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66|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老人其实也并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6 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8-6-6 20:23 编辑

  跑步进入老年社会后,满目皆是老者,但或许因了身体素质与环境因素的差异,老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截然不同。或儒雅稳重精神矍铄,或老有所为琴棋书画,或搓麻打牌自得其乐,或齿落发白步履蹒跚,或一身病痛周身不适……于是乎,有的老人继续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享受着工作馈赠的成就感,成了精神上的富翁;有的老人终于羸来了独立空间,从此随心所欲彻底放飞心情,云游四海悠哉乐哉,遍尝人间各种美味,赏尽世间绝色美景;有的老人却疾病缠身,万般无奈地囿于医院,在苏打水的异味中接受着各种器械与药物的摧残与折磨;有的老人与子女有分有合,享受着优裕的物质生活,追求着愉悦的精神世界,子女们乐见父辈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人安康,子女潇洒。

  但是,毋庸置疑,更多的老人,为了享天伦之乐尽父母职责,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的吃喝拉撒,或主动或被动地为隔代后辈承揽起后勤部长一职。接送孩子、下厨烹饪,整日弹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甚至半夜三更还替子女干喂奶粉、换尿布等一应琐事,忙得脚不沾地,难分昼夜,透支着身体,以坚强的意念支撑自己无怨无悔地付出,哪怕累到虚脱也不舍得让子女分担日常起居中的压力……

  凡此种种,所谓现实。

  然而,还有一种现象,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父母往往古稀以上之龄,子女大多70年代或60年代出生,父母随子女生活,日常起居一概需要子女照顾。那个年代,兄弟姐妹较多,父母拥有多个子女,似乎诠释了“多子多福”这一时代印记带来的诸多福利,子女大多极其孝顺,尤其在城市,哪怕只是小城市,父母家庭地位特别高,子女唯唯诺诺从不敢有半点违抗,老人说一不二,久而久之,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家庭关系,那就是,父母成了家庭中的独裁者、奴隶主,而子女成了执行者、奴隶。对于父辈的所思所想所盼,子女得100%地落实到位,不管对与错,不论是否合理,只要老人有求,必须有求必应,不能打丁点折扣,否则老人就会大发雷霆,家里鸡犬不宁。

  此类景象,耳闻目睹,司空见惯。

  这一类的父母,苦出身,拉扯大几个子女确实不容易,因而自豪感爆棚,有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觉得自己没功劳也有苦劳,潜移默化中,子女毫无悬念地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因为是苦过来的,父母特别节俭,哪怕物质生活条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家庭经济根本不需要锱铢必较,但当父母的,依然是能省的就省、该熬的就熬,不舍得淘汰旧、破、小,家里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垃圾堆,父母固执己见,屁颠屁颠地把子女处理掉的物品又当作宝贝一般捡回来,藏在家里,自我得到心理安慰,让子女无可奈何。诸如吃隔夜饭菜导致腹泻,不得不去医院之类得不偿失的寻常事,馨竹难书,一去医院,劳民伤财,费用一不小心就是几千大洋,但老人依然不会从此吃一堑长一智。好了伤疤忘了疼,下一回,照样我行我素。

  表面上看,父母勤俭节约,能省一点省一点,貌似出发点好,但结果偏偏适得其反。子女与父辈观念冲突时,侍老卖老的父辈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子女,气势逼人,自以为真理就在自己身上。子女虽憋屈得不行,但一般不想反抗,唯恐戴上一顶“不孝”的帽子,内心里先阿Q一番,然后自我安慰道:“唉,老与小,老与小,老小孩,随他去吧,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呗。”

  好吧,如此的宽松政策下,老人无意中就被宠坏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蜕变成了不谙世事的老小孩,变得自私、独断、自我,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的地位必须坚不可摧。而且,好汉常提当年勇,年轻时代曾经的丁点成绩,在放大镜中美化成了丰功伟绩。哪怕早已被时代淘汰了,还特别乐意给子女上教育课,盲目乐观,自以为是地指点江山,子女只能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

  诸如此类的小事,孝顺的子女大凡也只是一笑了之,毕竟无关紧要,不是原则问题。但面临老人身体不适力不从心,而子女分身乏术难以侍奉左右,不得已想将老人送往养老院,以求更专业更舒适的照顾时,那就是逆天不孝,必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老人的世界观里,那无异属于对其的遗弃。

  有个朋友,事业有成的中产阶层,收获多付出也多,平时特别忙。家有老母,年事已高亟需有人照顾,但好保姆难觅,老人的脾气不太好相处,保姆几进几出,费用也不小,于是和胞兄胞弟商量,是否将老母送条件最好的养老院?姐弟仨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后,很快达成一致,打算将老母送往环境好、设施好、配套好、收费也高的一所养老院,那儿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手脚勤快的贴心阿姨,更有一大批年龄相仿、可以有更多共同语言的同龄人,应该比家里更让人放心。思想工作做下来,老母通情达理,认为可以一试,也可以大大减轻子女的照顾压力。结果,跳出来一个反对者,暴跳如雷,一蹦三尺高,劈头盖脸地指责、唾骂,那就是义愤填膺的舅舅。舅舅的满腔愤怒绝不是装出来的,他真的特别痛心外甥、外甥女的没有良心,居然商量着将老人外送,如此无情、无义、无孝,怎么能够容忍?哪怕再三跟他解释并没有抛弃老母,平时也会经常去看望,但也没有消除舅舅的不满。结果,舅舅翻了脸,从此不相往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朋友老母去了养老院后,一段时间下来,完全适应,心情不错,脸色红润,身体、精神状态都特别好,乐不思蜀。当外甥、外甥女提着礼物登门拜访舅舅一家,见到依然逼仄的狭小空间时,感慨万千,守旧的舅舅从来不肯冒风险投资,不愿倾尽财力买房,宁可将所有的钱放在银行里,然后,无形中慢慢贬值,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环境改善机会。朋友说,那一刻,她觉得无语,因为她劝服不了舅舅改变观念,就像舅舅说服不了他们别将他的姐姐送养老院一样。

        由于耳闻目睹了太多老人与子女相处的诸多矛盾,推测大多因老人而起。子女实在心无遗力却被父母重重地拖住,轮流困守,或其中一个子女挑大梁侍奉左右,抛弃一切,失去自我,日夜颠倒,那真的也是煎熬抑或崩溃,内心里也对老人有所看法,觉得老人本可以洒脱一些,也让子女轻松一些,但因了观念的守旧与面子的虚无,最终,拖沉了双方,不足为道。

  但是那天,朋友跟我聊了很久,聊到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和内心深处的孤寂,忽然让我别有感触。她坦陈,其实她也理解舅舅,也不只是她舅舅一根筋,绝大部分父辈的老人无法接受去养老院,觉得那是无子无女的孤寡老人才有的下下策,有子有女者怎么可以让自己去养老院度过余生?我们自以为,那分明就是老人怕给自己脸上抹黑,是自私,是好面子,最好依赖子女,保姆请不好就让子女侍奉左右,而不是一推三六九,将自己往外一推,子女轻松了,老人却孤独着,那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作祟。但实际上,朋友说,自从我妈去了养老院后,我跟那儿的老人们聊过几次,老人们不愿意去养老院的真正目的,其实就是觉得自己被子女抛弃了,那内心的痛,无以言表。亲情的抚慰无以替代,子孙绕膝的幸福千金难买,他们更注重的,只是一份陪伴,只是寂寞时希望能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但是,既然孩子们那么累,老了老了,何必成为孩子们的负累呢,这也是有生之年能为孩子做的最后的一件事情了啊。于是,他们选择了尊重子女的选择,或者自己也提出去养老院颐养天年……说着说着,朋友双眼盈泪。她说,虽说我妈在养老院挺好,看上去乐呵呵的,精神面貌也好,但实际上,我能感知到老妈深层次那种期许,她其实还是希望跟她的孩子们在一起,她怕缺失了亲情,她还是会孤单。所以,朋友说,等我忙过这一阵,我想把我妈接回来住上一段时间,我真的不敢面对我妈其实渴望但拼命掩饰的眼神,她越是装作若无其事,我越是愧疚。有道是,伴陪是最长情的告白,世界上唯一的长辈,无法割舍的血缘,到了这年岁,还能有几年可以陪伴?陪一天少一天,我们还是应该换位思考,少一些嫌弃,多一些包容。

        我曾经以为,有些老人和孩子一样,不经意间就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听了朋友的肺腑之言,再深层次反思,似乎真的也过于以偏盖全。因为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而没有换位思考,去站在我们长辈的角度,替他们想一想,是他们要的太多了还是我们嫌弃得太多了?千万别贸然下结论啊。有道是,唱得好不如做得好,对于老人,如果多一份体恤,多一份理解,其实我们会更多地感受到老人们对于孩子的拳拳之心,他们那种卑微、谦恭的爱,何其沉重!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6-6 14:19 | 只看该作者
老话说“老小孩”,原来不懂——人还能缩回去吗?现在渐渐有些明白了,因为身边的老人越来越老了,也变得越来越像小孩了。可能是大脑退化的原因吧。
许多人看到老人的行为可气,大概是从心里没真把他们当小孩看吧?
3#
发表于 2018-6-6 14:29 | 只看该作者
先占位,等忙完了再来细读。
4#
发表于 2018-6-6 15:1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对家中老人赡养问题,我们这些步入中年的人都有一把心酸泪。通情达理的老人会考虑到儿女日常工作辛苦,主动选择去养老院生活,以缓解孩子们的压力。如果遇到思想保守的老人及兄弟姐妹,老人只能留在家中养老送终。那苦得就是孝顺的子女。家中若是能请得负责用心的保姆还好,请不到的话做儿女的只能是疲于奔命,在照顾家中老人时顾及不暇,难免就出现各种状况,最终落个“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骂名。这是多么无奈之事。我们这些中年人,目前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拖着一身的病,顾此失彼地活着,却不能倒下,只能坚强。

点评

云姐雄起!好好加油!绝不能倒下!  发表于 2018-6-7 08:11
不能倒下,只能坚强。撑住啊!  发表于 2018-6-6 16:16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8-6-6 15:16 | 只看该作者
秋秋此篇关乎民生,切合实际,条理清晰,说出了当今社会众多中年人赡养家中老人的无奈与苦痛。写得不错,赞一个!
6#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6:09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6-6 14:19
老话说“老小孩”,原来不懂——人还能缩回去吗?现在渐渐有些明白了,因为身边的老人越来越老了,也变得越 ...

感谢18兄第一时间首评
的确,有时候看到老人的可气,会抑制不住生气,因为觉得他是长辈,不应该这样。但反过来一想,老小孩啊老小孩嘛,何必计较
7#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6:11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6-6 14:29
先占位,等忙完了再来细读。

知道云馨家有老人,特别忙碌,写文读文全靠见缝插针,好辛苦
赶紧忙要事去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6:15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6-6 15:14
说到对家中老人赡养问题,我们这些步入中年的人都有一把心酸泪。通情达理的老人会考虑到儿女日常工作辛苦, ...

人到中年,承上启下,压力山大,甘苦自知,真心不容易。
现在能够请到一个好保姆绝非易事,有时候可能一肚皮反生出二肚皮气呢。不请吧,自己的子女各有工作、琐杂烦事,真的也无暇一心一意,这时候就成了煎熬,特别容易崩溃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16:17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6-6 15:16
秋秋此篇关乎民生,切合实际,条理清晰,说出了当今社会众多中年人赡养家中老人的无奈与苦痛。写得不错,赞 ...

感谢云馨理解与鼓励,么么哒……
10#
发表于 2018-6-6 18:19 | 只看该作者
秋秋开始井喷了,又出炉一篇,而且探讨的是社会大问题。实际上这件事也挺好解决的,老人任务完成了就直接谢幕,能动弹就自己过,过不了就去养老院,犯不着去牵累孩子,都不容易。
11#
发表于 2018-6-6 19:49 | 只看该作者
秋啊,我觉得你这篇怨气由你家里老人而起。我见过的农村老人,没有收人,大多数都是儿女嫌弃,很悲催的活着,哪个敢精致利己?

点评

小草啊,我已经修改过了,比较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了呢,咋样? 不是理直气壮,而是生活了见了太多的矛盾与困惑,罢了。  发表于 2018-6-7 14:11
12#
发表于 2018-6-6 19:51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城市老人有资本矫情。其它不说了,都不敢想想咱们老了是何处境?前路一片黑暗的感觉。
13#
发表于 2018-6-6 1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社会其实是家庭社会为最小单位而构成的,中国式的家长颇有权威,有着嘴上说不管子女了,实际行为依然是护犊子。近年来,社会变革和人口老年化等诸多时代问题一一浮现,还拿着过往的观念应对现实的,就少不了摩擦与分歧之痛。
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无论是放子女自己飞,还是放过自己。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6-6 2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实 于 2018-6-6 22:09 编辑
云馨 发表于 2018-6-6 15:16
秋秋此篇关乎民生,切合实际,条理清晰,说出了当今社会众多中年人赡养家中老人的无奈与苦痛。写得不错,赞 ...

哈哈,我修改过了,刚才可能过于偏面了呢。现在应该公正了一些
不信你再瞧瞧
15#
发表于 2018-6-6 21:04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的春晚,从央视到地方台,多个关于老人的语言类节目,每一个最后都是儿女对爹妈说我错了,尤其闫学晶那个,以她精湛的演技把观众也弄得稀里哗啦的,让我看完很为年轻人头大。老人利己点儿也好,免得以无私的伟大压得儿女喘不过气来,我父母原来就伟大,近年在网络负面舆论及周围负面教材的影响下,也有点私了,我倒觉得他们私起来很可爱,我配合得也愉悦得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21:57 , Processed in 0.06920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