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黑猪毛白猪毛》的夸张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顽主 于 2021-10-17 21:05 编辑


   阎连科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是个寓言化的小说。
                                       

  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篇小说——用看过一词是不准确的,准确地说,我当时是看了一个开头。由于个人生活经历的原因,我不太喜欢看农村题材的小说,可对农村的人或事的描写,恰恰是占据了各种小说的大部分。
                                                             
  几年前我关注过阎连科,看过他的一本小说集,我说的看过,其实是看过其中一两篇,总的印象是他喜欢描述基层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用一种夸张的写法,犹如哈哈镜的扭曲变形,你可以说,他违反了真实,夸张了,生活中很难找到那样的人,或者那样的事,但是你一定见过或者听闻过他小说里描述的那种现象——这就回归到小说的本质上,小说是虚构的艺术,鲁迅说:“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阎连科小说里的那些怪诞人物,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但是人物的一个剖面或者立面,在现实生活里一定能找到。
                                  

  新冠疫情期间,我并没有看阎连科的小说,总觉得他虽然很有名,毕竟也过了创作的高峰期,属于过去时了。昨天晚上,我用亚马逊电子书阅读器,意外看到了《黑猪毛白猪毛》——是我很多年前看了开头,没坚持看下去,这次觉得新奇,就一直看下去——这是阅读器的好处,随意丢在那里,下次还可以接上头。
                                   

  终于看完,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有点让人发笑,也可以直接感觉到作者的愤懑。
                             
  小说的梗概是这样的:
                          


  李镇长开车撞死了一个青,托镇上的李屠户找人抵罪去蹲监。
                                        

  大龄青年刘根宝家庭贫寒,29岁还没有娶上媳妇,他想去顶罪——各位读者,天底下哪有想抵罪的?很少,但是也还有的,前提是交换,是有利可图。镇长手里的权力,可以给根宝带来好处。
                           

  根宝的父母终于被根宝说服, 根宝到了屠户家后,发现那里早就有三个人候着,他们都是来给镇长顶罪的
                                    

  40来岁的柱子,媳妇带着娃娃跑了,在邻村一个村干部家里窝藏着。他想让镇长帮忙,让自己的媳妇回心转意。
                                   

  村南的赵某某借贷款开窑厂,砖窑塌了,砸瘸了腿,生意做不成还欠了一屁股债,他想让镇长给信用社打招呼,免了信用社的贷款
                                  

  村里的李庆,想把师范即将毕业的弟弟安排在镇上教书,也是有求于镇长的。
                                           

  好家伙!一个给镇长顶罪的机会,居然有四个村民来争夺,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权力的魔力,镇长手里有权,可以办很多事。小说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来讽刺基层干部权力滥用,讽刺老百姓对当权者的膜拜。
                        

  与阎连科其他的讽刺小说不一样,《黑猪毛白猪毛》小说里的镇长,从头至尾没有出现过,只在人们的嘴里、话语里,但是读者依旧可以看出他的权势熏天。李屠夫跟镇长熟,县长也在屠户家的二楼旅舍住过,所以,根宝见屠户,一口一个李叔。李屠户只顾在院子里杀猪,把这四个想顶罪的村民凉在二楼,四个大男人在二楼各怀心事,聊天看电视,直到深夜,电视节目没有了,屠户也终于忙完了,屠户的帮手送来四根猪毛,一黑三白,让他们抓阄,谁抓到黑毛,就去顶罪。
                           

  抓阄决定分配,是农村常有的事,我真怀疑,阎连科是不是听说有人争着为领导顶罪,再结合常见的抓阄,灵感突现,写出了这个小说。
                                

  小说的情节需要波折,最好能一波三折,出乎读者的意料,显然,《黑猪毛白猪毛》也是这么安排的,柱子抓到了黑毛,欢天喜地,根宝抓到了白毛,垂头丧气地回家,到家才发现,爹娘为他准备了裤子、鞋袜、汗衫、布鞋,还烙了煎饼和油馍——这是一段温馨而令人心酸的描写,老实巴交的爹娘,能为儿子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作者写到,根宝哭了,然后他来到了院子里,月光下,村里一片瓦房,而他家的草房像“旺草地上一簇枯死的草”,点出了根宝的窘境,为下一步的转折做了铺垫,紧接着,邻居嫂子半夜登门,来给他做媒,过去,离婚女人都嫌弃的刘根宝,居然有人主动来说媒,而且是连夜来说媒,原因仅仅是他要给镇长顶包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也是社会的悲哀。
                                

  邻居嫂子要把自己的表妹说给根宝,这突如其来的喜讯点醒了根宝,他踏着夜色去了柱子家,一进门就给柱子跪下了,这是小说里,他第二次下跪,第一次为了说服爹,他跪下了,第二次为了求柱子让机会,他跪下了,穷人,找一个顶罪的机会,要三番两次下跪。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可在小说里,根宝跪了两次,仅仅是为了争取一个顶包的机会——是贫穷让人失去了尊严。
                                     

  根宝说,柱子哥,里就让我去蹲监狱吧!你好歹成过一次家,知道做男人是什么滋味,我根宝已经三十岁了,还不知道当男人啥味儿——哎,这滑稽,可真正了解农村的人,是绝对不会发笑的,农村就有这样的事,过去就有,而现如今,农村还有大量的光棍,每个村都有。
                                   

  根宝求来了蹲监的机会,太阳升起以后,整个世界在根宝的眼里变得流光溢彩,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喜气。根宝出门后,看见好多人来送行——这又是一处讽刺,他的爹给村民散烟,这分明是喜事了——村里别人家的儿子去参军也没那么热闹,而昨夜谈好的女友,邻居嫂子那镇上的表妹也来送行,这一切给了根宝勇气,似乎,刘根宝的命运就要因为一根黑猪毛而发生转折了,然而,出人意料的,作者在小说的最后,又来致命一击,路过李屠户家时,屠户伙计告诉根宝,镇长不要人顶包了,因为死者家属谅解了镇长,死者家属失去了大儿子,现在只有一个要求,让自己的小儿子认镇长为干爹——这阎连科可真够“坏”的,最后一段还来一个讽刺。
                                 

  为什么替镇长顶包这种不光彩的事,村民们趋之若鹜,只因为镇长拥有权力,是权力的魔法,使得吴村人异化,一个镇长,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乡里,他就是最大,在村民的眼里,他法力无边,没有管不了的事。
                                 

  几千年来,对权力的膜拜,已经异化了中国人的人格。小说想要讽刺就是这种异化,作者用夸张的手法,使得这种不正常凸显在读者眼前。或许有人要批评阎连科丑化了基层干部。没错,多数干部是好的,是执政为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干部滥用权力,百姓膜拜权力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着,以至于老百姓已经习以为常,认为生活本该如此,作者只有用夸张的手法,才能揭示出其中的荒谬和不合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不也正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揭示荒谬吗?
                         
                              









2#
发表于 2021-10-18 10:2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支持“书话评论”版块。先留记号,随后来认真学习。问候。

点评

问好,我会常来  发表于 2021-10-18 16:56
3#
发表于 2021-10-19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是关于阅读阎连科的小说《黑猪毛白猪毛》的读后感。先对故事梗概做了介绍,随后对小说的写作特点进行分析,明确指出这篇小说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来讽刺基层干部权力滥用,讽刺老百姓对当权者的膜拜等;用夸张的手法揭示出其中的荒谬和不合理。接下来,对小说的情节做深入分析,情节出乎读者的意料。观点明晰,论述较为充分。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3 04:10 , Processed in 0.0557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