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病痛中的老父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6 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         病痛中的老父亲
        父亲明显的衰老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让我真正感觉到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和脆弱。多年的生活经历,使我自认为只要心存爱意,这世间没有什么困难不可超度。这样的意念使我鼓胀着生活的意志和激情,成功地越过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坎坷,心灵也在一种明澈和从容中日渐趋于平静。可是,那无数我用于自强的理念,那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几乎百用百灵的公式和定理,放在年迈的父亲身上,却完全的失去了功效。只是一个孱弱的女儿,无精打采地守候着雕像一样面无表情的父亲,眼中充满了层层相交的绝望。
        父亲的病让我感觉到我象是走入了一个人生里的死胡同。任凭自己憋足了劲地往前闯,还是无法超越与逃脱那个悲戚的自我,而时间却封上了我哪怕一丝的退路。我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束手无策。我无法分担父亲的痛苦,即便我一整天什么也不干,每时每刻地守候在他的身边,疾病也不会对父亲产生一丝的仁慈。可是,最初的一些时日,我还是这样做了,我也成了父亲身边的一尊小雕像,面无表情地守在他的身旁。可是我知道,这于父亲来说,会是无济于事的;我只不过想用这样的方式,医治一下自己颓败的心情,也给自己制造一个心情平静下来的理由。可是,这自然也无法医治我自己的心灵,父亲的每一个哪怕很细微的病痛都会让我感觉到内心的惊悸与震撼,尤其是那目光,那明显的被病痛折磨而又明显地充满着生的渴望的目光,每每被我的目光所触,就会使我的整个身心产生一阵阵痉挛。甚至后来我便开始有意地躲避父亲这样的目光。是的,在时间、疾病和父亲之间,纵横着一条我无法超越的沟壑。那沟壑究竟要在我的潜意识里存在多久,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只是知道,那种感觉就如同儿时我不敢睁开眼睛看一眼溺水的弟弟的坟墓。我想,面对铺天盖地的苦难,逃避一定是一个人最初的无意识的反应。
        按年龄来说,父亲其实还不算老,和他同龄的69岁老人们依然随着四季的更替精心地侍候着庄稼地;都怪那种叫“帕金森”的疾病,使父亲的生活质量大受影响。最初的时候,父亲只是胳膊腿活动不灵便,他自己便固执地认为是换了风湿病,说什么也不去大医院检查,只是自己买些治风湿的药毫无规律地服用,自然,时间久了,药物不仅没见功效,父亲的胳膊腿却愈发僵硬,且开始疼痛,走路时步子有了明显的不平衡感。父亲这才到正规的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了这个从没有被听说过的怪病;可是,从医院里开的种种药物依然没有在父亲身上见多大的起效。向医生咨询,医生只是说,这是一种老年顽疾,再好的药也只能是控制和延缓,是无法彻底根治的。
         近两年,衰老加剧了父亲的病情,不知是绝望还是疲惫,我所见到的父亲,多数是在沙发上坐着,半闭着眼睛,思绪处于游离状态。父亲于我,一半是陌生的,一半是熟悉的。熟悉的是父亲那张峻峭的脸,浓眉大眼鼓鼻梁,曾几何时,我是多么暗暗庆幸自己遗传了父亲的面部基因,也生来有着一副好看的眉眼。我自然也熟悉蛰伏在父亲峻峭脸庞里的无数细微表情,那些与生有关的插入时间内部的生命密码,它们伴随着我思绪的起伏荡涤于已逝时间的边缘与深处,让我的心总是摆脱不了昔日时光的笼罩,那被定格了的独特的父爱,那在贫穷的日子催我奋起、助我立志的刚阳的脊梁,并没有因为父亲的病而被丝毫的淡化。陌生的是父亲的脾气。仿佛有魔幻附身。充满着孩子气的刁钻与不可理喻。常常会惹得外人发笑。而此刻外人的笑就如同一把尖利的匕首,狠刺着我的五脏六腑。父亲的头脑非常的清醒,他无法接受精神完全地被物质所桎梏,可他却没有一点的办法来平衡这现实里存在的真实的矛盾,于是便只能以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出来。夜里,父亲想翻身时,就唤我的母亲,母亲或许正熟睡没有听见,他就会发出一种让我们听到都害怕的呻吟声,并伴有急促的唠叨声。我听不清楚父亲说的是什么,可是,父亲的呻吟声总是会令我毛骨悚然,它们在漆黑的夜里,散发着诡秘的寒光,常常会使我余下的后半夜辗转于无尽的绝望和惊惧中,难以入眠。
        我常常想,父亲的命运是多么的不幸啊。我小的时候,家里贫困,父亲省吃俭用,从不会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后来弟弟溺水身亡,绝望的母亲被接到城里的姨妈家居住,一住就是几年。
        父亲天生脾气粗暴,我小的时候,并没有少挨父亲的巴掌;我和父亲的感情,其实是在母亲不在的那几年里培养出来的。
        那时候,我最爱吃父亲做的大饼。父亲的手臂有劲,和出的面团特别筋道,父亲把硬硬的面团均匀擀成一个圆形,在一个半圆上撒上油盐,然后将另一个半圆从中间对折;再在折好的半圆的一半撒上油盐,再从中间对折。然后把折好的面团擀薄,放在滚烫的油锅上烙熟。因为面硬,大饼就非常容易出层,而且酥香可口。母亲在外的那几年,父亲的大饼成了我最喜爱吃的食物了。那时候,每逢我考试得了高分,或是做了其他的让父亲高兴的事,或是父亲的心情很好,就会给我烙这令我垂涎三尺的大饼。有时候,父亲的面团和的太硬,我咬着特别费劲,可是我照样会吃的津津有味的。父亲在擀面时,我便往灶膛里添些柴禾,我的小脸蛋总是被火苗映得红彤彤的,有时候上面还抹上几丝炉灶上的烟熏。
        那时候,在晚上,农村几乎夜夜停电。父亲每每收拾好碗筷,我就在家里的小煤油灯下读书、写字。父亲把煤油灯的灯芯挑亮之后,为了不打扰我看书,就到隔壁的张大爷家串门。可是,每次他都赶在我睡觉之前回来,怕我一个人在家害怕。
        我小的时候,父亲的身体是多么地强健啊。他能够步行抱着我到二十里地的外婆家,吃完午饭后再抱着我急匆匆地赶回来去争分夺秒地下地干活。
        现在的父亲,被疾病缠身,真的是非常地衰老了。我不知道父亲整天在沙发上,脑海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但是,我想,这思绪的一部分,肯定与他强健的年轻时代有关。这样的回忆一定会如同一杯具有悲戚况味的酒,被父亲隐忍地饮入后,便波涛一样地汹涌起来,剧烈地搅动着他的五脏六腑,使他清晰而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偶然性。而与此同时,父亲那隐忍的平静又何尝不是生活本身馈赠我的一杯具有悲戚况味的酒。而这样的酒无论如何不能被拒绝,即便你依然天真纯朴如一个孩童,你也必须得喝下。喝完酒后,就如同举行了成人的典礼仪式,在以后的路途中,只能带着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赶路了。

        我常常想,要是父亲能够和他的同龄人一样健健康康地生活,该多好!他会陪着年迈的母亲一起去农田里播种、除草和收获,让身心再次自由地徜徉于田间地头,重温那久违了的对种子和金秋季节的期待;他会骑自行车或步行来到离村三里地的集市上,亲自购买一些合乎自己口味的小吃、果蔬;他会在农闲时把家里那头饲养光滑的毛驴委托给隔壁的王叔照看,而和母亲一起坐上不足一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城里的女儿家小住,并被女儿带着,全家人一起吃他艳羡已久的赵家馆饺子,或是游览一下家乡越来越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可是,这只能是想象。让人的心灵短暂地脱离苦痛的一种无奈的方式。想象之后,心痛之点会如同被淋上了一层浓浓的水气,让痛以更加清晰的颜面呈现。一旦想象的帷幕被闭合,真实的父亲就会异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腰简直弯成了九十度角,两腿一低一高地向前挪动着,伴随着极不均匀的脚步的嚓嚓声,那嚓擦的脚步声响由远及近地传到我的耳畔,也顺便传给我一个仿佛顷刻间就要摔倒下去的讯息,我会无意识地伸出一双手,去阻止那渐渐倾斜下去的身体,却发现,我的眼前,什么也没有,只有我的心脏,和那意念中的父亲的不均衡的脚步声,演变成同一个节奏,然后被我所强烈地感知。
        我喜爱的一位散文作者王晓莉曾经把疾病比喻成一组流转于今世后生的亲人密码,一种令生命疯癫和回归的情愫的依托。她说:“生命不过是个循环或轮回。我小时候的病,将在老年重新来临。这真有点像那种老友呢——你熟悉他,他熟悉你。离去无须赘言琐语,回归亦是悄然平淡。”可是,我的可怜的父亲,你真的能够把给你带来深深的苦痛的疾病当成你的老友,并且平静地坚强地与它相处下去,从而使你的生命,在一种疼痛甚至疯癫里,有所回归吗?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9-11-26 0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坐沙发欣赏充满骨肉亲情的好文。充满深情,看得出荷风文友是一位善解人意、富于孝心的人。
   祝福老父早日康复!安康!

3#
发表于 2009-11-26 0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亲情,永远的命题,永远深刻、深远的命题,人类最伟大、最普通的关爱。写得好,真挚。

4#
发表于 2009-11-26 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正在忙。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坐沙发欣赏充满骨肉亲情的好文。充满深情,看得出荷风文友是一位善解人意、富于孝心的人。
   祝福老父早日康复!安康! [/quote]谢谢文华朋友的鼓励,也非常喜欢你的文字,充满着灵气和质感。问候,再次感谢!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亲情,永远的命题,永远深刻、深远的命题,人类最伟大、最普通的关爱。写得好,真挚。 [/quote]谢朋友的关注与鼓励,问候。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正在忙。先记号。后欣赏。问好! [/quote]谢谢永生版主的关注。

8#
发表于 2009-11-26 0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充满真情,读之感动.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充满真情,读之感动.问好 [/quote]谢大相对荷风一直的鼓励,问候。

10#
发表于 2009-11-26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父亲的病痛,是女儿的心痛。在弥漫着疼痛的文字里,父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目光中隐现出的不可深测的思绪,都会引发你自然、深切地感喟:“这自然也无法医治我自己的心灵,父亲的每一个哪怕很细微的病痛都会让我感觉到内心的惊悸与震撼,尤其是那目光,那明显的被病痛折磨而又明显地充满着生的渴望的目光,每每被我的目光所触,就会使我的整个身心产生一阵阵痉挛。甚至后来我便开始有意地躲避父亲这样的目光。”父亲的病痛我们无法使之减轻,父亲的心思我们却能理解的更多。不到70岁,对于生活在乡村的老人来说,还是可以再从事着一些农活,而此刻,父亲的眼里,心里看到的,想到的却是更多的因病痛而隐忍着着无奈和轸惜。总有一种情感,让人泪流满面。祝愿老父亲能度过难关。好文。精华支持!

11#
发表于 2009-11-26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夏日荷风 的帖子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0 编辑 <br /><br />深情,感动!问好荷风老师!

12#
发表于 2009-11-26 10: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26 10:02 发表
父亲的病痛,是女儿的心痛。在弥漫着疼痛的文字里,父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目光中隐现出的不可深测的思绪,都会引发你自然、深切地感喟:“这自然也无法医治我自己的心灵,父亲的每一个哪怕很细微的病痛都会让我感觉 ...

杜版评的很精准,与荷风娴熟的文字相映成辉,荷风的文字是有张力的,逐字逐句如篆刻一般,刻画在读者的心扉。支持!
问好,荷风,还有杜版!

[ 本帖最后由 清浅居 于 2009-11-26 10:18 编辑 ]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09-11-26 10:02 发表
父亲的病痛,是女儿的心痛。在弥漫着疼痛的文字里,父亲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目光中隐现出的不可深测的思绪,都会引发你自然、深切地感喟:“这自然也无法医治我自己的心灵,父亲的每一个哪怕很细微的病痛都会让我感觉 ...
是的,父亲的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由于生活的阅历,对很多事物都渐渐看开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法从父亲的病中平静下来,只能默默地为他祈福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清浅居 于 2009-11-26 10:09 发表

杜版评的很精准,与荷风娴熟的文字相映成辉,荷风的文字是有张力的,逐字逐句如篆刻一般,刻画在读者的心扉。支持!
问好,荷风,还有杜版!
谢清浅朋友一直以来对荷风的支持和关注,除了感激,还是感激,问候,握手!
15#
发表于 2009-11-26 10:3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不打扰我读书,父亲到别人家聊天,但我睡觉的时候,父亲却准时回来。
父亲烙的大饼……温馨的回忆。
病中父亲不均衡的脚步声,读者都被强烈地感知,敲打每一个人的心。
问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06:11 , Processed in 0.23352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