲人的精邃和深刻罢了。

  村落是一个蹲着的黑影,沉静,孤独,隐忍,只有天光大开,方才可以看到阳光中明黄色的方瓦棱缝,腐朽的圆形木椽头,还有褐色的麦秸垛,是一座座坍塌的烽火台,静卧在祁连山雪峰之下,和遥远的历史隐隐连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一
2#
发表于 2008-8-21 12:47 | 只看该作者
乡土气息很浓厚的一组文章,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汤老师驾驭文字水平的很高。欣赏。
3#
发表于 2008-8-21 15:4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以这些鸟儿以及家禽的喧闹声开场了:鸽子率先打碎乡村的宁静、麻雀麻雀们不甘示弱,在白杨的枝头发表高论、那只杂色的公鸡和留在家中的小羊羔在吵架、树叶在飒飒,黑毛驴一声石破天惊的叫声。最符合最出彩的乡村清晨的场景描写。进入文章的第二节,开始以千汇万状的自然景致为主,以“一缕缕白色的炊烟腾空而起,整个天空霎时明亮起来,好像谁下了一道命令,把厚重的大门打开了,冲出色彩的精灵,顿时,所有的一切明朗无比。”宣告了农人家新的一天生活的开始。第三节,也是最重要的一节,这里的描写不仅极富情感,同时在断语上,在节奏上都非常精致。“炊烟淡淡的味道、羊牛马腥膻的味道、乡村堆积如山的各种秸秆逐渐腐朽的味道,青草,豆麦,蔬菜,乡村的所有,散发各自独特的气息,在空气里穿梭、游弋、逡巡,向各方飘散、混合、凝结,不分你我,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想境界。”后文章的第四节,则将目光移动着,这里的感喟与联想不是偶然的冲撞,而是多种情愫的糅合,是一种兼具切身实际与思想升华的质点。整文,状物凝写,仿佛伸手可触,抒情表意,引人心弦共鸣;可谓切实具体的绸缪帷幄,跌宕多次而步步入胜。这就是作者对乡村生活沦肌浃髓的深切感受。好文,精华支持!
4#
发表于 2008-8-21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原创] 诗意清晨的现实表达

最初由 汤如浩 发表

         诗意清晨的现实表达
  
             
           汤如浩


            一
[/FON...



语言用的真好,意境也浑然天成,,汤如浩老师真的对我们乡村生活是深有体会的,写作的人不一定非要天天生活在乡村,但对于乡村生活一定要有极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5#
发表于 2008-8-21 16:23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的美妙,细致
6#
发表于 2008-8-21 17:01 | 只看该作者
诗意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乡村诗意的早晨。问好如浩。
7#
发表于 2008-8-21 17:22 | 只看该作者
读阿浩的文章感觉非同一般,语言总是欢快,把乡村描述的美妙动人,欣赏,问好!
8#
发表于 2008-8-21 1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诗意清晨的现实表达

欣赏
9#
发表于 2008-8-21 20:37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欣赏这样的文笔,质感而又优美,韵致浓郁,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8-8-21 20:39 | 只看该作者
多角度的黎明,表达很见功夫。
11#
发表于 2008-8-21 23:56 | 只看该作者
安静而又喧嚣的场景.欣赏!
12#
发表于 2008-8-22 00:21 | 只看该作者
思绪开阔,语言优美。
13#
发表于 2008-8-22 08:30 | 只看该作者
宛如乡村风情画!
14#
发表于 2008-8-22 08:3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高迎春 发表
宛如乡村风情画!


支持高版观点,有请论坛的画家献上一幅。
15#
发表于 2008-8-22 09:13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汤如浩的文字,质感,有一股内在的力量,使得文章很耐读,支持精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0:14 , Processed in 0.2425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