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89|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旧梦无须记之林徽因·人间四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间四月




  今晚有月,还是圆月,遥挂在中天,明净如水。跟好多年前的月亮一样,只是好多年前那个望月的人不是我。沐浴焚香,一盏茶,一把琴,一本线装书,方觉人生本清明,只是需要温润的心境来滋养。窗台上那盆清幽的腊梅在回忆旧年的那场雪,那么多冰洁的朵儿,有含苞的,也有绽放的,仿佛每一朵花都牵系着一个人的前世。可分明有人说过,林徽因的前世是在人间四月,有清风在小径逶迤,有燕子在梁间呢喃,还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是许多人梦中期待的白莲,无论岁月有过多少的流转,无论沧海是否化作桑田,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

  也许,林徽因一直以这样清雅绝俗、纯净洁美的姿态活在许多人的心中,世人都是如此,愿意将某个最完美的记忆定格成永恒。这其间,不论有过多少沉浮起落,都不想去改变最初的美丽。当然,那些不快乐的记忆亦是如此,一旦种植在心间,就很难拔去那截疼痛的根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无论是完美还是缺陷,都已珍藏,而时光是好东西,它可以将完美净滤得更加完美,又可以慢慢地弥补有过的缺陷。林徽因那份轻灵的诗意,这么多年,都不曾更改,将来亦不会。是的,看过她的《人间四月天》都会有一种感觉。她太清纯了,纯的就像是江南一枝初绿的新芽;她太娇嫩了,嫩得就像是四月一朵淡粉的桃花。想她的时候,心里是洁净的,被露水浸透过的洁净,不愿携带半点粉尘,只怕沾染了她的圣洁。想她的时候,心里是澄澈里,被月光漂洗过的澄澈,不忍含有一丝俗念,只怕惊扰了她的纯粹。想她的时候,心里是安宁的,被微风吹拂过的安宁,不敢增添一缕相思,只怕轻薄了她的温柔。这个女子,因为一首诗,占尽了芳华,那个年代,那么多的才女,除了她,再也没有谁可以带给人们这样洁净无尘的感觉了。世间有许多的唯一,张爱玲是唯一,陆小曼也是唯一,而林徽因亦有她的唯一。

  相信在每个有梦的从前,都会收藏这些如诗的记忆,美得晶莹,像青春岁月那样冰清玉洁。而这份感觉也只是停留在多梦的年龄,过后就再也没有那么纯一的味道了。然而,林做到了,她将她的纯一凝固在每个人的心中,至于后来的她,发生了些什么,记得的人却不是那么多了。她纯美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到了最曼妙的年华,遇上了生命里第一个男子,儒雅俊美的大诗人徐志摩。这个男子触动了她内心最柔软的情愫,满足了她对异性男子所有美好的向往。于是,他们相恋了,相恋在那个有康桥的异国他乡,给了许多青年男女对爱情如诗如梦的想象。这样清澈的感觉一生也就仅有这么一次,只一次就足够林用一生来细细地品尝。这是一段短暂的爱,之后就如同徐志摩所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曾经交集时刹那间的光芒已然消散,可是却在彼此的心间留下永远的温暖。有人说,林徽因其实并没有真爱过徐志摩,那只是一个少女在情窦初开时一种美好的意想,待岁月沉淀,就不再有了。我不想去猜测什么,因为我能明白,林遇上徐的感觉,也许不只是我明白,许多人在最青涩的年华里,都会明白。那是一种十指相叩的温暖,过了那个年龄,便会结束所有的青春与幻想。于是,林与徐选择别离,往不同的方向,无论前面是阳光还是风雨,都不再回头,可我相信,他们一定还会相见。

  也许离别是疼痛的,可是林徽因却可以让疼痛隐没得很轻很淡。她是一个诗意的女子,却没有在诗意中暗自感伤。她嫁与梁思成,一起攻读建筑学,走了许多的城市,写下许多建筑的论文,更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原以为,这样的柔弱诗情的女子,应该小家碧玉的坐在闺房读书写字,嫁一个喜欢的男子,从此浓情蜜意。却不知,她竟如此的执着于事业,一生钻研建筑,哪怕病痛缠身亦不曾有过放弃,用她的灵性与智慧写下生命的绝响。我不知,她是否爱梁思成,也许只是一种相濡以沫,可是却一直相伴,走过风雨人生。她其实是个高旷的女子,爱情与事业,她选择后者,事业的成就远比小儿女的情感来得豁达。比起那个时代,许多人沉溺于狭窄的文字,仿佛在粉饰太平,做着颓废的思想,过着糜烂的生活,而林徽因的人格要高尚得多了。也许真的很难想象,这个将一生的岁月都交付给事业的女子就是那个写人间四月的女子。其实也没什么,她的诗句中隐隐透出的都是希望与温暖,或许就因为这样,她与其他女子是那么的不同。尽管,她也同她们一样将自己推向高高的云端,却是以一种平和的姿态看着世间万象,而没有剑走偏锋,让自己伤痕累累。这样的女子是真的聪明,她让自己洋溢着迷人的魅力,让欣赏者的目光聚集于一身,享受着她的典雅纯美,愉悦了别人,又温暖着自己。

  正是这样温和的性情,让学界泰斗金岳霖温和地爱了她一生。他钦佩林徽因,爱慕她的容颜与才情,更欣赏她这种洁净优雅的气质。他用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情感,默默地爱了林徽因一生,终身未娶。一生,这两个字说来轻巧,可是度过去,却又是多么漫长。我亦钦佩这样的男子,可以为一个女子守侯一生,寂寞一生,缄默一生。而这些,是徐志摩所不能做到的,梁思成亦不能,可是金岳霖做到了。许多的人一生都在爱着,却是爱着不同的人,结束了一段感情又开始另外一段故事,纵然没有爱,也要不停地寻找情感来装饰自己的人生。也许,林徽因也同样爱着金岳霖,只是矜持缄默地爱着,甚至不能像年轻时与徐志摩那样毫无顾忌地相爱。因为,只有青春可以放纵,过了那个年龄,就不再有放纵的资格。倘若你要放纵,就意味着一种背叛,就得忍受世俗的指责,忍受讶异的目光。林徽因是不会让自己如此的,当年,她可以平静地与徐志摩别离,就不会热烈地与金岳霖相拥。她让自己优雅的活着,不会让自己有任何的破碎,因为,她的生命里没有破碎。金岳霖懂得她,深深的懂得,于是默默地呵护一生,遥遥地望着,看似最远,却又是最近。至少,我有一种隐隐的感觉,感觉他们似乎有着莫名的故事,又似乎什么也没有。

  太淡了,就像一杯清茶,淡雅素净,品的时候,淡淡的,恍若无味,过后,却又口齿盈香。对于林徽因这样的女子,我也是无奈的,太轻了没有重量,太重了又丢了她骨子里的气质。奈何又不忍将她丢弃,毕竟她在许多人心中留下那么深的痕迹,那份萦绕了多年的素雅芬芳至今都没有散去。若干年前,也许我更喜欢像林这样的女子,安静素然。可是,一路行来,虽不是风霜染尽,却也觉得疲惫无语,仿佛更喜欢张爱玲的凌厉,喜欢陆小曼的决绝,喜欢陈三毛的放逐。然,又不是这样,她们太疼痛了,这样的疼痛只会伤到自己,又伤到别人。我做不了那样的女子,我一身素然,没有林的追求,亦没有她们鲜活的个性,我只想这样有意无意地看着花开又花谢,一年又一年。性情决定命运,这是一句老话,可是老话说起来才这么令人深思,林的性情就注定了她一生没有太多的起伏。纵然也有过落魄,那也是因为时代所致,可她却一直没有放弃对建筑事业的追求,一直乐观执着的活着,活得那么坚定,那么清脆。这样的一生,是许多人不能企及的。

  尽管,红颜还是薄命。林徽因病了,一病就是好多年,最后就病死了,这个死法我觉得适合她。若不是病,她会让自己一直好好地活下去,一路追寻,直到真的老了,走不动了。可是死了就是死了,她的死如活着一样,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会给任何人带去伤,她会让你觉得,纵然死,也是安静的,在安静中美丽地死去,一如活着。沉下心来,又想起了活着的她,而我对她,又似懂非懂,毕竟,她与我们隔世。也许是这样,也许又不是这样。事实上,谁又能看得清谁的一生呢?不过是在朦胧中再添一层朦胧罢了。至于林,究竟是不是这样一个女子呢?一个柔婉却又坚忍的女子,一个诗意又真实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活得清醒又坦然,活的明净又清澈,不会有情感的沉溺,不会有思想的纠缠,不会让自己走向极致的边缘,也不会让自己携带粗砺的性情。仿佛永远都是那样,如四月的春风,温温婉婉,徐徐缓缓。

  仿佛沿着宿命的长巷一路走下去,尽管这不是我想要的,可我竟然有些陷落。纵是陷落也无妨,因为我早已可以平静自如地呼吸。就像我想起林的时候,没有疼痛,只是纯和。今晚,月明如水,用我平静的心情,写下平静的文字。我知道,无论我怎样的描摹,也改变不了她在世人心中所烙下的模样。一袭素色白衣的女子,在人间四月,等待一树一树的花开,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这个女子,就是林徽因。






[ 本帖最后由 落梅 于 2008-12-25 16:12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16:17 | 只看该作者
《金缕曲》
旧梦无须记。一时间,烟云故事,已成回忆。弹指光阴如梦境,梦又何从说起。让过往,轻轻抛弃。冷暖人情多戏谑,这一生,净坐梅庄里。莫再问,我和你。

纷繁岁月皆沉寂。想昨天,风流韵致,杳无痕迹。富贵浮名都散去,淡饭清茶足矣。就这样,消磨自己。缘起缘灭缘已尽,只叫人,忘却悲和喜。独坐在,月华底。
3#
发表于 2008-12-25 16:2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4#
发表于 2008-12-25 16:46 | 只看该作者
"沉下心来,又想起了活着的她,而我对她,又似懂非懂,毕竟,她与我们隔世。也许是这样,也许又不是这样".
你是懂她的,在我眼里你与她一样是个"柔弱诗情"的女子,却不乏"高旷""豁达",又如清茶一般萦绕着素雅的芬芳.
问好落梅,圣诞节快乐!
5#
发表于 2008-12-25 16:4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关注这个女子,只是没打算评论。她是非常聪慧的,这一点我印象很深!学习落梅的柔美深情至文。
6#
发表于 2008-12-25 17:09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柔婉却又坚忍的女子,一个诗意又真实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活得清醒又坦然,活的明净又清澈,不会有情感的沉溺,不会有思想的纠缠,不会让自己走向极致的边缘,也不会让自己携带粗砺的性情。仿佛永远都是那样,如四月的春风,温温婉婉,徐徐缓缓。
复制了一段你的话,哈,好孩子,这是写谁呢?
圣诞快乐!
7#
发表于 2008-12-25 17:14 | 只看该作者
平静的心情,写下这些平静的文字。显然,我还是十分关注并欣赏作者的这些语言,我如此大段的引用出来,就是也请大家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对这些语言多一些贯注:“当然,那些不快乐的记忆亦是如此,一旦种植在心间,就很难拔去那截疼痛的根茎。她太清纯了,纯的就像是江南一枝初绿的新芽;她太娇嫩了,嫩得就像是四月一朵淡粉的桃花。想她的时候,心里是洁净的,被露水浸透过的洁净,不愿携带半点粉尘,只怕沾染了她的圣洁。想她的时候,心里是澄澈里,被月光漂洗过的澄澈,不忍含有一丝俗念,只怕惊扰了她的纯粹。想她的时候,心里是安宁的,被微风吹拂过的安宁,不敢增添一缕相思,只怕轻薄了她的温柔。曾经交集时刹那间的光芒已然消散,可是却在彼此的心间留下永远的温暖。太淡了,就像一杯清茶,淡雅素净,品的时候,淡淡的,恍若无味,过后,却又口齿盈香。”这是十分耐得住咀嚼的文字,是对抒写对象之外的一种情愫释放,是生活积累后的菁华。我是很佩服作者的语言表达性,舒畅,轻盈,隽永,自如,清澈。而且还体现在描述对象和心态的准确性上。我想这就是一种情境,这些情境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我用你的话结束我的点评:这样的女子是真的聪明,她让自己洋溢着迷人的魅力,让欣赏者的目光聚集于一身,享受着她的典雅纯美,愉悦了别人,又温暖着自己。精华支持并高亮显示!
8#
发表于 2008-12-25 18:19 | 只看该作者
委婉而又清秀的文笔,把具有古典气质与现代精神宛如一幅“梅傲千古”那幅双面绣的、被人们誉为“伦敦的虹影”的林徽因,刻画得神情淋漓,韵致丰满,栩栩如生。如是文笔,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支持精华!
9#
发表于 2008-12-25 18:26 | 只看该作者
抢位子,上学时就喜欢做第二排,呵呵
10#
发表于 2008-12-25 18:5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近乎完美的奇女子,她美丽,聪慧,诗意,纯洁,高尚,那么多优秀品质集中于一身,难怪有三个名震一时的男人爱她一生。我刚看过林微因传,她选择梁思成而不是为她离婚的徐志磨,其实是她的理性选择。欣赏楼主好文!
11#
发表于 2008-12-25 19:08 | 只看该作者
    也许,林徽因一直以这样清雅绝俗、纯净洁美的姿态活在许多人的心中,世人都是如此,愿意将某个最完美的记忆定格成永恒。这其间,不论有过多少沉浮起落,都不想去改变最初的美丽。

    对林徽因的最好解读,帮助我们完全认知了一个全新的里头的活灵活现的林徽因,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纯洁,人见人爱的林徽因,一个才情飞扬,美丽而素雅的林徽因!
     学习版主落梅女士的情感文字!祝贺圣诞节快乐,吉祥如意!

030.gif (24.21 KB, 下载次数: 860)

030.gif
12#
发表于 2008-12-25 19:1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段我特别迷她,买她的传记看。
欣赏落梅别样的感悟。
13#
发表于 2008-12-25 19:22 | 只看该作者
①侧写。
②夹叙夹议夹抒情。
③探求的笔调。
④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和深沉。
⑤融入作者的思考。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3:5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摇曳的第一个阅读,谢谢你的懂得,也将我迟来的祝福送与你。今夜好梦。

夜已深,明日再来问候大家。
15#
发表于 2008-12-25 23:5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说了,我真诚地学习好了!问好落梅!新年快乐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9 05:28 , Processed in 0.16589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