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41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树的纪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0 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练峰 于 2017-11-11 12:24 编辑

       前几年看到一则新闻, 讲的是台湾一个小学里一棵老树死去了,全体师生集体默哀吊念,看着偌大一个操场,满满的人群集体为一棵树进行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我心有戚戚焉。那棵参天大树,树冠好大,笼罩着大半个操场,陪伴了不知道多少小伙伴的纯真的童年经历,陪伴他们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迷迷糊糊地成长。——就是这样一棵树,我们朝夕相伴的老朋友,突然间枝叶慢慢老去枯萎,翠绿变成枯黄,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变作枯藤老树, 这情景岂不凄凉?但是如果有这样的仪式,想必那树将永远存在在场的每一个人的心里,况且心里存下的可能不仅仅是一棵树而已。

  如果换做我们平时的做法,不过是找来工程车起吊车,挖起来吊走完事,剩下的巨大树坑,然后回填再种上棵新树而已。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了,真要这样做,其实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偏偏那个学校不是这样简单处理,他们召集全校师生,在操场大集合,然后对着这棵死去的老树鞠躬默哀。当我看到那张图片的时候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


  这是种久违的感觉,这张全体师生集体默哀一棵树的做法,实在是像极了一种行为艺术,也是一堂非常生动的敬畏自然的课。这就告诉我们每一个人,自然的一切都是神圣的,我们理应对此心存敬畏。经历过这个仪式的每一个人,相信心中都会埋下尊敬自然,敬畏生命的种子,等到日后他们成人走向社会,这颗种子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儿。


  叶落归根,树有时候承载了我们的历史,据老一辈人讲,我们山东这边的人大都是明初从山西迁移过来,期间颠沛流离,很多的记忆早就湮灭在历史的陈迹中,但是有一个关于老槐树的古老传说却是代代相传,今天,我们这些移民的后人,大都会说我们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而来。靠着这颗大槐树,我们找到了故土,找到了我们这群人的根。


  我家的老屋后面有五棵槐树,是爷爷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栽下的,几十年年过去了,这五棵伴我成长的槐树,早就成长的郁郁葱葱, 陪伴我度过平凡却难忘的每一个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年复一年,连同老宅,都成为我生命里一些重要的证物。每次从老宅经过,看到繁茂的槐树,心里头就有一种踏实感,好像一切都在,心里有种皈依的感觉。


  我现在还记得一九九七年春天,正是槐树开花的季节,五棵槐树满树的醇香的槐花盛开,远远望去,  一树白色槐花, 景致确实是很梦幻,就在这样一个季节,栽下这五棵槐树的老人,我的爷爷离开了我。故人离去,唯树依旧茂盛如初。忍不住让人想起古文中有句“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当时真有如此的感叹。


  去年的春天某个下午,我下班看到老宅屋后,满是段枝败叶,是家里决定卖掉屋后的这些槐树,再一看,槐树被砍倒了。虽然我不能说什么,父亲自有他的考虑,我当时脑袋却好似断了片,好像出现了暂时性失忆。心里的某个地方突然就空了的感觉,怅然若失,不知所措。放佛一个 老朋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离去,消失,自己当时呆呆兀自望着这些残枝,碎花,败叶,还有有着清晰年轮的树墩,不由得悲从中过来,又不知所悲为何,更不好向别人说。


  看到买树的人把槐树的主干削斫干净,把他们抬上车的时候,放佛我看到的不是树干,车上躺着的分明是一具具尸首。好像我这样太过矫情,可当一棵棵树陪你四十个春秋,和你朝夕相处,你难道没有一丝丝的怜悯,没有一种连同记忆被连根拔起的心痛吗?好吧,是我太矫情了。


  我们的神话里好像有树精,这其实是先人们对于大树的一种朴素的崇拜,是属于图腾崇拜的一种吧。当然科技发达的今天,没人再对一棵树顶礼膜拜,但是尊重每一棵植物,尊敬每一条河流,敬畏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和头顶每一片蔚蓝,却是我们现代人一种理念和生存智慧。


  因此,我对那座为了一棵老去的树开追悼会的学校身怀敬意。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7-11-10 12: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了,文笔娴熟,喜欢,点赞
3#
发表于 2017-11-10 12:18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重排一版好不好朋友?中财挺人性,排版工具好用,征文外发贴,一周内可重排可修订,朋友何不试试?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2:19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1-10 12:16
拜读学习了,文笔娴熟,喜欢,点赞

刚刚进来几天,得到您的谬赞,惭愧啊,我权当是鞭策吧
5#
发表于 2017-11-10 12:19 | 只看该作者
版权声明,置放文尾就可以了,顶端的可删出
6#
发表于 2017-11-10 12:26 | 只看该作者
练峰 发表于 2017-11-10 12:19
刚刚进来几天,得到您的谬赞,惭愧啊,我权当是鞭策吧

是滴,亲爱的朋友,新地儿须熟悉过程,摸摸就熟悉了。中财计酬会员文笔,当然亦有比例,发贴也有限制。以为,朋友可翻读中财的相关规约。读过您的文笔,以为颇有功力,或许按规约发贴更实惠,茶钱虽有限,买茶喝嗓子眼舒坦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0 12:31 | 只看该作者
言默然 发表于 2017-11-10 12:26
是滴,亲爱的朋友,新地儿须熟悉过程,摸摸就熟悉了。中财计酬会员文笔,当然亦有比例,发贴也 ...

谢过,我对这电脑真是不大灵光,不过,可以慢慢研究。我争取多写一点,有酬劳更好,没有的话,可以有大伙的点评,也是幸福的事情。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此乃天下一大快事也。
8#
发表于 2017-11-10 12:56 | 只看该作者
问候新朋友!前两天就看到你发文了,以后可以把字体搞大些,看起来眼睛不累。文章不必一天发好几篇,一周计一次精华,发多了也无用,大家也看不过来留着慢慢发来就好,一周一篇最好。
周末愉快哦!你的文章待我慢慢看来
9#
发表于 2017-11-10 21:3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读练峰的文章,特别喜欢开头那个故事,为老树默哀的学校是对生命敬畏的学校,十分赞赏!还有你对槐树的留恋与深情!这让我想起我们学校铺操场那年,砍掉好几棵槐树,我们懂没想着给他们一个默哀,真是愧对这些老树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11:2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7-11-10 21:39
第一次读练峰的文章,特别喜欢开头那个故事,为老树默哀的学校是对生命敬畏的学校,十分赞赏!还有你对槐树 ...

我是那年看新闻报道,台湾的一所小学吧,为一棵树举行默哀,当时就感觉特别诗意,也特别有对待生命的敬畏,内心感触万千,遂提笔为文,也不知道写了什么,存在邮箱里好几年了,正好有这个平台,就发上来了,不为别的,就为我们这个薄情而且浮躁的世界多些敬畏和厚道,我们现在太缺乏敬畏和尊重了。
11#
发表于 2017-11-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此文已发过,请不要重复发帖。因为重复发的这帖与之前发的帖已有会友朋友,这文我就不移往回收中心了。下不为例。
12#
发表于 2017-11-15 14:37 | 只看该作者
可当一棵棵树陪你四十个春秋,和你朝夕相处,你难道没有一丝丝的怜悯,没有一种连同记忆被连根拔起的心痛吗?好吧,是我太矫情了。


  我们的神话里好像有树精,这其实是先人们对于大树的一种朴素的崇拜,是属于图腾崇拜的一种吧。当然科技发达的今天,没人再对一棵树顶礼膜拜,但是尊重每一棵植物,尊敬每一条河流,敬畏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和头顶每一片蔚蓝,却是我们现代人一种理念和生存智慧。
13#
发表于 2017-11-15 14:3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欣赏!
作品的价值在于,对自然、人文、万事万物的关注与关怀!
14#
发表于 2017-11-15 16:18 | 只看该作者
由悼念一棵树的行为入手,写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小视角,大主题。很有意义。
1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6 01:33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7-11-15 16:18
由悼念一棵树的行为入手,写出人和自然的关系。小视角,大主题。很有意义。

有时候看新闻,会有触动的事情发生,会让你思索,沉思,然后若有所得,若有所失,或许是我的矫情吧,也或许是我的过分敏感,但是,这些新闻可能对于有的人没有留下痕迹,可是对于我,却心头一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8 13:15 , Processed in 0.23670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