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个“80后”眼中的《高考197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8 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高考1977》,我想,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看完之后会有共鸣,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看完之后会感到震撼。同样是高考,自己经历过的,父辈们当年经历过的,对比之下,才了解那个年代恢复高考之前,知青们漫长的“上山下乡”、枯燥无味的劳动、无法学到知识的辛酸和无奈。

理想和承诺——潘志友

  从主人公潘志友身上,可以出他的理想主义情怀,其实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当时,有很多像他一样身怀理想和抱负的知青,当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之后,他知道国家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上山下乡”的岁月,他们将赢来人生的转折点,他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但他曾经向老迟许下过诺言,他过决心扎根在那里,可是历史却跟这样的热血青年开了一个玩笑——恢复高考,也就是说知青们将可以通过参加高考改变现状和命运,当初的诺言变得毫无意义了。选择理想还是坚守诺言?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甚至放弃了爱情——让陈琼也参加高考,自己最后留下。这个结果也许会引起许多人的争议,但是在艰难的抉择中,他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履行自己的诺言,这也足以令人敬佩。

活在“阴影”里的那份渴望——陈琼
  
  由于父亲是“历史反革命”,没有得到证明,使得女主人公陈琼长期活在这个“阴影”之下,在恢复高考之前她是得不到推荐参加高考的,在恢复高考后她又苦于没有证明父亲清白的那一纸证明,甚至在爱情上,老迟不同意潘志友与其交往。

  即使父亲是清白的,但没有证明,她只能一直活在“阴影”下,这使得她心里有比别人更多的苦与痛,对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望更加强烈,这从影片中她对父亲的抱怨那段可以看出,不过最后她也能够理解父亲。从中可以看那个时代的那些错误,给那些知识青年们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公章、命运、父爱——老迟、陈甫德

  影片中很多次提及、出现公章,公章象征着权力,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一切个人命运都取决于这枚公章,没有公章的盖印,就如同被剥夺了权力。把老迟和陈琼的父亲陈甫德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影片中他们都和公章有关系,两个父亲,两枚公章——永远别在老迟裤腰上的农场革委会的公章和证明陈甫德清白的公章,老迟的公章,决定着农场的知青们能否参加高考,证明陈甫德清白的公章,更关乎陈琼能否参加高考。

  老迟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工农干部,他讲组织原则,有点“不通情理”,但最后老迟终于被那群孩子们对知识对命运的渴望所感动,思想也发生改变,他也一位父亲。影片末尾老迟开着拖拉机送孩子们进考场的那段很是感人。

  而陈甫德是一个知识分子,背负“历史反革命”的他为了女儿能够参加高考,不惜铤而走险私刻公章、冒充国家干部,这些都严重违反了组织纪律,甚至法律,但我们可以看出身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牺牲自我的伟大的爱。

历史的悲剧人物——小根宝

  小根宝是不幸的,其实可以从他身上看出当时知青心里的一种绝望,如果历史没有发生那样的改变,那么可以想象大家将都是不幸的。

  从影片一开始小根宝为了回家,为了改变命运而去扛那个三百多斤的沙袋,希望得到大家的投票从而得到推荐,就可以看出他心里的那种绝望带给他的折磨有多大,即使老皮说“会出人命”,他也要扛。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原本应该高兴的他,却感到更加无助和绝望——因为他被耽误了太多时间了,“不是我不想努力,而是晚了,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们要带着我闹革命。我到初中他们又要我去革命,高中了,又是革命。他们从来没有认真教过我,从来没有!”

  他被耽误太多了,使他觉得现在已来不及了,甚至想到寻死,影片也不止一次出现了上吊的绳子,可以看出当时知青心里所受的伤害有多大。最后他为了救强子而死于那场意外,似乎是影片刻意要述说那个年代的那些悲哀。

  正如影片里所说的——恢复高考的意义远比高考本身要大。重新开放高考为当年许多人改变自己命运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将他们从水深火热的知青生涯中解救出来。这些是同样参加过高考,但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那时候的高考才真正关乎到“命运”,假如没有那场改革,那么现在千千万万的家庭将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再看看现在的高考,和那个年代已经不同,不用再像父辈们那样连参加高考和上大学都那样艰辛,高考也不是每个年轻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但我们应该看到他们那种在艰难环境下对命运的渴望和坚持,这是一种榜样。在那个时候,即使个人想改变命运也是无力回天,需要历史的契机,所以,机会是如此珍贵。



[ 本帖最后由 侦探 于 2009-5-19 09:49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5-19 08:05 | 只看该作者
感受得不错!
但我作为1978年就上考场的一员,觉得影片拍得还不过瘾.
3#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09: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5-19 08:05 发表
感受得不错!
但我作为1978年就上考场的一员,觉得影片拍得还不过瘾.
谢谢您的点评。不过通过影片至少让没经历过那场变革的人知道不少事情,有很大的感受。呵呵。 问好朋友
4#
发表于 2009-5-19 12:3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电影,作为不了解那个时代的80后能有如此理解,我觉得作者的思想是成熟并客观的,很赞赏文中的看法。


在那个时候,即使个人想改变命运也是无力回天,需要历史的契机,所以,机会是如此珍贵。
5#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9: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5-19 12:36 发表
这样的电影,作为不了解那个时代的80后能有如此理解,我觉得作者的思想是成熟并客观的,很赞赏文中的看法。


在那个时候,即使个人想改变命运也是无力回天,需要历史的契机,所以,机会是如此珍贵。
感谢微风版主的点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9 03:30 , Processed in 0.05358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