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15|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温柔的刺痛------读高迎春《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3 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温柔的刺痛



读高迎春《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有感


  母亲来家小住,闲暇无事便拿了我案头的书们读,待我回家就跟我讲感受,说最喜欢的是一本叫《剪一缕阳光悄悄珍藏》的散文集,叹说那作者怎么那么学识渊博,信手拈来,文风又那么的平易近人。

  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禁莞尔。母亲年青时也爱看书,但看得随意,对各类文体不讲究,没有研究。讲究的仅是个好看,好读,能读,能读进心里就是好文章。

  过了段日子,忙里偷闲,终于全部看完高迎春老师的这本散文集,愈发觉得母亲的评价其实是极有分量的。据传,白居易一诗作成,会请邻家老妪听评,如若老妪说听不懂,便撕了重做。现今不论生活也罢,文学也罢,万花齐现。百物杂陈,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实际上,白居易这番做派今日不太实兴了。网络时代,做文做字,简便了,容易了,似乎人人能写,人人能评。然,泥沙俱下,黄尘蒙面。借一双慧眼,品出大智巧拙的文章之好,之妙,却未必能如愿应手。不少文章乍看起来酣畅淋漓,才气奔放,或者独辟蹊径,巧意曲迎。像一只甜点,初尝了只觉得好滋味,甘美无比,却做不得正餐,禁不得一读再读。

  或者说,这些文章不是不好,只是它们无法时刻追随阅读者内心的不知不觉,沧桑巨变。

  久入繁华,会盼望一丝天然纯真。攀越过大俗大雅跌宕起伏,会情不自禁地期待一缕温柔的月光,平缓地照耀、收纳一切。

  读完高迎春老师的散文,给我的正是这种感觉。

  记得与大理文联副主席李智红老师,黄石有色金属报的杨玉松老师笔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了一句话:“在他们这个年纪,经历过了很多苦难,然而他们的笔下反而更加地向往阳光。”高迎春老师也是这样的吧,55年生人,那些历史的,时光的,天灾的,人祸的,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也许恰恰是这样,在他的笔下,更多了对人间温情的看重,对一花一草一木一菩提的着重。字里行间也无时不闪烁着对人性,世故的反思,省悟。翻开他的书页,品读的心境,是温暖宁静的,仿如搁在手边的秋日阳光下的一盏清茶,清澈,微苦,一股大是大非沉淀后的温柔敦厚。

  高迎春老师的笔头很勤,本集收录的基本是他从2005—2008年的作品,写作频率基本一周一篇,作业量大得惊人。他写母亲,写少年,写花卉植物,情趣志物小文不计其数。通篇翻读,只觉似与一位学者,温厚长者,娓娓而谈。他很推崇刘勰,为其中的文学评论及观点所感慨做了数篇笔记,许多畅谈自己的文学观点的文章亦时常引用《文心雕龙》中的段落。在叹服高老师做文字的严谨专注的同时,不由随着他的笔法,思想,思考散文及作者,和这部集子的关系起来。

  阅读林贤治先生的《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他对中国近代五十年的散文及作者及文风做了一个综合概叙。任何文学评论必然带有评论者深刻的个人色彩,林贤治先生的当然也是。但是,他说到散文的文化现象、学者现象、温和现象等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心底暗暗疑惑的问题。网络时代的文学张扬个性,文学的门槛既可以说升高了,也可以说降低了,各种文化思潮纷纷树起鲜明的旗帜,碰撞得火花四溅。文学的审美像热闹的超女快女海选赛一样,一刻没有将息过。锋利、尖锐、阴冷、丑怪、诡异的美;温柔、稚拙、敦厚、朴素、闲适的美,这些在我看来,是蘅芜芷兰,各具佳质。

  纵观高老师的散文笔法,窃以为,很大程度上比较受杨朔式叙议提升,文理开路的传统模式影响。他博闻强识,文化墨迹浓厚。他思想着,行走着,随时取料,引叙夹议,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文本中,知识量、信息量颇大。但每每在文章的末尾,他会情不自禁地做上一个小小的总结,为自己的所思所想做一个省与悟的参考或记录。有时未免略显得累赘,与前部分文字有些疏离,跳跃。这也许是高老师个人的习惯使然,性格爱好的使然,在他的世界里,不止有浓重的文化味道,更有浓重的人情世故,他便像一个沉迷在他的植物王国里的老农,或者孩子,物我两忘地,用心地爱着它们,欣赏它们,照料它们,同时全身心地享受着它们,感受着它们带来的全部美好。如果树精花妖有灵,它们当在皓月当空的时候,化做长衫儒者,翩翩佳人,捧杯携酒,与他共饮笑谈。

  合卷,高迎春老师的集子最打动我的是《母亲的宠物》《枣荫浓浓》等篇目。亲情,来自心灵最深处的留恋与热爱,是地母的脐带,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特质。比较起其他篇章,他书写得不多。但是这些文字却尤其深刻,它目空一切,从弥漫着墨香、书香的集子里,从漫漶恣意的植物版刻群落里,出挑出来,以令人疼痛的姿态,大咧咧地印入脑海里。我忽然想到,整本集子里,不断见着有人赞高迎春老师文风温柔敦厚。也许,他们未料到,这股温柔里,藏着一根隐隐的刺,一根对母亲,对土地,对所有生命爱得深沉的刺。那些乡里,乡情,那花,那树,那草……,那些省与悟,无不是藏着刺的,站在一树繁花的背后,微笑,隐隐地痛。




[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09-9-24 05:26 编辑 ]
20#
发表于 2009-10-5 0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吕永红 于 2009-9-25 22:45 发表
先生的文集我收到了,但不知从何入手写点心得,惭愧。你说出了很多特点。学习问好,也问好高老师。·
不着急,或许慢慢就会找到切入点。
19#
发表于 2009-9-26 22:26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要向高版讨一本来拜读。
18#
发表于 2009-9-26 12: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到迎春文字另外的东西,更加加深了理解与感知。欣赏,问好!
17#
发表于 2009-9-26 06: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太和五中张奇 于 2009-9-24 22:09 发表
他们未料到,这股温柔里,藏着一根隐隐的刺,一根对母亲,对土地,对所有生命爱得深沉的刺。那些乡里,乡情,那花,那树,那草……,那些省与悟,无不是藏着刺的,站在一树繁花的背后,微笑,隐隐地痛。

本文对高 ...
谢谢张奇赏识,还望多指不足,以期共同进步。中秋快乐!
16#
发表于 2009-9-25 22:45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的文集我收到了,但不知从何入手写点心得,惭愧。你说出了很多特点。学习问好,也问好高老师。·
15#
发表于 2009-9-25 17:16 | 只看该作者
刚刚路过,才看到蔷薇的文字,对于高版的文字,特别是文字背后那温柔而善良的心境,才是文字的灵魂。蔷薇严谨的文字,把高版的文章清晰解读,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不错!问好,顺祝秋安!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5 17: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张奇,房子,琴若雨,季大相,感谢你们的评论
谢谢高老师,阅读您的书亦是欣赏与学习与反思的过程。
13#
发表于 2009-9-25 08:1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读了高版的这本书,质朴,清新,读后颇有收获.足见功夫,好的书评.
12#
发表于 2009-9-25 0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绝版蔷薇 于 2009-9-24 21:43 发表
谢谢郭玉琴,杜版,木祥,高版,汤如浩等朋友阅读
觉得很抱歉,很遗憾,对这篇评论,还是觉得很不满意,对我阅读后所思所想的表达依然不够准确,这几年每次都是这样,文字一出手,就觉得,沮丧,不满意,请多批评
阅读者写评,必然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以自己的学识阅历为基点出发,而后凝结成篇。我感觉写的自然而真切,谢谢绝版蔷薇,等到下一周我再收藏进我的博客。辛苦了!
11#
发表于 2009-9-25 0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9-24 09:14 发表
“在他的世界里,不止有浓重的文化味道,更有浓重的人情世故,他便像一个沉迷在他的植物王国里的老农,或者孩子,物我两忘地,用心地爱着它们,欣赏它们,照料它们,同时全身心地享受着它们,感受着它们带来的全部美 ...



        赞同永生版主的点评,欣赏迎春版主细心的体会,点面结合且细腻入微的解读,给读者进一步理解房子老师的文字及把握文字内核起到了引领作用,学习与欣赏!

        问好两位老师,支持精华!
10#
发表于 2009-9-25 00:16 | 只看该作者
文贵真实。这个评也实在、真挚,全是有感而发,真实可信。细致入理,读来深以为然。
9#
发表于 2009-9-24 22:09 | 只看该作者
他们未料到,这股温柔里,藏着一根隐隐的刺,一根对母亲,对土地,对所有生命爱得深沉的刺。那些乡里,乡情,那花,那树,那草……,那些省与悟,无不是藏着刺的,站在一树繁花的背后,微笑,隐隐地痛。

本文对高老师的散文评价极为精当,文辞激荡飞扬,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我也是高老师的忠实读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21: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郭玉琴,杜版,木祥,高版,汤如浩等朋友阅读
觉得很抱歉,很遗憾,对这篇评论,还是觉得很不满意,对我阅读后所思所想的表达依然不够准确,这几年每次都是这样,文字一出手,就觉得,沮丧,不满意,请多批评
7#
发表于 2009-9-24 18:58 | 只看该作者
温柔、稚拙、敦厚、朴素、闲适的美,我倾向于用这些词汇对高版主散文的定位和理解。学习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9-20 07:42 , Processed in 0.0801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