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089|回复: 1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8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永生]

  自从转业在县城购房定居后,再次面对又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尽管是商住楼,尽管各种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但家里始终是要备着一口水缸。

  备用的水缸还是从老家拉过来的呢。当初,搬迁时,就曾遭到朋友们的极力反对,到城里生活,还需要这个土性粗糙的玩意儿干吗?显然是很不理解的样子。家住六楼,当从车上卸下水缸后,我主动并请他人抬上肩,恁是一鼓作气的扛上了楼。水缸不大,是那种中号水缸,是在老家生活时候,家属长期使用的一口。这不也用了好多年了,即使我现在搬迁到所谓的城里生活了,也还是没有舍得抛弃它。水缸满打满算能容下0.05立方的水量。甭看这个水缸摆放在水龙头下,显得别扭占地方,也与洗漱间的摆设和布局不够协调,但就是这口水缸却给我带来的很多的方便,尤其具有着救急之用。

  停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但我们这些住户是很难知晓的。电话询问,人家自来水公司就理直气壮的说了,上午电视上不是已经打出停水的公告了吗?哦。别说,人家都以为我们是没事干整天闲赋在家里看电视的主了。显然,突然的停水,遭人诟病的同时也带来了不便。而这个时候,家里的这口水缸里储存的水可用上了排场。不仅保障了生活用水,满足了洗刷所需,也经常帮助楼下的朋友家解决突遇的实际问题呢。平常我是有这样的习惯:早晨上班前,一定将缸里的水放的满满的,就是怕遇到停水的问题。可谓是有备无患。还有就是洗衣服,搞卫生时,不需要拧开水龙头,不需要在细仄的流水中等待,只要将缸里的水大瓢大瓢的舀出来就是了。多么方便。说到水瓢,这也是家里惟一具有乡土气息或使人怀旧的物件。现在的这个水瓢已经使用了近两年,是那种大号的葫芦做的瓢。这在当前的乡村还是不多见的。而我的二婶每年都要在菜园的一隅种植几棵葫芦,每到秋后,都能收获几个大号的葫芦。一是用来闷装各种菜耔,二是当水瓢之用。

  经常会由家里的水缸想到过去的生活场景。

  以前,在没有水井,吃水全部靠肩担的时候,家家都有一个大水缸。记得当时家里的水缸就是那种特大号的,能一次性盛上五担水,也就是近0.4立方的水量。那个时候,农村的生活环境尤为清苦。住家几乎都是一溜水的低矮的土坯草房,家庭人口多的用水量一定大,那么,也一定有一口硕大的水缸。显然,大水缸要占据一个房间里(有的还要铺设一张床位)一小半的面积,还都是能盛上四、五担水的那种。所以,他们是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将设在正房中的厨房搬出来,及时地在房前搭建上一个简易的房子做厨房。厨房不大,又因有这么一口大水缸其空间显得逼仄而狭小。有水缸必有盖子。水缸盖子有简易的,就是搭上一两截树段或竹竿再铺盖着一层薄膜或篾席。也有是自己制作的,这是比较适用的一种,就是把一些杂乱的树木段子割踞开来,刨削成平板,再根据水缸口的大小,去角成圆,做成一个大盖子。不管是简易的还是制作的,都是为了防止灰尘掉落。而,水缸上有了盖子也还可以放置些脸盆和淘米、洗菜篮子等。一个大葫芦水瓢始终漂浮在缸里,似乎就是为了伸手可得。

  由于生活条件匮乏,没有水井,吃水就是到离村庄不远的水塘里去肩挑。那个时候,原野上的几口水塘的水质很好,清莹、纯净。各家也都备有一副大水桶(木制)或铁桶,一担水的重量都在七、八十斤,大人们挑起来很轻松,而有时候我们稚嫩的肩膀也要承受着力所能及的重量。特别是到了农忙时节,大人们从早忙到黑,那么,家里的水缸没水了,你不能等着啊,那就得主动积极的去挑水。尽管还只是个髫龄的年纪,但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任务。为了能将小半桶水挑回家,要将担绳绕到扁担根上,一路上歪歪扭扭、吭吭哧哧、晃晃荡荡、泼泼洒洒。随着年龄的增长,肩上承受的重量也在加大,挑水的步态也渐渐轻松而从容。

  大水缸的水量在冬天里一般是保持在大半缸以上。因为寒冷,还经常结上一层薄亮的冰。而到了春天和夏天,则基本上是赶早去挑。即使这样也因为持续不断的雨水而使塘里的水质不够清澄,还需要使用明矾进行澄净。经过澄净后,整缸的水就变得清清亮亮,澄澄碧碧。我们上学回来或在外面疯玩后,总忍不住要舀上一水瓢,咕咚咕咚,畅快淋漓的喝下。甚至,有时候因水缸大,个头小,水量不多还得垫个凳子俯下身子才够得着舀水。那个滋味是甘冽、绵甜、爽朗的,真的不次于现在市场上的矿泉水、纯净水等。

  到了农忙季节,不论是收割油菜、小麦、插秧割稻或是打场,这缸里的水简直就是一种饮品了。农家人总拎上一小量桶子,里面再放置一点糖精,这水就变得清凉,鲜甜,极能解渴。带去的水不是独自享用,谁家没带,口渴了,尽管过来就是了,反正也不讲究或顾忌什么,过来舀上一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之后,粗糙的大手将嘴巴一抹,那真是如饮醍醐、琼浆玉液的感觉。
      
  水缸也是需要经常清洗的。毕竟这些水都是水塘里的,而且还经过了明矾的澄净,所以,要不了几天,缸的底部和内壁就会沉淀积聚出杂质或水垢,清理水缸是用新鲜的丝瓜瓤或锅帚子刷洗,之后,水缸又是清幽幽、滑溜溜、亮闪闪。一口大水缸可以使用很久。但也有因外力的作用下开裂而浸水,即使这样,家人也舍不得更换。他们会及时地找来一点水泥将裂隙“焊补”上,还得用大号的粗铁丝再紧紧的箍上几圈,这样就又能多使用几年。虽然在当时一口水缸也值不了几块钱,还有家里的其它物件,只要不破败到一定程度,他们是不会更换的。这就是农家人生性养成的节俭作风,不会丢掉,始终在延续着。一口水缸就像件衣服被缝缝补补,缸沿上那黑黢黢的斑痕以及箍身的铁丝因潮湿而呈现的锈渍,濡染出的是朴实的印痕,记录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村里在一九七一年十二月打了一眼水井后,我们就很少到水塘里挑水吃了。但家里的这口大水缸始终要用着,直到自家打了水井,这口大水缸才会另做它用,要么用来腌制咸菜,要么成了米缸,要么放在屋檐下,等到下雨时接存着无根的水……(全文2317个字,于09610日)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09-6-18 10:1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6-18 10:13 | 只看该作者
抢个沙发,一会填上内容。
3#
发表于 2009-6-18 10:24 | 只看该作者
水缸在我的生活中是很遥远的物品了,还是小时候父母家里用过。
读杜版的这类生活文章真是非常亲切,从一口水缸看出农村生活的不断变化。更读出作者骨子里深深的恋旧情怀。
4#
发表于 2009-6-18 10: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上楼时水缸送人了。从一口水缸看到了生活的轨迹,永生的文字有一股泥土气息,继续欣赏,问好!
5#
发表于 2009-6-18 10:32 | 只看该作者
水缸,我们家也有,小时候将河里的水倒进去,用矾淀下污垢.杜版到城里居住,住商住楼,说停水就停水,是常事,不像乡下,停水了还能用上水压井.文章与生活丝丝相扣,质朴,自然,生活情景的自然张扬.其间,还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情,真情的自然流露.水制式其实是父母\家乡那片土地的养育之恩啊!远行千里不忘本,学习杜版的文章,给人以很多的思考.所以,我认为,本文绝对是上好的精品文章.
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梁星钧 于 2009-6-18 10:13 发表
抢个沙发,一会填上内容。


感谢你第一时间的关注。期待着你的点评意见或建议。握手!
7#
发表于 2009-6-18 11:3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杜版.一个小水缸也能生华出如此妙笔.欣赏学习了.
8#
发表于 2009-6-18 12:02 | 只看该作者
从乡村到城市,一个水缸涵盖了丰富的生活内容。说到底,还是艺术概括力使然。
9#
发表于 2009-6-18 12:15 | 只看该作者
读此篇文字唤起我许多回忆,家里不用水缸已经多年。
笔者文章生活浓厚,平实中透出内涵!
欣赏,学习!
10#
发表于 2009-6-18 12:46 | 只看该作者
也挑过水,和水缸朝朝相处,就没有想到要写过水缸,读此文,朴实而亲切,甚至能感受到当年悠悠担起的重量,令人怀想~~
11#
发表于 2009-6-18 12:46 | 只看该作者
从《水缸》看杜永生的怀旧情结                
               
             梁星钧



  杜永生这篇《水缸》,我认真看了下,篇幅不长,结构和情节都很精致。表达的意蕴耐人寻味,我认为全文笼罩了一种深厚的怀旧情结。
  
  我们知道,作者一贯注重农村,主写农事,该篇依然如故。开篇,就给人一种惊奇:大老远的,把一口石头水缸从农村搬进城市,安顿自己的楼房里,是不是天下奇闻?反正我没见过,前所未闻。接下,我们看他为什么这么做,说到功用,他谈了三点:一是防止停水,城市停水是经常的,有了这口缸,问题不说全然解决,至少可以基本或部分解决;二是以备急用,洗衣服、淘菜等大量用水时,只几瓢就舀够了,是不是很方便?肯定的。节省了时间,心情肯定也不错;三是重要一点,水缸贮存的水质好,不亚于矿泉水,这点我真的没想到,很感兴趣,似乎我也想给给自己添个石头水缸了。但文章并没仅仅停留在这里,而是割舍不下水缸别有深的原因。
  
  文章进入到重点后,用较大篇幅回顾水缸有关的过去。复活了水缸与人的陈年往事。无论是儿时挑水,还是稍大了农忙时喝水,还是保洁水缸,还是水缸“退役”以后的不忍远弃,无不洋溢和暗露了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我想基本就是不忘农村,热爱家乡,眷恋亲人;问题的深一层意义是,一个当兵多年,今又进城多年,以城为家的人如此这般痴心不改,到底因为什么?我想除了上述之外,必有多重或深层原因,只是我们不敏感不知晓罢了。
  
  文章语言厚朴,练达。结构简明清晰,层层递进深入。形象逼真,画面感非常强。如写小时挑水“为了能将小半桶水挑回家,要将担绳绕到扁担根上,一路上歪歪扭扭、吭吭哧哧、晃晃荡荡、泼泼洒洒。”,疯玩回来喝水“我们上学回来或在外面疯玩后,总忍不住要舀上一水瓢,咕咚咕咚,畅快淋漓的喝下。甚至,有时候因水缸大,个头小,水量不多还得垫个凳子俯下身子才够得着舀水。”,农忙喝水“反正也不讲究或顾忌什么,过来舀上一瓢,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之后,粗糙的大手将嘴巴一抹,那真是如饮醍醐、琼浆玉液的感觉”等等,这里我特别想说的几个生动用词“歪歪扭扭”、“垫个凳子俯身舀水”、“仰起脖子一饮而尽”都是逼真传神笔墨,分明就是一幅画面。实说,这样的农村场景,我同样是熟悉的。
  
  该文虽然不长,但情感情节语言表达因素,足以令我等仰望了。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6-18 13:21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9-6-18 15:04 | 只看该作者
这生活场景很亲切,到如今农村一些住户家里还有这些物件,喜欢那亲切自然的味道!
13#
发表于 2009-6-18 15:07 | 只看该作者
水缸里贮满了生活的影子,文字淡定内蕴,真不错,欣赏问好!
14#
发表于 2009-6-18 16:20 | 只看该作者
有时水缸可能照见几代人生活的影子.
依然是质朴的文字,通篇流露出作者对一件生活伴侣的感念,没有修饰,令读者欣赏到淳朴之美.
问好杜版!
15#
发表于 2009-6-18 16:31 | 只看该作者
由一个水缸,牵出过往。儿童时期,因父母忙碌,你挑着半桶水,在村道上,那歪歪扭扭的小身躯在读者的视线里若隐若现,由此看出对父母的爱有多深,懂事的孩子!
热了,渴了,农村的额孩子不讲究,拾起水瓢,弯腰,舀起缸中水,“咕咚咕咚”几口下去,清凉解渴,爽!这段真形象。
水缸需要隔三差五地清洗一下,不然有水垢,毕竟井里有雨水落于,清洗后的水缸清新瓦亮,当然在清洗时也会因不小心碰破水缸,但朴实的农民不会就此扔掉,补补,黏黏,又是一年。
水缸陪着你走完少年、青年,直到如今,你依然用水缸。我在想,而今用水缸,你不但是因为方便吧?可能是对以往的不舍吧?
朴实的文笔,依然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悲悯的情怀在字里行里依然清晰可见。欣赏!学习!问好杜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4 04:41 , Processed in 0.0514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