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5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乌托邦纪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0 16: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小白 于 2018-1-22 16:34 编辑
  乌托邦纪事

  文     林小白

  一

  冬天的阳光懒洋洋地照着整个村庄,照着村庄里的竹林、槐树、游荡在槐树下面的鸡鸭和黄狗,当然,雨露均沾,也照在王二的身上,王二身上套着件厚厚的棉衣,已经很久没有洗过了,一股类似馊饭的味道弥漫在周围,很醺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奇怪呢?衣服穿久了不洗自然会有这股怪味。

  王二来这个村庄驻扎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之前按照县太爷的指示,半个月可以回家一趟,那时候他可以回家看看孩子,顺便把穿脏了的衣服送回去,然后换些干净的衣服回来,现在皇帝的政策有变,县太爷的政策也跟着变了,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回家了,身上的衣服一直穿着,臭了,馊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村庄待得久了,王二也忘了身上衣服脏得不行这件事了。英明的皇帝下令说,要和村民同吃同住,带领村民富裕起来,要和村民打成一片。王二来了两个月以后,渐渐觉得自己和村民打成一片了,起码,身上穿的衣服上的味道和大部分村民身上穿的很相近了。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很有道理的。王二心里这样想,也许,这也是和村民打成一片的最好的方式了。

  皇帝励精图治,最见不他的臣民受苦,所以,在一次巡游时,看到他管辖的土地上居然还有衣不蔽体的臣民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宫殿时就下令:要他的大臣和官吏们一起下去,走到臣民的中间去,改变他们,教化他们,最重要的是,要带领他们富裕起来,吃饱穿暖。一时间,在整个乌托邦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或者说一场改革。县太爷也是个干事雷厉风行的人,积极响应皇帝的政策,很快安排部署,将手底下能派的人手都派了下去,让他们到村民中间去,让他们去践行皇帝的诺言和指令。于是,王二就很幸运地成为第一批到村民中间的践行者。

  二

  接到下村的命令,王二开始时是懵逼的。王二在县里做捕快,平时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县里的安保工作,王二身高一米八几,膀大腰圆,捉个賊什么的还可以,让他下村去带领村民搞经济提升,这让他很头疼。

  懵逼的不止王二,王二他媳妇儿比他还懵逼:让你下去带领村民致富?这不是开玩笑吧?你自己都还没搞清楚,自己都还是个穷鬼,你能带他们富裕起来,真是笑死人了!!王二的媳妇儿嗤之以鼻。说来也是,别看王二平时人模狗样,在县城里有房子,出门有马车坐,实际上自己也一身债务。买马车,买房子,都要银子,王二那点儿薪水,抛出孩子上私塾和一家人的吃穿用度,基本所剩无几,那还有多余的银子?他自己对未来都一筹莫展,要让他带领别人富裕起来,那简直是——白日做梦,不大可能。

  但皇帝发话了,县太爷下命令了,他能不去?

  王二的媳妇儿心有不甘,用怀疑的口吻说:你是不是得罪领导了,为啥衙门里那么多捕快不派,就派你下去?王二大怒:女人家懂个球,这是领导的关怀,让我下去,那是看得起我,是给我锻炼的机会。再说,也不是我一个人下去,我们捕头也跟着下去的,我们一行有十多个,怎么能妄加揣摩领导的意图?

  王二媳妇儿悻悻然,找不到话说,只得嘱咐王二:下去也可以,但得多抽空回来看看孩子。王二结婚一年多,孩子出生不久,是得回来看看,王二也担心,现在孩子鬼精灵,长时间不去看他,不陪他一起成长,以后叫不叫他这个爹还难说,王二可不想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爹,这帽子太大太绿,他可不想戴。

  三

  下来那天,县太爷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动员大会,大会上大家都很激动,这可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能够参与进来,那绝对是一种幸福。王二也很激动,但内心里更多的是忐忑。忐忑的是他不知道自己下去能干啥,难不成下去捉贼?村民们很淳朴,可没有賊给他王二捉,如果真有,那不是间接说明县太爷治县无方吗?这话可不能乱说,皇帝英明,县太爷也很英明,就算与皇帝的英明天差地别,但县太爷的英明也是有目共睹的,况且县太爷勤政为民,在村民中间,那可是口碑大大的好,这样胡思乱想,王二觉得是对县太爷的亵渎,恨不能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车辚辚马潇潇,动员大会后,王二跟着大伙儿就奔赴村里了。

  按照皇帝的命令,要带领村民致富,当然首先得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所谓对症下药,知道了症结的所在,才能治病于万一。王二进村以后,通过调查发现,村民还是很幽默的。

  王二走进一家房屋比较破的村民家中问:你家最缺的是啥?

  村民回答:银子。

  王二又走进另外一村民家,这家房子还可以,住的地方很宽敞,比王二城里的房子要大两倍。

  王二问:你家最缺啥?

  村民回答:当然是银子啦!

  王二想,其实在这一点上,自己和村民是同类,因为在银子上面,自己一样缺,很缺!村民看着王二激动的样子很不解:你一个县里下来的捕快,难道也缺银子?缺啊,谁不缺?估计很少有人说他不缺银子呢,估计皇帝也不敢说他不缺,如果不缺,那把银子拿出来大家一分,不都富裕了。日子不都好过了?这个问题也有人假设过,如果把全国最富有的那个人的银子平均分给大家,那就没有穷人了。但是这个假设不成立,第一,人家为啥要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银子分你?第二,你贫穷与否关他鸟事?这事儿恐怕只与皇帝有关系,因为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子民是他的子民,臣民是他的臣民,他不管,谁管?所以他才要励精图治,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天下,让他的子民们生活富裕起来。

  扯远了。

  话分两头说,来村里以后,王二之前担心的那些其实都是多余的,来村里他根本就不用担心让他去捉贼,因为村里有賊自然有人去捉,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好村里的族长,搞好村里的工作,做调查,了解村民的需求。王二的一颗忐忑的心才算是落了下来。

  但调查以后,王二心里又不平衡了。因为他发现,那些所谓的贫穷的村民生活要比他惬意得多。有时候他一大早到村里走访,快正午了,到了村民家中,人家还在床上躺着呢。这对王二来说,是一种打击,也是一种讽刺。

  王二想起自己在城里的日子,每天拿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吃猪肉的心,上蹿下跳,累得像狗,天麻麻亮就要赶去衙门上班,天黑了才回家,想要多睡一会儿都是幻想,没想到,村民就这样很容易就获得了这样的享受,实在令人羡慕。

  王二大惑不解,问村民:你如此懒惰,想要生活富裕起来,如何可能?

  村民揉揉惺忪的睡眼,曰:如今皇帝体恤,即使不干活儿,也能靠着皇帝的救济活下去,着急做甚?

  王二摸摸鼻梁,顿时无语。据说很多不在贫困范围的村民也有了贫困村民的想法,因为贫困村民有皇帝来管,有好处拿,不贫困的,没有!

  四

  王二下来一个多月时,媳妇儿叮嘱得最多的,是安全问题。带领村民致富,是皇帝的命令,那也是乌托邦国举国之事,其他地方当然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听说上个月中旬,某县一个教书先生因为下乡行带领村民致富之事,因山坡路陡,跌落马车,殉职了。大家都感到惋惜,年纪轻轻的教书先生,如此殉职于伟大的事业中,实在遗憾。该县县太爷体恤民情,大加慰问,追为烈士,全县追思。

  王二的媳妇儿可不希望王二殉职,自己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王二自己也没有成为烈士的欲望,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领几把菊花,洒几滴热泪,王二要的,不是这样,王二志气不高,只想好好活着,多吃几年米饭。所以媳妇儿嘱咐自己时,他还是认真听的,让他不驾马车,他就不驾。一来村里路窄,容易出事儿,二来驾马车也不是他所擅长的。

  五

  皇帝摆出那么大的阵仗,自然是希望自己推行的政令畅通无阻,有所收获,所以政令下达以后,专门成立机构进行巡查,省以下设巡查组,对各县工作进行监督,务必使工作得到落实。

    县太爷比照其他县,发现自己很努力,人家更努力,有的县已经初见成效,据说其他县已经很少有贫困的村民了,那些曾经贫困的村民,在县里公职人员下去后,家里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没有衣柜的,有了衣柜,厕所没有修缮的也得到了修缮,家家都有猪羊,路也拓宽了,平坦了……不过王二听说那些衣柜啊,修缮厕所的银子,可都是下去的人掏腰包的,县太爷准备效仿那些县的做法,也来这么一次,于是,王二又有了新的烦恼,自己这点银子可真的经不住折腾,养不起孩子,媳妇儿还不跟自己拼命?

  省、县、乡,各级不间断都有督察,这可苦了王二了,一有督察检查之事,王二自然就不能回家了。不能回家,就看不到孩子,看不到孩子,也就没法换衣服,不换衣服,穿久了,自然就会臭。

  本来按照县太爷定下的条令,半个月可回家探亲一次,到了日子,王二就可以回去,但是既然省里督察组要来检查,那王二的假期,自然就泡汤了。每次都这样,如此三番,王二身上自然馊臭无比,王二也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于是只能无聊地看着冬日的阳光了。阳光懒洋洋的,就像王二的心一样。王二心里很茫然,一方面,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另一方面,也是在怀疑。皇帝下的这个命令是否有效,是否真能让村民们富裕起来。因为派的人当中,大概如王二者甚多,都是些不懂如何带领别人致富的人,自己尚且不富裕,如何带动别人?好比叫一个不识字的,去写篇文章——强人所难嘛。当然,有效与否,王二是个粗人,他自然是不晓得了。当兵的只能服从命令,他也只有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村里继续待着了。


评分

1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20 17:17 | 只看该作者
先留个脚印,然后坐下来慢慢品读!
3#
发表于 2018-1-20 18:26 | 只看该作者
小白兄寓意深刻,欣赏学习,加分支持!
4#
发表于 2018-1-20 18:43 | 只看该作者
有待大家点评,看了一遍。
5#
发表于 2018-1-20 18:44 | 只看该作者
折射出官民非常态的心态,寓意尽在其中。
6#
发表于 2018-1-20 18:55 | 只看该作者
有些概念,皇帝,致富、省、县、乡,县太爷。????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00 | 只看该作者
九月盛菊 发表于 2018-1-20 17:17
先留个脚印,然后坐下来慢慢品读!

感谢九月老师前来留墨,多指点
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01 | 只看该作者
慕容彬 发表于 2018-1-20 18:26
小白兄寓意深刻,欣赏学习,加分支持!

哈哈,看得出来的都知道是啥事儿,问好慕容兄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01 | 只看该作者
木林 发表于 2018-1-20 18:44
折射出官民非常态的心态,寓意尽在其中。

某些地方的脱贫攻坚的折射而已,哈哈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02 | 只看该作者
九月盛菊 发表于 2018-1-20 18:55
有些概念,皇帝,致富、省、县、乡,县太爷。????

不必深究,“乌托邦”,虚构的,
11#
发表于 2018-1-20 19:1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小说,致富脱贫的故事吗?
12#
发表于 2018-1-20 19:3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小白作品,加分支持!
1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34 | 只看该作者
武如 发表于 2018-1-20 19:13
拜读了小说,致富脱贫的故事吗?

脱贫攻坚里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假乌托邦之国言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9:35 | 只看该作者
zizhu 发表于 2018-1-20 19:31
欣赏小白作品,加分支持!

谢谢竹子姐,小白敬茶
15#
发表于 2018-1-20 20:32 | 只看该作者
故事很现实。祝创作愉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15 06:15 , Processed in 0.06327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