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9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2010年纪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一:寻访三阳川豆腐 

  从2009年9月某日开始,麦积区石佛乡峪口村的雷林宝每天早晨10点左右来到秦州区北园子菜市场,他把三轮车停靠在这条短街的南边,就对着过往的人们吆喝:“三阳川豆腐,浆水豆腐,尝着买呢!”

  这样的吆喝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他就不再吆喝了,因为买他豆腐的人日益增多。在这个总长不过百余米的路边菜市场,原来就有三家豆腐摊点,两家本地豆腐已经经营多年,应该有稳定的客源;另一家水豆腐摊点相对迟一些,生意也比较淡。雷林宝的到来,显然打破了这个小市场原有的平衡,至少他把一部分客源吸引到他那里,另外几家的生意必然受影响。

  豆腐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寻常食品,可炒可炖,但多年来,太多的石膏点豆腐让人们多少有些出于食品安全的担心。他的“三阳川浆水豆腐”,自然就格外有吸引力,每天两担约80公斤豆腐不需要怎么叫卖就卖完了。

  雷林宝做豆腐生意很多年了,原来在秦州区箭场里设点,因故停了两年再回去时,原来的摊位已经被别人占了,他只好来到北园子开辟市场。他说,现在做豆腐一年的纯利润还是1万多元,和前几年差不多。

  有一天,我发现他的豆腐的水分比刚开始时候多了,味道也大不如前。于是,又去了原来的一家摊点,女摊主问我:“你为什么不买我的豆腐了?”我说:“那家三阳川豆腐是浆水的,比你的好吃!”她又说:“你再买我的尝尝,看谁的好吃,他的豆腐那么多水,有什么好呢?”

  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对话。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无时不在,即使豆腐经营者之间也不例外。“三阳川豆腐”作为天水民间的一个非正式品牌,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它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是否还像从前一样值得信赖?带着职业的敏感与好奇,我们决定进行实地探访。

  2009年12月31日,一年走到了最后一天,石佛乡政府一片忙碌,作为基层政府,每个人手头的工作好像都要在最后一天有个了结和交代。乡上的主要负责人到区上开会去了,接待我们的是乡文书,对于我们想了解的“三阳川豆腐”,他显然知之不多或者不便发言。后来,他联系到乡党委副书记王治国接待我们。

  听说我们要了解“三阳川豆腐”的生产情况,他告诉我们,原来石佛乡一带做豆腐的很多,农闲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豆腐。这几年,做的人已经不多,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做,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进村看看。

  冬日的三阳川四野安静,沿途的村民散漫地走动着,显然已经没有多少农事可以忙碌。

  我们驱车来到陶家村的一个豆腐加工作坊,这是由村民陶建东的女婿王小东和他儿子陶洪波合伙投资的专业豆腐生产基地,据说也是目前三阳川最具规模也最规范的豆制品加工厂。见我们前来采访,负责生产经营的陶建东一边非常热情地介绍着企业的情况,一边让正在上班的工作人员打扫院落和作坊的卫生。在豆腐加工作坊,我们看到新出锅的豆腐还冒着热气,满院都飘着鲜豆腐的香味。

  经过一番临时打扫,由“丁”字形活动板房构成的加工点院落干净清爽。几间房子有生产区,有仓储、办公区,也有接待室,院落门口有招牌,内墙显眼处有加工流程和每个流程的责任人的名字,这一切设置,看上去就是一个企业的样子。在投资人不在场的情况下,陶建东以主人身份向我们介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这个名号为“豆香坊”的豆制品加工厂兴建于2007年年尾,2008年元月投入生产,但这一年因技术不成熟,又受地震的影响,生产不是很正常。2009年,生产几乎没有中断,每天800多斤豆腐,大都批发到天水市内的零售摊点,全年销售约30多万元,平均利润率在30%左右。说到利润,陶建东补充说,这一年赚的钱,几乎全部用于购置设备和原料储备了,资金还是比较紧。加工厂现有员工6名,管吃住,人均月薪750元左右,如果生产情况好,再有全勤奖,最高时可达900元;具体负责生产和销售的经理助理黄金太,完成生产任务之后,各类收入在1000元以上。对于眼前的生产、经营和收入,员工还是比较满意。

  在谈到政府的支持时,陶建东说,开始建厂时,我们还是比较犹豫,但当时乡上和村上的干部都非常支持,正是在常报德、陶仲泉、陶满忠、杨小平等人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才办起了这个加工厂,言辞中,他显然有表示感谢的意思。现在,生产经营正常了,但有一点担忧是,因山上的土地整理工程还没完,原来做豆腐用的山泉水暂时供不上,对豆腐质量有影响。此外,没有太大的困难。

  “三阳川豆腐”是具有悠久传统和很好口碑的民间品牌,为什么不注册一个商标呢?对于这个问题,陶建东的想法好像不多,也没有正面回答。黄金太说,据老板(投资人王小东、陶洪波)说,我们正在申请注册,商标名称大概是“山泉”吧,具体进展不很清楚。

  应该说,这个加工点的豆腐,已经不算传统意义上的“三阳川豆腐”了。就其制作工艺来说,“三阳川豆腐”属石磨加工、柴火烧煮、浆水点制而成,味道鲜美、醇厚,但其制作过程相对耗时费力,拿到市场,也不会比机制豆腐卖太多钱,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这样做豆腐了。

  临近下午6时许,我们来到三阳村的郭老自然村,村民郭建强家的豆腐也是刚出锅,但他一再强调,他今天做豆腐不是去卖的,是自己吃的,有一部分要送给亲戚,因为第二天就是元旦了。

  据郭建强说,他们村子早些年几乎家家都会做豆腐,用扁担担着走村串巷地叫卖。1994年前后几年,郭建强在农闲时候主要做豆腐,一年可以做8个月,每年大概有200多担,一年下来,纯收入也就一万多元,还得全家忙着。这几年,因为太拉力,也不怎么赚钱,现在没有人愿意把做豆腐当营生了,他本人也是农闲出去打工,农忙回家种地,收入和做豆腐差不多,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劳力。在他身边的妻子也附和说,做豆腐从早到晚要忙好几个小时,而且是先一天做,第二天才可以卖,挣豆腐的钱不容易。

  也许正是因为不容易,“三阳川豆腐”才久负盛名,才让人怀念。但这多半天走访下来,我们的一个强烈感触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正的“三阳川豆腐”也许即将成为一个传说,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生产和加工条件下,回味曾经有过的醇厚和鲜美。

  大概还是在10多年前,在市场经济初期的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相关汇报材料中,我们听到也见到过“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提法,包括“三阳川豆腐”在内的民间农副产品加工业曾经受到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与关注。时过境迁,那些宏大的设想和美好的规划,已然寂灭。

  其实,在天水及周边县区的各乡镇,豆腐加工都有悠久的传统。在农耕文明背景下,逢年过节,特别是进入寒冬腊月,农民自己动手做豆腐,既是对一家人一年辛苦劳作的犒赏,也可以拿到集市换点零花钱,置办年货。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农户选择专职做豆腐,但几年下来,他们发现,真正靠做豆腐赚大钱还是不容易,也就慢慢退出了。有些人去外地打工,有些人则另谋生意。就现在的三阳川来说,在家门口做豆腐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了,一是毕竟靠近城区,挣钱的门路比较多,干别的省时省力,来钱快;二是本地几乎没有人种黄豆了,做豆腐的原料必须靠外运,运输成本高了,不确定因素增加,盈利空间缩小,风险也就大了;三是即使坚持下来,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发展空间不大。据了解,在石佛乡临近几个村庄,像雷林宝这样的豆腐加工户屈指可数。

  在郭老村路边,我们看到早年间磨豆腐的一合石磨立在墙边,从已经磨平的纹路里,隐约可以看到这副石磨曾经有过的劳碌。在乡政府给我们的《石佛乡2009年工作总结》中,我们没有看到关于“三阳川豆腐”的字样。



电动化加工流程透着现代气息。



一合早年间磨豆腐的石磨兀立墙边,已经无人问津。



一口传统的老锅,因难以把握火候,已弃置不用。



村民指给我们看原来的磨豆机。



新出锅的豆腐,还冒着热气。

(此帖将保存本人2010年度为报纸采写的纪事类文字,仅交流,不计酬,也不回帖,请各位见谅!)

原载:http://www.tsrb.com.cn/lyzm/content/20100110/Page01NU.htm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1-28 09:37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1-11 11:12 | 只看该作者
刚回来累的很。沙发上舒服些,先坐下再慢慢欣赏

[ 本帖最后由 圆圆饼干 于 2010-1-11 11:15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1-11 17:18 | 只看该作者
看好,想吃。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09:4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两位读和留言!
此帖将是一个仓库,用来保留一些文字,以便有需之日好找!

原载:http://www.tsrb.com.cn/lyzm/content/20100110/Page01NU.htm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09:34 | 只看该作者
之二:看上去很美


  清水县永清镇苏屲村在整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该工程总投资1240万元。该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2800多元,较上年增加20%,大棚蔬菜、劳务输转、规模养殖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干净整洁的新农村,看上去很美。

原载:http://www.tsrb.com.cn/tsrb/content/20100128/Articel01004MT.htm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1-28 09:36 编辑 ]
6#
发表于 2010-1-28 10: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很好,谢谢。
7#
发表于 2010-1-28 16:55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财智先生,欣赏你的文字。生活气息浓郁,贴近生活。
8#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6:06 | 只看该作者
之三:
春运现场:平平安安 回家过年

  2月6日,已经是农历小年。

  那些还在车站的人,是否因为运力不足、一票难求而久久滞留?

  那些还在路上的人,展转多次之后,他们是否又向自己温暖的故乡靠近了一步?

  在亲人急切的期盼中,所有远在异地谋生的人们,是否能够如约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

  这天下午,我们来到天水火车站。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也没有喧哗。

  候车的人和排队购票的人,全然没有出行的紧张与烦躁。在车站广场阳光下,无论是坐在行李包上或斜躺着休息的人,还是在候车室座椅上拨打电话的人,看上去就像已经回到自己家里那样,随意而安详。

  在车站值班站长和值班客运员的引领下,我们来到站台,一列从兰州开往上海方面去的列车也不见拥挤,旅客上下井然有序。据观察,搭乘这列火车出行的要比到站的略多一些。

  据天水火车站客运车间党支部书记高凤丽介绍,年前出行压力不大,目前天水站每天发送旅客约5000多人次,和平时基本持平;到达人数接近10000人次,几乎是发送数量的一倍。估计到年后,这个数字会正好相反。

  天水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地区,和往年一样:年前会迎来返乡高峰,年后则是出行高峰。在车站,所有在班的工作人员看起来要比旅客忙碌而紧张,因为旅客出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火车站广场,我们还看到,发往周边地区的长途大巴一字排开,静候旅客,仍然是一派车等人的景象。

  相对来说,天水长途汽车站,显然要繁忙许多。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截止当天下午6时许,已发送307个班次4200多人次,其中外省区班次和客人约占40%,大部分旅客仍属省内正常运送客人;因春运带来的客源增长也就是20%左右。

  特别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今年春运到目前没有遭遇恶劣天气,也没有发生因车辆晚点而导致旅客滞留的突发事件,这对各级各类运输部门和单位顺利完成春运任务、实现预定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对旅客也是一大幸事。


吃着,等着,他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去往上海方面的旅客在站台排队候车。


一位前往贵州方面的年轻妈妈在给孩子零食。


这一天,在候车室排队买票,等候不超过半小时。


一群从陇南转道天水去往安徽蚌埠的农民工,中午买到午夜的车票,他们说这次回家不是很难。


缝好行囊,安全回乡。


原载:http://www.tsrb.com.cn/tsrb/content/20100209/Articel06001MT.htm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2-9 22:58 编辑 ]
9#
发表于 2010-2-7 16:21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的捕捉,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欣赏。问好财智先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琴若雨 于 2010-2-7 16:21 发表
真实的捕捉,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欣赏。问好财智先生。


谢谢琴斑读和鼓励,是给报纸弄的新闻专题,在这里保存一下!
11#
发表于 2010-2-7 16:48 | 只看该作者
恭祝2010年笔健,祝福新春快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22: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2-7 16:48 发表
恭祝2010年笔健,祝福新春快乐!


谢高斑问候,也祝你新春愉快,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3:34 | 只看该作者
之四:
同一片蓝天下,不一样的精彩

——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采访实录



  每年三八”,我们都要以我们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半边天的节日。

  2010,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纪念。34,在这个光荣的节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她们,她们或是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先进的集体,或是一个坚韧而有为的创业者、致富带头人,或是一个平凡的资助者和受助者。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她们对城市文明、公平正义和富裕生活的付出与奉献,也看到了她们一路走来的艰苦和辛酸,以及对幸福的理解和想望。



城管女子中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一支年轻、亮丽的队伍,当她们在秦州街头执行任务的时候,总会引来赞叹的目光。 

  34日上午10,我们赶到秦州区政府大院,采访正在此间参加区上一个表彰大会的这个集体。当身着清一色制服的11名队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词是:英姿飒爽。

  她们是天水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秦州分局女子中队全体成员。在微微的寒风中,她们站在政府大院里,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据队长李宏和指导员杨小敏介绍,这个中队成立于20041,现有队员11,设中队长、指导员各1,全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来自基层各股室、中队,她们的主要职责是平时在日常执法管理一线,在集中开展活动时组队执行任务,是一支具有机动性、灵活性的特勤队伍。 

  组队五年多来,她们围绕创业、创新、创优这个中心,将创建巾帼文明岗与城市管理紧密结合,在工作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文明服务、乐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积极营造争创氛围。

  城管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工作任务重、没有节假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她们不仅要依法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还必须忍受一些预料之外的谩骂和羞辱,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与违章者打交道多了,挨打受骂也让女队员习以为常。她们告诉记者,其实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最让人难受的是在执法时,仍有不少群众不理解、帮倒忙,或冷嘲热讽,或故意挑唆,激化矛盾。每当这时,她们只有靠自己加倍的努力,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去践行执法为民、执法服务的宗旨,为民分忧、为民解难、为民办事,以亲民爱民的形象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女队员们以真诚播撒爱心,以勤恳奉献真情,五年来,她们共收到锦旗8,表扬信19,受到分局内部奖励3次。 

  她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终于赢得了人们的高度赞誉,这个集体先后被评选为全省、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2009年又荣获全国三八集体等荣誉。李宏、杨小敏她们认为,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不仅是一个建岗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集体自我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 

  每一个荣誉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她们表示,这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集体一定继续保持和发扬成绩,为进一步弘扬新时期和谐城管精神,开创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奋发努力,再立新功。

薛菊香:贫穷也是一种力量


  34日下午,在秦安县何川工业园区,天水盛源商贸有限公司新建的厂区和厂房看上去格外鲜亮。 

  如约出来迎接我们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薛菊香一袭深色的职业装,透着朴实与干练。在简单参观了她的企业之后,这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为改变命运而四处奔波的农家女子,给我们介绍她创业的起因。 

  1965,薛菊香出生在秦安县王窑乡刘窑村,和那个贫弱的时代一样,薛菊香的童年是在困苦中度过的。高中毕业之后,为了尽快改变家乡和自己的生活困境,她早早就选择了自谋出路,自主创业。从最初小打小闹倒腾鸡蛋等农副产品开始积攒经验和资金,她一直在寻找更大的商机,后来她发现中药材应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她一边在陇西做中药材贸易,一边了解中药材行情,学习如何鉴别药材质量,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家乡为依托,进一步做大这个产业,带动家乡父老共同致富。    

  2006,在各种条件初步具备之后,薛菊香决定围绕本县林果业支柱产业,以花椒、中药材资源为依托,创办经营实体,进行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这样既能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年3,她创办了盛源花椒加工厂,当年就把花椒收购价格由过去的每斤10元左右提高到每斤15元左右,首先给家乡老百姓带来效益,花椒种植户的收入一下子增加了50%;其次,更多农户加入花椒种植,也为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奠定了基础。20078,她又在秦安县何川工业园区创办了天水盛源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60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00万元,流动资金2500多万元。一年多来,企业坚持以诚实守信,重视人才,做实、做大、做强为宗旨,严格管理、创一流企业;精诚务实、树知名品牌为目标,生产经营很快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09,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与四川、重庆、新疆、宁夏、湖南、湖北、上海等省市,与哈尔滨制药六厂、广西玉林制药厂、兰州佛慈制药厂等国内大型药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还设立了两家分公司。 

  已经是天水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的薛菊香,2008年被评选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0115,在甘肃省第五届创业带头人表彰大会,她作为甘肃省返乡创业带头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并在大会上作了专题发言。 

  回顾自己多年来创业的艰辛,薛菊香说:“都是苦日子逼出来的!” 

  贫穷也是一种力量,它既可以让一个人甚至一群人倒下,也可以让一个人奋进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走出贫穷,走向富裕。薛菊香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创业的精彩。

  对于2010年的发展,薛菊香预计企业的销售收入将有10—20%的增长,达到4500—5000万元,中药材深加工生产线也将很快上马。 

红盾卫士:巾帼不让须眉


  在天水市工商局麦积分局,有一支由4名女性组成的队伍,她们在科长雷丽娜的带领下,以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为契机,立足岗位,严格管理,务实创新,以优良的作风和出色的业绩赢得了分局干部职工的普遍赞誉。2006年和2008年先后获得区级和市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这个集体就是天水市工商局麦积分局审计科。 

  34日下午6,科长雷丽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说,审计科主要负责分局的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工作。在巾帼建功创建活动中,她们始终把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作为创建活动的重点,坚持开展素质教育和技术比武活动,教育女干部增强责任心,刻苦钻研技术,目前,全科女干部在业务上都能做到熟能生巧,个个能独挡一面。 

  近年来,审计科围绕分局和全区中心工作,认真开展了四比四看活动,促进了科室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在比服务、看态度竞赛中,改变了以往各所送账上门的审计方式,实行不定时登门审计,有效加强了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使财务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无论在2006年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还是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审计科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克服经费短缺的实际困难,厉行节约,少花钱、多办事,充分发挥了服务和保障作用,被分局评为先进集体2008415,积极响应妇联的号召,在甘肃省麦积区甘泉镇朝阳村启动了岗村联动、共建新农村活动。从这天起,分局财务审计科与甘泉镇朝阳村正式结成岗村联动的帮扶对子,认真开展了三联三帮四落实活动,切实帮助农村妇女提高自身素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自主创业方面,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财务审计科还充分发挥工商部门“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解决农资消费纠纷11,设立了农村经纪人登记的绿色通道”,提供信息咨询和服务32人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1户;强化了对农资和日用品的监管力度,帮助农村姐妹解决合同纠纷4,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和合同欺诈行为,协助工商所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3,做到了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麦积分局财务审计科的全体女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不平凡的业绩,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展示了红盾卫士的风采。  

张玉梅:一个人的辛苦与守候

  我们无意间听说麦积区天源地水新能源经销公司的吕爱爱要在三八前夕去看望她资助过的一个单亲家庭,征得她的同意,我们就一同前往。

  来到麦积区甘泉镇阳湾村时,已是晚上7点多。到村口,天已经黑下来了,天上还下起了毛毛细雨。看到我们进去,正准备给孩子做饭的张玉梅连忙把我们让进堂屋。其实这个四口之家,2003年丈夫意外去世之后,一直是张玉梅一个人在苦苦支撑。每年三个孩子上学,她就得到处举债筹措学杂费,眼下已经累积了近4万元的外债。

  去年秋天,正在她为孩子的学费发愁的时候,经区妇联介绍,曾经是下岗职工的吕爱爱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她最小的孩子张梦缘走进学堂。2006,吕爱爱和一亲戚共同创办了公司,经过4年多的打拼,手头宽松了,她觉得自己应该给更加困难的家庭特别是弱势群体一些帮助,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去年国庆节,她为正在筹建的麦积区甘泉养老院、元龙养老院各捐助一台太阳能热水器,随后又资助了包括张梦缘在内的5名贫困儿童。

  看到吕爱爱来到自己家里,11岁的张梦缘和母亲一起接过吕阿姨手里的水果后,就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是偶尔抬头看看我们。显然,从早出晚归的母亲那里,她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因为从去年开始,当母亲在外打零工中午回不来的时候,她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她甚至学会了给自己做一点葱花面。

  说起一家人现在的收入,看上去显得瘦弱而憔悴的张玉梅已经泪流满面。对于未来的生活,她说只能等现在天水师范学校的姑娘毕业有了工作之后看能否得到改善。以她目前种地一年不过2000多元的收入,很难偿还那么多的外债。 

  即便如此,从张玉梅的言辞中,我们还是感受到了一份倔强和顽强,问她为什么不申请农村低保时,她说她不知道该怎么申请,也许从内心深处,她也知道低保不是那么容易申请到的。她宁愿守着三个孩子,把苦日子过到头。 

  在微弱的灯光下,那三个成长中的孩子也许是这个简陋而贫寒的家庭最大的希望,也是这位单亲母亲必须用一生来守候的阳光。 



打工生活:让她们有了尊严

  在麦积区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打工的靳红霞,来自于秦安县兴国镇康坡村。41岁的靳红霞和老公于2001年被聘请于本公司后,就一直安心在该公司做彩陶工艺。 

  谈到她眼下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时,靳红霞说,她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在外地打工,小儿子正在当地读高中,由家里两位老人照看着。她70多的老公公康新田,是秦安大地湾赫赫有名的彩陶艺人,也是本村唯独会做彩陶的艺人。靳红霞说,两位老人在老家专门有个做彩陶的院子,由于名气大,各媒体的记者经常找到她家采访呢。 

  靳红霞说自己的彩陶手艺是跟着自己的丈夫学的,她的丈夫康存良可是他们家的第三代彩陶传人。 

  谈起彩陶的传人,靳红霞略带兴奋地透露,她的老公公康新田已决定今年把彩陶手艺传给她的大儿子。 

  与靳红霞不同,赵芳丽是麦积区甘泉镇屈坪村人,今年38岁。2000年开始,她和老公一起来到这家公司打工。由于企业实行计件工资,个性好强的她每月都能按时领到800元左右的工资。她不但可以供两个上高中的儿子上学,平时给自己花钱时也不再伸手向老公要了,因为和老公一起挣钱,她在家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厂子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日,家里的农活她和老公休息天时一起干。 

  问起三八妇女节准备怎么过时,性格开朗的她笑着说,厂子每年在三八时给女工们赠送小礼物,但农村人对三八不重视,还是和平日一样过。说实话,主要是舍不得花钱给自己过这个节。


原载:http://www.tsrb.com.cn/tsrb/content/20100308/Page03HO.htm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3-8 15:36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4:18 | 只看该作者
咨询一下,谁知道:图片怎么无法上传呢,是我的问题还是论坛本身的问题啊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5:4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终于把图片传上来了!
借此,祝福论坛各位美女和资深美女节日快乐,各位男士沾光快乐,别忘了多干活,多表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8 18:03 , Processed in 0.25687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