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爱
——电影《再见,列宁》观后
如果一定要给影片定个基调,我宁愿这是一部黑色的荒诞剧,而非喜剧,更非生活剧。它让人在流泪之后,欢笑之后的思考更显艰难与沉重。
这就是电影《再见,列宁》。微缩在79平米房间内民主德国的一段充满苦涩和心酸的爱的故事。一个看似荒谬而又荒唐不稽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德青年亚历山大的生活平凡而琐碎。他没有女朋友,姐姐离了婚。母亲是个忠诚的社会党党员,每天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偶尔还在电视里露露脸。他的父亲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有一天,母亲在回家路上心脏病发作昏倒在地。而在此时,横亘东西的柏林墙被打开了,刹那间,可口可乐汉堡包风行东德。每个人都被鲜亮通透的新生活所裹挟。仿佛要见证什么似的,昏迷近一年的老妈也苏醒了。大夫的告诫是,她的状态很不稳定,决不能受到任何刺激。为了让老妈的生命得以延续,亚历山大不惜弄虚作假,颠倒黑白,也要让脆弱的母亲永远活在以前那些鲜花盛开、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活在自己原有的东德式的生活中。
相比于那个极权的时代,《再见列宁》仅仅是个开始。
一九八九年秋天,在柏林与莱比锡等城市,由东德民间团体“新论坛”组织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持续不断。同年十一月,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二为一。面对蜂拥而来的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东德的老革命们顿觉改天换地。现实,让他们冷静而痛苦。但影片表现的却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的痛苦。它的视野更大,而且与那个时代紧密相连。或许,它还决定了某种基调。
20年后在东半球的一个下午,我有幸与它相遇。就像重温了一段逝去的时光似的,我觉得自己很富足。
和那段岁月相似,影片没有奇巧的情节,只是一个个片段。刻在岩石上,被时光所包围。给人的关键词有,考量,反问,爱。但很苦涩,苦茶一样难以下咽。
海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一书中曾说,“在极权国家,如果一般人民对于政府的压迫感觉,并不若自由国家最大多数人所想象之尖锐,那是由于极权政府在控制人民的思想上得到高度成功。”虽然亚历山大不是极权国家的政府,或象征,但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中,他也不无巧合的得到了高度成功。这样的暗合让影片也多了一些隐喻的意味。
他可以预先录制好糊弄母亲的电视节目,可以找来刚刚过期的东德报刊,且上面全是母亲可以接受的“正面”资讯。他也可以想方设法寻得母亲用惯的东德商品,他甚至可以将窗外的可口可乐广告说成无关紧要的标志。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母亲能够生活在风平浪静的昨天,为了表达哪怕是一丁点的惨痛的对母亲的爱。对她而言,欣欣向荣的民主德国必然存在于国营电视台雷打不动的新闻联播与主旋律高奏的报刊杂志中。但她并不知道,这种虚拟之中的现实,是一种对历史、记忆的忘却的现实,充满谎言的现实,滑稽而尴尬的现实。无药可救,且向灾难衍变。
还有那堵墙。
地理意义的柏林墙掀倒了,但屹立在民众心中的柏林墙却还没有拆除掉。人们需要时间和距离来检视和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情感体验。或许,整个国家都需要重新观照和定位、反省自身。但无论如何,对于长期生活在谎言与恐惧中的东德民众来说,墙的消失,起码使他们获得了免于谎言、免于恐惧的自由。
片名叫《再见列宁》,影片中却没有出现列宁,有的只是一闪而过的列宁的雕像,和列宁的思想。毫无疑问,“列宁”俨然成为一种制度与信仰的象征。隐喻。再见列宁,就是对以往生活的告别,就是对以往制度的告别,也就是对那个社会的终极告别。虽然极少愤怒,卑微,罪恶,和批判。
正是因为生活在慢慢褪去它温情脉脉的面纱,德国本土电影人对制度和人性的反思,才有了更大的历史感和纵深感。从纯粹西方视角的《逃出柏林》,到宽容超脱地探讨柏林墙背后疾病的《再见列宁》,他们始终相信,只要有爱,有了对生命的最大的尊重,一个国家才不会失落,才会变得更加丰盈,坚实。
影片中,亚历山大有句话感人至深。“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这是关于历史,关于记忆,更是关于希望的一句话。它寄托了一代电影人对东德的怀念和批判兼具的情感——过去的美好和残酷都已无法改变,只能怀着这种宽容和乐观去回望。
奥威尔的《1984》已经不是寓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影片所展现的亲人间的爱和忠诚及其绽放在阵痛记忆之上的人性之美,仍为人们昭示了救赎过去、缔造未来的希望。在舒漫的背景音乐声中,它缓缓地将一颗浮躁的心灵打开,并让它获得了瞬间宁静的力量。
[ 本帖最后由 何也 于 2009-8-18 09:1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