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7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无边丝雨细如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 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边丝雨细如愁



你坐在康河的柔波里。
桨橹声只在清唱轻烟的薄暮之愁。



吃吃,又吃吃。
低眉浅笑的女子,从水声里走出的江南莲荷。
是开在水中,亦开在云端的轻啊。



持一管长萧,但凭云山雾雨。
天涯亦远,天涯亦近。
箫声来了,君就来。



今夜,请许伊一片冰心,枕一池清荷。
梦里约定那片康河的云彩。
悠长悠长的思绪,是悠长悠长的云烟。
轻轻转一个身,君的背影,伊的滴愁。
梦里的雨烟,一层,又一层。



夜,很黑。
心,很紧。
房间里静默着两张弓。
衣衫裹紧的身子,
还有那缕缕箫音。



情怀河水上的柔波,
是康河的的柔波吗?


[ 本帖最后由 木桂子 于 2009-1-2 01: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1-2 07:34 | 只看该作者
委婉细腻,优美动人!欣赏!问2009快乐!
3#
发表于 2009-1-2 08:22 | 只看该作者
语言轻灵曼妙,富有美感。欣赏。祝愿09快乐健康。
4#
发表于 2009-1-2 09:1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年快乐。
5#
发表于 2009-1-2 10:4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朋友光临明月清风,仿佛康桥的旋律又在耳边回响。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0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古月灵秋 于 2009-1-2 07:34 发表
委婉细腻,优美动人!欣赏!问2009快乐!


谢谢古月灵秋!也祝你节日快乐!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寻找文字 于 2009-1-2 08:22 发表
语言轻灵曼妙,富有美感。欣赏。祝愿09快乐健康。


谢谢你文字!初来“明月清风”,已经让我感受到清风明月的心灵之美了!问好你,也祝你09快乐!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0: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张 正 于 2009-1-2 09:18 发表
呵呵,有异曲同工之妙。新年快乐。


谢谢!问好张老师:))请多批评!新年快乐!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0: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山流水 于 2009-1-2 10:48 发表
欢迎朋友光临明月清风,仿佛康桥的旋律又在耳边回响。


谢谢高山流水版主!出来贵地,这里的版主名儿,以及你们的热情已经让我感受到一片恬静、愉悦之美了。
谢谢你!请多指教!节日快乐!
10#
发表于 2009-1-5 09:32 | 只看该作者
优美的诗歌,欣赏。问好木桂子!
11#
发表于 2009-1-5 22: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祝福新年创作愉快,佳作多多。
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皓 于 2009-1-5 09:32 发表
优美的诗歌,欣赏。问好木桂子!


谢谢李老师!刚看你的评论。再次感谢专业的评论!辛苦了!

顺便把您对我小诗的评论也一块儿放这儿了。

从另一条“康河”开始

——读木桂子的诗歌《无边丝雨细如愁》


文/李皓



    我不知道,木桂子生活的那座江南之南的沿海城市,是否是一个能够被烟雨弥漫出故事的城市。我只知道,这个年代讲故事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这,是不是一种遗憾?

    值得欣慰和庆幸的是,读木桂子的诗歌《无边丝雨细如愁》,令我想起了一个故事,那个著名的康桥之恋的故事。

    我想,如果一个故事是因诗歌引起人的联想和怀想的,那么这个故事一定会是一个诗意的故事。当然,康桥的故事也不会例外。

    循着这个故事的铺垫,现在,就让我的解读,从另一条“康河”开始:



    你坐在康河的柔波里。

    桨橹声只在清唱轻烟的薄暮之愁。



    吃吃,又吃吃。

    低眉浅笑的女子,从水声里走出的江南莲荷。

    是开在水中,亦开在云端的轻啊。



    人们常说,阅读就是一种聆听。而我在读了诗中开头的这几句时,立马就意识到自己不仅仅要“听”,而且还要“看”。看什么?看画,一幅徐徐打开的清逸淡雅的水墨画。并且,这幅水墨画是由一些优美的意象组合出来的——它让我感受到的,是水一样空灵曼妙的韵质和烟雨迷蒙的江南意境。这幅画,它给了我一种“场感”。

    众所周知,抒情诗歌在表达上侧重的是主观世界。同时,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抒情诗歌是有别于那种“丁是丁,卯是卯”的“文字”的,也就是说它具有文学性。何谓文学性?我的理解就是它应当能让读者透过文本找到一些文学的“技巧”、“意味”和“东西”。而作为鉴赏者,对那些隐藏在文本里面的“技巧”、“意味”和“东西”,是不能也不应该忽略和忽视的。

    那么,就让我继续阅读木桂子笔下这个诗意的文本,并试图去挖掘一些文学的“技巧”、“意味”和“东西”吧:



    持一管长萧,但凭云山雾雨。

    天涯亦远,天涯亦近。

    箫声来了,君就来。



    今夜,请许伊一片冰心,枕一池清荷。

    梦里约定那片康河的云彩。

    悠长悠长的思绪,是悠长悠长的云烟。

    轻轻转一个身,君的背影,伊的滴愁。

    梦里的雨烟,一层,又一层。



    继续“听”。继续“看”。而在这不知不觉的“听”和“看”中,一幅水墨画已经徐徐地打开到它的最精彩之处了:“轻轻转一个身,君的背影,伊的滴愁。/ 梦里的雨烟,一层,又一层。”多么悠远和缱绻的画面啊。

    我一直认为,抒情诗歌应该摒弃空泛式的抒情,也就是说作者应当让其主观的“情”有所“依”,否则就有失浮泛和空洞了。很明显,这首诗的“情”是“依”在第二人称上。也就是说,作者怀着一种女性意识,向一个假定的“符号”(第二人称),以一种倾诉的口吻直接表达,即直接抒情。我认为,直接抒情有直接抒情的好处,一者感情浓烈不吐不快时选择直接抒情效果比较好,二者直接抒情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弯弯绕”。以我私见,我觉得木桂子是为了避免“弯弯绕”而直接抒情的,也就是说她在写这首诗时,有意地“懒”了一下。这自然也是技巧,而技巧是智慧的。

    很想说说诗中两个人称代词“君”和“伊”,我觉得这两个代词颇有象征意义。象征是什么?记得一位诗人曾经说过,象征就是那种什么都可以是,但唯独不是他自己的东西。那么,这首诗中“君”和“伊”又是什么“东西”呢?是符号,两个抽象的符号。作者借助这两个抽象的符号,象征的是一种美与另一种美的相引和相吸。无疑,这种象征的手法是一种“点石成金”的“点金术”,也就是说通过象征的“点金术”,作者将两块“石头”(“君”和“伊”)“点”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抽象的“黄金”。



    夜,很黑。

    心,很紧。

    房间里静默着两张弓。

    衣衫裹紧的身子,

    还有那缕缕箫音。



    情怀河水上的柔波,

    是康河里的柔波吗?



    “夜,很黑。/ 心,很紧。/ 房间里静默着两张弓。/ 衣衫裹紧的身子,/ 还有那缕缕箫音。”。如果说上面的笔触更多的是心灵里流淌出来的“虚”,那么这里体现出来的则更多的是“实”了。并且,这种“实”不是机械的“实”,因为它在“实”中蕴含了隐喻、“技巧”和“意味”。譬如“房间里静默着两张弓”这一句,“弓”字就用得非常巧妙。何谓“弓”?“弓”者,“紧张”也。因此,在这里“弓”有一种烘云托月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但烘托了上句的心“紧”,而且还与下句“衣衫裹紧的身子,/ 还有那缕缕箫音。”互相映照和映衬。还有,在诗里,那衣衫裹“紧”的果真是“缕缕箫音”吗?这些,作者都没有明说。我觉得,没有明说有没有明说的好处,因为其让我感受到了隐喻和“意味”。

    此外,在诗结尾的那个问句里,我觉得“情怀河”一词不仅令此诗有了鲜活感和亲切感,而且这个词还是解读此诗的一把好钥匙。“情怀河水上的柔波,/ 是康河里的柔波吗?”——这个柔柔的问句,问的其实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作者之所以要写下这个问句,也许有两个用意:其一首尾呼应,其二就是想交给读者一把解读的“钥匙”。诗歌必须具有技巧,而具有技巧的诗歌,也是需要“钥匙”来打开的。循着木桂子提供的“钥匙”,我知道了“情怀河”就是“康河”。而“康河”又是什么呢?“康河”是一个泛着柔波的地方,“康河”也是一个地址,它能让人“停留”或“停顿”。读木桂子的这首诗,我有三次“停留”和“停顿”,并且是以“照搬照抄”的方式。确切地说,我是“照搬照抄”地“停留”在诗歌的意境以及它的三重“愁”上,即:第一重,“清唱轻烟的薄暮之愁”(淡愁)。第二重,“一层,又一层”加深的“滴愁”。第三重,“夜,很黑。/ 心,很紧。”的“紧”愁。

    读完这首诗,再纵观一下全诗的结构:先由“康河”的铺垫起兴,随之而来的是通过想象抒发和衍生一系列美丽的情感和画面,然后回归到“实”,最后以一个问句首尾呼应地收尾。我觉得,把简单的诗歌写得复杂和花样未必是水平,而把复杂的诗歌写简单,却能给人以“惊喜”。读木桂子的这首诗歌,我有“惊喜”的感觉。并且,我还想这样说:诗歌其实并不复杂,它只是我们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好东西。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在用词上也很锤炼,此外在语感和音乐的节奏上把握得也很好。尽管这首诗不长,但是其句子却错落有致。这要归功于作者恰到好处地断句,并且是以“柔”的方式断着,它让读者在阅读之时有一种柔柔地换气的可能。最起码,我在读这首诗时没有急促地“喘”气,我仅仅只是轻松愉快地“换”气,并且是以均匀的方式。诗歌是离心灵最近的文字。我觉得,这首诗不是木桂子在断句,而是木桂子写这首诗时的情感和心境替她断了句——她将她的这首诗歌,“断”得像一章舒缓的散文诗。尤为巧妙的是,尽管诗句被“断”了,而诗意的气息和“柔”却在不知不觉的“换”中弥漫和绵延着,它们永远也不会“断”——以一种舒缓的节奏,传递心灵的呼吸和心跳:断句也是一种表达?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不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是如何礼遇古典的、抒情的,没有受流行风影响,不渗杂虚妄和浮燥并且像水一样透明和纯净的诗歌的。不过,当我读木桂子这首诗时,我是把它作为宾语来礼遇的——作为宾语的诗歌,正被主语的我欣赏和赞叹着。

    宾语也是宾客?

附“春夜听雨”网址: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6 1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笑后 于 2009-1-5 22:11 发表
欢迎新朋友,祝福新年创作愉快,佳作多多。
问好。


感谢你!问好笑:)
14#
发表于 2009-1-7 10: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2-4 12: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缥缈孤鸿 于 2009-1-7 10:11 发表
欢迎新朋友!


感谢您的盛情。请多批!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24 13:21 , Processed in 0.1611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