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与自行车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9-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与自行车的故事

  小时候,我非常羡慕家里有自行车的伙伴。逢年过节,他们或骑或坐,去亲朋好友家串门;休息时间,他们相伴结对,风风光光地骑车到镇上或者县城去玩,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冲动,什么时候,我家也能有一辆自行车呀!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吧,我邻居同学家有了一辆自行车。其实,严格讲,那都不能算是自行车,没铃铛,没护链板、护泥板,后面支车的撑架子也没有(走到哪,找地方一靠或者往地上一躺就行),车把上的皮套没了,车座套子原来是啥样,不知道!现在是木板上面蒙了厚厚的一堆布,通身上下都是斑驳的锈蚀,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更要命的是没有闸,前后都没有,要想站住,就得用脚使劲去踩前轱辘。不过,这车子有好处,轻巧(若干年后,我开玩笑说,如果骑这车参加比赛,会给运动员省不少力气)。也亏了小伙伴父亲手巧,铁匠、木匠手艺都能来两下,把那破玩意鼓捣的挺耐捣砸。

  就这样的自行车,也成了我们的欢乐所在。只要大人不用,我们一有时间,就把它推到打麦场上,轮流学车(那段时间,这个小伙伴绝对是我们的“领袖”),那份热情就别提有多高了。

  在打麦场上学车有个好处,地方宽敞,可以随便拐弯,该站住的时候,就使劲往麦垛子上一靠,轻易摔不着,而且,那是春天的时候,地面已经疏松,又有散落的麦秸,就是摔到了也不至于太厉害。小伙伴们学车斗挺认真,一开始的时候,只要一摔倒或者站住就轮到别人了,后来,随着技艺提高,规定每人就两圈,到站必须交车。春天的麦垛子,表面的麦秸已经发霉,经过一个冬天西北风的抚摸,又蒙上了一层尘土。那段时间,小伙伴们练完车的时候,不仅是一头麦草,而且脸上、身上净是黑色灰尘或汗水混和的黑泥,回到家免不了饱受大人的责斥,但是大家还是兴致勃勃,痴心不改。

  就在那年麦收季节,有天中午,母亲从地里回家后说,今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就缠着要去买点肉。拿着父亲摸索出来的几毛钱,我兴冲冲地借来伙伴家的自行车就出了门。从村子到镇上(那时叫公社)有个两华里多的上下坡,特别是回来的时候,下坡又长又陡,拐弯还多。我自认为技艺高超,也是嫌坡长,更主要的是怕推车走,别人看见笑话,就骑车下坡,结果车子越跑越快,后来就感觉跟飞似的,一紧张,脚也不会踩前轱辘了。路的两旁,右边是高高的陡崖,左边是两三米深的麦茬子地,我只好任由自行车狂飞,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快到坡底的时候,我终于控制不住了,先是往右偏,紧接着赶紧左拐,一头冲到了麦地里。多亏这一截的麦地只比路面低不到一米,麦子也还没收割,我只是左肩膀和左大腿外侧吃了劲。晕头晕脑爬起来,只觉得身上疼的厉害,幸好没擦破皮。看看四周没人,赶紧就往回赶,一边骑车,一边忍不住悄悄流了两滴眼泪。到家后,父母只以为天热出汗,到没有想到其他。送还自行车的时候,我才想没给摔坏吧,上下左右看了看,提起自行车摇晃摇晃,哈哈,没事!过了几天,母亲发现我肩头有淤血的痕迹,怀疑是那天骑车摔的,追问半天,我支支吾吾,到底没好意思承认。

  1981年,我高中毕业,到离家近80华里的临汾上学。如果坐公交车回家,虽然来回也就六毛钱,可我还是拿不出。每逢周末,我就步行约10华里,到姑姑家借自行车。那段时间,精神头特别好,周六中午一吃完饭就动身,一点半准时到姑姑家,不到下午四点准能回家,经常是直接到父亲劳作的菜地里,帮着父母干点农活。星期天下午三点多往临汾赶,在姑姑家混顿晚饭再赶七点半回学校上自习。忙碌的姑姑心疼侄儿,经常送我回学校。那时,临汾有个顺口溜,说是“要说临汾花果城,先看东关龙须沟”,东关那截,路窄不说,弯弯曲曲,坑坑洼洼,没路灯,特别是雨雪天,简直没法走,可是这里又是我回学校的必经之路。我的车技太差,经常就是姑姑骑车带我,一到险难路段,常常是我要下车步行,姑姑不让,三磨两蹭的,我就跳到了泥坑里,姑侄儿俩哈哈大笑着继续往前行。

  1984年,我参加了工作,给父亲买自行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可是当时还是要凭票去买。直到1986年夏天,才通过一位朋友在临汾买了一辆“红旗”牌加重自行车。骑车回家的路上,我还真有点心潮澎湃。到家后,已是晚上,暂新锃亮的自行车一进院,我麻利地把车子往院子当中一支,那清脆的“啪”的一声,就别提多美了。父亲从地里回来,在昏黄的灯光下,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自行车,前后左右转了好几圈,才稳稳当当地坐在了旁边,一声不坑,抽起了旱烟。

  后来,家里又先后买了几辆自行车,有加重的,还有妹妹骑的小坤车,不过我好像再没看见过父亲当初的那种神态。

  几年后,我沉浸在恋爱的幸福中。那时,单位远在离城近20公里的乡村,班车又极不方便,恋人家有自行车,于是骑自行车逛城市就比较多。刚进榆次城要上一个大坡,我要充英雄,就不让恋人下车,吭哧吭哧地往上骑。有几次让恋人的朋友看见,也成了大家饭桌上佐酒的谈资。不过,我的车技还是太糟糕,有好几次,要么是因为躲车,要么是莫明其妙的原因,就冲到路旁的排水沟里,更为糟糕的是好几次俩人连车躺在马路上,多少年以后,妻子当笑话讲,让我在女儿面前都汗颜。

  一转眼,女儿出生了,岳父经常骑自行车带上外孙女出去玩,他们到学校前面的小河边抓鱼,到后山上捡枣,到镇上购物。有一次,爷孙俩到河边去玩,淘气的女儿不老实,双脚乱动,结果就给夹了一下,姥爷给吓坏了。我赶紧与妻子骑自行车带女儿到乡卫生院去检查,只是点皮肉伤。回来后,看见老人家无力地靠坐在学校门口,脸色苍白,仿佛苍老了很多。我连忙上去汇报检查情况,反复解劝,他才缓慢地站起来,轻轻抚摸着外孙女的脚,仔细查看半天,才和我们一起推着自行车慢慢回了家。

  1996年,学校搬迁。双休日,我经常骑车带女儿到附近的飞机场看飞机,或者进榆次,逛逛当时很火的跳蚤市场,还爬上还未通车的高速公路去玩。女儿坐在后坐上,一路上喋喋不休地打问路边新奇的事物,可以说,女儿的童年是与自行车很有缘分的。

  女儿上学后,妻子一直琢磨给孩子买辆自行车,既为锻炼身体,也为将来进城上高中做准备,女儿的兴趣也很高(我们办公室就与家属区一个院,所以多少年也没有购自行车的必要),但那时我总是忙,没时间和他们一起上街。大概是2000年吧,一个星期天,母女俩奔波了大半天,高高兴兴地买回了自行车,是红色的24型车,妻子又给座套、大梁都加了粉色装饰,非常漂亮。我也有了新任务,就是挤出时间陪女儿学车。

  那是在宿舍楼后面的大操场,平整宽敞的地面,骑上自行车就别提有多带劲了。我先让女儿推着自行车走,慢慢琢磨平衡问题,有了感觉之后,再练习骑车。那时,女儿的个子已经比较高,一捏闸,就可以叉腿站住,可是她还是过分紧张,停车时,总是忘了捏闸,“噌、噌、噌”地往前冲半天才能站住,搞得我在旁边总是提心吊胆。一开始,她非让我在后面扶住才敢骑,慢慢的我就偷懒,撒开手,只是跟着跑,嘴里不停地鼓励着。有一次,她一回头发现我不在,连忙停车,还不住的埋怨。不过也好,自信心立马强了,我就再也不需要跟着跑了。之后,我们一家三口多次骑自行车出去逛,人少的时候,女儿也敢自己骑车看景了。

  去年九月,姑娘上高中了,她不愿意住校,后来就住在姨姨家,虽然不太远,可是步行一来回总得一个小时左右,骑自行车吧,原来的车子有点小,于是我们又买了第二辆自行车。那是在一个集贸市场的地下商场,专门销售自行车的。一进去,我就有点犯晕,好家伙,有两三个足球场大的地方,各种不认识的牌子、型号,花色品种,玲珑满目,价格高低,也差别很大。我试图问了几家,搞了搞价,就挑花了眼,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最后,还是妻子做主,买了辆黑色的自行车(耐脏),卖车的师傅打开包装,三下两下,不到十分钟就装配好了。临走的时候,还反复交代,一段时间后,再回去免费调试,那态度,绝对好。

  2008年,又有了让女儿高兴的事。年初我拿到了驾驶证,想着女儿每次周末回家挤公交车很麻烦,又经常回到天黑,我和妻子一咬牙,就买了辆飞度轿车。买车那天,女儿正好考完试休息,我和朋友专门把她接到专卖店,回来的时候,女儿坐在自家的新车里,就别提多美了。

  现在女儿经常抱怨自行车骑起来“咯吱咯吱”的响,她好几次给我说,老爸,我大了,给你买辆越野车。我知道女儿是给我开心,可是我坚信,这个理想能够实现,虽然女儿还在骑着那辆有点“咯吱咯吱”响的自行车。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8-9-19 11:2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看来还没掌握文章的编辑。帮你编辑下,文章标题忘了添加了吧。
3#
发表于 2008-9-19 11:24 | 只看该作者
浓浓亲情,欣赏!
4#
发表于 2008-9-19 11:34 | 只看该作者
童年的梦想,成长的痴望,如今的欢喜,都凝结在浓浓的文字。好文!欣赏!
5#
发表于 2008-9-19 13:00 | 只看该作者
勾起很多对往事的回忆!
6#
发表于 2008-9-19 14:2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自行车情结还是很浓烈的。文章叙述的层面较广,而且,对于学车、单骑的过程介绍的也很细致。特别是你遇到的那个下坡时,颇充满紧张的气息。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当然,我想,每个人从学车的那天起,肯定是要摔上几交的,摔多了,也就熟练了。我的腿上至今还留存学车摔交时的疤痕呢。真正拥有自行车,是在1986年夏天,还是通过一位朋友在临汾买了一辆“红旗”牌加重自行车。那个时候,“红旗”、“永久”、“凤凰”、“飞鸽”都是非常有名的牌子,不过质量也确实非常过硬。我记得当时父亲买自行车是在1985年,是无锡产的“长征”牌。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学会骑车的。文章的后半部分,充盈着温暖的亲情,同时,也使这个与自行车的故事有个完满的结局了。问好!
7#
发表于 2008-9-19 14:25 | 只看该作者
从自行车到小轿车,变化可真大呀。欢迎你来散文版!
8#
发表于 2008-9-19 18:05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光临散文版!质感的文笔,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7 03:04 , Processed in 0.17016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