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八
[打印本页]
作者:
潇湘渔父
时间:
2012-8-13 11:02
标题: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八
漫谈陶渊明系列之八
理想世界桃花源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若论影响之大莫过于《桃花源记并诗》,这不仅因为《桃花源记》是难得的美文,更因为它所描绘的桃源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让世人心驰神往。
《桃花源记》既象是一篇小说,又象是一篇神话,它所描绘的桃源图景真可谓是美仑美奂,但明眼人一看即知,这不是现实,而是一种理想,是一个与现实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期盼。桃花源虽属子虚乌有,可它却吸引着世世代代充满理想的人们,明知它是一种虚幻,却乐此不疲,或为之赋诗,或为之作画,更有甚者,竟把它当作现实存在,舍死忘生地去探秘、去追寻。
读《桃花源记》犹如作了一次域外旅游,它把人带入到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理想王国。这里与世隔绝,充满神秘色彩。首先是环境优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到处是桃花、芳草,房屋建筑整齐有序,良田成片,池塘成排,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鸡犬之声时时传入耳中,这种自然环境世上少有,自然会让人心旷神怡。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民风古朴,热情好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与现实世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心不古形成鲜明对比。至于桃源中人的来历,据他们自己所述,是因“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虽然他们自称“绝境”,实则无异于天上人间。尽管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似乎孤陋寡闻,但生活在这个古朴太平的社会里,并用不着有关红尘的见闻,他们自给自足,自生自养,安定有序,不受外界搅扰和影响,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比外面的两汉、魏晋社会好上百倍。
为了渲染桃花源的神秘,作者又故弄玄虚。先是借桃源中人的口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即叮嘱这位捕鱼者不要将桃花源的情况告诉外人;继而又叙述说:“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尽管这位捕鱼者是个有心人,出来时“处处志之”,结果还是“遂迷,不复得路”,连方向也找不到了;再叙南阳刘子骥计划前往寻找,可计划还来不及实施,就去世了;最后用一句“后遂无问津者”,表明桃花源成了永远的神界,谁也无法破解这一迷团。
《桃花源记》作为散文,重在描写与叙述,旨在给读者展示一幅优美而神秘的桃源图景,而《桃花源诗》与“记”互为表里,可以说“记”着重提供事象,而“诗”则偏重议论、抒情,意在揭示事象背后的意蕴,给读者以明确的思想启示。
诗歌首先呼应前面散文,指明桃花源的产生是因为秦时的贤者为了躲避嬴氏的暴政才来到这里,就如商山四皓躲避秦乱一样,而打他们来到桃源那天起,他们的行踪也就不再为世人所知,从此与世隔绝。接着便概述、议论桃源人的生产与生活:这里遍地桑竹,草木茂盛,,鸡犬之声此起彼伏;他们早出晚归,努力耕作,穿着秦时的衣裳,用古法祭祀祖先,他们春种秋收,无需交纳赋税,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欢快无比,尽情歌唱与娱乐;这里虽然没有历法,人们只需凭借节候就可识别四季,哪里需要太多的智慧。虽然桃花源的秘密被人发现,然而因为桃花源与外面社会是两个绝然不同的世界,所以最终它的神秘仍旧被掩盖。
诗歌给人们揭示了以下几点:一是这里环境优美,景物清嘉;二是民风古朴,一切听任自然,不用劳心费神;三是人人平等,个个劳动,生活安定,精神快乐;四是这里没有剥削与压迫,不用交纳赋税。显然这与外部现实世界的你争我伐,征战不息,社会不公,等级分明,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官府横征暴敛,赋税沉重,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人情浇薄,世风日下形成鲜明对比。这个小社会无疑是个理想王国、人间天堂,生活在这里人人感到快乐幸福,免除了多少烦恼、忧虑和恐惧。
从艺术的角度看,诗不如记之美,但从思想的角度看,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一个理想的自由王国,表明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虽然从现实背景看,这只能是个“神界”,带有很大的空想性。然而尽管它只是一个乌托邦,却让后人心驰神往,不断地去追寻、探密,就连一些正统的士大夫也乐此不疲,写下一篇篇追踪、发挥的《桃源行》,如王维、刘禹锡、王安石的同题《桃源行》诗,韩愈、冯信可、楼钥等人同题的《桃源图》诗,还有数不清的桃源图的绘画、微雕作品,
可见这个空想社会对现实中的人们有着很大的诱惑力。
陶渊明写《桃花记并诗》决非心血来潮,忽发奇想。从地理的角度看,也许在陶渊明的见闻里确曾有某个地方形似桃花源,如湖南常德的桃花源、
河南南阳内乡县的桃花源、安徽
歙县桃花源武陵村的“桃源洞”、河南弘农县的桃林、古代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的
宿城山凹,等等。这些地方都与文中的桃花源有某种相似之处,也许陶渊明以某个地方为影子,再加以想象与虚构,于是就有了美若仙境的桃花源。从思想的角度看,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亦有其渊源。
古代的大同思想就是桃源理想的源头。这里既有儒家所推崇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也有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还有《诗经
·
硕
鼠》反映
下层人民反对剥削与压迫,追求快乐王国的思想,而更为直接的影响当来源于鲍敬言的《无君论》。在鲍敬言看来,君主是万恶之源,认为“
古者无君,胜于今世”,而桃花源正是一个无君主统治的大同世界,所以王安石《桃源行》说:“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在桃花源里人人平等,个个劳动,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劳动成果归劳动者自己所得,不用交纳赋税。在这里因为没有战乱和争夺,因此人们的生活和平安定,精神上快乐幸福,称得上是个自由王国、快乐王国。
后世的人们其所以对桃源世界无限向往,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总是处在君王的统治之下,那种高度集权的政治总是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人们不仅要遭受强权政治、等级制度的压迫,还要遭受经济剥削,人身自由也无保障。为此,人们自然期盼一个没有君王,没有等级制度,没有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自由王国。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人身自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生活的快乐,于是桃花源也就成了旧时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虽然只要世界存在不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桃花源,然而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就是桃源世界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
陶渊明虚构的桃源世界虽不存在,但一篇《桃花源记并诗》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旅游资源,存在于各地的真真假假的桃花源成了旅游盛地,那烂漫的桃花、清澈的溪水、婉延的山岭、神秘的石洞让人们留连忘返,旅游者可以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予,感受着人间天上的美妙。
理智的人们不会奢望桃源世界的出现,但却可以充分享受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给人们造就的山水胜境桃花源——真该感谢陶渊明生花妙笔所描绘的桃源图景。
--------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2-8-13 11:05 编辑
]
作者:
曹国魂
时间:
2012-8-14 08:00
风格依旧,是值得珍藏的文献!
作者:
潇湘渔父
时间:
2012-8-14 09:15
标题:
回复 2# 曹国魂 的帖子
谢谢曹版主的关注与错爱,问好。
作者:
南山菊
时间:
2012-10-31 16:45
后世的人们其所以对桃源世界无限向往,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总是处在君王的统治之下,那种高度集权的政治总是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人们不仅要遭受强权政治、等级制度的压迫,还要遭受经济剥削,人身自由也无保障。为此,人们自然期盼一个没有君王,没有等级制度,没有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自由王国。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人身自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享受生活的快乐,于是桃花源也就成了旧时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虽然只要世界存在不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桃花源,然而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这就是桃源世界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
作者:
半山人
时间:
2013-8-16 15:08
欣赏,好文章!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