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61|回复: 1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开在心里的秘密之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8 0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在心里的秘密之花


         ——读海男《我的秘密之花——1985:女性经验轶事》有感


           ■
敬一兵

  有些人,天天看得见,摸得到,相互也认识,可就是走不进心里面去。有些人,看不见,也不认识,但却缘于一次邂逅,立即就在你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

  海男我并不认识,然而就是她,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编辑,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毕业的作家,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小说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作品30多部,计500万字的海男,带着她呈现和叙述灵魂的随笔文字,走进了我的心里,让我在她的文字中,看见了生命的细节,灵魂的痕迹,还有爱的影子。

  我看文章有一个习惯,喜欢先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然后再顺了文章的展开秩序读下去。因为一篇文章,开头与结尾,通常都代表了文章作者的心智和写作的精髓所在。读海男《我的秘密之花——1985:女性经验轶事》,也是这样。由此,我就有了机会,在读完文章之前,最先接触到了“我们人类是在变化中建立自己的现实世界的”这句话。这句话,应该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是作者感悟的一个结论。很多时候,心灵的沟通,内心的共鸣就是这样简单地产生出来的,不需要复杂的阐述或者枝蔓纵横的演绎。时间,还有自然,自己决定一切,不由人做主。这也决定了人的认识,只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是想当然地推演和臆断。可以说,正是海男文章里的这句话,以纯粹和清新的景象,融进我的心里,让迟钝的感官,不再被麻木敷衍,成了我要读完整篇文章,以及接纳了这篇文章的《我的秘密之花》这部书的理由。

  “1985:女性经验轶事”,是海男在1985年与两个女人故事中的经历描述。每一个人,都是在相同或者不相同的行动方向上,寻找自己的生活。有了生活的过程,自然就有生活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如今这个时代,仅生活的形式,从表面上就显现出了缤纷与斑斓的多样性。尤其是与性事有关的经历,假如仅仅是旁观,不去感受和领会,是不可能捕获到其中存在的意味深长的意蕴。海男之所以是海男,就因为她细致观察,但却又不止步于观察的层面,不愿意让自己的感官触摸到的生活,变成流于形式和刺激敷衍出来的随心所欲,而是将自己融进生活之中,用自己细密的感性认识,甚至是设身置地的换位思考和臆想,来体会他人的经验。应该说,这就是作家与窥私癖者的一个根本区别,同时也是她在生命的历程中,对女性生命密码进行破译,对自我精神生活始终存有一种热忱和期待的本质所在。

  安静地写作与缜密地陈述,就是上述本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海男这篇随笔文章的最大特点。“三天前的一个晚上,女友敲开了我的门,让我把门锁好,把窗帘拉下,而且是把灯关灭,坐在黑暗中,她讲述了自己怀孕的遭遇。”没有伏笔埋设,没有悬念的跌宕起伏,没有变幻无常的夸耀,唯一具有的,就是安静,甚至是隐秘的氛围。海男就是这样,展开了她的这篇随笔文章。不仅开场的切入是这样,即便整篇文章的运笔,也是这样,通篇都是缜密客观的叙述,都是朴素而真实的语言。结合海男在文章里叙述的一个女人堕胎,另外一个女人捉奸的经历来看,这种朴素真实的白描语言,是具有穿透力的,同时也是具有了只有涵盖各种写作艺术的综合因素,比如想象、比喻与平铺直叙的手法相互交融,才能达到的从展现个人内心秘密的过程中,凸显产生灵感和启示的功效,诚如作者在文章里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我经历过的感受过别的女孩的堕胎事件,它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从那时候开始通过女性的身体来感受到一种毁灭般的热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叙述性手法,我感悟到了海男在写作中保持独立思考与融个性于共性之中的可贵韵致——保持独立思考,不是蔑视或贬低符合自己口味之外的其他语言描述。宛如水的“脸颊”可以呈现出蒸汽、雾、雪、冰和雨那样,语言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完全是客观运动的一种刻录状态,并且始终都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的胶着情形里。即使是用孤立的眼光来追踪某一种语言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清晰地发现,一种文字描述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另一种文字描述方法融合其中的显示形式,这就好比笑的表情达到极致,就与哭的表情融为一体,都有泪水流淌的运动形式出现。

  女人不是男人的欲望之源,不是男权社会的附庸,也不是高洁的圣女、放荡的妓女、带刺的仙人掌或是娇柔的玫瑰花,更不是灵魂被扭曲的、憎恨男性身体的复仇者。她们就是她们自己。在“1985:女性经验轶事”这篇文章里,海男始终是用客观真实的笔触叙述女人,以生活的原型,映衬或者暗示生活的本质,比如“这是她与一个男子短促的一次性碰撞留下的后果,而她并没有与那个男子产生感情,那只是一个夜晚燃烧的结果,因为寂寞而留下的结果”,还有“她走进堕胎室……四十分钟以后她出来了……我走上前去扶住了她的身体,她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神经质,她好像在叫唤着诅咒着那个男人的名字,并诅咒着她自己,不过,回到旅馆以后,她就安静了”,等等。一个堕胎的女人,还有一个捉奸的女人,她们在事件发生中或发生后,总是“不知所措地想寻找到岸”。如果岸是意味着一个平静、和谐、真实和踏实的世界的话,那么她和她陷入堕胎或者被第三者插足的泥潭,绝对就是一次疼痛的遭遇。她和她的经历过程不同,与疼痛的遭遇方式不同,这必然就决定了海男这位观察者的视觉不同,经由感官获得的意味也就不同。海男走进了她们的事件当中,发现了事件的里里外外,没有苍白的女人,只有苍白的故事,没有不需抚慰的灵魂的事实。无疑,这就是为什么海男采用客观真实的笔触叙述女人的原因所在。凭借海男的如是写作手法我感悟到,作者只有挣脱传统的认识桎梏,从偏激和非理性的情绪樊笼里彻底解放出来,才能做到在文字中从容飘荡,任意东西,找回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依附在这面目上的灵性,用独特语言表现独特的思想,感受和想象,然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一些心理描绘、人物刻画或是哲理思索,便会使作品产生独特的魅力。“我不仅感觉到了身体的一种尖锐至极的疼痛,那一定是疼痛,而且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疼痛通过她的尖叫声传达给了我”,“她站在了一幢黑黝黝的房子外面,仰起头来往上看去,此刻,她看见了灯光,她笑了一下,好像是冷笑,又好像是隐匿或潜伏在海底的女妖突然浮出水面的微笑,那神秘一笑,使我感知到了她那青春肉体在燃烧,那青春的肉体绝不妥协”的想象或者感性描述,就让“1985:女性经验轶事”这篇文章,彰显出了强烈的冲击力。

  我说海男的这篇随笔散文是一篇有分量的好文章,就是因为文章叙述不仅新颖、真切和随意,而且还有明晰的意识流艺术手法。提及散文优与劣的问题,我又联想到了时下人们对散文写作的一种时髦或者流行的认识——豪放、简练、淡远、朴素与真切。固然,散文具有这些元素确实重要,没有这些元素,可以说就没有散文的骨骼和肌肤。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把绮丽的彩描手法,还有想象、推断甚至是臆想等意识流的艺术手法排斥在外呢?诚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象,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好与坏来判别一样,几乎与自然脉搏跳动相贴近的散文,再加之文学本身具有的模糊性特征,其优与劣自然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是非标准的区别,熟是熟非,全取决于各人的认识。然而,有人却硬性要对行文随意自如,构思亦不拘一格,一切所思所悟所感皆从心底自由自在地流淌出来的散文,套上绮丽、豪放、简练、淡远这四种束缚的框架,并将淡远定义为最高形式,而唯美是最低层次,于是两相比较得出了唯美作品有它不可避免的缺陷:词藻过于华丽、堆彻,飘渺而没有实在意义。窃以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按照上述错误观点来看,《海燕》和《荷堂秋色》且不远远逊色于质朴语言写就的其他散文了?海男的这篇“1985:女性经验轶事”,且不是因为有很多作者的想象和写意的成分,而削弱了文章的真实性了吗?仅就海男的这篇文章而言,事实并非如此,恰恰是海男在叙述中,不断加入了自己的臆想成分,才使文章更加客观真切,更加具有了说服力。说句真心话,海男挣脱传统的认识桎梏,从偏激和非理性的情绪樊笼里彻底解放出来的写作精神,感动了我。

  “1985:女性经验轶事”里面的两个女人,没有因为堕胎或者被第三者插足而陷入沉沦之中。对于这个事实的叙述,海男的文字里多了肯定和认同的气息。从“这热情在女友身上荡漾着使她回到了永胜小镇,不久之后她就真正地恋爱了,再不久之后她就结婚了,几个月后她怀了孕,这一次她挺立着腹部,这是她心甘情愿地为一个所爱的小镇男人怀孕的过程”,还有“因为青春给予了她轻盈,因为前去挑战的勇气给予了她轻盈,在这个时刻,我才发现,她有毫不妥协的勇气”,以及“一张床呈现在我们面前,所有问题都在床上一波三折地展开了:一对赤裸裸的男女正在床上像一根绳索一样扭动着,他们冒险的乐园此刻就像地狱般沉重,首先是那个男人的眼神感受到了地狱,其次才是那个女子感受到了地狱。随即,我的女友砰地把门掩上,二十天以后,女友顺利地和那个男人离婚了”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海男的叙述,不是以即兴的印象和反复无常的直观去把握或者认识别人,而是摈弃区别和选择的理智,通过客观的陈述和真实挖掘的认识方式,去接近他人的一种过程。从实质上看,海男的叙述过程,与奥古斯丁的那句话,也就是“植物追求被人发现,这对于它来说就是得救”,是具有相同的意境色彩的,都表现出了自我拯救的性质。由此看来,拯救过程是扎根在深刻的爱之中的。阅读海男的文章,让我更加相信,散文标志了阅读者的内心质量,也是检验写作者内心质量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还有每一个层面上,即便它们暂时被黑暗笼罩,但只要我们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看待它们,它们仍旧能够散发出灼热的光芒,投射到我们的心上。海男的随笔,之所以能够蓬勃地生长起来,开花结果,绽放出沁人心脾的魅力,完全依赖于海男的精神生活中,始终存有一种热忱和期待的本质,这样的本质,就是一种博爱。

  我们一般都把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和有理就说的特点,定义为随笔。然而建立在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基础上的海男的这篇随笔,虽然也具备了如是的特点,但她并不被特点所奴役,而是刻意叙述的客观与真实,融感悟、观点、认识等个性于叙述之中,给读者留出了意识上的广阔空间。比如海男叙述的这两个女人的故事,实质上就是对人生的一种论述,但她并没有死板地遵循人生论中的传统幸福观、享受观、生死观和与这些观念相铺相成的行为规范,除了文章结尾处的感悟外,作者都只是尽情地叙述自己的听觉和视觉过程。我认为,这样的写作态度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它忠于客观,强调真实,具有存在主义的人生哲学思想的韵致。难怪读海男的随笔文章,我一直有一种毫不费力、不动声色、轻盈透逸、随意自然的感觉。我承认,我就是被这样的感觉,引入到了一个人生与艺术的境界里,获得了体悟人生和艺术的双重的审美享受。同时,通过海男的这篇随笔文章,我还获得了一个比较深刻的感悟,云贵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必然产生出与环境趋同的视觉认识结果,那就是天高云淡,给视觉和认识感悟提供了飞翔的高度和广度,让狭隘、短浅、拘泥和束缚的情绪得到自然的排解或者消散,因而反映在文字上,就有了大器、质感、淳朴、宏阔、袒诚、恬淡、自然、直观、震撼和深刻的味道,无疑,这味道的核质,就是人文风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高原散文、小说或者诗歌特有的原生态气息。海男的文章有这种味道,推而广之,云南的于坚、汤世杰、夏天敏、雷平阳等人的文章,也有这样的味道。这样的味道,令我对海男的这篇随笔,一读再读,真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6:50 | 只看该作者
  鉴于1997年,第二届大家·红河文学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发,《大家》再次成为中国期刊热点,中国文学、先锋文学重镇和理论策源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同时,《大家》杂志社的主任兼主编赵丁丁是我中学和大学的校友,也是我曾经的邻居,我自然就对《大家》杂志情有独钟,特别是透过杂志,对生活在高原上的云南作家情有独钟。我相信,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对于作者的写作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我一直在研究云南高原与作家写作散文的关系和相关的特点,这样,1962年出生于云南省永胜县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小说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作品30多部,计500万字的海男,就走进了我的视线。她的主要作品有《疯狂的石榴树》、《虚构的玫瑰》、《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请男人干杯》、《只爱陌生人》、《花纹》、《男人传》、《女人传》、《从亲密到诱惑》、《女逃犯》、《县城》、《红粉者说》、《妖娆罪》、《我们都是泥做的》、《裸露》、《边疆灵魂书》等等,引起文坛广泛关注。春风文艺、作家、人民文学、花山文艺、长江文艺、陕西师大、学林、广播电视、东方出版中心、昆仑等出版社都出过海男的书,现为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编辑。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6:52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5-8 07: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般都把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和有理就说的特点,定义为随笔。然而建立在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基础上的海男的这篇随笔,虽然也具备了如是的特点,但她并不被特点所奴役,而是刻意叙述的客观与真实,融感悟、观点、认识等个性于叙述之中,给读者留出了意识上的广阔空间。
透过海男《我的秘密之花——1985:女性经验轶事》中的描述,这篇读后感无疑挖掘并捕捉到了其中的深刻内涵,了解了“安静地写作与缜密地陈述,就是上述本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海男这篇随笔文章的最大特点”。让人对这部随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海男本人的大略情况。读之使人受益匪浅!精华支持。
5#
发表于 2009-5-8 07:51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喜欢海男的文字,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种关照和体察地方法。一兵兄解读的到位,准确,学习!
6#
发表于 2009-5-8 08:15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马上学习。问好!
7#
发表于 2009-5-8 08:46 | 只看该作者
敬版固然是在解读海男的文字,它又何尝不是在说关于散文的写作呢。
向下的,体悟的,细节的,丰盈的。
学习。要再读。
问好。
8#
发表于 2009-5-8 08:4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种虔诚的写作,是一种诚笃的心态。因为对海男的文章的关注与喜爱,从而,使得作者在多次酝酿后还是决定写写《我的秘密之花——1985:女性经验轶事》(如下简称为《秘密之花》)内心的真挚感受。“喜欢先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然后再顺了文章的展开秩序读下去。”这倒与我相同。作者说的非常好:“因为一篇文章,开头与结尾,通常都代表了文章作者的心智和写作的精髓所在。”

  而读了《秘密之花》之后最大的感受或结论是什么呢?是《秘密之花》里的“我们人类是在变化中建立自己的现实世界的”这句话。作者已经做了概括“应该是这篇文章的基调,是作者感悟的一个结论。”由此,作者针对这句话的层次,内涵,思想的包容,精神的蕴藉等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或诠释。如何使文章里的思想洞开敞亮起来呢?作者对文章的领悟与把握确是精准的:“海男始终是用客观真实的笔触叙述女人,以生活的原型,映衬或者暗示生活的本质”,其撷取的多段语句,以一个虔敬的心境,自然地从中得到了一些精神感知或心灵启悟。作者并由此也联想到了时下人们对散文写作的趋同或流弊,也有了一些砭庸针俗、拔丁抽楔的感喟。例如怎么样去建立起结实的散文的骨骼和养润起光洁的肌肤等问题,可谓深中肯綮,剀剀中理。当然,由心而发,由情而至,都是有了海男作品中的挣脱传统的认识桎梏,从偏激和非理性的情绪樊笼里彻底解放出来的写作精神,感动了作者。

  通过作者如此大含细入,极深研几的笔致,我们已经可以真切的深切的感受到了海男文字的魅力与艺术的长效性。作者能够把一篇读后感写得如此充满情致和思辨,从而使得文章立意新颖,思想深邃,形式活泼,结构精巧,境界澄明而又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闪荡着灵秀与超拔之气韵,不仅令我内心钦佩,更使我不由得要为他写下一些文字以舒缓自己心潮涌动的冲力。支持精华!
9#
发表于 2009-5-8 08:51 | 只看该作者
敬老师作品多产又旖旎丰厚,如盛宴!
10#
发表于 2009-5-8 09:02 | 只看该作者
  读到一兵版主这篇评论文章,有了读读原文的冲动,让我在原文与此篇解读文章中去理解和感悟。先问好,细读后再作回复!并附上原文,以方便文友们阅读与欣赏。



                 《我的秘密之花》
  
                   文 / 海男
 
  
  1985:女性经验轶事
  
  1985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我将陪同女友去一座小镇去堕胎。三天前的一个晚上,女友敲开了我的门,让我把门锁好,把窗帘拉下,而且是把灯关灭,坐在黑暗中,她讲述了自己怀孕的遭遇。
  
  这是她与一个男子短促的一次性碰撞留下的后果,而她并没有与那个男子产生感情,那只是一个夜晚燃烧的结果,因为寂寞而留下的结果,于是她前来找我,与我商量堕胎之事。
  
  我久久地凝视着她的小腹部,而在黑暗中,根本就看不见她的腹部,只看得见她的身体在我旁边的暗影中波动着,像水中的蛇一样起伏,扭动,不知所措地想寻找到岸。
  
  甚至也看不见女友的脸,当她说话时,我就在回忆她的脸,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脸在黑暗中一片模糊……只剩下了声音,她没有啜泣,她只是把一个秘密呈现在我面前,于是,三天以后,按照我们的秘密策划,我将陪她到一座小镇医院去,这绝对是一个秘密,不能让除我之外的任何人知道,因为在二十世纪的1985年,堕胎事件是一件丑恶之事。在永胜小镇,一旦一个女子未婚怀孕的事件泄露,那么,谣传的箭矢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逼近这个女子的身体,所以我的女友经受不了这种箭矢,决定去堕胎。
  
  我们两个奔赴一座外县的小镇时已经天黑了。我的女友娇小玲珑地站在一片暗影之中,她整个的身心都在抗拒着一种事实:她要将体内的那团肉消失在她身体之外。她仰起头来,她是那般无助地穿越在黑暗之中,仅仅一个激情的夜,就给她身体留下了负荷,这是为什么?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卷入了她身体的饱受摧残的事件之中去。我们住进了小镇医院外的一家便宜旅馆里面,在这里,她年轻的身体因为一种性经历而颤抖着,我总想安慰她,然而一旦她停止了颤抖她比我更勇敢地可以直面现实:第二天我陪她去了小镇医院的妇产科,她走进堕胎室的一刹那:我不仅感觉到了身体的一种尖锐至极的疼痛,那一定是疼痛,而且是一种从未经历过的疼痛通过她的尖叫声传达给了我。
  
  四十分钟以后她出来了,就像从沼泽地中潮湿的暗影中走了出来,我走上前去扶住了她的身体,她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神经质,她好像在叫唤着诅咒着那个男人的名字,并诅咒着她自己,不过,回到旅馆以后,她就安静了。
  
  她必须安静下来。她躺在旅馆中昏暗的光线之中,眼睛却紧盯着窗外的一朵浮云。
  
  她似乎已经摆脱了她身体中的那块肉,她已经丢弃了一种记忆或一种万物开花、结果般的事实,我们只在那座小镇住了三天,在三天里她似乎就已经恢复了健康。她的青春又回到了她身上。这是一个我经历过的感受过别的女孩的堕胎事件,它封存在我的记忆深处,从那时候我就开始通过女性的身体来感受到一种毁灭般的热情。
  
  这热情在女友身上荡漾着使她回到了永胜小镇,不久之后她就真正地恋爱了,再不久之后她就结婚了,几个月后她怀了孕,这一次她挺立着腹部,这是她心甘情愿地为一个所爱的小镇男人怀孕的过程。

  1985年我所经历地另一种女性经验轶事在冬天开始时又来临了。仍然是我一个女友的故事,在她结婚一年之后,突然发现了丈夫对她的不忠,她丈夫跟她不在一座小镇上生活,她丈夫离她有六十公里的路程,在另外一座小镇做公务员。她来见我是想让我陪同她去那座小镇,她想暗中去揭开她丈夫不忠的事实,所以在她的再三要求下,我只得又一次陪同我的女友去解决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同上次一样,这次行动同样是隐秘的,除她和我之外,不会让任何人知道。最初的时候,我并不愿意,因为这是她婚姻中的事,即使出了问题,也应该由她自己去解决。然而也许她把我当作她的好友,可以分担她的痛苦和绝望。还有一点我害怕前去面对她婚姻之中的隐私问题,然而事实却是这样,她把我拉到了一个现实。
  
  在即将展现出的这个感情的现场上面,背景是夜晚,场景在一座单位进行着,女友的目光燃烧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激情,她决不忽视这个夜晚,就像不忽视她的尊严一样,她走在前面,我始终无法跟上她的脚步,她的脚步并不显得沉重,相反,却很轻盈:因为青春给予了她轻盈,因为前去挑战的勇气给予了她轻盈,在这个时刻,我才发现,她有毫不妥协的勇气。
  
  她就像一只夜蝶般飞扬在小镇的夜空中,而我则像前去探究生活奥秘的使者,我并不平静,我的心智在焦虑中躁动着,我害怕她在这个夜晚会失去生活的方向。
  
  她站在了一幢黑黝黝的房子外面,仰起头来往上看去,此刻,她看见了灯光,她笑了一下,好像是冷笑,又好像是隐匿或潜伏在海底的女妖突然浮出水面的微笑,那神秘一笑,使我感知到了她那青春肉体在燃烧,那青春的肉体决不妥协。
  
  当她站在门外敲门时,我就站在她旁边一侧,我能够感觉到她急促的呼吸就像鸟的双翼张开,就像一只扇面在微风中张开到收拢的过程……她急促地伸出手敲门,但没人开门,于是她掏出钥匙把钥匙插进了孔心。
  
  一张床呈现在我们面前,所有问题都在床上一波三折的展开了:一对赤裸裸的男女正在床上像一根绳索一样扭动着,他们冒险的乐园此刻就像地狱般沉重,首先是那个男人的眼神感受到了地狱,其次才是那个女子感受到了地狱。随却,我的女友砰地把门掩上,二十天以后,女友顺利地和那个男人离婚了。
  
  这两个女性故事都在1985年发生,通过这一切,使我意识到:我们生活中美妙的暗淡色彩使我掌握了人生的核心问题,我们人类是在变化中建立自己的现实世界的
  

11#
发表于 2009-5-8 09:24 | 只看该作者
敬老师的此篇文章通过解读一位女作家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也深刻阐述了时下写作散文的文风和看法。文章中指出的:“我们一般都把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和有理就说的特点,定义为随笔。然而建立在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基础上的海男的这篇随笔,虽然也具备了如是的特点,但她并不被特点所奴役,而是刻意叙述的客观与真实,融感悟、观点、认识等个性于叙述之中,给读者留出了意识上的广阔空间。”让我们读之很是受益。文章叙议、虚实相结合,很彰显了敬老师在散文写作中的造诣。文章中的:“作者只有挣脱传统的认识桎梏,从偏激和非理性的情绪樊笼里彻底解放出来,才能做到在文字中从容飘荡,任意东西,找回生活的本来面目和依附在这面目上的灵性,用独特语言表现独特的思想,感受和想象,然后在绵绵密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一些心理描绘、人物刻画或是哲理思索,便会使作品产生独特的魅力。”更是显示了此篇文章有感有悟,并抓住了散文写作的灵魂和精髓进行挖掘和发散自己的思维。好文,细品、学习,问好敬老师!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09-5-8 09:28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9-5-8 0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09-5-8 09:02 发表
  读到一兵版主这篇评论文章,有了读读原文的冲动,让我在原文与此篇解读文章中去理解和感悟。先问好,细读后再作回复!并附上原文,以方便文友们阅读与欣赏。



                 《我的秘 ...


谢谢若雨贴来原文,这样可以更好地对照学习敬老师的评论文章。
13#
发表于 2009-5-8 09: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5-8 08:46 发表
  这是一种虔诚的写作,是一种诚笃的心态。因为对海男的文章的关注与喜爱,从而,使得作者在多次酝酿后还是决定写写《我的秘密之花——1985:女性经验轶事》(如下简称为《秘密之花》)内心的真挚感受。“喜欢先看 ...


好评,体会学习!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09-5-8 07:31 发表
我们一般都把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和有理就说的特点,定义为随笔。然而建立在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基础上的海男的这篇随笔,虽然也具备了如是的特点,但她并不被特点所奴役,而是刻意叙述的客观与真实,融感悟、 ...
感谢高版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我期待着你的散文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0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薛暮冬 于 2009-5-8 07:51 发表
一直喜欢海男的文字,其独特的女性视角,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又多了一种关照和体察地方法。一兵兄解读的到位,准确,学习!
谢谢老朋友的提读鼓励,握手致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00:16 , Processed in 0.05796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