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6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书屋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3 1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屋祭

        没有人知道我在许多个黄昏或夜晚盘桓于一片废墟之上。

       那里曾经有一个书屋。

       对我而言,书屋就是神庙,或者说,它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从我走进这个城市的那一天起,书屋就成了我内心的一部分,它的幽静安宁的环境,它的高贵的气质和品位,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灵魂。我总喜欢把书屋比作是一个海子,澄澈、明亮、深邃、博大,充满了一种神秘而沧桑的气息。我站在海子岸边,不停地观看水里的静物,书页如珊瑚,文字似蝌蚪,在它们游走或摇曳的过程中,我的精神世界也渐渐变得湿润、干净起来,最终凝聚成了一滴纤尘不染的露珠。

       书屋被拆除了。某个秋日的傍晚,那里来了许多民工,还有一辆张牙舞爪的铲车,在一阵叫嚷和喧嚣之后,书屋的老墙轰然倒塌。书不见了踪影,卖书的主人也不见了踪影。墙体的砖头和土坯纷纷坠落,溅起漫天灰尘。秋风吹过。秋风带着橙黄的树叶和冰冷的霜花,一片一瓣地飘落到地上,覆盖了一代读书人留下的印迹与气味,甚至连安安静静的时光,也在那个瞬间变成了灰烬。

       我的神庙消逝了。消逝的过程短暂而悲壮。我相信一本书就是一个智者,一本书的作者就是一个神灵。我不是物质主义者,所以特别信奉精神之灵。过去的岁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去书屋,在那里流连徘徊,翻番这本书,瞧瞧那本书。我买了许多书,不,应该是请回了许多神灵。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海明威。雨果。博尔赫斯。昆德拉。所有这些伟大崇高的神灵,都通过我的手,悄然来到我家。我没有宽大明亮的书房安置他们,只好把他们摆放在卧室的角落。我想,在这个狭窄破旧的书架上,那些伟人,那些人类的精神导师,一定会看着我,看着一个清贫、隐忍、善良的小知识分子,他们会用智慧的目光,引渡我走向遥远的彼岸。每次带他们走出书屋,我内心都有一种无比神圣的感觉,有高贵的灵魂陪伴,我从来不感觉寂寞与孤独。十几年过去了,我在那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来回行走,像一个朝圣的徒弟,充实、自在,幸福而满足。

        其实,那个书屋原来只是几间民房,进深局促狭小,结构也陈旧简陋。不过,书屋的窗子很大,临河。玻璃上映着水光和杨树的影子。再远,可以清楚地看见雪山上的白云,一朵飞过去了,又一朵却停在山腰上。我来到书屋,从书架上随便抽出一本书,找一处地方坐下来,一页一页地翻阅。那些白色的或微微发黄的纸,从我指头下就走过去了,它们走得很慢,很慢,就像悠悠流淌的时间,把我的梦一直带到岁月深处。有时候,明亮的阳光顺着窗棂落到书页上,偶尔还有蓝色的蝴蝶穿过光线,将美丽的影子投射那些文字之间,仿佛有意迷乱我的视线。坐在小小的土屋里读书,常常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一会儿跟着庄子在天地间漫游,宛若清风云朵;一会儿又坐上了俄罗斯的火车,追踪安娜•卡列尼娜忧伤的身影;再过一会儿便回到了梭罗的故地,跟那个大胡子男人在瓦尔登湖边徜徉……凝神阅读,总有那么多或优美或伤感的情节,在我的视线里徐徐展开,像一片白雪茫茫的原野,沧桑而又苍茫。

       除了我,经常光顾书屋的还有一个女子,年龄大概在20岁上下,苗条靓丽,浑身都洋溢着青春气息。我想,在她那个年龄,三毛、琼瑶的作品应该会占据她湖水般清澈的心灵,多情,唯美,浪漫,但她偏偏热爱顾城、舒婷的诗歌。我发现,姑娘一般不买书,而是静静地伏在橱柜上,摊开个小本,不停地抄录着顾城留下的美丽诗句,偶尔还轻声低沉地朗读着,显出一幅伤感的样子。那时候,顾城已经自杀,可诗集还出售得空前火爆。一个诗人的死了,是非恩怨就此了结,而读者依旧沉浸于他描述的意境当中,跟着那些诗句哀痛、流泪。我从来没有跟那个姑娘说过什么,我不忍心打搅她的心情。对于一个醉心诗歌的人来说,只有诗歌本身能给她带来慰藉和关爱。在文学的圣殿里游走,我相信姑娘就如同我一样,崇拜诗的神灵。

       我还记得书屋的主人,一个退休的老者,不善说话,见人就呵呵,呵呵笑几声,算是对顾客的招呼。夏日,书屋的窗台上总会摆出几盆海棠花,枝叶扶疏,花朵艳丽。老人就坐在花朵下面,拿着一本书安静地翻着。那本书没有封面,纸页微微泛黄。老人每翻过一页,就闭上眼,默默地背诵起来,表情恬淡安然。后来我才知道,他读的是佛经。一本只有300多字的《波罗蜜多心经》,他竟然诵读了几十年。同样是文字构筑的世界,但他在那里面却读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心如止水,时间为他的灵魂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无悲无喜,无始无终。老人读经的时候,往往是早晨或黄昏,明亮的光线穿过窗口,从海棠花碧绿的叶片间筛落下来,落在他清瘦的肩头,落在他如雪的白发之上。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听到他反复地念诵着这样的句子,目光平静清亮,恍若走过千山万水的缕缕夕阳。

       书屋里隔三岔五也会走进几个年轻男子,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文学爱好者,平时经常弄一些豆腐块文章,在当地的民营报刊上发表,出不了名,更发不了财。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的前卫思想。在小小书屋,他们寻找的是尼采的哲学著作:《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再就是卡夫卡和普鲁斯特的小说:《城堡》、《追忆似水流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有这样的作家和作品。我想跟他们讨论《红楼梦》、《阿Q正传》,但每逢我提及鲁迅和曹雪芹,他们就显出一副很不屑的样子,好像我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一个连意识流、荒诞派都闻所未闻的人,还能谈论什么文学!我只能呆呆地站在一边,听他们大谈特谈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但我从来没有嫉妒过他们,多年之后,我在书屋里再也未见到那几个桀骜自负的身影,我甚至感到有点怅然和遗憾。听说,他们早就离开了文学,各自走上了当官或经商的路,作为民间的一代思想者,就这样悄然失踪了。

       那年月,每个星期六都有学生前来书屋购书。他们购买的大多是复习资料,语文的,英语的,数学的,物理的,化学的,一次就要买一大摞。那些资料印刷都很粗糙,封面上的名字千奇百怪,但学生们从不在乎这些,他们知道复习资料的寿命只有一年,一年后就当成废纸卖了。偶尔,也有学生在书架前盘桓、逗留一会儿,眼睛扫视着码放整齐的书籍,他们喜欢安妮宝贝,喜欢韩寒和郭敬明,也喜欢张悦然、蔡智恒和村上春树,但书屋里并没有这些人的作品。我是一个语文老师,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跟我相比,他们从小就爱好另类作家,热衷于写新概念作文,还崇拜网络写手,那些云遮雾绕的玄幻小说,成了他们日日温习的功课。我想起我的少年年代,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青春之歌》,为了那些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常常夜不成眠,泪流满面,而如今的青少年,有谁人能再读经典,从而引发心灵的共鸣呢?

       在这座小城里,买书的地方很多,除了新华书店外,还有数十家私人书摊,然而那里出售的书籍大多是盗版杂志,内容离不开暴力与色情。我发现经常有孩子站在书摊前翻阅那些东西,或者兴奋,或者迷惘,他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书籍里的罂粟花摇曳着诱惑,让他们留连忘返。为了钱,那些售书的老板已经丧失了起码的良心和良知。我想到的是,在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垃圾作品代替了经典,何人可以站出来,给他们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

       我的小小书屋被推到了。倒在了落叶中,倒在了萧萧的秋风里。那些日子,在黄昏或深夜,我独自徘徊于废墟之上。卖书的老人杳然不知所往,我的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托尔斯泰、普希金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我知道,时隔不久,废墟上的断壁残垣,废墟上的破砖烂瓦,也渐渐会被霜雪覆盖……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6-14 08:28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6-13 19:18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6-13 19:19 |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6-13 19:22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6-13 19: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09-6-13 19:58 | 只看该作者
一间温馨而美好的书屋,一段难舍的往事和回忆!学习问好孟老师!
7#
发表于 2009-6-13 21:46 | 只看该作者
毕竟存在过,毕竟记忆过。
8#
发表于 2009-6-14 02:19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09-6-14 06:14 | 只看该作者
几间书屋,聚集斑驳世相。一番回忆,令人思索感慨!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8: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诸位啊
11#
发表于 2009-6-14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明亮的阳光顺着窗棂落到书页上,偶尔还有蓝色的蝴蝶穿过光线,将美丽的影子投射那些文字之间,仿佛有意迷乱我的视线。坐在小小的土屋里读书,常常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一会儿跟着庄子在天地间漫游,宛若清风云朵;一会儿又坐上了俄罗斯的火车,追踪安娜•卡列尼娜忧伤的身影;再过一会儿便回到了梭罗的故地,跟那个大胡子男人在瓦尔登湖边徜徉……凝神阅读,总有那么多或优美或伤感的情节,在我的视线里徐徐展开,像一片白雪茫茫的原野,沧桑而又苍茫。
   
   精神的殿堂轰然倒地,的确感觉忧伤。也许文友说的书屋我曾经浏览过购置过一些书。在西凉广场,曾经有过描写中提到的书屋,可惜随着商业化的加快而被推倒,修成了高大壮观的电信大楼。但无论一个人一座城市,精神的层面还是需要的。只不过当权者为了政绩为了其他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了文化建设。。。。拜读,学习,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3: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文化朋友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09: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文化朋友
14#
发表于 2009-6-16 13:04 | 只看该作者
提上老师好文字!
15#
发表于 2009-6-16 15:54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小的书屋被拆,在他人,在很多人,也许只当没发生过,但在作者,却用了一个很伤感的字“祭”,可见书屋在作者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也足以体现了作者对书的情,对书的爱,对因书而存的书屋的情。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9:02 , Processed in 0.0552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