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11|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读书与写作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24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与写作的困惑                    

                  
                    lqm407



  读了半辈子书,写了半辈子文章。自我感觉读书很好,是人生一大乐趣,是最高雅的事情。写书更是经国之大业,千古之事业,传之后世,教育子孙,青史留名,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就这样我陶醉着,一直认为读书作文是天底下最崇高最神圣的事情。

  然而,最近我却对读书作文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我自己问自己:事实果真像你想像的那样好吗?

  先说读书。从父辈那儿,我就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就拼命地读书。在学校时,学的都是基础知识,是非掌握不可的。除了学好各门功课外,我就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文革”中停课,功课学不成了,但我当“逍遥派”,不去“闹革命”,而是钻在一个角落里读书。当然,那时书读得越多起反动,越落后,越被人看不起。不过,我是个小娃娃,倒没有受到特别的歧视。不过从那时起,书籍,特别是文学作品就像吃饭一样,一天都不能差了。

  也许爱上文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算来,几十年来我读的文学作品不少,古今中外的都有,起码不下五车了。写的也不算太少,起码有近千篇东西了。但如今细细想来,才发现它并没有给我带来特别的好处。

  首先,它并没有使我出人头地,一直到今天,我还没有闯入真正的文学圈子,文坛上没有我的地位,绝大多数读者都不知道我。我的作品,只不过是文学沙滩上几粒微不足道的沙粒,没有几个人去注意它。

  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常常瞅着自己的文字而发呆:我的这些小文章能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产生多大的作用呢?我虽然写杂文,批判社会的阴暗与现实的腐败,揭露丑恶的人性,呼唤美好的未来,为弱势群体喊叫几声,但这又会怎样呢?有谁理会呢?除了几个文友,当官的是不看的,即使看了也不会翻然悔过。弱势的人也是不看的,他们没功夫上网,即使看了也知道你是白说,没用。现在没用,留给后人去看那更没用;我写小说,但我自知我的小说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会进入经典之列,有它无它都没有什么,过不了几年连我自己都会忘记它们的;我写诗词,但中国的诗词界奇峰峻岭高耸云天,我还在山脚下堆着土堆。读者们欣赏高山都时间来不及,有谁还能注意到身边的几个小土堆呢?想着花上几个钱,将自己的作品自费出版了,但进了新华书店,书架上的文学书籍摆得严严实实,而顾客寥寥无几,我的又能卖出几本呢?

  想想不由人郁闷不已……

  如果很理性地看待问题,读书作文也并没有使我的胸怀更宽广,品性更高雅,认识更深刻,办事更聪明。读了半辈子书的我与周围很少读书的人相比,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过人之处。在事业方面、当官方面、挣钱方面,我更是处处碰壁,远不如人家。

  比如说,我的一些同事虽然不读书不看报,但他们有的是实际本领,与领导关系好,经常得好处,一个个青云直上,远走高飞,又衣锦还乡,荣耀无比。而我读了几本臭书后事事认真,扯不开薄面子,放不开臭架子,爱讲道理,爱讲原则,爱讲政策,爱讲品德,常常惹得领导不高兴,所以就一直在低空盘旋,一生郁郁不快。

  再看有些儿时的伙伴,他们念不成书,就在社会上混,多年下来,一个个锻炼得本领非凡。他们在社会上欺天行事,横冲直撞,说虚弄谎,坑蒙拐骗,拉拢实权官员,骗国家骗个人,银行贷款长借不还,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大生意越做越大,高帽子越来越高。现在,他们公司许多个,房子许多套,车子许多辆,妻妾许多个。面对他们,我也觉得读书确实将人读得太本份,做人总是有正直、正派之类的框框条条在约束,干事情总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结果什么也干不好,什么也干不成。于是,面对那些“事业成功者”,我真的自愧不如,自卑不已。

  当然,我们读书作文的人中也不尽是书呆子,也有着聪明之人。我有一些文友,过去他们也勤勤恳恳地读书作文,但后来他们当官了,就很快地放弃了文学方面的追求。现在,有人说起往事,就自嘲地说那时不成熟,太幼稚。我们市诗词学会,现在有着几百个会员,但细分析,当稍微大一点官儿的人很少。他们看不起什么文章诗词之类的玩意。有些原来的官人,是退休了无事可干才玩起了诗词,来附庸风雅。

  在一次宴席上,一个老板就曾经戏笑过几个写文章的人。他说,搞文学的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不是挖空心思挣钱,不是削尖脑袋当官,而挖空心思写什么小说,胡编什么故事和人物;写什么散文,回忆陈谷子烂糜子、骚尿布臭裹脚;写什么杂文,象乡村婆娘一样说长道短,发牢骚放怨气;写诗歌,说些云里雾里、疯疯癲癲的话……这就是你们所干的可笑事情!

  这个老板还说:有了钱,有了权,一切也就有了。比如说,你们所说的名气,我也能用钱换来。我有着自己的博客,但我这么忙,哪有工夫搞那个啊?出几个钱,为我写博客的文人多的是。如果我也想出书的话,我也就让他们写,让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让他怎么写他就怎么写。封面上写上我的名字,世界这么大,人这么多,谁知道谁的什么呢……

  据说,面对着这位满身铜臭的老板的肆意诬蔑,在场的几个文人同志都默然无语。他们也许也像我一样深感自卑吧!

  但是我想:如果陶渊明当时在老板举行的宴会上,他又会如何呢?他会不会拂袖而起,对自己出席这样的宴会深感羞愧?如果李白在场,他又会怎样呢?他会不会掀翻宴席,甚至将那个老板痛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恨?也许会吧!

  可惜,我们那些文人不是陶渊明,也不是李白;他们写不出陶渊明、李白们的诗文,也没有着陶渊明、李白们的勇气,所以也就只得这样了……

  归根到底,是我们没有大作家的底气啊!


[copyright]

[/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lqm407 于 2009-5-24 11:20 编辑 ]
2#
发表于 2009-5-24 11:51 | 只看该作者
有同样的困惑
3#
发表于 2009-5-24 13:52 | 只看该作者
对待文学,我最想用杜甫的一首绝句做“典故”来说明我对它赋予我的“生活”态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据传,清朝有位著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还要配上一句古人的诗。有一次,他只用两个鸡蛋就为某官绅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两个炖蛋黄,上面覆盖一层清香葱叶;
第二道: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行;下面垫上一张青菜叶;
第三道:清抄蛋白一小撮;
第四道:一碗清汤加调料,上面浮几块蛋壳。

把各道菜配古诗一句,四句诗合起来恰是上面这首绝句。很遗憾,官绅怎能知这些。

言归正传。我是很佩服4版的写作姿态。在江天,这样执着于读书和写作的人很值得我学习。
4#
发表于 2009-5-24 15: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qm407 于 2009-5-24 11:19 发表
         据说,面对着这位满身铜臭的老板的肆意诬蔑,在场的几个文人同志都默然无语。他们也许也像我一样深感自卑吧!

  但是我想:如果陶渊明当时在老板举行的宴会上,他又会如何呢?他会不会拂袖而起,对自己出席这样的宴会深感羞愧?如果李白在场,他又会怎样呢?他会不会掀翻宴席,甚至将那个老板痛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恨?也许会吧!

  可惜,我们那些文人不是陶渊明,也不是李白;他们写不出陶渊明、李白们的诗文,也没有着陶渊明、李白们的勇气,所以也就只得这样了……

  归根到底,是我们没有大作家的底气啊!



呵呵,我反而认可您的做法,不是没有底气,而是看淡风云。喜欢文字、读书,这种享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娱自乐吧!也不用理会别人怎么看法和是否理解。


其实,我们写文章并不是追求能改变世界什么,而是一种心底的发泄,权当一种自言自语吧!话说出来就舒服了,否则,憋闷得慌!

赞赏4版的人生态度,文人应该具备的一种气节。
5#
发表于 2009-5-24 16:4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文章,对李兄自然更多了理解。文章流露出来的困惑也很自然。
文章的作用,很多很多。杂文自然不能对阴暗与腐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让后代知道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是怎么样的。
至于对官人和商人,更无必要羡慕他们的。他们基本没有人格。再说,他们当中的稍微聪明者,是知道文学比当官成功更难的。
总之,衣食只要无忧,不妨一心去弄文学!
6#
发表于 2009-5-24 21:05 | 只看该作者
4版的困惑也是许多人的困惑。把文学当成一种精神世界的食粮吧,对于爱她的人来说,缺了自然是不行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2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唐蒙他爹 于 2009-5-24 11:51 发表
有同样的困惑

谢谢他爹阅读。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22: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水 于 2009-5-24 13:52 发表
对待文学,我最想用杜甫的一首绝句做“典故”来说明我对它赋予我的“生活”态度: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据传,清朝有位著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还要配 ...


一水说得是,道不同,就无话可说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22: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微风轻拂 于 2009-5-24 15:12 发表



呵呵,我反而认可您的做法,不是没有底气,而是看淡风云。喜欢文字、读书,这种享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娱自乐吧!也不用理会别人怎么看法和是否理解。


其实,我们写文章并不是追求能改变世界什么,而 ...


对,我们写我们的,不管别人怎么说。如果尽听别人的,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2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5-24 16:48 发表
看了文章,对李兄自然更多了理解。文章流露出来的困惑也很自然。
文章的作用,很多很多。杂文自然不能对阴暗与腐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让后代知道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是怎么样的。
至于对官人和商人,更无必要 ...


同意武版的观点。当然,困惑也是难免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2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夏楼兰 于 2009-5-24 21:05 发表
4版的困惑也是许多人的困惑。把文学当成一种精神世界的食粮吧,对于爱她的人来说,缺了自然是不行的。


写作,作为爱好是无可非议的。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写作。
12#
发表于 2009-5-25 09:23 | 只看该作者
困惑,主要的可能是怕自己的文字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点慢慢地会解决的;至于人家有妻妾几个,倒用不着羡慕,更困惑不住。
呵呵,
13#
发表于 2009-5-25 20:4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4版的困惑大家都有。
我认为,这不是大作家不大作家的问题,如路遥,是大作家了,但他大概不会想这些问题,因为他多少有些“呆”,只会想下一部作品,而不会利用《人生》给他的名气为自己谋“幸福”。而有些大作家一旦出名后,财利就接着来了。有人把诺贝尔文学奖称作作者有坟墓,因为得奖者从来没有一人再写过比较好的作品,就别说超越了。
对于如我们一样的小作者(连“家”也称不上的),不妨说说葡萄是酸的,且吃不用爬高就够得着的草莓就是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武俊岭 于 2009-5-25 09:23 发表
困惑,主要的可能是怕自己的文字不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这一点慢慢地会解决的;至于人家有妻妾几个,倒用不着羡慕,更困惑不住。
呵呵,

  
  呵呵,当然我也并不是羡慕人家有几个妻妾。我是说人家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但却在社会上混得好,吃得开。这多少使人困惑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08: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水如空 于 2009-5-25 20:41 发表
其实,4版的困惑大家都有。
我认为,这不是大作家不大作家的问题,如路遥,是大作家了,但他大概不会想这些问题,因为他多少有些“呆”,只会想下一部作品,而不会利用《人生》给他的名气为自己谋“幸福”。而有些大 ...


  水先生说得是,社会上的人各有各的活人道理,如果作家都象那些人一个想法,那这个世界就没有好的文学艺术作品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19:36 , Processed in 0.0638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