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照片中的意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7 1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照片中的意味

用科学发展观解读华赛获奖作品

            


  经中宣部和国务院新闻办批准,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从2004年起已分别在深圳和上海成功举办四届,受到国内外新闻界和摄影界的广泛好评。华赛遵循国际惯例,通过评选世界各国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拍摄发表的年度新闻摄影作品、奖励优秀作品,反映世界的和平发展、表现人类的生存状态、展示民众的命运情感。325日,第五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


  反复看这些照片,每一张获奖照片都有其动人之处,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很多画面似乎是一种诠释。

  《西湖边的一棵树》获得了自然环保类组照一等奖。这组照片还同时获得了第52届荷赛自然类组照银奖。西湖边一棵普通的桃树,被摄影师几年中持续关注,拍了几千张照片:春花秋月,风霜雪雨,不同的人,老的、小的、相恋的、打工的……在树下小憩,从树下走过。树也在走,在看,在被看,被定格,成为时间的标志和记忆的标志。这组照片乍一看,唯美,也有巧思,能感觉到摄影师的慧心和耐心。但是,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总感觉多少有些文艺腔,用不变的空间解读变化的时间,匠心中也显出了些刻意。相比而言,更喜欢本组照片的摄影师傅拥军在第4届华赛中也在自然环保类中获奖的组照《眼睛》(银奖)。那是些动物悲伤的眼睛:为游客演出的马、猩猩的眼睛,供人玩耍的蛇、拉游客的毛驴的眼睛,表演中被刺死的牛和出售的狼皮、狐皮上的空洞的眼睛。这些眼睛看到了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的内心,这些眼睛中写着人和自然对峙时的困惑。有着这些眼睛的动物,一定要等到濒临灭绝的时候才能唤醒人的良知吗。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既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相联系、相协调,也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联系、相协调。


  本届华赛自然与环保类的金奖单幅照片是《云南东川拾磷人》。灰黑的画面上,似乎是矿渣堆就的山坡上,一群背篓压佝偻的拾磷人正在攀爬在自己的艰难中。银奖《浮冰上的血迹》是20083月,猎人将捕杀的格陵兰海豹搬上小船后在浮冰上留下一行血迹。这和去年的金银奖照片有着相似的回响。那是《大自然的报复》,纪录的是20077月,被沙尘暴袭击的内蒙古阿右旗。《痛别江豚》,豚死人痛,然而长江江豚的悲剧本身来源与长江的污染和过度的开发。


  人的困境,动物的困境,自然的困境,还有地球的困境,将来外太空不可知的困境,点滴的狂妄、自大、自私、贪婪……汇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伤害着动物、植物、土壤、大气、海洋、地层之下、宇宙空间。最终,可能伤害人最珍视的自己和自己的未来。


  《艰难取水路》,这些路都拍摄在甘肃。这些路上行走的艰难但愿不要再蔓延。


  文化类的照片在我看来是在寻找。


  寻找什么呢,有时候知道,有时候不知道。


  今年的获奖作品单幅照片是《乡村盛事》,说的是乡村里放露天电影;《皇家剧院的舞者》,拍摄于丹麦皇家剧院;《我心中的奥运国旗》,南方的公寓楼,阳台上悬挂的衣服有如万国旗,一面五星红旗醒目地在奥运期间超越这些缤纷。获奖组照为《埃塞俄比亚奥莫河谷》,一个落后封闭的地方。然后是《四川阿坝的藏传佛教》和纪录京剧人的《行走在戏与梦的舞台》。


  文化需要符号,但不仅仅是符号。文化类的摄影作品,觉得还没有日常生活类的作品显得更有文化。日常生活类的作品并没有因为其日常而减轻了重量。《废墟上的幸存者》,2008520日,北川某村劫后余生的一对夫妻在废墟中开伙。《远离好莱坞》中一个心脏病女孩躺在美国的电影海报下,像去年华赛中表现《印度剧变》的组照一样,贫富的分化的印度下层人民和灯红酒绿的宝莱坞有着漫长的距离。《残疾母女》,这类题材常见,还有就是残疾的运动员,残疾的身体对美、对阳光的向往。


  日常生活的组照很精彩,无声胜有声。以一个记者来看,几张照片胜过万千文字。说乡村教师生存的《乡村教师》,同样在甘肃,事实仍然超乎想象。说孟加拉《石矿童工》的,与山西黑砖窑童工的命运一样让人心颤。《自由安魂曲》,还是在孟加拉,贫困落后总是有着更多的悲哀,除了儿童,可怜的还有妇女。这是关注性工作者的自由和灵魂的很有张力的作品。梦想,是这些女人们最后拥有的东西。


  记者在摄影,除了构图、用光等技巧,用眼的同时更要用心来看,看一种真实,一种必须正视的现实,这就需要秉持公平、正义和良知。要注视上,更要瞩目于下,关注显赫,也要情系卑微,以职业的要求探寻社会真相。记者手中的相机应该彰显沉思的力量。


  大家都喜欢的解海龙的“大眼睛”,用于希望工程打动了无数人内心的柔软。总觉得,拍这样照片的人有一种慈悲心,心里有,眼里有啊。也许一个伟大的摄影者首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一个以人为本的人,这样在他的眼中才能有人,有人性,有自然的人。《自由安魂曲》中有着厚重的悲悯。


  华赛中战争和非战争类的作品尽显天灾人祸。


  陈丹青说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每次奥运会进场我就感动,人类不闹了,暂时不提飞弹原子弹,各色人等疯了一样集体暴走,无缘无故傻笑、挥手、做怪脸、抖几下子,此外你说说看,奥运精神是什么?”


  有一届奥运会,不记得是哪里,开幕式上,最后一个火炬手,好像是一个黑人女子,在黑暗中举着火炬,跑啊跑,跑啊跑,所有的人都隐在黑暗中,她跑得努力、安静又孤独,看着看着,鼻子突然就有些发酸,也是类似的感受。


  《母爱•地震》,是512之后许多让人流泪的瞬间之一,母亲用身体护住了小小的女儿。土层、石块刨开,母女已经如同雕塑。


  《陈坚之死》,坚持了,还是死了。


  《洪水爆发》,另一个国家的惊人天灾。


  《劫持人质》、《肯尼亚冲突》、《抵抗》、《印度警方粗暴对待抗议者》、《受伤的克什米尔男子》、《伊拉克国际囚犯中心》、《津巴布韦的2008》、《偷渡意大利的非法移民》……


  我们常把地球比作母亲,如果“母亲”真的能看见、能听见,仁厚的心灵能够感知,这样看到她的孩子们,她的叫印度、叫肯尼亚、叫伊拉克……的这些孩子,这些流血的、流泪的,有时疯狂更多时候是不幸的孩子们,该是怎样的心痛。


  经济科技类的照片《疲惫的讨债人》、《昔日白领街头卖艺》是经济或蓬勃或萧条漫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瞬间。经济,一个现代的词汇,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我们才深刻地认识到,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 “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对我们都很重要。” 我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和努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密切相关,是十几亿人口的当代中国的主题。《东风发射场》,国家站起来的一个标志。这组照片是老百姓眼中的航天城。


  《中国首例产房外科连体婴儿》显示了科技的进步。


  《实验动物》中用于医疗实验的猴子的目光恍若孩童,让人心里隐隐作痛,有更好的选择吗?关怀动物的呼声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渐高涨,对动物的态度和立场有时也确实需要人类反思,科学发展和对自然保有敬畏并不矛盾啊。


  体育类的作品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赛场内外,尤其是组照,有着赛场内的聚焦和赛场外更为开阔的视角。《弗罗伦萨历史足球赛》中运动员说:“现代足球全是政治、金钱、外表和代理人,弗罗伦萨历史足球赛是更真实和具体的,只关于荣誉和友情。”是这样吗,是不是也需要想想呢。


  《北京08奥运会》和《中国民间体育热》,美轮美奂色彩缤纷的现代体育馆体育场,广阔农村无边的黄土和最为原始的运动设施,都呈现了人类对健康和竞技的热爱,然而,民间体育毕竟还有太长的路要走,太多的差距需要得到关注。


  最后,让我们记住那些脸吧,冰雪灾区行的总理、获救的矿工,地震中失去腿的芭蕾女孩,还有一些群体,比如那些在城市的大工地上流汗、流血、甚至献出了生命的农民工弟兄,他们被称之为《城市力工》。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笑天天 于 2009-4-7 11: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7 11:11 | 只看该作者
欢迎你到散文版发文。文章没编辑好啊。问好!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1:15 | 只看该作者

重新收拾了

  杜版好,重新收拾了,这样可以了吗。
  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让写心得,于是结合正在看的一些照片写了些感受,希望能和大家交流一下。
4#
发表于 2009-4-7 15:52 | 只看该作者
每一张照片,都有作者简洁而独到的见解与评析。有些照片,我们是熟悉的,尽管只是熟悉,而对照片的真实内涵没有多少的思想感触,如今,再来看看作者的文字解读,居然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受。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表达的语境契合照片本身。值得推荐。精华鼓励!
5#
发表于 2009-4-7 15:58 | 只看该作者
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去年第一批试点学习时为何没想到这点啊.渐愧.
6#
发表于 2009-4-7 18:3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深入,学习好文。
7#
发表于 2009-4-7 2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4-7 15:52 发表
每一张照片,都有作者简洁而独到的见解与评析。有些照片,我们是熟悉的,尽管只是熟悉,而对照片的真实内涵没有多少的思想感触,如今,再来看看作者的文字解读,居然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受。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 ...


赞同永生版主的点评,朴实的解读文字,蕴含着美好的情愫,欣赏,支持精华!
8#
发表于 2009-4-8 08:26 | 只看该作者
提读下。问好!
9#
发表于 2009-4-8 09:31 | 只看该作者
解读有个性的特色,欣赏!
10#
发表于 2009-4-8 10:0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样的解读。欣赏,学习
11#
发表于 2009-4-8 15:24 | 只看该作者
角度新颖,现实中的瞬间值得深思!祝贺精华。
12#
发表于 2009-4-9 09:16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提读下。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感谢杜版四顾拙作,感念此中为人为文的醇厚。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三脚猫 于 2009-4-7 15:58 发表
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去年第一批试点学习时为何没想到这点啊.渐愧.


过奖,也是偶然。想既然写就认真写,科学发展本来就是我们需要的,只是不要说成套话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孙光利 于 2009-4-7 18:35 发表
写的深入,学习好文。


  谢谢费时阅读,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12 07:23 , Processed in 0.05201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