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才浪子 于 2017-8-2 11:23 编辑
闲来无事我下南乡,南乡有个王家庄。 庄里有个王员外,他有个姑娘叫兰香。 王兰香来本事强,一人许配十二个郎。 要知这些郎君是干啥的,听我慢慢说端详。
好一个大郎卖瓜子,好一个二郎卖冰糖。 好一个三郎卖烧饼,好一个四郎卖灌肠。 好一个五郎开陈衣店,好一个六郎开染行。 好一个七郎是轿夫手,好一个八郎是木匠。 好一个九郎是打手,好一个十郎是铁匠。 好个十一郎卖棺材,好个十二郎是个和尚。
若要问,姑娘为何这贪心,只因那,个个情郎有用场: 闲来无事嗑瓜子,口渴无味吃冰糖。 冇得饭吃吃烧饼,冇得菜咽咽灌肠。 冇得衣穿上陈衣店,颜色不好上染行。 出门游玩有轿夫手,轿子坏了找木匠。 打起架来有打手,刀枪坏了找铁匠。 人打死了棺材一口,冇得人开路有和尚。
说明:上世纪80年代以前,浪子这山区有一种营生,当地人称之为“打鼓说书”。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曲艺的表演形式。它既有点像京韵大鼓、湖北打鼓等,又有点像“说评书”,在前台表演的只有一个人。不过,这种“打鼓说书”又不像京韵大鼓、湖北打鼓一样表演中几乎都是唱词儿,“说”得甚少,或者没有“说词儿”,更不像说评书一样光说不唱。他的表演中几乎是“唱词儿”与“说词儿”一半儿一半儿,有说有唱,只是唱的时候没有伴凑,没有固定的调子,什么河南豫剧调子,河北梆子调子,黄梅戏调子,湖北楚剧调子……等等,只要适合表达情感适合唱词儿好唱就用,更有趣的是那些表演功夫高的艺人,更多的是随着他们自己敲击的鼓点儿和链子(一种半月形铜质金属片)声响的节凑随意哼着他们自己的调子,而且还能把喜怒哀乐的情感在他们自编的调子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种表演不要舞台,在农夫农妇们劳作之余,找个树荫或者宽敞屋子观众在四周一围,中间留块空地儿给表演者表演就成。那时候经济窘困,表演者的 “劳务费”多半是由生产队干部挨家挨户收集一些粮食,如米、面粉,或者其他可食之物,以供艺人养家糊口。当然也有张家收五毛,李家收一块的小钱票儿。
所谓“书帽儿”,就是表演者在说长篇之前先做个铺垫,来一段以唱为主的诙谐风趣的段子(唱段),或是活跃活跃气氛,或是等等那些还在家里忙家务事尚未到场的观众,这种段子俗称“书帽儿”。例如上面这个段子就是浪子给加工的一个“书帽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