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97|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杨友泉小说人物的高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6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杨友泉小说人物的高度

——小说《补锅匠》的语言及人物形象赏析


  很明显,过去的日子有过太阳和贫穷。然后就是灰色人生游戏,我正是从小说《补锅匠》里面看到我所懂得的一切旧事的。几天来,补锅匠这一人物形象挥之不去。在那灰色的人生游戏中,面对现实,接下来就是生命的游走和内心世界的抵抗。结果就是对生的诱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身边的人们惨遭饥饿,这不是一种文明大度的教育。特殊环境下,人性弱点与饥饿的诱惑必须被克服。作者回望他们的灵魂时,必须让热乎乎的心跳动。杨友泉正是这样做的。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情感经历。

  因此,上一期的《补锅匠》值得特别一读。

  真的厚重。

  实话说,我上期在太虚读到《补锅匠》这篇小说时,感到的是耳目一新和敬意。一个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和良心描写底层人物平凡而苦难的生活,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不足为奇,天经地义。那么,我的耳目一新和敬意何在?

  读完之后,不由释然。因为我看到了这篇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也找到了它存在的理由。首先作者超凡的语言和朴实无华的文笔,使我眼前一亮。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文学性”来衡量这篇作品。作者不是在创作,甚至也不像在写作,而是面对历史的录音机,机智而沉重地讲述一个老手艺人多姿多彩却又多灾多难的一生。

  这是一种独特、深刻的表达。

  作品的价值从来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主观臆想。作者在写作时,其出发点只是不吐不快,甚至只是想给人们留下一点什么。但他决不会想到由于自己的独特表达和忠实记录,使这篇《补锅匠》具有了不可小觑的社会价值和文学意义。一个小说作者必须增加纯粹的个人经历,才会把一些作品载入它的时代。这种努力我们可以清晰地从《补锅匠》的整体架构和语言中感到,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它属于一种地域性的个人艺术思潮。纵观杨友泉的这一乡村系列新作前面《三员》和《补锅匠》两篇,尤其如后者《补锅匠》这样,可以说是属于全滇西的。你意识到这一点了吗?那个默默无言的补锅匠在你看来是一种滇西版的久远现实吗?独有的纯正小说味道,让我们见识了构成作者的这一“乡村系列”的精彩与厚重。文势上,无论《三员》还是《补锅匠》一脉相承,以昔日偏远山乡孩子的视角,观察放大这个世界,描绘曾经生活在那一方的人间图景,刻画这个图景之中的不同乡村人物。

  是的。我意识到了这样一个鲜活人物的形象高度,同时我也相信,它预兆着作者的文学前景。我越是感到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越是相信这一点。在太虚,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比作者这篇《补锅匠》更紧密地依附于中国的乡土文字了。人物是生活的,更是艺术的,独特而有味道。读着,内心被作者笔下补锅匠那独有的手艺及其由此而来的豪迈所感染,不见得手艺多么了得,然而在特定地域——远山远水滇西高原之上的高原,这一套普通民间传统手艺便成为真正了不得的人生哲学。

  杨友泉的小说,读到的不多。印象中,其擅长小小说创作,且十分有心得。我在来太虚后,连续读到多篇,多有好评和印象。没想到的是,如今作者推出的这一乡村系列,完全颠覆了先前的印象。小小说变成了真正的短篇小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其人物形象以这篇《补锅匠》为标志,达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要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在写作中创造出“这一个”补锅匠,达到那一方乡人的“普遍性”,以不负自己的构思初衷和读者期望呢?个人认为,不管是《补锅匠》作者还是其他作者,首要一条,如果构思与写作中总想迎合别人(包括杂志社编辑和读者),那么他还没上战场就先吃了败仗。我想写作之痛苦,之选择,首先正是源于此,内心深处都是因为作者希望作品完成后能够得到人们的接纳和肯定。但是,这种接纳必须依据作者自己的方式,而不是迎合每一个有可能读到它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具体到《补锅匠》,就深一层的人性而言,作者用艺术手段和独有的个性语言所展现的那个大背景下的生存状态,相信定会得到大多数读到它的人们的认同感。

  为什么说补锅匠这一人物达到了一个高度?这篇小说究竟好在哪里?人物形象的创造到底有哪些得与失?为了廓清这一问题,下面我们不妨结合《补锅匠》中的具体人物、情节、细节的描写,一字一句地重读一遍,看看我们是否能够从中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果没有,那么显然它只能是平庸之作,如果有,而且极其明显和独特,那么,它也就确定无疑地是一篇为数不多的佳作。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讲,《补锅匠》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整整一代滇西人的韶光年华和情感历程。我本人与作者年龄相差无几,读起来更是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仿佛通过时间隧道又重新回到了那个难以磨灭的时代。它的成功,首推的还是要数语言。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换一个人写,我不知道会写成什么爷爷奶奶样子。整个构思、人物、情节和细节尽管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通篇令人回味无穷的独特语言,大概它的文学品位及其艺术特色便要大打折扣,至少不会如此引人入胜。一篇作品,倘若能使读者沉醉其中,心甘情愿地与其中人物一起痛苦或欢乐,那么这篇作品就一定是成功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补锅匠》这种语境下刻画出来的人物如此令人记忆深刻,挥之不去。这样的语境,不用注意就会发现,它几乎一贯到底,统治全篇,漫延于各个细节和人物的一举一动之中。质朴,形象,简约,传神,因而富有真正的文学性。

  具体看一下: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长度天注定,而人生的密度则取决于他自己。这句话用到补锅匠这个人物身上,在描写那一地域的自然状况和人物背景时,作者写道:“高原上的高原,留不住水,雨一下,哗啦,往四面一滚,跑了。再大的雨下过,还是旱,雨越大天越旱。”

  一个自然段,将“高原上的高原”特点概括得独到且深刻。

  作者的语言才能尽显。紧接着,便引出了人物刻画的主题,作者写道:“旱透了的泥腿子,苦不堪言,转而拜这位手艺人为师傅,于是鞍前马后,早上起来倒尿罐,白天挑重担吃剩饭,拣重活累活干,晚上倒洗脸洗脚水。时有师傅不顺心,骂几句是常有的事,有时骂几句也顺不了气,动手动脚踢打几下,也就天经地义。没有过不去的坎。水深火热三年五载,一个怯生生不晓人情世故的徒弟,出道成一个饱经风霜、跃跃欲试的师傅。一旦出道,天下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不敢走;地上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走不通。”

  上面两段,锻词造句是不是很独特、别有一种文学味道呢?描写高原之上的高原和一代宗师般的补锅匠,相信可以有许多种表达和写法,然而,在我没有见到之前,我宁愿相信作者的这种写法最文学,最纯粹。那些写法一定象我们通常所见到的小说中大量白开水似的文字一样,除了千人一面,苍白无力之外,毫无味道和色彩,更不要说具有独特的韵味与个性了。小说,首先是语言的艺术,留不住水,雨一下,哗啦,往四面一滚,跑了。再大的雨下过,还是旱,雨越大天越旱……不知道你怎么读,怎么想,怎么理解这些文字,我在读到作者开篇的这些具体描写时,立刻被其所选择或者说《补锅匠》独有的语言所深深吸引,羡慕作者丰富的语言特性,感觉到其语言背后那些浑厚的乡人和土地……

  海明威是作家,我也是作家,都是在写字,然而天壤之别。不服不行。

  道理一样。我们都可以自问一下,我们能否写出这样的语言。

  而在接下来描绘补锅匠这一人物时,作者则采用了更加直接的白描手法,语言形象而逼真:“这样喊了一圈,他就在我们院子里挖一个地炉,支起风箱,敲开他的白煤,他用一个大锤放在地上,把大块的白煤放上锤头,再用一个小锤轻轻一敲,白煤就碎成小块,匀净得很,要多大就多大。敲完了白煤,开始敲锅铁,这是用废弃了的锅砸开后,放在挑箩底,什么时候要了,取出一块来,取多大?得看补锅的数量。取出来,也是垫在大锤上,一下一下敲,敲锅铁显然不像敲白煤那样轻松,得用钳子紧紧夹住,敲下的锅铁要细,要均匀,这样在钳锅里才易熔化。砸出的锅铁要丝是丝,缕是缕,状如砧板上的箩卜丝,这些箩卜丝转眼把地上的锤子盖住了。然后拿出钳锅,里面装上刚敲碎的铸铁,再把钳锅埋在白煤里。”

  有人说,这是散文手法,是么?

  不。纯正的小说语言。

  同一个描写,索性多引用几段吧。还有:“老爹,多少钱?抬着一口还糊着干猪食皮锅的妇人,把锅立在补锅匠前。补锅匠停下手里的活计,把锅举上头顶,朝亮光一瞅,就放下来,说,三角。妇人并不还价,妇人出门前,被他男人告知,说的正是这个价。妇人牵着一路跟来的儿子,准备走,说,什么时候来取?老爹。这次补锅匠手里干什么还在干什么,只把头扬一下,太阳落山前,你来。”

  还有:“补锅匠不用出村,就把钱挣下了。这在我们这些把一分钱,常常在手里掂一个月,常常在箱底藏半年,每天还要亲自看上一回的娃娃面前,觉得补锅匠不是一般的人,马上就有人发誓,不做补锅匠那样的人,就白在世上活了。”

  还有:“用一把小泥勺,从钳锅里舀出太阳一样灼亮的铁水,放在隔着灶灰的毡垫上,然后,嘴里咝哩哩吹着,在三角架上锅底裂隙处,从下往上一按,太阳样桔红色的亮光,就从裂隙里冒将起来,沾着糠皮的铁黑色的铁锅里,一条大小不一的,滚圆的桔色小珠子,就排成了队。不等人们再看一眼,早已有一只醮了黄泥的草把,罩在了这些小圆珠上,接着,这些小圆珠发出哧哩哩的怪叫,一股泥巴味从腾起的雾气里,钻进了每个人的鼻孔。”

  再看一段:“我们不止一次幻想,舀桔黄小球的青筋突暴的老手,变成滚圆的小手。我们的小手也和补锅匠的老手一样神奇,也拿起草把,将黄泥嗤地按在小红珠上。”“这样一次次幻想,让我们中的一个又一个,永远离开了学校,最终把自己的手,慢慢地,变成了青筋突暴的老手。”“我没有让我的手,变成那双我崇拜过的手。大概是,我总抢不到拉风箱的那只手把。那只手把是补锅匠的儿子专用的,大儿子边拉风箱,边用钳子在地炉里加煤,边把铁水里的铁屎舀出来,他拉的风箱,风力劲道,匀净,推和拉的火苗是一个颜色。能拉出这种颜色的,一般可以不必再做徒弟了。不久,二儿子也拉出这种颜色,不久,三员,他的小儿子,也拉出这种颜色。我趁补锅匠的儿子上厕所,拉过几次,很初级,最后一次和最初一次犯的错误一样,控制不住火苗,把炭灰吹进钳锅里,火苗过爆,铁水迅速上涨,险些扑到火里。补锅匠看着一个劲摇头,再没有给我机会,我在他的地炉前,一天比一天有劲,一年比一年魁梧,但在他眼里,我始终是只长身架,不长脑子的秕谷。”

  我想停下来,可是不行,精彩的段落几乎全篇皆是。再引一段:

  “天黑下来,堂屋里的火盆锅里的火光,成了核心。补锅匠早把柴火点着,一家人也陆续到齐,坐在火盆锅四周。家务要事,娶媳妇嫁姑娘,当天做下的活计,第二天的计划,队里村外的轶事,天马行空,想摆什么摆什么。松枝燃起的柴火,嗤嗤叫着,红色的火光,把一家人的背影高高低低投在墙上。放在三角架上的水壶,不一会就有了声音,补锅匠开始拿出茶罐,倒进青茶,等青茶发出扑鼻的香味,再把水壶里飞腾的水,往茶罐里一倒,一股浓浓的香味,一股股钻进了每个人的鼻孔,人们就会停下嘴里的话头,沉默上几秒钟,感受一下这黑夜里天簌样的香味。”“接下来补锅匠就把茶汁倒在一个小白瓷杯里,也不冷一冷,吹开茶水上面的一两根茶梗,就滋溜溜一口,再吹一下,又滋溜溜一口,喝了起来,一个小白瓷杯里的茶汁,他要喝上十五到二十分钟,其间,如果有他要点评的家政,喝下这杯茶的时间还要长。”

  到这里,我不由为自己大量引用原文而羞愧。但是,没有任何办法。正是这一段又一段独特而精彩的语言和质朴描写,细腻且深刻,让人过目不忘,在阅读中我无法不让自己的心情舒畅和感动。阅读者如此,那么写作者呢?写作此文时,我也同样没有任何办法离开这些浑厚的描写而空口说白话。这些独特语言,都有什么味道,具备哪些他人所不及的个性特点呢?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无须我多说。不过,既然是赏析,我还是要多费一些笔墨。上面引用的这些段落,无论叙述、描写、刻画还是对话,简约而质朴的精彩文字层层叠叠,无处不在,细密而严谨。在上几期我曾对《醉秋》和《借种》的独特语言和形象大加赞赏,现在,我愿意不惜笔墨,对《补锅匠》这篇小说给予更高的评价与礼遇。看到太虚近期出现的这几篇堪称佳作的作品,比自己写出的文字还要激动和高兴。为什么,我也说不清。也许,我们在这里交流的最大快乐就在于,由于作者的努力和评论的深入,这样的作品会越来越多。你写得好,我也不甘落后,作品是写给人看的,这么一来,《补锅匠》作者就必须冒险,不惜浓墨重彩,采取明里波澜不惊而暗里步步为营的一种争辩的表达方式,为后面即将发生的饥饿等等故事的深入,为在这种大背景下补锅匠及其他人的人性尊严请命埋下伏笔,布下疑团。作者的笔法显然与我的明快笔法不同,如此受人敬重且风光的一代老补锅匠,他后面的命运到底会是怎样的呢?这样,也许只有这样,小说人物、故事及其整个内容才会既真实可信,又独树一帜。

  再具体剖析一下上述多段落的独特语言特点:[旱透了的泥腿子,苦不堪言],多么质朴独特的一句话,智慧而味道多重地刻画出乡人们平日的生活苦境。[转而拜这位手艺人为师傅,于是鞍前马后,早上起来倒尿罐,白天挑重担吃剩饭,拣重活累活干,晚上倒洗脸洗脚水。时有师傅不顺心,骂几句是常有的事,有时骂几句也顺不了气,动手动脚踢打几下,也就天经地义。没有过不去的坎。水深火热三年五载,一个怯生生不晓人情世故的徒弟,出道成一个饱经风霜、跃跃欲试的师傅。一旦出道,天下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不敢走;地上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走不通。]补锅匠的豪迈人生,区区几笔,由于语言独特而紧密,没有半点水份,鲜活地跃然纸上,且栩栩如生。一个自然段,极其重要而独特地交代出为拜老补锅匠为师,人们所不惜付出的辛苦和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鞍前马后、倒尿罐、挑重担吃剩饭、倒洗脸洗脚水、骂几句是常有的事、动手动脚踢打几下也就天经地义、水深火热三年五载……一个怯生生不晓人情世故的徒弟,出道成一个饱经风霜、跃跃欲试的师傅。一旦出道,天下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不敢走;地上九百九十九条路,没有一条他走不通。

  实在惭愧。

  大家都是写作之人,鉴赏能力谁也不差,这里我有必要如此大量逐一引用说明么?

  还是有必要。对我们来说,问题应该是:补锅匠的人生及其人性尊严具有什么特殊的“形式”?我们的小说创作和语言中有什么是值得保留、什么是应该扬弃的?这个问题,恰恰可以从上述描写中找到蛛丝马迹。作者这种独有的语言,描述了补锅匠足以求福或致祸的手艺、风俗、习惯、地位等等,也描述了这个群体所发现的人类感情上、思想上、行动上的限制。把这种智慧投射在象征上,以表达群体的生存意志,它活生生地表现了群体为之生、为之死的某些价值判断。这些描述也许是简约的,却深刻表现出这个群体尝试使这种手艺具有一辈子不愁吃穿的人性追求。

  因为,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个别艺术的产物,都是建立在这个卑微的基础上。

  还是继续我的文章。

  然而,好景不长。如果说《补锅匠》前面的大量叙述与描写是精彩的、必不可少的话,那么,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们才渐渐明白过来,其精彩不过是为突出后面更为精彩沉重的人物内核、事件过程刻画作为突出人物和故事真正深厚内涵的铺垫。换句话说,后面的部分,才是由上面承接而来的真正的大精彩,也成为完成《补锅匠》这篇独特小说的深层次文学性部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这篇小说,质朴美与生活同在,艺术追求与时代同步,现实主义与创作手法结合得很好。真、善、美是作品的底蕴,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浓浓的时代味、人性味、哲理味和韵味之中。其时代味体现在作者倾述的补锅匠及其他人的人生观里,其人性味则体现在作品底蕴垒砌的道德骨髓里,而其哲理性却无疑体现在作品中透露出来的主客体间的必然联系和情感的起始到时代的因果关系上。最后,就是韵味,韵味体现在小说语言流动的质朴美,丰富、细腻、拙朴、缤纷的文笔色彩。为抽茧剥丝,细致入微且更加明晰地弄清一些问题,再看:“补锅匠只要找到这样的地方,就能对付过去,即使是再旱的荒年。补锅匠扎稳根基后,一封家信,大儿子、二儿子,三员,也就是三儿子,就会陆续奔来,在附近村落活动。一家人出来四张嘴,而且是最有实力的嘴,一家人里最主要的嘴,你想想,家里的粮食再不济,也好对付多了。”

  还有:“这样的旱情持续时间太长,就会引起恐慌。要饭的在村里要不到,到外村要,外村要不到,就到更远的地方要,那些相对富庶的地方就会恐慌。这种要饭的,如果就三五人,过去也就过去了,如果不停地来,不停地走,走后又不停地来,这种恐慌就会加剧。如果是,在这些要饭的队伍里,还裹胁着数量不少的手艺人的队伍,就会让那些相对富庶的地方,每天都处在恐慌之中。因为,在他们看来,要饭人和手艺人轮番进入这些村寨,目的是一样的,是为了村寨里的粮食。 ”

  ……

  语言之外,这篇《补锅匠》贵在一个“真”字。现在有个流行语叫做原生态,看看我们自己写的小说,与之比较一下,或多或少会找到一些距离和差别。无论情感、婚姻、爱情、青春故事,还是无中生有的鬼怪、灵异、警匪、历史小说,在语言上、在“真”字上都有许多值得思考、借鉴和深入的空间。回到《补锅匠》小说中来,由乡人眼中无人可以比拟的、堪称一代山村手艺人宗师的补锅匠的个人命运,作品在结尾部分不动声色地透视出了众多底层生命的痛苦。“补锅匠非常狼狈地逃回家不久,他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也陆续,也非常狼狈地逃回家。确定三个儿子全部逃回家后,补锅匠头一次把两扇双合门紧紧顶上,然后抱头大哭。隔着那两扇并不十分厚的双合门,我听得一清二楚,大概是边哭边诉没有活路了,很是绝望。这倒引不起我的多少兴趣,这话村里的人早叨念过上百次了。只不过这样的话,我是头一次从他们家听到罢了。”“后来,他们家吃饭也关双合门了。关了不久,三员的屎开始拉不出来,这也引不起我的多少兴趣,我们这个村,已经有多少半大人拉不出屎来,无法计数。都是让过路人找根棍子一掏了事。”

  还有:“接着补锅匠家里发生了一些变故。老伴得了水肿,不久就死了;大儿子分领着媳妇回到以前的老屋,起灶另过;补锅匠有一次大便不畅,在院子里发了一回泼,在院子里打滚,跺脚,大叫,吼。这也不新鲜,这在村里也出现过,只不过,这次是补锅匠亲自出场。”“晚上,还是火盆锅里烧上火,三角上还是放上水壶,等到水发出响声,还是往茶罐里倒上茶叶,只不过那不是青茶,是已经喝过一次的二道茶,还是在茶叶烤得冒起青烟时,把飞腾着的开水倒在茶罐里,茶罐里还是立刻腾起一股雾气,这股雾气还是钻进了每个人的鼻孔里,只是,这雾气没有了那种浓烈的香。还是在闲谈,家务要事,当天做下的活计,第二天的计划,哪家娶媳妇嫁姑娘,队里村外的轶事,天马行空,想说什么说什么。话题虽然庞杂,但是,听得出,大家的话有些寡淡,显得力不从心。”

  ……

  上面的描写,可谓入情入境。而依附于形态之内的“神”同样没有丝毫忽视,这样一来,无论写人,还是说事,可谓形神兼备,远比上一篇《三员》还要精进深入。这篇小说,无论在整体构思、立意、内涵,还是在具体描写、刻画、表现上均给人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启发性,真正镌刻出艰辛岁月所赋予给一位山乡补锅匠的人生价值和一颗倔强的灵魂。到这一层次,应该说已经是很好的一篇作品。然而,作者显然是更有打算,不肯轻易罢手。纵观全文,至此只是一半,人物情节势头正劲,这样一来,小说从这部分直至结尾,我们就一字一句读出了原汁原味生活底色下作者所深入传达出生活的那份真实沉重。补锅匠的命运并没有因其高妙手艺的存在而久闻夜里家中茶罐里腾起的那一股香美雾气,安逸地摆谈见识带给整个乡村兴致的庞杂话题。作者的沉着,功力,在此可谓棋高一着,继续不动声色地纵笔向深入描写、细腻刻画着,将这人间滋味杂陈的百姓故事引向更有意义的文学高度上去,这高度沉重得令人信服和深思。

  小说写到这个份上,已经不能不让人敬重。

  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文学日益繁荣而佳作日益枯萎,理想和信念无声地崩塌,经济和商品几乎已经完全成为社会主角的时代,在这个人们思想贫乏,心灵简化,生命也随之轻飘起来的时候,类似《补锅匠》这样深刻独到的小说作品更显得难能可贵。这种可贵之处,还在于结尾恰似豹尾的有力一笔:

  “三十多年后,我回老家看那些久不见的伙伴,遇上过他,他在他家新盖的房子外面的路上走着,尽管他缩小了一圈,脸上的器官也削减了一轮,但是,他细小的眼珠子上射出的光没有减,还是那样灼人。他的山羊胡子,虽然稀疏,却有力地向上翘。这让人更加确定,他就是当年的补锅匠。我说老公公,你身体还硬朗啊!”

  还有:“他的小眼睛朝远处的山峦剜了出去,说,三员不回来,我就垮不下来。”“三员杳无音讯三十多年,补锅匠就又绊绊磕磕活了三十多年。”

  怎么样?

  一个“剜”字,(这样的字全篇很多)文脉深含,字断而意未绝。作者无须声明,这一乡村系列不是一部自传性的作品。然而,作品中却无疑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我读到这篇《补锅匠》之所以深受感动,同时我奇怪为什么没见过其他人写出同样稠密、敏感的作品,原因也许就在这里。说其笔力千钧,刻画入木三分,也许有些夸张。然而,根据上述辨析,作者浓墨重彩,笔意简约,细密有力却是不争事实,不仅将补锅匠劳作时那一着一式细微之妙刻画到位,更深入本质将这套手艺活成为孩子们眼中最大的本事和日后生活的最高向往,而时隐时现的小说背景,留给我们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是整个时代,再现了文革留在滇西高原山村的历史图景,表现了畸形政治生态之下各色人等的命运与人性的变易。这种敏锐的文学目光和深刻洞察力,同时彰显出作者恢弘、独有的乡村系列之立意构建,独特的语言支撑,刻画和透析人物内心世界及其生存环境的艺术追求,在这里功力尽显,令人赞叹。

  写人,如此传神,写事,如此彻底。

  一篇三四千字的短篇小说,能够达到如此深度,不是佳作是什么?而我愿意放下手头工作,拿出大块时间和一倍于《补锅匠》的文字,呕心沥血赏析它,解读它,为什么?也许有人会误解,以为作者是版主的原因,如果这样看,不仅污辱了你的智力,也污损了我的文字。何况精华及其计酬,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精神鼓励,我一向只看重文字本身,与作者是谁毫无关系,更无任何意义。也许,下一届我也是版主,到时候你就会明白,遇到好作品,我依然如故,一如既往地发表由衷之言。一篇上乘之作,独特的细节无处不在,层层叠叠,既独特,又细微,真切如丝,深刻入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这一乡村系列(尤其是这篇新作)的语言尤其杰出、霸道、入味,杨氏的短句,看上去逐字锻造,使广阔的历史纵深感和明确的个人命运感结合起来,一如文中补锅匠的精深手法和人生哲学,简约传神,细密严谨,全篇因之显得骨骼壮硕,血肉丰满,人物、故事、情节和细节也因此而没有留下一点可疑之处,完全经得起艺术和真实两把尺子推敲衡量。也许,这就是《补锅匠》语言及其人物达到高度的根本所在,实属精心厚重之作,堪称一绝。

  评论没有批评,则评论没有意义。

  说心里话,要讲缺点与不足之处,《补锅匠》是一定存在的,怎么可能那么完美无缺,没有一点缺点呢?是的。在生活与艺术真实上,我想特别指出的是,作者独成风格的这一乡村系列,有了节制的力度,趋向精纯。在保持着质朴语言与形象描写的态势之中,笔触游刃有余点触生辉。但是,如果要说有待加强和需要在写作中注意一些问题的话,大约就在小说的情节和对话上了。好的小说,光有独特的语言、描写和叙述是不够的,更要有独特的情节和对话,这是小说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这个不用我说,作者一清二楚。希望在这一乡村系列今后的篇目构思和写作中,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弱势,有意识地强化情节和对话设置,用人物和情节两个轮子推进故事,唯其如此,这一乡村系列才更接近小说的本质。瑕不掩瑜,尽管《补锅匠》中也有这些,然而,总体布局上,感觉还稍显不够,这才会给人留下一些散文式小说的误解印象。

  这是毋庸置疑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内部结构和情节引导我们创造人物,构思之外,语言、情节、对话、动作就是一切。我们笔下的情节决定了我们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因此,情节的难度是怎样由A到B,再到C。情节转折的地方往往使我们费心劳神,却也恰恰是保证小说好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小说我也能写。是的,但愿如此。也许只有如此,我们才会慢慢远离那些没有语言特点、胡乱编造荒诞不经似的“小说”或轻飘飘没有根基的写作恶习,我们的小说才会写得更好看,更深刻,也才不枉我写作此文的目的了。大家都暗使一股劲儿,能够从《醉秋》、《借种》和《三员》、《补锅匠》这些小说中发现妙处,得到启发,取长补短,精进创作,当然不是说小说创作只有这么几种写法,而是希望在品味之后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写作、构思和语言优势,进入创作时,能够像——至少应该像上述几篇小说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写活一个人物的同时,不留下任何斧凿和雕饰痕迹,就像一块山石一杯泥土那么普通、平常、深刻,甚至还夹有杂质,唯其如此,我们今后写出的东西才有可能具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无论语言还是其他,更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真实,也唯其如此,它才更接近生活和艺术的本质,也才可能具有普遍性的文学品格和高度。那么,我用在上一篇《小说〈醉秋〉、〈借种〉赏析及其他》和这篇《杨友泉小说人物的高度》的所有努力与心血,无疑就是一只太虚报春的燕子了。

  我期待着。

    (此文10109字,长了些,估计你很难有耐心看完。)

                       09-4-15于歌谣苑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霍名夏 于 2009-4-16 12:04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4-16 10:41 | 只看该作者
霍兄的又一篇长评,先顶一下再细品学习!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1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楠 于 2009-4-16 10:41 发表
霍兄的又一篇长评,先顶一下再细品学习!


  哦,一楠版主在啊,你真快!我正在编辑中
4#
发表于 2009-4-16 11:04 | 只看该作者
先做记号,细品、学习后再回复。问好霍老师!
5#
发表于 2009-4-16 11:36 | 只看该作者
钦佩名夏的才华!名夏的神速也令我惊叹!霍名夏对小说(也包括散文)版的贡献,堪比姚明之于火箭队!
6#
发表于 2009-4-16 11:45 | 只看该作者
在小说版读到老师们的作品,又读到这样的赏析文章,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福气
内心里真诚地道谢:谢谢霍老师,让我们在自己欣赏学习作品之后,又有了一种理论上的提升
7#
发表于 2009-4-16 11:57 | 只看该作者
  名夏对文学的痴迷、敬重、真诚,令人震惊!这样的态度,决定了他厚实的功底,丰富的才华,和更加真诚的心灵!他几次写的评论,全面、深入、简炼、丝丝入扣,和国内最有名的评论杂志上的文章相比,相差有几?个觉没有差别。

  但正如名夏所言,其目的却是端正写作态度,“发现妙处,得到启发,取长补短,精进创作,当然不是说小说创作只有这么几种写法,而是希望在品味之后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写作、构思和语言优势,进入创作时,能够像——至少应该像上述几篇小说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写活一个人物的同时,不留下任何斧凿和雕饰痕迹”
  
  这是名夏的愿望,也应该是太虚的愿望!

  作为版主,遇上这样的评手!的确是一种福气。
8#
发表于 2009-4-16 13:53 | 只看该作者
名夏先生真是有心人,一篇三四千字的小说洋洋洒洒数万言的评阅意见,真是佩服之极,完了晚上再找出小说细细浏览一番。学习,拜读,问好!这样的评阅结合小说,说的头头是道,看的人心服口服。。。。。
9#
发表于 2009-4-16 14:23 | 只看该作者
霍兄的评论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他的小说一样,读来亲切,自然,有感召力,有震撼力;
       剖析环环紧扣,观点鲜明突出,无论是这一篇“小说《补锅匠》的语言及人物形象赏析”还是在论坛上看到的其他多篇评论,都以深刻、耐读、给人启示而打人眼球、撼人灵魂著称;堪称“霍氏评论”,完全可以和国内外名家媲美。
       佩服霍兄,问好!
10#
发表于 2009-4-16 14:3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告诉我:“文学人看文章,除了剧情还应着眼于个性化的语言、个性化表现手法、明晰的视觉效果、个性化的形象塑造。”

谢谢楼主!

[ 本帖最后由 秋之风 于 2009-4-16 14:36 编辑 ]
11#
发表于 2009-4-16 15:18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精僻的评论文章,一次阅读是完全领会不了其精髓的。
  
  看了霍老师的评论文章,再回味杨友泉版主写的小说,确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理解了小说要素的重要。

  霍老师的评论文章,丝丝入扣地对小说“补锅匠”的浓郁地域性语言风格和小说的框架及表达手法进行了阐述,十分受益。

  读这样的评论文章,让我感到了写小说应该注意的问题,除了对小说的框架构思外,小说的语言和文章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非常重要。细节就是文学艺术,从生活中提炼出小说的语言表达艺术就是一篇小说成功的要素之一。白开水的语言起不到艺术的感染力。

  一并问好霍老师和杨友泉版主!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4-16 15:19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9-4-16 21:58 | 只看该作者
终于又抽出时间来中财了,第一件事还是先看霍老师的文章!霍老师通过评析小说,再把一些小说的写法,技巧,以及小说的精髓溶入进去,在赏析美文的同时,又让人学习到了很多创作小说的技巧,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感谢霍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佩服霍老师的才华,最重要的一点是勤奋,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13#
发表于 2009-4-17 09:41 | 只看该作者
读这样的文章既是享受,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14#
发表于 2009-4-17 10: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提读!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1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4-16 11:04 发表
先做记号,细品、学习后再回复。问好霍老师!


  问好娴情版主,感谢第一时间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9:02 , Processed in 0.13628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