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杂糅体 [打印本页]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4-19 00:48
标题: 杂糅体

  2002年,曾听省作协一位散文家说:没有真情不要碰散文。我一直写散文,我不知道我哪里有那么多真情。或许我本真,所以一直真。

  散文当然不能失真,情节可以虚构,情感需要真实,然而既然真实性要求非常高,情感的真实则必然是建立在情节的真实基础之上的。

  然而有了所谓小说化散文、散文化小说。这样一来,文学体裁就不单纯了。

  汪曾祺有一篇文章《散文化小说》。我在红叶书社读了,屁股托在书柜的最底层,因为高跟鞋站着读书是很受罪的,读书的女人不言风情。网络真是一个小说化的世界。有人从没见过我,就给我一个印象评价:风情。好啊,不是风尘,怕什么?风尘,才不怕。若是论文学,有点风情就美妙,有点风尘就致命。

  汪曾祺说,散文化小说的作者大都是抒情诗人,其作品是抒情诗不是史诗,是阴柔之美不是阳刚之美,是喜剧的美不是悲剧的美。

  这不,小说散文诗歌走到一起来了。散文化小说,诗化的小说,我都是挺喜欢的。我最喜欢的小说家就有阿来。我喜欢他美妙的语言节奏,读过他获奖的长篇小说之后才读到他的短篇小说,包括他的无事之小说《格拉长大》之类。他无论写小孩子还是写老人都那么优雅。有的小说的角色里就有个叫阿来的小孩子,在他的中篇小说集《旧年的血迹》里。

  汪曾祺举了鲁迅的作品,风格柔美的《故乡》《社戏》,都不收在散文集里,而收在小说集里,难道是因为它们写得不太精彩,而故意以小说的名目娱人吗?当然这是我的想法,估计情节与人物有虚构,所以他才不以散文名之吧。然而鲁迅的散文里,又有多少生活的写实情景呢?纯粹还是多使用着象征主义手法。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如果是小说的话,那些自省式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在把人物拔高的话,就会变成虚伪。当我写到这里,真不知道它是小说还是散文了,周晓枫讲散文的虚构,她说谁会傻到把自己生活中的狼狈和盘托出呢。她就提到鲁迅的《一件小事》,说老师讲有虚构,鲁迅先生哪里会真的那样渺小呢。

  我曾经想写小说,碰到一个小说作者,想求一些指点,他却说我写了十多年,尚且没达到理想境界,你又何必呢。我想,我对于写了十多年的散文也是同样的不自信啊。然而我还是想写小说,我看着小说,就想照着那些可以把握的模式写自己的故事。想看看自己的想象力、心理承受能力到底能达到一个什么境界。总之,我不可能不看小说,看了小说想写小说,这个愿望比看了散文而想写散文的心情急切多了,我就开始捉摸小说的写法,我毕竟想让小说写得像小说,才能够奢望将来也可能登堂入室吧。

  我之所以想尝试写小说,又努力悟道,今晚看到一本小说24美的书就如获至宝,翻也不怎么翻,就拿到柜台上付了钱,准备回来对小说进行一番理论研究,打算以之指导我的写作实践。(尽管读过无数的小说,我对于小说理论真是需要恶补一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文学未必不是如此。)

  是因为今晚七点读到一本短篇小说年选的序,第一页我就恋上了那个我来不及认识的母鸡的蛋,那个蛋不圆却方:一些作家哪怕是名家,大多数作品是凭着影响(凭着影响是常态——因为可以发表,所以写得恣势),是凭着惯性在写作,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没有创新和突破之举。

  为了脱离日记式的散文语言,我宁愿写点日记,不愿意写一行抒情散文。我差不多忘记了散文语态:我从一开始就运用自如的那一些词与句。我甚至喜欢写几句诗,也不想写并不见得有特别营养的鸡汤,或者并不见得体现了自己语言风格的优雅散文。散文的弱点有时也在于优雅,它那优雅的姿势,我已经没有耐性欣赏了,我更渴望直接的语态,个性化的语言,丰富的场景,宏阔的感受。对于小说的24美,我还没有记住一个呢。翻书时注意到一个,但没记住。书非借不能记。何况我现在差不多失去了记性。我的视力正在由近视到远视,我的记忆却是有远视无近视。我不知道我一天天变成了一个老人呢,还是一天天变成了小说家。我不想成为小说家,我只想写两篇小说,交代我轻戏剧的灵魂生活,作为我努力创新与突破的证明。

  小说自然是美的,因为它的神秘,像一个有故事的女人。小说有时候会让读者忘情,长久地沉浸于人物的心灵世界。这样一来,文字的真实感,就逼近眼前了,它比抒情散文是不是更加真切呢。人们拿到一些文字,并不会凭着预告的体裁特点,而不在小说里去发现生活的真实,也不会将散文的一切情节都视为真实存在。作家会利用散文文体的真实性特征来暗中美化自己,其实那也是无用的,读者一般不会轻易上当,他们不会记住他们不相信的话。小说家是最不需要在文章里做假的人,他写得越残酷,读者给他的同情越多,当然小说必须无限地贴近生活。

  在结束这段遐想之前,请让我说出我今晚最富于激情的想象。我的想象停留在现实之中。白天与美女等同游千佛寺,此刻我的想象里会萦绕美景与美女。晚上我在想小说,我就会想到与小说家谈文学。我的想象就在现实之中。他一只手举着我的手稿,头侧靠在沙发上看。他看完后说写得像小说。我不知道那个文章怎么会像小说。他说小说也有这样结构的,只是小说最后必须收在一个实处。其实我领悟不到他的意思,所以现在复述成这样说不定就是个错。当我从书店回来打开电脑,乘间去漱口的时候,居然一阵激动:他会不会是说,在一个场景之中,交代一个故事,最后让读者回到现实之中,呼出一口意味深长的快意的气,告诉自己纯属虚构,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眼前的快乐。

  我想着这些,忘记了数一数从盥洗室到电脑室的楼梯。我有时候也会忘记自己的年龄:这很滑稽,这很疯狂,这很快乐。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 本帖最后由 川媚 于 2010-4-19 21:10 编辑 ]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4-19 05:47
这是一篇读后受益的文章,也是一个文人探索心路。娓娓道来,层层展开,开阖有度!冋好!
作者: 王九峰    时间: 2010-4-19 05:47
哦,坐到沙发上了!是问好!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4-19 06:01
先提起,稍后读评。问好。
作者: 笨小暖    时间: 2010-4-19 07:16
读完,有深切的感知和共鸣。而我太多体现在了长散文的感觉里。昨天下午加了个小班,复构周五没完成的散文,我发现,多数的长散文虚构精神实在是太旺盛了,也太美好,本来是一个微小的事件,不足以构成一篇小说的情节,可是,可是,重要的是你把它从里到外、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漫衍,之后突然发现那一切的细微之处原来如此令自己痴迷和感动,于是,在一通哭笑之间,和作者最后的阐述观不谋而合。另:“小说必须无限地贴近生活——这一观点,我深深同意!
作者: 季大相    时间: 2010-4-19 08:05
心得之作,读之受益.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4-19 16:47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问好!
作者: 刘满园    时间: 2010-4-19 17:42
欣赏了,对小说,对散文,对文学独到的感悟与诠释。
作者: 不觉寒    时间: 2010-4-19 20:11
标题: 回复 1# 川媚 的帖子
没有真情不要碰散文

学习并问好
作者: 郭玉琴    时间: 2010-4-19 20:20
慧心的见地,十分喜欢。问好。
作者: 房子    时间: 2010-4-19 21:03
读川媚这个文章的语言风格,想到了“大巧若拙”这个词语。在看似拙的这种语言文本下,正好可以比对出一种宽阔的智慧认识。很显然,平易外表的穿透力度,更容易带领读者进入深邃,进入认识文学和精神的深度。是一篇有大气象的文章,很不错。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4-19 21:14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4-19 07:16 发表
读完,有深切的感知和共鸣。而我太多体现在了长散文的感觉里。昨天下午加了个小班,复构周五没完成的散文,我发现,多数的长散文虚构精神实在是太旺盛了,也太美好,本来是一个微小的事件,不足以构成一篇小说的情节 ...


谢谢版主先生们的精心点评。谢谢朋友们的支持留言。向诸位学习。
祝大家开心,快乐。
作者: 心中的秘密    时间: 2010-4-19 21:33
读这篇文章,真的受益匪浅,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欣赏学习!!
问好!!!!
作者: 财智天下    时间: 2010-4-19 22:11
昨晚读过,很不错的思考和感悟,行文写作其实也要讲究以人为本,遵从自己的才华的同时,开阔视野,积极探索,不断超越自己!
问好!
作者: 清浅居    时间: 2010-4-20 08:22
很受启迪的文字,严谨的赏析,入微的解读,我想这文是下了一番功夫和心思的。收藏了,谢谢媚!
问好,来抱一个!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4-20 10:46
再提。
作者: 徐从福    时间: 2010-4-20 11:22
很精彩,耐读!
作者: 李修玲    时间: 2010-4-20 11:23
这章字,其实也是我一直想要表达的,小说与散文,一直在写作时,徘徊于笔端,不知如何是好。
总的来说,小说就是说假话,将假的说的跟真的似的,而且深刻,出彩。散文刚有纪实成分,其中情节虚虚实实,但总之它跟小说有着一定的区别。
最近倒是爱写散文,可能是总来散文版的缘故吧。
作者: 堂珂    时间: 2010-4-20 17:23
催陈出新,尝试是件好事,读了此文,大有收获!
作者: 高迎春    时间: 2010-4-20 18:22
每个人的工作环境都不一样,经历丰富可以写小说,比如我白天上班,工作性质也不适宜用小说来反映,就选择了写散文,或者是散文选择了我。读了受益
作者: 嘎玛丹增    时间: 2010-4-21 00:23
有个性的说话,可资借鉴呢。

问候老乡:)
作者: 敬一兵    时间: 2010-4-21 08:13
文笔比以前安静了许多,欣赏!
作者: 杜永生    时间: 2010-4-21 08:27
既是写作的心得,也是一个写作者的心路与思考。在如今的文学氛围中,小说散文化,散文小说化的现象比比皆是,从而也逐渐在颠覆原由的本真的写作模式。这样到底是新颖的,还是让人疑惑的呢?作者的文章里敞亮的感悟以及剀切的诠释,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问好!
作者: 川媚    时间: 2010-4-21 22:02
原帖由 高迎春 于 2010-4-20 18:22 发表
每个人的工作环境都不一样,经历丰富可以写小说,比如我白天上班,工作性质也不适宜用小说来反映,就选择了写散文,或者是散文选择了我。读了受益



谦虚了,从鲁迅先生的小说篇幅与结构来看,我们应当是可以胜任的。
反正作文没有禁区,我不会自设禁区。问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