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梦想的终点——“乌拉尼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7 1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梦想的终点:“乌拉尼亚
——200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乌拉尼亚》的主题意象分析
                     
丽江师专   马金艳
    小说始终是理解世界的良好手段,这不仅体现在不仅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中,而且在现代文学大放异彩的今天,小说同样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反映,是以真实性为基础的,读勒克莱其奥的作品时特别能感受到这一点。作为法国新寓言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四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世界各大洲旅行和写作,像游牧民族一般来生活。他是一位世界主义者,以世界为家,为世界而写作,他所关注的主题也正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从他的作品中可以了解这个世界,可以品鉴一种超凡的人生态度。他的作品中有四个重大的主题:反叛、寻找他乡、对童年的回忆和家庭寻根。他乡类的主题开始在他的笔下是较为重大的一个主题,作品有《战争》、《逃遁之书》、《沙漠》、《流浪的星星》、《乌拉尼亚》……这些作品都具有世界性的视野,带有文化回归的意义,类似一种现代社会对社会初期历史的怀旧,也是一种对当下文明社会的的挽伤。

   《乌拉尼亚》作为二零零八年度诺贝尔获奖作品《乌拉尼亚》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的主题内容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来完成的。 “乌拉尼亚”是一个核心意象,它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天文女神的名字“乌拉尼亚”,引申为天上的国度。童年勒克莱齐奥与哥哥在战争的间隙中,躲避令人惊悸的飞机轰鸣和大炮弹起的弹片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度。“乌拉尼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象本身而更在于它所含的内在体悟,这种体悟往往有着丰富的含义。而且出于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的需要,勒克莱其奥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表象作直观的再现,借助寓言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采用通过非纪实性、时空颠倒与变形、结构错乱等手段,构建一个象征性的神话式艺术世界,揭示生活中更深刻、更广泛的意蕴。

    对西方文明的“反叛”,对“他乡”文明的追寻,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自己家庭成员的生活经历探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让勒克莱其奥的创作辩证地结合在一起,让一个人的文学成为世界文学,他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努力。《乌拉尼亚》正是这样的一个文本,许多人对生命本质意义的探寻,不计其数的纷乱与困扰也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世界“乌拉尼亚”的探寻导致的,但丁《神曲·天国》篇中,主人公对崇高的光的深奥而明澈的本性的追寻,趟过了地狱,穿行过炼狱,最后才到达喜悦和幸福的天堂。霍尔德林说“人的一生充满劳绩,但仍然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可成佛,入住西方极乐世界;道人方士尝遍仙草、苦丸丹药,都在为升天努力。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各自对应的美好世界也这样的一些名词,“乌托邦”、“天堂”、“迦南地”、“伊甸园”、“西方极乐世界”、“碧落”“蓬莱”……。我想,这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梦想,美丽的憧憬。尽管追寻的过程是一个催人奋进的、伴随泪水和汗水的艰辛的过程。

    意象“坎波斯”,它是参赞贾迪领导下的一群流浪者营造的一个栖居地。这方天空是这样的一片天空——“我们望见的这片天空,这片拥有太阳和繁星的天空,正是我们的祖先曾经望见的,也是我们的孩子将要望见的。对于天空而言,我们既是老人,又是孩子。”贾迪是坎波斯的精神领袖,他创建了一个没有贫富分化、长幼尊卑,却富于民族特色、语言差异、生活方式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地上天国”——坎波斯。

    坎波斯是勒克莱其奥以一种温情脉脉的语调,通过与拉法埃尔的书信讲述给读者“坎波斯”的社会生活。委婉地表达着个人对伪文明世界的批判,从社会关系、婚姻观、教育状况等方面把对现实世界伪文明的批判与对“乌拉尼亚”的追寻和向往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墨西哥地域里一个叫做“坎波斯”的世外桃源的发现以及最后的消失,间接而哀婉地表达自己的信仰,让人间拥有天堂。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当谈及年迈的母亲时,我说到“母亲已经老了,我觉得,她已经没有再活下去的欲望了,她可能要到一个专门给老人待的地方去,她连自己是谁都弄不清了。”拉法埃尔不解地望着我说,“好奇怪。人怎么可能不想活。他们从来不会想到要去专门给老人待的地方,他们希望一直和我们待在一起。”“坎波斯”的世界里,男女老幼是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之中,而现实生活中歧老弃老的情形却随处可见。这表达了作者对一个平等的,没有等级差别、性别差别、年龄差别的理想世界向往。

    关于学习,坎波斯的居民们不学习算术、代数、几何,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在坎波斯,人们只学习生活学习不在封闭的房间进行,没有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拉丁语讲课,在黑板上写数字。在坎波斯,上课就是聊天,听故事,做梦,看云。现代居民不停地学习永远学不完的知识,想当然地给知识贴以真或假的标签,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妄图以所谓的“现代文明”知识蔑视并取代所谓的“原始文明”,实质不过一种愚昧替代另外的一种愚昧。人类在思考,上帝却在偷偷地发笑。所以拉法埃尔给了人类一个先知般的寓言——“我们既不知何日也不知何时。”

    关于爱情,现实生活中的达莉亚在丈夫、儿子、“我”之间不断挣扎和痛苦,源于对爱的自私。达莉亚想要丈夫、儿子全身心归属与自己,但他们却不愿意,她与情人土壤学家的关系是这样的状态——“我们都明白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很久。但我们都情愿相信,这些都不那么重要。”而坎波斯世界中的奥蒂,“对她来说,爱不是独占,不是悲剧。她说,爱是人每天都要经历的,它会改变,会转移,会回归。她说一个人可以同时爱着几个人,爱着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甚至一只动物或一株植物。她说爱很简单,有时候没有结果,爱是现实的,也是虚幻的,是甜蜜的,也是痛苦的。 爱是难以言说的,更是难以超越的,现实世界中的爱难以承受生命之轻,但在坎波斯的世界里却可以如此空灵和轻盈。

    城市里充斥各种各样的汽车,发动机的喘息使城市变成了内脏跳动的动物。“我”作为土壤学家为人类学家们做了一个有关土壤学讲座,讲到土壤的形成过程:首先需要一片浓密的被烧毁的森林,烧到只剩树根,然后长草,火山爆发,漫长的干旱期,以便使矿物的渗入。然而在今天,黑土地上覆盖的是房屋、街道和商业中心,城市的新区每天在排放粪水,硝酸盐和磷,这片土地已经来不及分解了几千年时间形成的黑土地几年时间便变成了钢筋混泥土的怪物,人类从黑土地的子民变成了磨刀赫赫的强盗。演讲结束的时候,人类学家们虚情假意地表示“太有诗意了”,马上补充了一句“不过还要要等《旅程》杂志社的反应”。并且,他违心地总结到:“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什么是土壤学了”。只有拉法埃尔表示他听懂了“我”演讲的初衷,也是因为这样的共鸣,在当天晚上,“我第一次想到了乌拉尼亚,想到了我童年创造的国度。”

    在文本中出现了一种语言,叫做“埃尔门语”,这是乌托邦社会中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意思是“石头”的语言,这是一种奇妙的语言:在埃尔门语里,大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可以随意改造词语,也可以借用别人的语言。这种语言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不仅可以说,还能唱,能喊,能用来做语音游戏。
你可以改变语音的顺序,可以变调,可以在一个词中插入其它词语的一部分,你可以模拟人声的抑扬顿挫,自然界的风雨雷电,鸟啼虫鸣,狗在夜晚的歌唱声

    当然这样的语言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埃尔门语的美妙是为了鞭笞现实生活中复杂的语法,如此众多的语言,如此繁多的语法规则,一个人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没有钻透一门语言。大多数的交谈,需要谨守语法规则小心翼翼地交谈。聆听埃尔门语就好像是欣赏一部大片,有着绝佳的视觉、听觉效果,而现代社会使用的语言不过是机器人一字一顿的播报新闻吧了!

    所以,生活是真是假,对我们坎波斯人来说,都是一样。我们不只把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当作真实的。静止的东西就在那儿,,但他们会变,一旦上了我们的舌尖,他们就不再是同样的东西了
人类使用语言,主要是用来说谎的。

    作者对“乌拉尼亚”的追寻注定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坎波斯为流浪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最终,它还是被阿郎萨斯得到了,给他带去的巨大的经济收益。参事贾迪知道自己承诺给坎波斯居民的,是一种永恒保护的幻想,选择了天堂为家就意味着尘世间没有幸福的收获。贾迪梦想着在一个海岛上建立新的王国,于是坚定地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为居民发放钱款,为人们构想未来。贾迪已经很老了,没有办法带领大家去到海岛建立新的王国,于是奥蒂担当了此重任,大家来到了这座岛,这座岛是世界的尽头,岛屿之外在没有其它的东西。岛屿是一个纯净而蛮荒的世界,安东尼可以直接吮吸珊瑚色的海胆肉,喝海水,用椰子汁漱口,把自己半埋在沙里,身旁就是螃蟹。坎波斯的居民在海岛惬意地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但幸福总是短暂的,没有粮食、没有淡水,溃乱开始了。救援的警察赶到后,把这批倒霉的旅行者和遇难者救回到人世中,长官斥责奥蒂说,“你不知道这座岛屿是保护红脚鲣鸟的天然公园吗?”

    作者的故事叙述到这里,令我们疑惑的是人类为大自然的鸟儿们准备了一个天然的居所,鸟儿们的“乌拉尼亚”,可是对于坎波斯的居民来说,永远找不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栖身地。最后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相信,人类的基因库是同一的,不相信一切部落与种族的差别。人类命运中的偶然问题,对我而言,确是最根本的价值观的问题。” 在我们的信仰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拥有独立生存和自由发展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人最基本的权利被剥夺,政治的原因、经济的原因所引发的战争、历史的殖民侵略和今天的文化侵略等等,确实是“坎波斯”消亡的原因。

    勒克莱齐奥的《乌拉尼亚》借助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表层走向深层,从现实走向超现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形成一种文学艺术的深度模式,解释文学的现实意义。今天,人类遭遇种种罹难,但不能毫无希望地活着,如果世界给了人类一个梦想的起点的话,那么使我们对生活仍然抱有憧憬的,是“乌拉尼亚”——一个梦想的终点,因为我们曾是它的见证人。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10-1-7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作者的评点文章很见功底,具有自己的个性色彩,欣赏并问好!

3#
发表于 2010-1-7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学习你精到的评论。

4#
发表于 2010-1-8 0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再次提读并希望经常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

5#
发表于 2010-1-8 1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作者对于关于《乌拉尼亚》的主题意象(在朴素的古典传统和繁华的现代生活模式之间不懈地探索,寻求消弭物化与人性的对抗)的分析以及蕴涵的诠释都很丰富。从意象的“坎波斯”、谈及年迈的母亲时,到关于学习、关于爱情、还有土壤的形成过程,还有“埃尔门语”,都有了契合文本意旨的领悟。问好!
这不仅体现在不仅在十九世纪批判现(?)。。。

6#
发表于 2010-1-8 1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5:56 编辑 <br /><br />感触很深,点评精彩!!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20:40 , Processed in 0.04688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