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3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长脚的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27 1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脚的风
  作者:甄小竹


  脚步是梦的翅膀,只要脚步不停,梦就会离自己越来越近!而我的梦,就是在有限的生命里,在眼中、在心上,烙下风景的影子。是的,我的脚步仍在前行,前方将是我要走过的另一处地方——查汗诺尔达板。


  查汗诺尔达板是天山众多达板中,最有特色,风景最美的地方。在这里,你会领略到新疆海拔3680米北上之路的美丽风光;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一日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在这里你会听着耳边刮过的狂放之风,将俗世的纷扰,吹出红尘。


  翻越天山的查汗诺尔达板,是我和爱人之前就计划好的。我们要让深圳来疆的友,更深切地、近距离地触摸新疆的美,感受天山带给人的震撼。


  天山,多少影视剧中出现过的地方。《七剑下天山》年少时读过的武侠小说,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侠肝义胆的杨云骢,柔肠百结的才子纳兰,在朝中长袖善舞的明珠大人。而天山,我将又一次抚摸你,又一次靠近你,又一次依偎在你的怀抱,感知你赋予大地的柔情与豪放,坚强与冷峻。


  六月二十五日,我们一行九人,早早从库尔勒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宾馆整装待发了。初升的太阳如婴儿,露出笑脸时,爱人已经检查完车况,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说到翻越达板,我的精神分外的好。昨日的种种不适,已不翼而飞,我又神采飞扬起来。


  吃罢早饭,迎着太阳,汽车驶出了库尔勒市,靠近了铁门关。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郊8公里处,是一条长约30公里的峡谷,库尔市穿城而过的最美河流——孔雀河出口就在这里。也是连接南北疆的唯一天险要冲。两山夹一道,石山耸立,无生命特征,无可攀爬之处。早在晋代时期,铁门关就是重要关卡,后来成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电视剧《基石》的编导谢彬这样描述铁门关:“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水流澎湃,日夜有声,弯环曲折,时有大风,行者心戒。”


  说起铁门关、孔雀河,于我并不陌生。早年间,我和爱人去过库尔勒市的孔雀河岸。那是个黄昏,我与爱人牵手走在孔雀河畔,水流清澈,在夕阳下波光潾潾。我兴奋地坐在河边的椅子上,眯着眼睛看。椅子另一头有老者,他看我兴奋的样子,来了精神,他告诉我,此河又名饮马河,是因东汉时期的班超牵马饮水而得名。也是这位老者告诉我,孔雀河的出口在铁门关。那天,也许老者看我是个忠实的倾听者,他还给我讲述了一段传说。


  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了牧羊人,要将他处死。公主卓赫拉救出了心上人连夜出逃,丞相发现后派人追赶。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了深涧。我一直不明白老者所说的公主与牧羊人的爱情故事怎么会与铁门关联系起来,后来,看见了铁门关上醒目的“公主岭”三个字,才意识到公主和牧羊人坠落的深涧是铁门关的深涧,而山峰上的“公主岭”也一定是为了纪念这对苦命的恋人而书。


  此时,我又看见了“公主岭”三个字,想起那对恋人,心便无端地哀伤起来,甚至怪罪起上苍,为什么如此薄情,两个相爱的人,逃出了,却不让他们携手到老。我突然便不喜欢铁门关这个地方,感觉太冷,不够温情。看着静静流淌,绕山而动的孔雀河,却怎么也不愿意与“饮马”二字相联系。于我看来,这美丽的河如果用了“饮马”,该是有一股子俗气了吧!我更喜欢“孔雀”。河流的澄澈、灵动、流淌在时光深处的静谧,就如美丽的孔雀开屏在大美库尔勒市。铁门关冷峻的山峰,无情耸立,却被多情的孔雀拥抱、缠绕。山的陡峭,石的坚硬,终无法抵挡水的温柔。


  是啊!纵使百炼金钢,又怎抵得过绕身的柔情。


  我的思绪如风般转动,汽车的车轮也在飞速向前,转眼,便到了巴仑台镇。巴仑台镇是驶入查汗诺尔达板的起点,从这里开始,道路狭窄,面临爬坡。燥热的天气,我们坐在车里明显感觉不舒服,空调已经开到最大了,还是有“闷”的感觉。坐在副驾驶上的我,脸色有些苍白。爱人很担心,正在开车的他不时转头看我。我微微笑了笑,给他一些安慰。他挪过手轻轻地握了握我的左手。我感觉有了些力量,打开车窗,让窗外的风灌进车里,吹乱了我的头发。


  远处的山,已不那么冷峻了,陡峭山峰下的深涧,不知何时变成了蜿蜒的溪流。车流多了起来。“这个查汗诺尔达板啊,真是吸引了不少人来。”爱人看着一辆又一辆擦身而过的越野车、轿车,感慨地说。“是啊!风景在脚下,只要行走,就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何况这个达板与众不同,你不也是第二次翻越了吗?”我轻轻笑着回答。


  刚才还是大太阳,再看天空,已经浮着大朵的乌云了。是要下雨了吧!这天变得真快。我是老了,目光总是不及年轻人的快。我还在看天空是否飘下雨滴时,女儿的惊呼却让我随着她的叫声看向了半山腰。“看山上有庙,停车,我想看看。”女儿嚷嚷着,爱人停下了车。


  与公路相依的是弯弯曲曲的小溪,与小溪依偎的仍然是石头山,石头山的半山腰赫然耸立着一座橙黄的庙宇。修建的很是庄严、恢弘,经幡随风招展,正前方,硕大的“黄庙”二字,明晃晃的,应该是藏庙吧。看着经幡摇动,我猜不透蒙古自治州怎么会有藏庙,抑或不是藏庙呢?我不确定。黄庙很安静,看不见朝拜之人,仿佛也没有僧侣,我细寻,也未寻到上山的路。我不懂半山腰修建庙宇的含义。我仰起头看着庙,看着经幡,心有肃穆,耳边仿佛有缭绕的梵音,我的心无比沉静,口中默念:“愿佛祖保佑,家人平安,爱人康健。”我不知庙里的佛祖是否感受到了我的虔诚,只是我心无比虔诚。女儿举起了单反,将镜头拉长、缩短、调焦,只听她“咔嚓咔嚓”地摁下快门。风景凝滞在她的镜头里。我想,这黄庙,也会在我的心里落下根。


  女儿的友凯子走下了路基,用脚撩弄着小溪里的水。风,将小溪两岸的水草吹的东摇西晃,仿佛一个个醉汉。凯子笑看风走,他折一根水草,丢进风里,草随风跑,风将草带出好远。“阿姨,你看风像长了脚,从这边跑到那边!”


  “长脚的风?”我被这句话击中。是的,风是有脚的,它一路奔跑,大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它的足迹,它奔跑着便将一年分成了春夏秋冬。它一吹,大地醒了,种子出土,五谷丰登;又一吹,花开了,雨来了,秋凉了,叶黄了,雪飞了;它吹开了山里熟睡的小草,它吹动着天空的云聚云散。我在想,想象长脚的风该是什么模样,是美丽的姑娘,还是英俊的少年?它开心时的样子,该是吹过溪流的样子,那柔情、那绵延、那温软、那缠绵……它发怒的模样,该是乌云密布了吧!


  天空,真的黑下来了,风发怒了吗?在黄庙处,我们体验了两种天气,阳光普照与阴云密布。眼看雨真的来了,我们钻进了车里。年轻的凯子坐到了驾驶坐上,下面的路程将由他完成。凯子是小梅的儿子,二十多岁年纪,正是风华正茂时。2014年,他便随我们翻越过一次查汗诺尔达板了,山路的崎岖、陡峭、下坡急转弯时车身的惯性速度,让他感觉惊险又刺激。那年,他只有三年驾龄,当时爱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眼睛不敢眨一下,不停指点,双手紧紧地握着车窗上方的把手。三年过去了,凯子已沉稳了很多,驾驶技术突飞猛进,爱人还是坐在副驾驶上,只是这次他的手里把玩着相机,动辄开窗,拍摄着跑动的风景。


  对于这条公路,已经不算陌生了,2014年的九月就驾车行走过。那一次的行走,迎接我们的是阳光、暴雨、大雪、冰雹。受天气的影响,并没有观看沿途的风景。这一次一定会不同吧!当然,这条公路,每年的十月会封闭,来年,雪停了,融化了,行车安全了,才会开放。今年六月十日才刚刚开放,看,路两边的山林,背阴的地方,不是雪是什么,那白皑皑的,一片又一片,看着看着,身上便冒出了寒气。


  路一直向上,再向上,山一座高过一座,伸出头看一眼车后,仿佛行走在云端,刚才阴云的天空,又阳光普照了。此时的高山有了灵性,有羊群悠然迈步,点缀着绿草,看一眼天空,寻一朵白云,望一眼羊群,觅一卷白描,是羊还是云?云里有羊,羊拥着白云。那一种相拥相依的景,在绿与蓝里极度融合,随着风,动着,走着。风的脚奔跑到哪里,哪里便是云和羊的对视,是云和羊的私语。而作为见证这一美妙时刻的我,嘴角上扬的一定很美。可就在我的微笑还没有从脸上消失,雨来了,长脚的风又发怒了。雨里有雪,击打着车窗,不,是冰雹,我听见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打开车窗,伸出手,手被打疼了,有几粒打在我的脸上,生生的疼,是冰雹。六月飞雪,冰雹漫天,前方的路有了迷迷茫茫。我们谈论起天气的多变。小梅一路咂舌,阿波欣喜着,不断要求停车,迎着雨、迎着雪,迎着冰雹,跑出去拍照,忙乎着发微信。


  正在我们又一次兴奋地开足马力向前奔跑时,路边停着的一辆黑色轿车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喊停了凯子,我意识到这恶劣的天气,黑色轿车不会无故停在路边,一定是出了故障。当我们与之并排,按响喇叭,摇下车窗时,雨随风灌进车里,黑色轿车里的年轻人也摇下了车窗,我看见了年轻人正一手馒头,一手火腿肠大嚼。嘴角上白色的馒头渣和着唾沫溢出,那吃相……我看着胃里有翻腾。我微蹙了蹙眉,还是问了一句:“车出问题了吗?”“啊!不,前面是区间测速的终点,我跑的太快了。”我“哦”了一声,年轻人“谢谢”的话音落下,我摇上了车窗,将雨阻挡在窗外。三年前,这里一片空旷,只要你有力气,车况好,不要命,能跑多快跑多快。如今,区间测速、路标限速,路边设立的交警岗亭,不容你拿生命开玩笑。


  车又一次停下时,我看见了“扎尕斯台敖包”,比之2014年,石堆大了,更大了,树枝多了,更多了,五彩经幡,迎风招展。看见了敖包,标致着我们到达了查汗诺尔达板的最高点。此时,雨停了,阴云未散,我们停在敖包处。


  远远的,敖包上的五彩经幡“呼啦啦”地迎着风,游客正忙着拍照。由于风太猛烈,我走的很艰难。我还是靠近了敖包。敖包正面,有一个类似金钢叉的铁器“苏里德”,直冲云霄,散发着冷冽的光芒,给敖包增添了气势。据说,“苏里德”是成吉思汗用过的刀枪,是王者的象征。正中央的一捆枯树枝,早已是沧桑老态,在风里摇摇欲坠,依靠攀附在它身上的彩幡努力支撑着。“苏里德”与枯枝,一强一弱,相对而立,让人无端地产生了视觉反差。水泥台阶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石子。是为了祈福吧,每个人心中都想爱的人平安喜乐,亲人永远安康。


  记得读过一段关于敖包的记载。敖包,蒙古语,意为石头堆。大草原上,没有山丘、河流、树木,最初敖包作为地标使用。后来有了祭奠山神、路神、祈福的意思。按照蒙古族习俗,经过敖包的人,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顺时针绕行三匝,许下心愿。而添石亦有讲究,一般为三、六、九块,视为吉祥。我从远处捡来了石块,放在台阶上,虔诚地绕敖包行走三匝,合十手掌,我又一次祈愿:家人平安,爱人康健!


  风很大,五色彩幡还在“呼啦啦”地飞舞。我看着彩幡,黄色、红色、蓝色、白色、绿色。五色彩幡,五种象征意义。白色象征纯洁善良,红色象征兴旺刚猛,绿色象征阴柔平和,黄色象征仁慈博才,蓝色象征勇敢机智。


  风越来越大了,吹起了我的头发,扬起了我的长裙。我站在敖包前,注目,耳边有梵唱,仿佛佛的真言。眼中有泪,是风吹下的泪,还是神圣的敖包,带给我的叹息?


  我看着天空,天空的云很低,手可轻触,如果“手弄流云”,心上会不会开出禅意的梵花。而每一朵云的聚散,是风的催促吗?风在耳边轻语,它说它有脚,它会随我走。我有泪,笑却依然。


  转身钻进了车里,汽车在行走,风随车奔跑。风有脚,吹过大地,吹动天空的云聚散依依。雨落了,风中的雨,忽急忽缓,前方的路,很长,很长……




评分

9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7-27 20:20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沙发!
3#
发表于 2017-7-28 01:3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小竹,明天来细读。好梦哦
4#
发表于 2017-7-28 06:54 | 只看该作者
随着作者文笔思路,游历一方陌生而美丽的异域风情,心旷神怡,令人神往——您的小说写得好,没想到散文毫不逊色,或许这得益于文字的相通,一早学习,加分支持!
早安!
5#
发表于 2017-7-28 07:41 | 只看该作者
小竹早安!天热,总是起得早些,来看小竹的美文,为愉快的一天拉开序幕。
人总是要行走,才会看到风景。风长了脚,自然会吹拂万物。无论顺风或逆风,心里有执念,一切尽都风平浪静、一帆风顺!风,是自由的,如同一场无拘畅快的旅行,行走,不停地行走。风,也似穿上了红舞鞋

点评

这红舞鞋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17-7-28 11:24
6#
发表于 2017-7-28 10:16 | 只看该作者
即时即景的游记要怎么写?看小竹这篇文章时,我忍不住这样想。
小竹这篇,写得细致,但又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详略有当,又写得舒展。是按时间与景点顺序来写的文章,但又不觉写得平,相反,还因为自然而好读。很具功力。欣赏!问好!

点评

昙花善于思考,学习  发表于 2017-7-28 11:24
7#
发表于 2017-7-28 11:26 | 只看该作者
小竹的散文写得疏密有致,不疾不徐,路途所遇,所想,在散淡的叙述中,一一呈现出来,让人看着舒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把孩子那句话,拟为散文题目,传神!孩子就是天然的导师,他们的话好像神谕,真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2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昙花版主,上茶!
9#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28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8 01:37
问好小竹,明天来细读。好梦哦

妖姐姐,那么晚了还在,注意身体,别熬夜,伤不起。问好姐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29 | 只看该作者
戏笑九宫 发表于 2017-7-28 06:54
随着作者文笔思路,游历一方陌生而美丽的异域风情,心旷神怡,令人神往——您的小说写得好,没想到散文毫不 ...

九宫老师好,我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谢谢老师鼓励。您总是鼓励我!问好老师!
11#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29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女妖 发表于 2017-7-28 07:41
小竹早安!天热,总是起得早些,来看小竹的美文,为愉快的一天拉开序幕。
人总是要行走,才会看到风景。风 ...

妖姐姐,最喜欢你说的红舞鞋。和立红老师不谋而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3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7-7-28 10:16
即时即景的游记要怎么写?看小竹这篇文章时,我忍不住这样想。
小竹这篇,写得细致,但又不是面面俱到,而 ...

我其实很怕写游记,走过很多地方,都想记录下来,又怕不是心中想象的样子,除子前一篇《红尘一粒沙》外,这是第二篇游记,只为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老师,酷暑已到,注意防暑!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1:35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7-28 11:26
小竹的散文写得疏密有致,不疾不徐,路途所遇,所想,在散淡的叙述中,一一呈现出来,让人看着舒服,特别值 ...

立红来啦!我就冒昧地称呼您为立红了,写游记,我是弱项,只是孩子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故用做标题了。也不知是否贴切。给立红上茶,我刚泡了铁观音,一起饮一杯!
14#
发表于 2017-7-28 12:00 | 只看该作者
行者如风。无形,哪里都可去得;无量,宽狭皆可容纳。
风活在路上,不期而遇,不辞而别,不为任何人、任何事停驻。
希望我有风一样的灵魂。
文中的天山属于天界,只有风才能到达。竹子是风,风的心灵,所以才配拥有天山的景致,也被天山拥有。
黄庙,想起北京的黄寺,藏传佛教黄教派的领袖班禅,受赐于清朝皇帝。班禅参加一届政协时,不知为何没有驻在那里。
昙花说即时即景的游记要怎么写,全身心投入大自然,寄情于景,感悟人文。不要流俗于拍照购物。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7-28 12:11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7-7-28 12:00
行者如风。无形,哪里都可去得;无量,宽狭皆可容纳。
风活在路上,不期而遇,不辞而别,不为任何人、任何 ...

草舍兄来啦,上茶,我喜欢行走,而无时无刻不与风相遇,又在风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带给我美好,将我的记忆锁住,风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只要你用心感悟,便能感受到风带给你的自由。
关于班禅,我看过一些记载。不太多,今天又得草舍兄指点,有了新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4 02:00 , Processed in 0.1201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