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91|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些拍照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 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fonyuan 于 2017-9-2 12:10 编辑

  

   一转眼,有三个月没有拍照了,天气太热,又得了懒癌,但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

  这里虽然在大海边,可是并没有凉爽的海风,连台风也没有。太阳每天都在头顶上转来转去的。
热。四下里除了火烤般的热,还是热。
  
   昨晚回来翻出相机,还好,没有发霉。

   看看窗外的月色,半空中明亮的月亮,远处点点的灯火还有偶尔的狗叫,那些外出拍照的日子仿佛一切旧梦。
   
   而我刚从那个温柔的梦里醒来。



       这是雨后的桃花瓣。

  拍这张照片时,我用的还是一个卡片机,是松下的一个小机子,当时还不太会玩。所以焦点选的不是很好,虽然是特意要的这种效果,但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样拍并不好看。

  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大雨刚过,还没有停稳吧,风雨中的桃花落了一地。

  现在想想,那是大约5年前了吧?至少有5年了。

  那时候,我对生活还是有激情的,无论多么糟糕的天气,只要有空就要出去拍照,反正也没什么正经事,当玩了。

  甚至和朋友们跑过很远的地方去拍。当然,拍照需要一定的技术,而我没有技术,只知道看到好风景,按下快门就是了。

  所以多数时候回来整理相片才发现,拍了一百张,只有一两张能用。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那里有很多乐趣。



  


  这张是偶然拍的。春天的榆钱。

  那天是去医院,要上公交车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个很高的榆树,结满了榆钱。

  我忽然想起小时候了。

  小时候,春天一到,我们总要爬榆树上面摘榆钱吃。甜甜的味道。那味道,真是童年的一道难忘的风景。

  我们村子后面,当时有很多榆树,一到春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天天放学去那里玩。

  当然也有从树下摔下来的,第二天照常去。

  可是在城里,榆树少了。所以那天早上我看到这棵榆树上结满榆钱,心里的某个地方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也可以说,这就是我拍照的终极目的。
  
  我只是看到了那些使我感觉不一样的东西,就拍下来。
  
  至于要表达什么,我一时也说不清。
 
  我觉得相机就是这一点好,它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观点,更不会左右我的思想,我觉得哪一块风景好,拍下来,以后再看到,仿佛那时的光阴又回来了。





  这是在一处废墟旁边拍到的几株蒲公英。

  我们小时候管这叫婆婆丁。

  在我们那里,春天的时候,这样的野菜非常多。

  那时的婆婆丁也多,还有济济菜,柳蒿芽,刺老芽,好多好多野菜,小时候去田野里挖野菜,简直就是那时最快乐的事。

  在城市边缘的一片废墟边儿上,看到这几株婆婆丁,一时勾起我许多回忆。

  它们的生命力那么顽强,比我顽强多了。

  那是一天下午,天气热,马路上尘土飞扬。。。。

  附近还有一片野生的油菜花。



  这是在一个路边的花坛里拍的。

  整片的白花里突然出现一株红色的,我觉得有点意思,就随手拍了。

  那是个十字路口,街上很繁忙,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可是路边的花坛里非常安静。

  喧闹的城市,需要一块安静的地方。






  这是在城市中心的一个公园里的水塘边儿拍到的。

  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水草开始枯萎,一切仿佛要归于沉寂。

  它们和它们的倒影,形成了这一幅孤单单的画面。

  我每个休息日都在那个公园里去坐坐,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真的非常安静。

  在这那个大城市里,那个公园,我觉得很像世外桃源。

  这几株叫不上名字的水草,正在死去。等到冬天过去了,它们还会展出新的绿色。

  而我们,就不一定了。






  这是在一个建筑工地的旁边看到的。

  正在建设的楼盘已经封顶。秋天午后的几片梧桐叶,显得格外耀眼。



  自从有了单反相机后,我似乎对拍照失去了原来的兴趣。

  世间的美景太多,而我能看到的并不多。

  我在城市里生活,可城市里并没有多少自然景色。那些绿色的叶子,红色的花,都慢慢地失去了颜色。

  我总在城市的一角看到它们。

  更多的时候,镜头下的它们,比我要孤独得多。





  这是江堤上的一段铁链,锈迹斑斑,大约好多年了吧。

  我总在这里站着,望着并不远的对岸,那里的白天异常安静,晚间却灯火通明。

  秋天,河水开始减退,河床上的鹅卵石露了出来。几只水鸟在石子间跳跃。

  自然不断变换着四季,我们多数人已经看不到了,当我们注意到的时候,

  只发觉脸上多了几道岁月的痕迹。

  这条铁链也越来越瘦了。


  一l转眼,那些过去的岁月,如梦一般,已成过去。只有那些旧相片记录着那些曾经。

  我有时想念那些过去,真的十分想念。

  我有时也痛恨那些过去,因为那里总有些无法抹去的记忆。

  可是人活着,就总该有些记忆,怎么也抹不去,

  正是那些记忆成就了今天的你我。


  我总想再拿起相机,到田野里去,真的。





评分

1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9-2 11:05 | 只看该作者
有味道!很好吃的一道菜!
3#
发表于 2017-9-2 11:18 | 只看该作者
有图有文,充满意趣,拜读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7-9-2 11:20 | 只看该作者
这叫一个美,无法言说。
5#
发表于 2017-9-2 11:37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那壁上的梧桐叶,毫无萧然之意,金灿灿地蕴藉着秋日的温暖。
每一帧图,都有一个故事,或者是一段生命历程吧。先生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很用心,感谢分享!
好像字体不太一样,可以再排一下。问好先生!周末愉快!
6#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11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9-2 11:05
有味道!很好吃的一道菜!

谢谢
非常感谢蝉衣光临
7#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1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7-9-2 11:18
有图有文,充满意趣,拜读学习了。

谢谢朋友支持鼓励。
闲着没事,玩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12 | 只看该作者
灯芯草 发表于 2017-9-2 11:20
这叫一个美,无法言说。

谢谢灯芯草来看。

都是以前拍的旧照片。
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13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9-2 11:37
最喜欢那壁上的梧桐叶,毫无萧然之意,金灿灿地蕴藉着秋日的温暖。
每一帧图,都有一个故事,或者是一段生 ...

可能是网站的设计有BUG,
如果重新编辑,图片又要丢失,非常麻烦。
一般不敢回图片。加多了,一提交就丢几张。
这些都是旧照片。随意发来,玩玩。
谢谢女妖!!!
10#
发表于 2017-9-2 12:15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7-9-2 12:11
谢谢
非常感谢蝉衣光临

先生在语言上的淡化处理,去不掉图片同时带来的感染。况味悠然,我特喜欢。个见,不强求别人也去探微。

点评

附议!还是老杨同志会整这些个专业用词,我想了半天死了好多白细胞愣是没整出来。老杨万岁!  发表于 2017-9-2 12:24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34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9-2 12:15
先生在语言上的淡化处理,去不掉图片同时带来的感染。况味悠然,我特喜欢。个见,不强求别人也去探微。

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件事,就是,凡是经过淡化处理的叙述,本身都是有内容的。
表面上的淡化,其实是为了丰富内容。
因为,人的阅历不一样,背景,学识,读书经历,都不一样,淡化的语言虽然表面上传递的都是普通的简单句子,但背后的深意,与读者个体的不同体验相交织,结果会令人击掌。

当然 ,我的经验非常浅陋,不值一提。但我读过一些大师的书,他们都极力避免丰富甚至奢华的叙述,他们的叙述功夫就体现在以简御繁。他们总为读者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惜能力有限,只学了个皮毛。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2#
发表于 2017-9-2 12:37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真心愉悦。
13#
发表于 2017-9-2 12:4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7-9-2 12:34
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件事,就是,凡是经过淡化处理的叙述,本身都是有内容的。
表面 ...

已经得其味了。至少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繁,不得简之致知;简,能见繁之渊底,且另有通透。
14#
发表于 2017-9-2 12:45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7-9-2 12:34
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是时间长了,我发现一件事,就是,凡是经过淡化处理的叙述,本身都是有内容的。
表面 ...

前面的图片,一图,经历过,特伤感,不敢用“悲伤”,怕被说煽情。之后的图片,因为吃过等原因,你知道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 12:51 | 只看该作者
蝉衣cy 发表于 2017-9-2 12:45
前面的图片,一图,经历过,特伤感,不敢用“悲伤”,怕被说煽情。之后的图片,因为吃过等原因,你知道的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1 16:16 , Processed in 0.06207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